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对CO2化学反应性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合集下载

影响煤中碳氢测定的原因分析

影响煤中碳氢测定的原因分析
Q !
旦: 堂
SCI ENCE & TE N0LOGY NFORMATI CH I ON
工 业 技 术
影响煤 中碳氯测定的原 因分析
马 蓉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测试中心 重庆
404 ) 0 0 2
摘 要 : 想探 洲蝶 变质程度 以及 探析煤 的性质 , 要 就必须舞弄 清楚其 中的壤 氛禽 量 但是碳 氢 测定十分容 易受到 多方 因素 影响 , 导致最 后 的结果不 准 确。 如测定 试 剂选 用 . 理 . 比 预处 炉瀑 的控 制 午。 本文通过 分析 影响雄 中碳盈 测定的 原 因, 有针对性 的提 出相应 的解 决措 施 。
为空 白值 g ・
C Cl・ -I a I 2lO+L , H O:  ̄ a i 6 0 C CI・ 地
或者 :
Mg CO ) +6i0, - ( l,l・ H O ( I ̄l I - MgCO ) 6 l l
() 收 C 3吸 O 的化 学 式 。 2 ・ H+C — — N l 嘎 +H O NO 0 ・ IO () 硫 的 化 学 式 ( 4除 使用 铬 酸 铅 来 除 ) 。 I b r . Ic P c 0 +. — s . b0 + ‘ l + ' ‘ s . 2: P r
+cI l ・ I 2
( 除氧氮化物的化学式。 6) Mn I 1 0 +H 0—一Mn ‘ H) 00 I
复杂的化学反应 一直以来都有诸 多方面的影响, 导致测定结果出 现误差 不准确 。 从多次煤 中碳氨测定进行分析. 发现存在以下一些
原 因。
M O O ) + N ) —一Mn N ,I 1 n (H l 2 ( I ( O ) +H 0 ( ) 用 二 节 炉 法 , 及到 的化 学 反 应 式 。 7采 涉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煤是一种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C)和水(H),同时含有硫、氮等元素,煤的热值高,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来源。

然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这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需要研究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是指煤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难易程度。

在煤的燃烧过程中,煤的碳和氢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但如果在燃烧之前,将煤与二氧化碳接触,会使煤中的部分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一部分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这种反应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条件。

为了测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可以采用实验室模拟法。

首先将一定量的煤粉末和二氧化碳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观察反应的产物和反应速率。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二氧化碳的质量差异和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水的量,可以计算出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率和反应速率常数,从而了解煤的氧化性和燃烧性能。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煤的组成、晶体结构和表面组成等。

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含氧量越高,反应性越强,而煤中的灰分和硫分等不挥发物则会降低煤的反应性。

其次是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

高温和高压会促进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和压力会引起煤的部分氧化,降低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此外,反应气体中的其他成分也会对煤的反应产物和速率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有助于了解煤的燃烧性能和环境效应,并为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煤对不同气氛下的反应性、反应产生的其他化合物和化学机理等问题,以促进煤的高效利用和减少碳排放。

气相色谱法测定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初探

气相色谱法测定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初探

Re s e a r c h o n c a r b o x y r e a c t i v i t y u s i n g c h r o ma t o g r a ph y o f g a s e s me t h o d
W A N G We n — c ha o. ZH ENG Xue
me t ho d t O s t u dy t h e c a r b o xy r e a c t i v i t y. t h e c o r r e s p o nd i n g r es ul t s c o ul d m e e t t h e c a r b o xy r e a c t i vi t y i n d ex e s f o r c o a l s a mpl e s
学 反应 能力 ,是 评价气 化或燃 烧 用煤 的重要指 标之

高 、峰 面 积 或者 两 者 均 对 比 ,计 算 获 得 剩 余 混合
气体 中二 氧化碳 的 量 。以还 原成 一氧化 碳 的二氧化 碳 量 占通 入二 氧化碳 量 的百分数 ,即二氧化 碳还 原

该 指标 测定 的依据 是 国家标 准 《 煤 对二 氧化碳
Ab s t r a c t :Re f e r r i ng t he ga s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al y z i ng m e t h od, t hi s p a p er c h o s e 1 5 s a m pl e s f o r m t hr e e ki nd s o f c oa l t y p es ,a nd r e s e a r c h e d t h e c a r b o xy r e a c t i vi t y u s i n g c h r O ma t 0 gr a p hy o f g a s es met h o d.The r e s u l t s s h owe d t h a t u s i n g c hr 0 ma t O gr a ph y o f ga s e s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1. 引言1.1 研究背景煤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以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是一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其粘结结构、矿物成分、挥发分和灰分等特性不同,导致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能力也各不相同。

