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同步检测(共41份) 苏教版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李将军列传
本文在本册书里是很特殊的一篇,这不仅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李广这位富有传奇、悲剧双重色彩的一代名将形象,更在于司马迁与李广有着特殊的关系。
司马迁正是替李广之孙李陵讲公道话而获宫刑的。
对于这位与他自己同时代,又是自己非常景仰的英雄,如何写才能既抒发出自己的感情,又遵守史学家的品德,这正是本文学习之处。
具体说来,除要继续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外,要好好体会李广身上的悲剧意味,深入认识其悲剧根源,还要体会司马迁在文中抒发的一唱三叹之情,品鉴塑造李广形象的艺术手法。
司马迁写传记,每篇都有主线。
读此文,一定要抓住李广的“战”“射”与“不遇时”的叙述主线。
一、人物名片
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善骑射,是一名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
然而他一生坎坷,终生未得封爵。
元狩四年(前),随大将军卫青征伐匈奴,以失道被责,自杀。
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至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
生活中他先人后己的品格,使士兵都甘愿在他的麾下,甘愿为他去死。
二、文体知识
传·列传
汉代称儒家的“六艺”,即《礼》《乐》《书》《诗》《易》《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
“太史公曰:《传》曰……”中的“《传》”是指《论语》。
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后人所记,不是孔子亲笔著述,所以也称为传。
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
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
其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有单传、合传、类传等。
单传是一人一传,如《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等。
合传是记载二人及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
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传内,如《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等。
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等,为研究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三、文化常识
刀笔吏
刀笔吏,指宫廷或衙门的文职官吏。
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的书都写在竹简或木简上,一旦书写错误需要修改时,人们就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重写,这叫“刊”,
所以古时候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刀笔并用。
所以历代文职官员被称为“刀笔吏”。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尝同常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陈同阵
()军亡导,或失道
或同惑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幕同漠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悛同恂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莫同幕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广家世世受射
..:学习射法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
..及格猛兽:破关
()平旦
..,李广乃归其大军:天刚亮时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
..故也:何况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
..:运气不好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事情的委曲详情
()广结发
..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束发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质朴的乡里人
()居无何
..,匈奴入杀辽西太守:没多久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听审受质
.解释下列多义词。
()从错误!
()当(\\(如令子当.高帝时:在(某时),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今乃一得当.单于:面对))
()即
错误!
()谕错误!
()居错误!
()竟错误!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鞭.马南驰数十里
.汉下.广吏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答案
解析项为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余三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是必射雕者也:判断句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省略句
()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被动句
.翻译下列句子。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译文:那些匈奴兵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来表示不逃,这样就使他们更坚信我们是诱敌的骑兵。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译文:他那忠实的心,确实已使一般士大夫感动和信任。
.名句默写。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秦时,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
他的祖先叫李信,秦朝时)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算不了什么!”)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使大军伏马邑旁,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在马邑城旁的山谷)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人。
,降为平民。
)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而斩之。
,就把他杀了。
)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
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听说驻守的郡有老虎,李广曾亲自去射杀。
到右北平)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详情。
李广没有表态,大将军命令长史催迫李广的府署人)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为庶人。
,被降为了平民。
)
曰“其身,太史公说:《论语》里说“身居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一、整体感知
这篇人物传记,围绕抗击匈奴,记叙了西汉名将李广辉煌而悲剧的一生。
明代陈仁锡说,
司马迁凡是写一篇人物传记,“必有一主宰”。
如《李将军列传》,以“不遇时”为主。
其实,“不遇时(数奇)”是全篇的眼目,而“力战”“善射”,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司马迁正是抓
住李广一生屡立奇功而又屡遭委屈的突出矛盾,来选择、细化材料。
为此,司马迁精心选择
了三个战例来表现李广英勇善战,胆略过人与劳而无功,屡遭委屈,直至被迫自杀的人生不
幸遭遇。
.上郡遭遇战。
李广身率百余骑,猝然与数千骑敌兵遭遇,众寡悬殊,危险万分。
但他
临危不惧,沉着应变,巧布疑云,扰乱敌人的判断,终于化险为夷,安全返回兵营。
.雁门出击战。
李广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而且身有伤病,可说生还无望。
但他却机智地装死,瞅准机会夺马逃跑,并以惊人的射技,射杀追兵,虎口脱险。
可是,回来却被汉廷判成死罪,以钱抵赎,才免一死。
.从卫青击匈奴一战。
此时,李广已年老,但英气不减,一再请战,愿与单于一决生死,以酬平生之志。
而卫青却出于私心,故意将李广并入右将军部,致使迷路受责,愤极自杀。
、两个战例,李广都是在寡不敌众、险象环生的不利情况下,凭借智勇转危为安的,这充分表现出他胆略过人,英武非凡。
而、两个战例,又都反映出以抗击匈奴为毕生志愿,且立下累累战功的李广,非但未受到应有的嘉奖和封赏,相反屡受罪责,乃至被迫自杀。
因此,这三个战例不仅有力地凸现了李广其人其事的非同寻常的两个方面,而且强烈地显示了他的品质、才能、功绩与遭遇、结局之间不应有的巨大反差。
围绕文章主旨,时或概括的叙述,时或具体的描绘,时或正面塑造刻画,时或侧面陪衬烘托;在以这三个战例为主的同时,常穿插李广生平的一些闲逸小事;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又不时略加感慨或评论。
