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分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尺,课件、彩纸条。

2.学生准备:彩纸条,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个长度单位?(毫米)现在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毫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1毫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测量一只小蚂蚁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度用什么单位?估计一下是几厘米?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探索实践
1.认识分米。

(1)量一量。

要求:快用直尺量一量你的纸条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出示10厘米的彩条)“10厘米”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

(板书:认识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

1分米等于几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5分米等于几厘米?
(2)认一认。

引导:请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

指名演示交流:不管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1分米都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② 体验。

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画出1分米。

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画得对不对。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

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说明: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

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

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应予以鼓励。


(3)画一画。

① 要求:你能用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你准备怎样画?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

②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

③ 引导:(边说边画)1分米我们可以从直尺上的刻度0画到刻度10。

那么可不可以从刻度1开始画起呢?如果这样,应该画到哪里呢?为什么?如果从刻度2、3开始画呢?
[说明:让学生知道用直尺画1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化。


④ 小结:只要画满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⑤ 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找一找。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再组织全班交流。

(5)数一数。

出示1根纸条,几分米?2根……9根是几分米?也几厘米?10根是几分米?也几厘米?伸手比画一下,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长度单位表示?(1米)(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说分别接近几分米。

(也可以先让学生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
[说明:学生估测的数据与结果有差距,但通过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实际长度的感知,培养估计能力。


三、总结
1.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分米)
提问:连同前面学习的,我们已经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你能把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说明:在教学中已经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初步沟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能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册第1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填一填,再组织交流,启发学生说清楚选择的理由。

必要时,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2.指导完成练习册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理由。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由判断,再启发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验证猜想。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准备:学生(尺子、一张大约3厘米长的小纸条);教师(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上个学期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和米。

小朋友们还记得哪些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二、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比1厘米还要短呢?
生:眉毛、眼睫毛、蚂蚁、硬币的厚度......
这些东西都不够1厘米长,我们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表示长度呢?
生:毫米。

对!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小朋友猜猜看,1毫米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让学生说一说1毫米在尺子上到底有多长?教师引导说出: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请小朋友在尺子上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呢?让学生说一说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学生说并说明是怎样想的?可以引导学生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

(板书:1厘米=10毫米)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

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3、估一估,量一量
(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厚呢?先让学生用眼睛估测,再小朋友
自己动手测量,学生量出是6毫米。

(板书:毫米)。

(2)先估测再测量桌上小纸条的长度,引导说出小纸条长度为3厘米4毫米或34毫米并追问3厘米4毫米是怎样换算为34毫米的,理由是什么?
三、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认识了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小朋友再想一想,有没有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对!分米。

(板书:分米)
老师手上有个盒子,它的边长正好是1分米,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盒子边长要是用厘米表示,大约是多少厘米呢?
先请学生猜一猜,再请人上台量一量是10厘米,问学生这说明了厘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说明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找出1分米的长度
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的长度
生:(0~10、15~25......)
怎样从尺子上找最快?引导说出找0~10最快。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引导说出插座的边长、软盘的边长、粉笔的长度、学具盒的长、文具盒的宽等。


3、画一分米的长度
每位同学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集体反馈你是怎么画的?(课
件演示画一分米的动画)
4、比划一分米的长度
学生用手指比画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验证。

5、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再说出或者展示验证的办法。

(老师可以展示米尺,让学生一起数一数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6、估一估,量一量
(1)数学书的边有多长?先估一估长度,再量一量。

引导说出书长为2分米多4厘米、大约2分米、24厘米。

(2)同桌学生不用尺子,估测课桌和椅子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分米,并交流方法。

老师记录学生估测的数据。

然后请同桌合作分别实际量一量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并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确。

四、练习
1、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
(课件出示)一张床长大约2()、一根黄瓜长大约2()、一颗牙齿长大约4()、一块黑板长大约40()、一枝铅笔长大约1()5()。

2、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

老师家的房子要装修,我要计算客厅的长度,选择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请学生说出自己选用单位的理由。

让学生意识到可以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来选用合适的单位。

3思考题:
辨一辨
我们来读一读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

(课件出示)
今天,我系好了一条长大约6厘米的红领巾,和老师同学们坐了一辆长大约6毫米的公共汽车去春游。

我在一棵大约8米高的树边吃了一大约2分米长的面包。

然后捉了一只大约6分米长的蚂蚁。

(学生可能会笑,让学生说说笑的理由,并帮忙改一改数学日记,
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这些物体的实际长度来帮助学生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你能将它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一下吗?(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同桌之间用手势比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

课外活动。

(课件出示问题)查一查:米、分米、厘米、毫米国际上采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直尺、一分硬币、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68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
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1号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1号本的长比17厘米多,比18厘米少,它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

师:1号本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1号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的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到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到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指出: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小组合作,每位组员挑一样身边的实物,量一量它的长度。

汇报。

(7)共同完成书P22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少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

”dm”(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做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质疑。

