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7.2 静电现象 课件(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天放风筝 的那人就是我
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②.电荷间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新课教学
1.验电器主要构造: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三、新课教学
典型例题: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 ,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 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由此判断 A. 小球A带正电 B. 小球B带正电 C. 小球B不带电 D. 小球A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原理)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静电现象:脱毛衣时的“噼啪声”带有的闪光、雷电等
静电应用:静电复印、静电植绒等 静电危害:静电产生电火花易引起爆炸、雷击等
六、课后作业
任务一:对于验电器的认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验电器的原理 (2)你认为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的带电性质?为什么? (3)你认为验电器能否粗略测量带电体电荷的多少?为什么?
)
A.蜜蜂带负电
B.蜜蜂带正电
C.空气不带电
D.空气带负电
3.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则a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AD
五、课堂小结
§7.2 静电现象
1.摩擦起电:将两种不同物质进行摩擦使其带电的方式 2.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俗称“静电”
二、新课引入
公元前600年,希腊人发现 将琥珀摩擦后会吸引稻草屑。但 直到十七世纪,科学家才发现, 绝缘体会因摩擦而带电,这种起 电方式称为摩擦起电。
三、新课教学(活动1 :摩擦起电)
【观察思考】 将塑料梳子在头
发上摩擦然后让它靠 近小纸屑你看了什么 现象?
现象:摩擦过的梳子会 吸引小纸屑
三、新课教学
静电现象
脱毛衣时噼啪 声伴有电火花
干燥的冬天触摸 顽皮的小猫玩 门把手被“触电” 耍时“吸引”
了许多泡沫球
闪电现象
三、新课教学
静电应用
静电复印技术
静电植绒
三、新课教学
静电危害
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根大 铁链呢?
因为油罐在运输的时 候,油会与桶壁摩擦起电, 油罐车后面拖一条铁链是 为了将产生的电荷及时转 移到大地,这样就不会产生 爆炸的危险。
任务二:(1)上网搜寻并学习“静电复印、静电植绒”的原理 (2)上网搜寻静电还有哪些应用
任务三:自行预习教材§7.3内容,探寻摩擦起电的实质
参考答案:3133
谢谢观看!
三、新课教学
总结上述现象: ①.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摩擦起电 ; ②.经摩擦过的物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我们 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 ③.我们通常把带电的物体叫做 带电体 ;
三、新课教学(活动2 :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新课教学
总结上述现象: ①.大量实验表明:世上只存在两种性质的电荷,美国著 名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对于两种电荷进行了规定:
八年级下册物理微课 §7.2 静电现象
新沂市高流初级中学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和静电带来的危害.
二、新课引入
【观察思考】 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答:摩擦过的塑料棒会 吸引易拉罐 2.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的现象? 答:塑料棒摩擦后带电
油罐车后面拖着一条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正电,则(
)
A. 甲、乙均带正电 B. 甲、乙均带负电 C.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D.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
2.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
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