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局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企业管理局⼯作总结

中⼩企业管理局⼯作总结

下⾯是yjbys⼩编提供的中⼩企业管理局⼯作总结范⽂,供⼤家阅读参考。

XX年,全市中⼩企业和⾮公有制经济发展⼯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持、配合下,按照全市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全省⾮公有制经济⼯作会议精神为动⼒,以实现突破发展为⽬标,紧扣全年⽬标任务,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产业带动和项⽬带动,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发展主导产业,努⼒提⾼发展质量,全市中⼩企业和⾮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好⼜快的发展势头。

⼀、经济运⾏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市⾮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年任务*亿元的*%,占全市gdp的*%,⽐全年任务*%提⾼了*个百分点,同⽐增长*%,⽐计划增长速度12%提⾼了*个百分点。预计上缴税⾦*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23.64亿元,是全年任务*亿元的*倍。⾮公有制经济总数发展到7.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户,个体⼯商户7.3万户,从业⼈员26.5万⼈,累计注册资⾦85.41亿元,当年新增私营企业215户,新增个体⼯商户1864户,新增从业⼈员4897⼈,新增注册资⾦13.16亿元。

发展特点:

1、运⾏质量显著提⾼。通过采取增产提效措施,⾮公有制⼯业企业发展质量提⾼,增速较快,预计实现⼯业增加值*亿元,同⽐增长*%;⼯业企业上交税⾦*亿元,同⽐增长45%;⼯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5%。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应⽤,⾮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特别在⽣物医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表现突出,全市已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00多户。部分企业推⾏基地规模化、⽣产标准化、产品⽆公害化,改进装备⽔平和⽣产技术⽔平,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功能、包装等⽅⾯均有较快提⾼。

2、产业结构⽇趋合理。我市⾮公有制经济的三产内部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三产⽐重达到16.11∶42.82∶41.07,优于全市整体⽔平。第⼀产业突出特⾊农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兼营⼯业和农业服务业;第⼆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矿产建材、医药化⼯、农产品加⼯等优势产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平快速提⾼;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等传统⾏业质量提升,旅游、房地产、物流、信息和社会服务等⾏业发展很快。各县区涌现出的⼀⼤批具有优势和潜⼒的中⼩型企业,进⼀步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规模企业⽣产较快增长。规模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47.94亿元,同⽐增长37.76%,实现营业收⼊40.04亿元,同⽐增长22.3%,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同⽐增长30.87%,占全市⾮公经济增加值总量的20.26%。⾮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8%。

4、重点项⽬建设投⼊加⼤。全市建成投产重点建设项⽬52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1000万元项⽬17个,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项⽬35个。按建设性质划分,新建项⽬33个,技改项⽬10个,续建项⽬9个。建设项⽬总投资40.16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7.46亿元,这些重点项⽬的建成投产将新增营业收⼊*亿元,新增税⾦3.24亿元,新增利润5.36亿元。

5、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公有制出⼝企业通过优化出⼝商品结构,扩⼤出⼝产品数量和品种,出⼝创汇突破亿元⼤关,预计全年实现出⼝产品交货值*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80%,同⽐增长39.07%。我市产品出⼝市场区域不断扩⼤,出⼝主要国家和地区由以往的韩国、⽇本等周边国家,已延伸到美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等欧美国家。

⼆、⼯作措施

(⼀)⼤⼒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1、加⼤宣传⼒度,营造舆论氛围。今年以来,我们以全省⾮公有制经济⼯作会召开为契机,加⼤了对全市⾮公有制经济发展⼯作宣传⼒度。市、县区局充分利⽤新闻媒体,并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式,宣传报道⾮公有制经济和中⼩企业发展政策、重点产业、⾏业动态和创业典型。与市电视台合作,深⼊7县区和重点企业调研采访,历时

3个⽉,完成了“全市⾮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专题⽚制作,着⼒展⽰改⾰开放三⼗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县区⾮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分⼋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提升中⼩企业和⾮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进⼀步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强化认识,转变观念的⽬的,为中⼩企业和⾮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2、认真履⾏职责,落实扶持政策。近年来,中、省、市出台了⼀系列促进中⼩企业和⾮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全⾯贯彻各项政策措施,我们积极协调,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扶持⼒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放宽市场准⼊、加⼤⾦融财税扶持⼒度、简化办事程序等⽅⾯,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年初召开的全市⾮公有制经济⼯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我省新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进⾏了重点安排部署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3、转变⼯作作风,提升服务⽔平。深⼊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创⼀流班⼦,带⼀流队伍,树⼀流形象,建⼀流业绩创优争先活动,全局⼲部职⼯精神⾯貌焕然⼀新,⼯作效率进⼀步提升,⼯作作风明显改进,呈现出团结向上、努⼒⼯作新局⾯。领导⼲部带头深⼊基层和企业,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市县域经济⼯业化情况的调查、中⼩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情况的调查、全市轻⼯⾷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开展全民创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加快农中⼩企业和⾮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情况的调查、规模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等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认真落实包抓责任制,着⼒包抓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帮助解决投融资、证照办理、纠纷调处、⼟地使⽤、企业维权等⽅⾯的⽭盾和问题,已排查⽭盾、解决问题50多件次,有20个重点项⽬按计划进度建设。县区局领导通过⼊驻企业现场办公,与相关部门协调等⽅式,积极协助企业解决⽣产经营中困难和问题,市、县区局联⼿包抓的70多户规模企业⽣产经营情况良好,包抓效果明显。

