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清华大学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实践的行
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理论、共产主义运动、共产 党的组织、直到社会主义制度问世,证明马克 思主义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不可阻挡。 苏东剧变从反面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不能背离的; 苏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垮台,是那里的执政 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1,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2,美国内战; 3,拿破仑战争
客观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 成的国际国内条件。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条件和社会主
义运动的变化,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形成 国际格局主流趋势的变化:对抗转为缓 和与交往,战争转为和平与发展,互相 封闭转为互相开放,出现超越意识形态 分歧追求更大范围合作的局面,同时西 方敌对势力分化和西化社会主义国家的 图谋依然存在。
邓小平1990年7月11日会见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的谈话,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1页
第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信念。
历史地看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低潮和
高潮的交替。每次低潮都是高潮的前奏。 科学地比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 度成长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初 级阶段远非资本主义制度同期能比。
科学地比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 主义制度成长的历史进程
英国:1640-1885,从革命-战争-混
乱-政变-稳定的议会民主制度。245年。 美国:1776-1865,独立战争-南北战 争-和平发展。89年。 法国:1789-1889,革命一波三折-战 争-复辟-政变-共和制不再被颠覆。 100年。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意义 有助于立志、做人、成才 有助于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提升 素质 有助于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的方法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学习各个内容之中
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 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更多的自由、自主、自立的机会,
对于没有准备的人也许是痛苦的。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
全面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勤奋
严谨 求实
思考题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当代大学生成才目标是什么? 3,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的定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绪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简介:
中共中央分别于1985年、1998年、2005
年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在 不断变革中,一贯把这门课确定为大学 生的必修课。 学分:3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 考试:最后一次课随堂开卷考试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陷入世界性 的灾难
如果再乱,乱到党不起作用了,国家权力不起
作用了,这一派抓一部分军队,那一派抓一部 分军队,就是个内战的局面。一些所谓民主斗 士只要一拿到权力,他们之间就会打起来。一 打内战就是血流成河,还谈何“人权”?一打 内战就是各霸一方,生产衰落,交通中断,难 民不是百万、千万而是成亿地往外面跑,首先 受影响的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希望的亚太地区。 这就会是世界性的灾难。
西方四次推举“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结果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发起,评选“千
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位居第 二。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在全球互联网公开征询 “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 斯坦位居第二。 2002年,英国路透社邀请政界等名人评选“千年伟 人”,马克思位居第二,爱因斯坦位居第一。 2005年,英国BBC第四频道调查三万听众,征询“古 今最伟大哲学家”,马克思位居第一,第二名休谟的 得票不及马克思得票的一半。
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 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在不特指的情况下,理想是指社会理想。
理想的四大特征
1,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受到社会生产
力、社会性质、人们的处境和认识水平 的限制。 2,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指向未来的现 实,经过奋斗才能达到。 3,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理想在实践中 产生,理想指导实践。 4,具有多种类型和层次。性质不同,时 序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
2006年9月14日《社会科学报》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文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
2,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
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学说,如此
激起千百万劳动人民的革命热情和理性 智慧。 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一个学说象马克思 主义一样持续影响人类社会至今将近160 年。 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学说,对人 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中、外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必然不断 发展马克思主义,体现与时俱进。
行胜于言。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实现理想的过程就是踏踏实实地实践过
程。只有矢志不渝、坚持实践的人,才 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 巨性、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
之中充满了艰难和曲折、失败和挫折。 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一代人持 续努力。
2,正确对待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任课教师: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新特点(三大特点)
1,生活环境的变化 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 离开父母、家庭的直接扶助,处于社会生活的 断乳期。 自主建立新型的人际交往关系,重建自
创新
清华大学第三教学楼上的校风题词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抓住机遇,继往开来 2,迎接挑战,提升素质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一个成功的大学生
成才目标可以这样概括。 德: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 政治素质 智:科学文化素质。 体:健康的身心素质。 美:审美能力素质。
历史地看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 低潮和高潮
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1852),解散
后低潮持续的时间12年。 第一国际(1864-1876),解散后低潮 持续的时间13年。 第二国际(1889-1914),破产后低潮持 续的时间5年。 第三国际(1919-1943),完成任务自 行解散。发生过1956年的反共的风波。 苏东剧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来最大的 低潮和曲折。
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中美关系缓和促进 世界格局的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积累的经验
社会主义运动最近四十年的经验总结:
由追求单一模式转为各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由听从一国指挥中心转为独立自主, 由急于实现共产主义的政策转为初级阶 段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及时把握时机,继承和发展 以往的成果,进行新的创造,形成新的 理论成果。
己的归属感和友谊范围。 不把落后习俗带进高校。
2,社会活动的变化
有组织的活动增多 学生社团活动增多 参与机会增多
大学生军事训练
3,学习特点的变化
由一般的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转变为
专业性的系统学习和独立钻研。 充分利用图书馆,课余时间增多,需要 大量阅读参考书和有关资料,加深理解。 自主判断教师讲授内容,作好笔记。
第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信心。
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了辉
煌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担负民族复兴使命,实现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正在走 向新的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人是民族的功臣; 毁坏中华民族的前途的人是历史的罪人。
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信念的定义: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
对某种思想和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 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 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 信念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信念和理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 要意义
1,指引人生发展的方向。 选择正确的方向,是成功人生的关键。 解决的问题: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重于泰山还是轻如鸿毛 2,提供人生发展的动力。 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解决的问题:信心百倍还是动摇彷徨 自强不息还是迷茫困惑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高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
有追寻一生最终大目标的人,才能超脱 眼前的名利,不放弃前进的努力。个人 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 合,才是大志。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一 致,才能得到最好的实现。
2,立志须躬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列宁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 同理想
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 最高理想: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 理想,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一 切有志于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人坚持 的理想。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思考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
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4,如何认识个人联系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5,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 性、艰巨性和曲折行的认识。
崔健 :“一无所有”的冲击 理想信念的困惑导致宣泄心理
诗言志,歌咏言。
最近30来年的青年流行歌曲,值
得人们体味研究,从中得出应有 的启迪。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马克思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态度是
科学的。马克思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科学 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成为科学研究的对 象。马克思成为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千 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最高理想规定了共同理想的发展方向和前途;
共同理想体现了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要求 和目标。 胡锦涛:“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 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 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 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 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 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2,树立共同理想的三大环节
第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从理性的角度看: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代表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实行先进的组织制度;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实践方面看:
80多年来、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的历史
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 共产党就没有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的 辉煌成就。 今天,我们党保持“两个务必”的作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心完成民族 复兴的大业。 党内出现的极少数腐败分子没有任何资 格代表中国共产党人。
对于理想的实现,顺境和逆境都是相对
的,需要辩证地眼光。 不骄不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对待 顺境的基本态度。 自强不息,愈挫愈勇,才是中华民族对 待失败和挫折的基本风格。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
想的思想基础。 不能用理想否定现实;也不能用现实否 定理想。在“实然”中努力,正是为了 达到“应然”的境界。 2,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勇于实践, 艰苦奋斗。不怕吃苦,不畏艰难,才能 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