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解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关注学困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7.课后拓展,提升素养
-布置与《陌上桑》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搜集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文学社团等,提升语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田野风光,让学生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这幅画面给他们的感受。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面中的植物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揭晓答案:“这是桑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陌上桑》就是以桑树为背景创作的。”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四)课堂练习
1.诗歌背诵:学生自主背诵《陌上桑》,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课堂写作:教师给出一个与《陌上桑》相关的主题,如“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3.互评互改:学生相互评价写作成果,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诗歌背景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提出疑问。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共同探究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难点。
(五)总结归纳
1.诗歌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陌上桑》,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劳动等。
2.知识点归纳: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如修辞手法、诗歌鉴赏方法等。
3.情感教育:强调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课后作业:布置与《陌上桑》相关的作业,如阅读其他与自然、劳动主题相关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3.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对自然、劳动的热爱,增强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意境。
5.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诗歌创作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修辞手法:讲解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如:“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色?”“这些景色给诗人带来了哪些感受?”“诗人是如何表达对这些景色的喜爱的?”
2.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学生补充发言,共同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陌上桑》的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自然美、劳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田野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诗歌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陌上桑》这首诗歌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逐渐浓厚,但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解读和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2.学生在理解诗歌意境、把握作者情感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3.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课堂活动。
九年级上册语文《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陌上桑》是九年级上册语文的一首经典诗歌,描绘了田野上劳作的情景,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陌上桑》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诗歌的主题思想。
2.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节奏和格律,能正确朗读、背诵本诗。
2.作者介绍:简要介绍《陌上桑》的作者及相关背景,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3.诗歌朗诵: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陌上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讲授新知
1.诗歌解析: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中的字词、句式、韵律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情感解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对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的尊重等,并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现这些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劳动的情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
4.课后阅读:阅读教材中其他与自然、劳动相关的诗歌,对比分析其与《陌上桑》在主题、情感、修辞等方面的异同。
5.家庭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中自然美、劳动美的理解,用文字记录下来,不少于200字。
6.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集与《陌上桑》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诗歌背景、诗歌鉴赏等,制作成PPT,下节课进行分享。
4.学生对自然、劳动等主题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刻的感悟,需要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培养。
5.学生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师需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诗歌解读和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对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并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4.实践活动,巩固提高
-设计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诗歌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5.情感教育,价值引领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到自然美、劳动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7.拓展训练:观看一部与自然、劳动主题相关的纪录片,结合诗歌《陌上桑》,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的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3.理解并掌握诗中重要词语、成语的含义,如“陌上”、“桑阴”等。
4.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句,如比喻、拟人等,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能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陌上桑》一诗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诗歌背诵:请同学们熟练背诵《陌上桑》,并在家中为家人朗诵,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2.诗歌鉴赏:选择一首与自然或劳动主题相关的诗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3.创作实践:以“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