通过对煤样品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实验,可以探讨煤的化学反应性,并研究煤的特性对其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开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燃烧技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过程,探讨煤的特性如何影响其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

我们也将研究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方法,以及煤的氧化过程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最终,我们将探讨煤的结构对二氧化碳吸收的影响,为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我们希望为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试方法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试方法是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煤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化学反应情况。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煤样的热解实验、煤样的气相吸附实验、煤样的吸收实验等。

1. 煤样的热解实验:通过煤样在高温下的热解反应,观察煤样在不同温度下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情况。

根据煤样的重量损失和产生的气体成分来确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

2. 煤样的气相吸附实验:将煤样暴露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气氛中,通过监测煤样吸附或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来判断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或释放能力。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为降低燃煤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2.2 煤的特性对其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影响煤的特性对其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煤对CO2化学反应性测定技术探讨

煤对CO2化学反应性测定技术探讨
度低 , 则会 使 得 残 留 部 分 挥 发 物 得 不 到完 全赶 尽 ,
不仅 污染 分 析 系 统 而 且 获 得 的测 试 结 果 与 实 际 偏
差较 大 。以 1 2 / i 度 升温 到 9 0 c 后 干 5~ 0 m n速 0 c
即 C 还 原 率 , 与 煤 的气 化 和 燃 烧 有 着 密 切 关 O 它
件下 , 中的碳 与二 氧 化碳 、 、 蒸气 发 生 还 原 反 煤 氧 水
立 即进 行测定 。 2 2 试样 的 干馏处 理 .
因煤 中含 有大 量 的 挥 发 物 和焦 油 , 测定 前 对 在
应 的能力 J 。利 用 奥 氏气 体 分 析 器 进 行 煤 的 C O
化学 反应性 测定 。
2 3 试 样 的贮存 .
项 重要 指标 , 进 一 步 探 讨 煤 的 燃 烧 、 化 机 理 对 气
和生 产 中的应用 具有 一定 的价值 。
煤样在 干馏前必须严格 防止氧化变质 , 变质后 煤 的C O 反应 性就随之 降低 。这就 要求 煤应 装在 密 闭 的容器 中存 放于 阴凉处 , 制样到干馏 的时 间不应 超 从
过 1 , 5d 超过 1 , 在测试报告 中注 明。 5d 应
2 4 奥 氏气体 分析 器横 梁容 积的确 定 .
1 仪 器 设 备
① 反 应 性 测 定 仪 ; 管 式 干 馏 炉 ; 奥 氏气 体 ② ③
分析器 ; ④铂 铑 一 热 电偶 和镍 铬 一镍 铝 热 电偶 各 铂 1 及 热 电偶 套 管 ; 气 体 流 量 计 、 燥 塔 、 对 ⑤ 干 贮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矿业类核心期 ( A- D规范) 刊 C JC 执行优秀期刊- J

超临界co2与煤相互作用及其压裂增透机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超临界co2与煤相互作用及其压裂增透机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超临界co2与煤相互作用及其压裂增透机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煤炭资源逐渐变得紧缺,而且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来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并减少环境影响是当前能源领域的关键任务之一。

超临界CO2技术便是一种被广泛探索和应用的方法,它利用CO2在超临界状态下的特性来与煤相互作用,并通过压裂增透机理实现对地下储层的有效开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和解释。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概述,并介绍CO2与煤相互作用及压裂增透机理这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其次,在“超临界CO2与煤相互作用”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超临界CO2及煤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随后,在“压裂增透机理”部分,我们将对压裂技术进行概述,并详细介绍CO2压裂增透的原理与实践应用,同时评估其优势和挑战。

在“实验研究及案例分析”部分,我们将介绍相关实验的方法、条件设置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发现,并提供后续研究方向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超临界CO2与煤相互作用及其压裂增透机理这一课题,并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通过对超临界CO2与煤相互作用特性、压裂技术以及相关实验研究的探讨,旨在揭示CO2压裂增透技术的工程应用前景,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了解到这一领域中近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存在的挑战,提高对超临界CO2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认识并促进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2. 超临界CO2与煤相互作用:2.1 超临界CO2的特性:超临界CO2是指当温度和压力接近或超过其临界点时,呈现出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