讨论完成:书P23下面部分。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书P23做一做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跳绳长2()课桌高7()
粉笔长75()钢笔长14()小明的身高是140()
一块橡皮厚12()旗杆高9()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同桌互量从手腕到中指底部有多长?
(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3)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

先看看它几天后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分米与厘米、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逻辑推理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2.经历梳理4个长度单位间关系的过程,加深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米,会用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尺子米尺 10厘米长的纸条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尺子米尺 10厘米长的纸条铅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旧知,铺垫新课
1.说一说学过的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2.学过的长度单位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最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
3.请学生用手比画一下1米、1厘米、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

我们在实际测量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操作指导:本板块在操作时要关注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的掌握情况,存在问题的要及时疏导,避免对学习新知造成障碍,为系统地整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板块二探究操作,获取新知
活动1 探究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堂活动卡,见本书66页)
1.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课桌的长度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后汇报:选择厘米,因为课桌的长度不够1米,毫米又比较小,如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且测量过程比较麻烦。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进行测量。

3.汇报测量方法。

方法一以尺子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可以得出桌子的长度是97厘米。

方法二以10厘米长的纸条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9个10厘米,余下的用尺子量,还多出来7厘米,可以得出课桌的长度是97厘米。

4.比较测量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比较好,理由是什么。

学生汇报:方法二比较好。

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

而在方法一中,尺子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0厘米,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有的是30厘米,这样在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

5.揭示课题:刚才我们所说的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活动2 观察操作,学习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教学1分米=10厘米。

拿一把米尺,指出1分米的长度。

(1)让学生数一数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明确10个1厘米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然后思考:课桌的长度用几分米几厘米怎样表示?
(3)小组讨论、交流怎样用分米表示课桌的长度,然后汇报。

课桌长97厘米,90厘米就是9个10厘米,也就是9分米,再加上7厘米,即课桌长9分米7厘米。

2.教学1米=10分米。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米尺,也可以借助计算,然后汇报。

小组一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长度单位一段一段地数,一共有10段,是1米,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小组二我们小组是根据米和厘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10个10厘米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2)请学生把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米>分米>厘米>毫米)
活动3 观察实物,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比较,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尺子上1分米的长度,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

(反复两次)
(2)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小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获胜。

请坐在南侧的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坐在北侧的同学用尺子量一量,调换角色再量一遍。

(同桌之间互相量)你和同桌所表示的长度哪个更接近1分米?希望你们能够帮助自己的同桌,让他们能用手势准确地表示出1分米。

(学生操作)
2.估测,画一画,体会1分米的长度表象。

(1)估测一下,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的什么位置大约是1分米?
请你的同桌帮你量一量,看你估测得准不准。

(同桌活动)(2)画一画。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尺子和练习本,用尺子上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画完后,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请你分别画出长度为2分米、3分米的线段,画完后用米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3)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适合用分米作单位?(学生思考后汇报)
3.系统梳理,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1)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

①请学生回忆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
②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3。

引导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2厘米=()毫米
80厘米=()分米
想:1厘米是10毫米,想:10厘米是1分米,
2厘米是()个10毫米。

80厘米里面有()个10厘米。

③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是怎样想的。

(2)反馈练习:完成教材23页“做一做”。

(3)请同学们用图示梳理出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操作指导:本板块的难点在于长度单位之间简单的换算,因此,在操作时要重点建立起四个长度单位的表象,让学生在估测、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进行系统梳理,从而突破本课时的重难点。

板块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下面各题中的单位用得对吗?
(1)钢笔长14分米。

()
(2)床长2厘米。

()
(3)旗杆高12米。

()
(4)写字台宽100毫米。

()
(5)作业本长2分米。

()
2.完成教材24页4题。

3.王师傅把一根长4米的木料锯成长5分米的小段,可以锯成几小段?(木料的损耗不计)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是怎么学会的?
(3)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学会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我是通过观察米尺、尺子学会的;我的疑问是测量所有物体的长度都适合用分米作单位吗?
2.布置作业。

(1)教材24页3题。

(2)教材25页6、7题。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难懂,但又是实用性比较强的.一节课,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增加对分米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发现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起来比较麻烦,一是数据比较大,二是学生的尺子比较短,需要测量多次,误差较大,这时有学生说用分米作单位来测量,自然而然地引入分米,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1分米的长度观念。

要想知道1分米有多长,单靠听讲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表象
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强化对分米的认识。

通过尺子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往往不牢固,离开尺子或间隔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淡忘。

因此,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走出座位找找1分米,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尺子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二是让学生借助身边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记忆1分米有多长,以后在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度时,可以将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为参照。

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

学习时让同桌合作:
(1)请一名学生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画出1分米,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比画给同桌看。

(2)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子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3)拿出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大约1分米长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通过在尺子上比画、用手比画和估计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测量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

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要予以鼓励。

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要能放手、敢放手,在放手的同时,能够真正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本课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了所有的知识点,比预计的效果还好。

我想我们还是要还给学生自己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