二、问题探究
.“斩霸陵尉”这一情节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答案斩霸陵尉,说明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特点。
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但他还是有缺点的。
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载体在写李广,但仍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
由此看出司马迁在情感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上是极有分寸的,体现了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
.李广的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李广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表现在:有功而不得封侯;有才却得不到施展;有德却受辱于刀笔之吏;一生才华卓越、品德优秀、战功赫赫,终生镇守边关,令敌军闻之丧胆却屡遭困顿,最后被逼愤然自杀。
()悲剧的根源既有来自汉朝统治者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李广本身的性格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遏制与残杀。
①汉王朝用人唯私、唯亲,排挤有才能的人,这是造成李广悲剧的直接、客观的原因。
在从卫青击匈奴时,汉武帝既用之,又疑之;卫青挟私排挤。
李广性情刚烈,脾气太大,忍不住恶气,受不了这来自内部的诸多压力,刚烈的他最终全部揽过,愤而自杀。
②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悲剧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这里所说的“性格缺陷”,不是心理学上说的那种典型的变态人格,而是指人的社会属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接触最多的是人,每天要处理最多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尤其在专制集权的汉武帝时代,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权贵的关系,甚至与皇帝的关系,显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
这对于“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
性情刚烈、不事巴结逢迎的李广来说,应该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也不难看出其悲剧的发生并非偶然。
.用对比烘托方法塑造李广形象是本文一大特色。
试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答案首先,全文在处处写李将军事迹的同时,也记录了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
作者在步步深化和丰富李广这个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李广的悲剧命运逐步推向高潮。
其次,与别人对比,与匈奴射雕者对比。
匈奴精于射技,三人战败中贵人及所率数十人,而李广追击三人,不让别人援手,只身与三人对射,结果“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作者以射雕者这样的射箭强手与李广比较却相形见绌,就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李广神射,天下罕见其匹。
最后,侧面烘托更成功。
引用汉文帝的赞叹,又引用匈奴人送的“飞将军”称号,都从侧面烘托了李广的才干,使李广形象富有立体感。
李广死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极大地写出了李广的魅力,烘托出强烈的悲剧气氛,似乎让人也能看到司马迁满含的滚滚热泪。
.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
”(《史记钞》)如何理解茅坤所说的“故太史公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
点拨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出战就不顺。
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又是不顺。
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更是不顺。
接二连三的不顺,卫青又逼其对簿,李广乃自刎。
悲剧原因: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
这是人为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也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
所以,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咽可涕。
”
.有人说:“太史公的《李将军列传》对汉以后文学作品有深刻的影响。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点拨在唐诗中,人们常常拿李广的事迹作题材来歌咏、表达诗人对李广的怀念、对战争的反思及体认。
如陈子昂、王昌龄、王维、高适、李白、杜甫、卢纶、李商隐等,都有涉及李广事迹的诗作。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王维《老将行》,慨叹李广之不遇)“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怀念爱护士卒的李将军)时至今日,我们还经常吟咏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怀念李广事迹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深切的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而沈彬的《塞下三首》中“月冷榆关过雁
行,将军寒笛老思乡。
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
戍角就沙催落日,阴云分碛护飞霜。
谁知汉武轻中国,闲夺天山草木荒”则写出了边塞征戍使将军老难归乡的命运:贰师将军李广利正因为有千夫不抵的壮勇才埋骨异域,李广将军正因为技艺高强而丧生剑下。
意思说两人的天赋的壮勇命中注定他们要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这虽是将军老难归乡的愤激之情,却恰恰揭示了人已沦为战争工具的可悲命运。
对李广的悲剧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和发挥。
历代小说中,尤其是武侠类小说,更是随处可以见到李将军武艺高强、豪迈、洒脱的影子。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赵云长坂坡救主等,《水浒》中的“小李广”花荣甚至直接以李广为绰号,直到现代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身上都能找到李将军的身影。
一、文本素材
.赫赫战功,一世英名
李广,其先祖李信为秦国名将,曾率秦军追擒燕太子丹直到辽东。
公元前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
他作战英勇,杀敌甚多,汉文帝大为赞赏。
公元前年,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匈奴大军包围,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
在押解途中,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
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的称号。
归朝后,李广被汉武帝革除军职,贬为庶人。
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安国将军,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飞将军”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
李广带兵仁爱士卒,宽厚简易,为人诚恳朴实,事事以身垂范,赢得士兵和百姓崇敬,司马迁誉其为:“其身正,不令而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应用指南该材料可用于“榜样”“影响”“感化”等话题中。
李广的事迹告诉我们:正人先正己,只有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于潜移默化中感化人,用自我的行动去说服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你还能从课文中提取哪些素材?请记录下来吧!
答:
二、时鲜素材
八岁芦山男孩徒手小时挖出被埋妹妹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发生级强烈地震。
地震发生后,岁的周子耘不仅机智避险,还在楼房废墟中,用双手挖出被瓦砾碎石掩埋的岁妹妹周小然。
“地震停止后跑出去,只看到爷爷半个身子被石块压着。
幸好爷爷还能自己移开石块,我就
赶紧去找妹妹。
我当时一边挖一边喊妹妹的名字,最后终于听到她的哭声。
当时我全身充满了力气,只想把妹妹挖出来。
”说起妹妹被埋,周子耘努力挪动他那被纱布紧紧包扎的手指,想要再现当时的场景。
手边找不到可用的工具,这个岁的男孩便赤手刨开压在妹妹身上的瓦砾和碎石,尖利的碎石将他稚嫩的小手划得血肉模糊。
在刨石的过程中,周子耘的左手被掉落的木门压伤,只能依靠一只右手刨开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