其主要特性包括高扩散能力、低粘度、可变密度以及溶解性强等。

这些特性使得超临界CO2具有在材料中穿透和溶解的能力。

2.2 煤的组成和结构:煤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化学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氮等元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的测定方法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的测定方法

煤的化验煤的化验
煤的化学反应性又称活性,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煤与不同气体介质好二氧化碳、氧或水蒸气相互作用的能力而言。

因此煤的化学反应性直接反映煤在气化炉中还原的化学反应能力。

特别对于一些高效能的新型气化工艺(如沸腾床、悬浮床气化),要求用反应性强的煤心保证在气化和燃烧过程中反应速率快、效率高。

反应性强弱还直接影响炉子的耗煤量、耗氧量及煤气中的有效成分等。

在流化燃烧新技术中,煤的化学反应性与其反应速率也有密切关系。

因此煤的化学反应性是一项重要的气化和燃烧特性指标。

随着气化、燃烧技术的发展,这项指标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煤的化学反应性表示方式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五种:
1、直接以反应速率表示(包括比速率及反应速率常数)
2、以反应物分解率或还原率表示
3、以活化能表示
4、以同一温度下产物的最大浓度或浓度与时间关系作图表示
5、以着火点或平均燃烧速率表示。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精)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精)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一:测定准备1、试样配制:先将待测煤样磨成粉状,取一定量的煤样并按水占煤质量的 10%的比例,用蒸馏水调配均匀,再用制样机将煤压成小块。

2、用马弗炉干馏试样,用温度控制仪以 15— 20℃ /min的速度将马弗炉升温至900℃时,将压好的试样用带盖坩埚放入马弗炉内,在此温度下保持 1h ,切断电源,放置冷却后,取出试样,将试样破碎后用 4mm 和 5mm 的圆孔筛叠加在一起筛分试样,留取 4— 5mm 粒度的试样。

3、反应性测定仪的安装:用橡皮塞将热电偶套管固定在反应管中,使套管顶端位于反应管中心,然后加入粒度为 7— 8mm 石英砂 (石英砂经过酸洗, 粒度大小形状较为接近。

使热电偶套管露出石英砂 50mm 。

二:测定步骤1、将处理后 4— 5mm 粒度的试样加入反应管中, 使料层高度达到 100mm , 试样质量约为 18g, 并使电热偶顶端位于料层中央,再用石英砂填充其余部分。

并使每次测定所填充的煤样及石英砂的质量相同。

2、通入二氧化碳并检查系统有无漏气,若不漏气继续通二氧化碳,排净系统内的空气。

3、接通电源,以 20— 25℃ /min速度升温至 800℃,在此温度下保持 5min ,以500ml/min的流量通入二氧化碳,通气 2.5min 时用奥氏气体分析器取样(国标是1min 内抽气清洗并取样,我们现在是 3— 5min 。

4、继续以 20— 25℃ /min的温度升温,同样的方式在 850℃、 900℃、950℃、 1000℃、 1050℃、 1100℃取样并分析气体。

三、反应后气体分析1、清洗⑴将仪器用蒸馏水洗净,磨口活塞涂凡士林,将 30%NaOH 溶液装入四个梳形管中,每个梳形管约装 100mlNaOH 溶液。

⑵待测温度下, 将三通活塞调至“⊥” 抽取二氧化碳, 然后将抽气的二氧化碳分别压入四个梳形瓶中, 并使梳行管中的剩余气体全部排净, 最后再将量气管中的气体由三通活塞排出。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是指煤在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

煤是一种含碳丰富的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煤的燃烧机理,以及开发并优化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技术。

为了测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可以采用实验室中的反应器进行研究。

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实验,将煤样放入反应器中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

实验过程中可以测量煤样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可以通过温度、压力、气体流速等条件的调节来研究不同条件对煤与二氧化碳反应性的影响。

影响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煤的类型、煤的组成、温度、压力和气体流速等。

煤的类型是影响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煤中含有不同的有机质和灰分含量,这些组成差异会对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贫煤会比富煤更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温度是影响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会促进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使反应速率增加。

