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中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32分)
1. (2分) (2017八下·高台期中)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信笺jiān鸫鸟dōng绽裂zhàn阴霾mái
B . 一绺liǔ濒临bīn恪守gè目眩xuàn
C . 牛虻méng眼睑jiǎn忏悔chàn尴尬gà
D . 踉跄qiàng凯歌kǎi瞳孔tóng仲夏zhòng
2. (2分)(2016·陕西)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编撰丰谀不能自已一拍即和
B . 谛听焕发眼花缭乱引喻失义
C . 消蚀烦琐天涯海角无遐顾及
D . 穷匮落第万事具备今非昔比
3. (2分) (2017九上·嘉祥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众目睽睽的跨年演唱会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了帷幕。
B . 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C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和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
D . 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精益求精,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4. (2分)(2012·十堰)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日前,我市某区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80余位领导干部参加了该区科技创新培训会。
B . 望着移民近乎渴盼的眼神和焦急的呼吁,我总是含着泪别过脸去,朝向远处的群山。
C . 上级领导要求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的战略,抢抓机遇,全力推动十堰跨越式发展。
D . 她从民间传说中汲取营养,剪纸作品不管人物和花鸟虫鱼等,都富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5. (2分)下面文段中依次填入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__________________。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_____________。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一半轻松,一半明快,_____________。
A .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宛如我的心情
B .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我的心情也如此
C .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我的心情也如此
D .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宛如我的心情
6. (7分) (2018七下·苏州期中) 名著阅读,根据要求填空或作答。
(1)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
他买的第二辆车因________而被卖掉。
(2)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 (7分) (2017七上·滨州月考)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不经意向,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
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去“感受自然”吧。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标语。
(2)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________,________。
8. (8分) (2017八上·黄石期中) 课文原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
(《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黄鹤楼》)
(3) 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
(4) __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5)《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对富春江沿途风景的高度概括与赞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渡荆门送别》中想像瑰丽、最见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9. (14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是日更定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心不在焉
C .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人声鼎沸
D . 更有痴似相公者/是日更定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
用原文回答。
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
接着就记叙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B . 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C .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D . 文章用语简练朴素,表达了作者淡淡的高洁情怀和淡淡的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10. (6分)(2016·秦淮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②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着的火炉。
②才有:同“一有”。
(1)
诗人描绘“________”的场景,侧面烘托出主客相聚畅谈的热烈情形。
(用诗中原句填空)
(2)
请结合内容说说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11. (20分) (2017九上·吴兴期中) 阅读演讲稿,完成下列小题。
在北大2017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赵兰昕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元培学院2017级本科新生赵兰昕。
非常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初入北大的感受。
回想第一次走进北大的校门时,我还是一个手握直尺与圆规的考生。
与成百上千的数学竞赛同学一样,高中的我也曾在凌晨的灯光下与代数不等式鏖战,逐一试验着舒尔分拆、pqr方法与局部不等式是否是它的克星。
在漫长
艰辛的跋涉之后,我在数学奥赛的获奖名单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亲戚朋友都向我道贺,对我说:相信你能成为一个很棒的数学家。
数学固然是一条引人入胜的道路,这个自人类理性中发展出的宏伟建筑,始终以简洁的规律呼应着万物的流转。
①但我心里却有一根更长、更坚韧的弦:写作才是我的热情所在。
环顾我所在的一方天地,我发现这个世界正在飞快地流逝:朋友倾诉烦恼时流过的眼泪会蒸发,外婆养在清水里的栀子花会凋谢……我发现平凡的人们都有生动的悲喜爱恨、聚合分离。
很多人不关心这些事,但我内心有一种必须去记述的愿望,一种自负的责任感,似乎如果我不去写下我了解的故事、不去描绘我见到的人们,许多有趣的具体的细节最终就会被忘记。
于是我知道,我生命的意义应该被写作诠释,我所希望的是,由我执笔,为我们的时代添一笔柔软的铭文。
北大,有全中国最好的数学专业,我可以继续探索人类理性的奥秘;北大,也有全世界最好的中文专业,让我可以用兴趣与热爱的笔墨,记述世间点滴。
在这里,我是幸运的。
我知道,沿着前人的足迹安排自己的人生,似乎是一种被社会认可的安全策略。
我的梦想却在竞赛同学中多少有些另类。
我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在文学的世界里,我没有过金牌,也没有人告诉我说相信我能成为一个很棒的作家。
然而,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因为我知道,在北大,在这个鼓舞着个性与多元的园子里,每一条道路都不会孤独,每一种选择都会得到支持。
我所在的元培学院开设的古生物专业,有时每年只有一个毕业生,这个数量甚至比他们研究的恐龙化石还要稀少。
在北大,也常常有人因为热爱而踏上一条陌生的道路。
今年刚从元培学院毕业的李雨晗师姐,同时收到了牛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因为对动物的喜爱,考虑再三后,她选择去青海三江源,做自己喜爱的动物保护工作。
②我想,我可以像这样的北大人一样,走出自己的“舒适带”,去探索一个未知但令人向往的远方。
即使是波折、甚至失败也不会让我畏惧。
我就是要去看看自己究竟能跑多远!
我祝愿坐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将找到自己梦想的方向,去守护平等、守护真理、守护正义;去创造价值、创造文化、创造新知……我相信我们的理想会在这里生长繁荣。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①射玉衡②。
莫道今朝精卫少,且邀他日看海平。
谢谢大家!
【注释】①桑弓,泛指强弓,硬弓。
②玉衡:玉衡星,北斗星之一。
(1)上文中的划线句①是一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划出来的重要语句。
你认为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九年级上册中的《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等演讲稿的语言与本文有什么共同
特点?请举例说明。
(3)一位同学读到上文划线句②时遇到了阅读障碍:“舒适带”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你帮助解答。
(4)读完赵兰昕的这篇演讲稿,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
12. (23分)
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
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
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
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
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
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
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
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
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
就是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在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
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
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
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
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
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
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好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
我赶紧去扶她。
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
我的鼻子一下酸了。
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
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
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
我马上去下面。
”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
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
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
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
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沿上没有沾一点水。
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
现在,她年近八十,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
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
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
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
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选自《散文海外版》)
(1)
阅读①②两节文字,将文中石头的不同名称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普通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为什么说“就是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在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
(3)
细读第③段文字,完成以下任务。
①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作简要赏析。
②“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一句中的加点词分别透露出“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
(4)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⑤节画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5)
文章题目为“母亲石”,但文中更多篇幅却在写自己和朋友的母亲,为什么这样安排?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九上·盐城月考) 作文:
苦涩、苦恼、苦难、苦命……“苦”绘的是生命的灰色;苦瓜、苦茶、苦菜、苦行僧……“苦”唱的是生活的低调。
然苦中亦有乐,苦尽亦有甜,“苦”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苦”后藏着道不完的哲理。
请以“生活中的那一点点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7-1、
7-2、
8-1、
8-2、
8-3、
8-4、
8-5、
8-6、
二、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9-1、
9-2、
9-3、
9-4、
10-1、
10-2、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12-5、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