(⼆)努⼒拓宽融资渠道

1、精⼼组织招商引资。今年,招商引资⼯作的重点放在现代中药、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旅游服务等项⽬上。围绕西洽会和各种项⽬推介会,通过⾛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西洽会”上共签约重点招商项⽬*个,总投资*亿元,合同引资*亿元。通过参会招商、叩门招商、⽹络招商,吸收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办企业。全年签约招商项⽬74个,计划总投资99.15亿元,其中,合同引资*亿元,已到位资⾦*亿元。

2、努⼒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借市县区政府银企合作推介会平台,主动与⾦融机构联络,向⾦融部门推荐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60多户重点企业得到了银⾏⽀持。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扩⼤⽣产,争取更多的企业按照商业银⾏的条件达标⼊围,我们积极向⾦融部门推介管理⽔平好、诚信意识强、市场前景好的项⽬及企业,多⽅⾯争取⾦融部门⽀持。

3、多渠道筹措发展资⾦。引导企业加强资本积累及通过⼊股等⽅式吸纳民间资⾦投⼊等多渠道筹措发展资⾦。按照各级政府对企业的资⾦扶持主要放在优质项⽬的扶持⽅向和各类扶持资⾦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财政扶持项⽬考察、论证、编制、审定⼯作。我局会同市财政部门,积极组织申报中⼩企业发展专项资⾦项⽬*个,申请资⾦*万元。申报省财政扶持乡镇企业项⽬*个,省财政已下达我市该*个项⽬⽆偿资⾦*万元。

(三)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1、信息化服务⽹络体系建设。编刊《⼯作交流》简报,送市委、市⼈⼤、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审阅,汇报⾮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全年编刊简报13期27篇。发挥互联⽹作⽤,扩容了市中⼩企业、乡镇企业、⾮公有制经济信息⽹站,并与市政府门户⽹站链接,及时维护更新了市局⽹站,全年编刊各类信息120多条。开展了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

2、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继柞⽔县建成商洛⾸家“中⼩企业创业培训基地暨远程创业培训基地”后,经过多⽅协调,努⼒争取县区政府和省局扶持,先后⼜建成了****等4个县区中⼩企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共举办职⼯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训班35期,培训各类⼈员**多⼈次。市局、*县、*县中⼩企业培训中⼼正在积极申报筹建,以实现我市中⼩企业创业培训县区级全⽅位覆盖。与省中⼩企业服务中⼼合作,实施“中⼩企业银河培训⼯程”,经过精⼼组织,举办中⼩企业银河培训商洛班,培训管理⼈员*⼈,培训效果明显。

(四)加强发展的指导和规划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主导产业。围绕突破发展的⽬标,以扩张总量、提⾼质量为重点,做⼤做强矿产业,提升建筑建材业实⼒,⼤⼒发展医药化⼯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业。矿产业通过矿产资源整合,⾛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建材业、医药化⼯业、农产品加⼯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标准⽣产、规模扩张,⾛多层次发展的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重点调度规模企业,开展经济形式分析。通过对主要⾏业、重点企业、主要产品的季度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势,及时发现运⾏中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了经济运⾏⼯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经济运⾏质量和效益。

3、规划建设⼯业园区,实现企业群集发展。为提升⼯业园区发展⽔平,实现⼯业经济的科学合理布局和突破发展,在对全市中⼩企业⼯业园区进⾏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员制定《**市中⼩企业⼯业园区发展规划》(XX-2015)。各县区积极规划和筹建⼀批新的县级中⼩企业⼯业园区,***中⼩企业创业园、**⽣态科技园完成详细规划,**午峪⼯业园区、*县中村钒业⼩区和钒镁现代材料产业园区完成总体规划,柞⽔桃园盘龙⼩区和洛南陶岭中⼩企业创业园项⽬已启动建设。园区建设从完善设施,强化服务⼊⼿,吸引中⼩企业和创业者进驻园区。共投⼊⼯业园区建设资⾦**多万元,⼯业园区增加值同⽐增长

20.85%,总量接近全市⾮公经济的⼀半,**县盘龙⽣态产业园内3户龙头企业,带动了3户配套性企业较快发展,**⼯业区2户龙头企业带动了7户配套性企业快速发展,⼯业园区群集效应更加凸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