这是因为高温下,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反应速率增加。

压力是另一个影响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压力会增加二氧化碳与煤的接触面积,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压力还可影响煤中含气体的析出和扩散速率,从而影响煤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揭示煤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机制,并为开发清洁化石燃料技术以及二氧化碳封存和利用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关注。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测定煤是一种含碳丰富的矿物质,其中大部分碳以有机形式存在。

当煤燃烧时,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通常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1.实验装置测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通常需要构建一个恒温恒压的反应装置。

该装置通常由高压容器、恒温箱、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组成。

在实验进行时,可以在高压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煤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控制恒温箱的温度和压力,观察煤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情况。

2.实验方法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品位的煤样进行实验,以观察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的差异。

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下二氧化碳的压力变化和温度变化,以及反应后煤样的质量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得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

3.数据处理实验完成后,研究人员需要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能,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影响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因素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煤的品位、煤的矿物组成、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1.煤的品位煤的品位是指煤中的可燃物质含量,通常用挥发分和灰分的含量来表示。

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煤样中可燃物质含量越高,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也越强。

2.煤的矿物组成煤中除了含有可燃物质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

煤的矿物组成对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也有影响。

一些矿物质可能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和反应起到促进或者抑制作用。

3.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重要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1. 引言1.1 背景介绍煤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石能源资源,其在能源生产和工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煤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成为焦点之一,测定和控制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直接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及排放形式。

了解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

通过研究煤的煤化特性、气相反应和气液相反应等方面,可以深入了解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机制,从而为开发绿色环保的燃烧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减缓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重要性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决定了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燃烧特性,直接影响着燃烧效率和排放物的种类和量。

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与煤中的碳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有助于深入了解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组成和反应机制,为减少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突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发现影响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数量,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3 研究意义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生产等领域。

煤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生成机制和反应特性,从而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能够帮助我们寻找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燃烧方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是指煤在与二氧化碳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能力。

煤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性是影响煤燃烧效率和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评估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需要对煤样进行一系列的测定操作。

首先是煤样的制备。

煤样需要经过粉碎和筛分处理,将其制备成均匀的颗粒状样品。

样品的粒径通常在0.074-0.18mm之间,这样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均匀性。

其次是煤样与二氧化碳的接触。

将煤样与二氧化碳的气体进行接触,可以通过流动床、固定床或者封闭反应器等装置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气氛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模拟真实环境。

接下来是煤样的测量分析。

通过对煤样接触后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测量分析,可以确定煤样对二氧化碳的反应程度。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热重分析、气相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测定煤样中的氧含量、二氧化碳产物的浓度和结构等信息。

除了煤样本身的特性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

首先是温度和压力。

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煤样更容易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其次是煤的矿物质成分。

煤中的矿物质可以催化煤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煤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也会影响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和反应能力。

测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需要进行煤样的制备、实验操作和测量分析等过程。

温度、压力、煤矿物质成分、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等因素也会影响煤样对二氧化碳的反应能力。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煤燃烧和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效果以及煤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煤是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中。

煤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煤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程度。

煤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煤的氧化反应,即将煤中的碳和氧氧化为二氧化碳;二是煤的还原反应,即将二氧化碳中的氧还原为二氧化碳。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进行测定,如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等。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煤的品质、煤的矿物组成、气氛条件、温度和压力等。

煤的品质是影响其化学反应性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高品质煤(如无烟煤、炼焦煤)含有较少的杂质和较高的固定碳,因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较好;而低品质煤(如褐煤、煤泥)含有较多的杂质和较低的固定碳,因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较差。

煤的矿物组成也会影响其化学反应性。

煤中的矿物组成主要包括粘土矿物、硅质矿物、碳酸盐矿物等,这些矿物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着不同的影响。

粘土矿物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铝会催化煤的氧化反应,加快煤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硅质矿物中的二氧化硅则会阻碍煤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气氛条件、温度和压力也是影响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重要因素。

在不同的气氛条件下,煤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速率和程度会有所不同。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煤的氧化反应会比较充分;而在缺氧或惰性气氛下,煤的氧化反应会受到严重限制。

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也会对煤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会促进煤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清洁燃烧技术的发展,从而减轻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化石燃料的消耗也不断增加,煤作为化石燃料之一,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能源来源。

然而,煤的燃烧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煤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热重分析法热重分析法(TGA)是目前常见的测定煤样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热重分析原理,通过对样品在高温条件下受到加热的过程进行实验,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煤的失重率,从而得到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反应活性。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可重复性好、时间较短,适用于煤的各类反应,包括燃烧反应、氧化反应、煤焦油加氢等。

2.微量量热法微量量热法(DSC)是利用暴露于标准气氛下的煤样,并通过对比热测量技术观察样品与标准热源之间的温差来测定反应峰。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煤样的发热性质和过程中的放热量,测定结果抗干扰性较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煤炭。

1.煤种类不同种类的煤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不同。

以褐煤和煤质石油沥青为例,在相同的燃烧条件下,煤质石油沥青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要少于褐煤。

2.煤品质煤的品质包括煤的含碳量、灰分、挥发分、硫分、水分等。

煤的品质对其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含硫高的煤在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会使得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降低。

3.煤的燃烧条件煤的燃烧条件包括燃烧的温度、气氛以及燃烧速率等。

温度和气氛是煤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温度高、氧气充足条件下能够提高煤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

4.煤的处理方式煤的处理方式包括煤的洗选、炭化、加氢等。

这些处理方式能够影响煤的质量和化学结构,从而影响煤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

综上所述,了解煤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对于节约能源、减缓碳排放以及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使用煤炭作为能源来源不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而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是煤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阐述一些关于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研究表明,煤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一些有机化合物和固体残留物。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确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

测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煤对二氧化碳吸附的实验测定,另一种是基于煤的加热实验测定。

前者可以通过对煤在不同温度、压力下对二氧化碳吸附量的测量来确定反应的程度。

后者则是将煤与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热,测量反应后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评估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

1. 煤种类和化学成分:不同的煤种在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上存在差异。

煤种的化学成分、结构和物理性质等因素都会影响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能。

2. 温度和压力: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促进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

煤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为300-500℃,压力为1-20 MPa。

3.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对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程度有显著影响。

通常反应时间越长,煤对二氧化碳的转换率就越高。

4. 活化剂:添加适量的活化剂可以提高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活性。

硫酸、盐酸和氢氟酸等活化剂可以促进煤的反应程度。

结语: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是研究煤炭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确定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碳源之
一,其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对煤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显得至关重要。

煤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主要分为理论模拟和实验测定两种方法。

其次,实验测定是一种直接测定煤对二氧化碳反应性的方法,它可以直接测定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但实验测定方法也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高温氧化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法和光谱分析法。

高温氧化法是在高温下将煤氧化,从而测定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

气相色谱法是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

原子吸收法是使用原子吸收仪测定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

光谱分析法是使用光谱分析仪测定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

综上所述,煤的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主要有理论模拟和实验测定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有各自的优缺点,理论模拟可以提供比较精确的结果,但计算时间较长;实验测定可以直接测定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但实验测定方法有很多,而且操作较为复杂。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精)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精)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一:测定准备1、试样配制:先将待测煤样磨成粉状,取一定量的煤样并按水占煤质量的 10%的比例,用蒸馏水调配均匀,再用制样机将煤压成小块。

2、用马弗炉干馏试样,用温度控制仪以 15— 20℃ /min的速度将马弗炉升温至900℃时,将压好的试样用带盖坩埚放入马弗炉内,在此温度下保持 1h ,切断电源,放置冷却后,取出试样,将试样破碎后用 4mm 和 5mm 的圆孔筛叠加在一起筛分试样,留取 4— 5mm 粒度的试样。

3、反应性测定仪的安装:用橡皮塞将热电偶套管固定在反应管中,使套管顶端位于反应管中心,然后加入粒度为 7— 8mm 石英砂 (石英砂经过酸洗, 粒度大小形状较为接近。

使热电偶套管露出石英砂 50mm 。

二:测定步骤1、将处理后 4— 5mm 粒度的试样加入反应管中, 使料层高度达到 100mm , 试样质量约为 18g, 并使电热偶顶端位于料层中央,再用石英砂填充其余部分。

并使每次测定所填充的煤样及石英砂的质量相同。

2、通入二氧化碳并检查系统有无漏气,若不漏气继续通二氧化碳,排净系统内的空气。

3、接通电源,以 20— 25℃ /min速度升温至 800℃,在此温度下保持 5min ,以500ml/min的流量通入二氧化碳,通气 2.5min 时用奥氏气体分析器取样(国标是1min 内抽气清洗并取样,我们现在是 3— 5min 。

4、继续以 20— 25℃ /min的温度升温,同样的方式在 850℃、 900℃、950℃、 1000℃、 1050℃、 1100℃取样并分析气体。

三、反应后气体分析1、清洗⑴将仪器用蒸馏水洗净,磨口活塞涂凡士林,将 30%NaOH 溶液装入四个梳形管中,每个梳形管约装 100mlNaOH 溶液。

⑵待测温度下, 将三通活塞调至“⊥” 抽取二氧化碳, 然后将抽气的二氧化碳分别压入四个梳形瓶中, 并使梳行管中的剩余气体全部排净, 最后再将量气管中的气体由三通活塞排出。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资源,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以及影响煤对二氧化碳反应性的因素。

1. 煤样品的制备首先需要准备煤样品,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煤样进行研究,包括无烟煤、烟煤、褐煤等。

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煤样品需要经过干燥和研磨处理,以确保煤的均匀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装置测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需要借助实验装置,一般可以采用固相反应器等设备。

在实验时,需要注意保持实验装置的密封性,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条件在进行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时,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等参数。

这些实验条件的选择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认真进行实验设计。

4. 实验步骤具体的实验步骤包括将煤样品与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接触反应,然后通过分析样品前后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方面的变化,来确定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强弱。

1. 煤的性质不同种类的煤在化学成分和燃烧性能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

无烟煤含硫量低,煤的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无烟煤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煤来说,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可能更强一些。

2.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促进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而较高的压力也会使反应更加剧烈。

3. 煤的预处理煤的预处理过程中,比如煤的干燥、研磨等工艺也会对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产生影响。

干燥能够提高煤的可燃性和热值,但也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煤质变化,从而影响其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

4. 煤的表面性质煤的表面性质对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也有重要影响。

煤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大小都会影响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和反应速率。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煤是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等元素。

煤炭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主要取决于煤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煤的主要组成是碳、氢和氧,其中碳是煤的主要成分,而氢和氧则以挥发分的形式存在。

煤的结构特点包括煤的孔隙结构、表面功能团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和化学反应性。

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煤炭的利用方式、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

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可以通过吸附实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测定。

吸附实验可以通过测定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和吸附等温线来评价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

热重分析可以通过测定煤在不同温度下对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评价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

X射线衍射可以通过测定煤的结构特点来揭示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机制。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了解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表面化学、纳米技术等手段来改善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和化学反应性,从而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还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功能改性等手段来改善煤的结构特点,提高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为清洁能源的利用提供更多可能。

只有深入研究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率降低。粒度太大 , 煤样表面积减 小 ,O 与煤 接 C : 触 时间短 , 反应率也会降低。
2 3 气体分析系统的气密性 .
C O的能力 。煤对 c 2 o 的反应性强弱 , 了煤在气 化 反映 和燃烧 中的特 性。因此 , 测定煤对 c ’ ( 的反应 性是 评 ) 价气化或燃烧用煤的一项重要指标 , 对研究煤 的气化 、 燃烧有重要价值。
20 中规定 , 01 当气 压 在(03 3± .3 ha 气 温在 1 11 . 0 1) P , 2

目 , 国普遍 采用奥 氏气 体分析 器的方法 来测 前 我 定煤对 c 2 0 化学反应性 。方法要点 : 先将煤样 干馏 , 冷
却至室温后除去表层氧化物并选取粒度为3 6m ~ m的
1 测定原理与方 法
试验前 , 先要检查气路气密性 。如果系统漏 气 , 之
后所取的测定气体 中也包含有空气, 试验失去意义。
出现不密闭而漏气 , 当涂抹凡士林使其密闭。 适 24 气 与室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压 每个实验室 的气压和温度 是不 同的 , 相同质 量气 体在不同的气压和温度下体积是不 同的。煤对 c 的 : o 化学反应性与通 入的 O 2 9 流量 密切相关 。G / o BT 2一 2
2 "范围内变化 时, 50m/ i流量通入 c 2 8C 按 0 l n m o 气体
对结果无 明显 影响。如果气压 和温度超 过这 个范 围, 就 必须对 C 流量进行校正 。校正公式 如下 : : O
I =5 0× , 0 ×
式中: 测定时需要通入 C 2 0 流量 ,l i m/ n m ;
18 2
互 舛技 d晨
28 第6 0年 期 0
煤对 C 2 O 化学反应 性测定影响 因素探讨
魏 向华 薛晓宏 郭剑 , ,
(. 1国家堞炭 质量监 督检验 中心( 西安 )陕西 西安 715 ;. 沙开元仪 器公 司, 南 长沙 400 ) , 1042长 3 湖 110 摘 要 该文结合煤对 C 2化学反 应性测定 中的实际情况 , 煤样干馏 、 0 从 焦渣 粒度 的选取 、0 c 2气体 流量 等几方面 , 分析 了影响测 定结果 的因
煤样 装入反应 管中加热 , 加热到一定 温度后 , 以一定 的 流速通人 c 与试样 反应 , 定反应后 剩余 c) 的含 : o 测 ( ' 量, 以被还原成 C 0的 c , 占原通入 c 的百分数 a 0量 来表 示煤对 c , 0 的化学反应性。
2 影响因素 2 1 煤样 的干馏 温度 .
炭 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西安) 从事煤质0
互 科技 瞧差
1 2 9
高位 钻孔 抽 放 瓦斯 技 术在 弱 透 气性煤层 中的研 究及 应 用


江 , 宏兴 琚
( 鹤壁煤 电股份有限公 司第十煤矿 , 河南 鹤 壁 48o ) 5oo 要 对 弱透 气性煤层进行高位钻 孔抽放 , 索 、 究适合其 围岩 特性的高位钻孔 布置参数 , 探 研 是解决弱透气性煤 层难 以抽 放的技术 关键。通 过对 第十煤矿进行 高位 钻孔抽放 瓦斯试 验, 取得 了较好的瓦斯抽 放效果与 瓦斯防治效果 , 对同类条件煤炭开 采的瓦斯 防治, 有较高 的推广 应 具
p 一大气压 ,P ; ha
f 室温 , 。 一 ℃
G f 20-01中 规 定 , 样 干 馏 时 , (5~ Br 2-20 - 煤 以 1 2) / i的速度 升温 到 90 在此温 度下保持 1 。 0o mn C 0 ℃, h 煤样在 90 0℃下挥发分基本除去 , 的结构不会 发生 且煤 变化 。干馏温度如果过低 , 挥发性物质除不净 , 污染 会 气体分析系统 , 至堵塞分析管路 , 响测定结果 。干 甚 影 馏的温度如果 过高 , 煤样结构会 发生变 化。煤是 由芳 香烃及氢化芳香烃组成 , 在高温下侧链断裂 , 官能 某些
2 5 用空气检定 的流量计通入 c 气体流量 的转换 . : o
流量计一般用 空气来 标定 ,o 气 体 与空气 的密 c : 度不 同, 以通人 c 实 际流量值与显 示 的流量值是 所 : o 不 同的。空气 的标准密度 为 13 / c 的标准密度 . g ,o 0 1: 为 1 7s , . l 9 / 空气的相对 密度 为 1 c 的相对 密度为 , o 则 :

检验介质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l g; /
B~使用介质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 : l 例如 : 需通入 c : o 气体 50m/i 使用空气标定 0 l n m ,
的流量计应该通入 c 的流量如下 : : o
作者简介: 魏向华,17 一)陕西西安人, (99 , 助理工程师, 在国家煤
素 , 出如何选 择最佳 的试验条 件。 提
关键词 煤对 C 2 O 化学反应性 测定 影响 因素
中图分类号 T 53 Q 3
文献标识码 B
煤对 C ’ 0 化学反 应性 , 是指在一定 温度条件 下煤
中碳与 c 进 行还原反应 的能力 , 即煤将 C 2还原 成 O
c 在煤粒表面的流通, : o 减小它与煤样的接触面积, 使
式 中: 一工作状态下实 际流量 ,l i; m/ n m

检验状态下实 际流量 , 即工作状态下显示流
6 m焦渣装入反应管进行试验。煤样粒度大小对测定 m 结果也有一定影响。粒度太小, 煤样间隙变小, 会阻碍
*收稿 日期 :0 8 0 —1 20 — 8 5
量 ,l i m/ n m ;
团脱除, 环与环之间越来越多地稠聚而产生环数越来
越高 的化合物 , 然后形成少量的碳微 晶体即石墨化 , 煤
1 2, . 9实际流量值与显示流量值之间的关系为: 5
×
中的碳变成惰性碳, 从而使反应性变差。
22 煤 样的粒度 . G I 20-01 B 2-20 中规定 , T 煤样经 干馏后 , 取 3 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