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考点解读:
1.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
按题材的不同,可将古诗词分为以下几种:
咏史怀古诗别离贬谪诗
爱情闺怨诗思乡怀人诗
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即事感怀诗
谈禅说理诗
诗歌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
(一)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二)别离贬谪诗
1.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
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表达离愁憋绪,多迷恋、伤感。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2.注意送别诗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作法。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唐宋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
3.留心贬谪诗词中的序或注释
要注意这些提示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
别董大①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琴客。
高适在写此诗时,正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
②熏:即曛黄,指夕阳西沉的昏黄景色。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送别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落日黄云,北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体现的是一种漂泊的苍凉孤独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转,借对朋友的慰藉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感,鼓励朋友充满信心和力量,格调高昂豪壮。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注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诗中“红叶青山水急流”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色?与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否和谐?请对这一手法对表现思想内容的好处作简要评析
【答案】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里是借美好的秋色反衬别离之悲,以乐景写哀情,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注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民溪住宅以西。
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自己的这种“寂寞”之情的?
【答案】诗人“寂寞”的原因是自己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这首诗歌主要通过营造一种凄清寂寞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爱情闺怨诗
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2.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
主要通过男女的
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注望秋月。
(注:玲珑:此处形容月空明凄清。
)这是一首宫怨诗,虽然主题是“怨”,但全诗没有一个“怨”字,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
请你结合全诗,谈谈对后两句的看法。
这两句诗以女子“下帘”和“望月”两个行动传达出“幽怨”的信息:“却下水晶帘”,看似只因夜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其中却又有无限幽怨;“玲珑望秋月”,以月之空明凄清,衬人之幽怨。
这样为读者保留了想象余地.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瑟怨温庭筠
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①冰簟:凉席之美称。
②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省。
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答案】全诗用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组成一组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别离的悲怨之情。
(四)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乡怀人诗的主题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南宋沈义父又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结合全诗和前人的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及其情、景结合的艺术
【答案】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诗人旅愁思归的思想情感。
诗的一、二句抒情,三四句写景,以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来表现诗人的旅愁思乡之情。
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使全诗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五)咏物抒怀诗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咏物诗,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读此种诗,还要了解诗人所咏之物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物的观点态度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
2.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和所寄托的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3.把握特殊意象,体会象征意义
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咏蝉
唐朝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请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什么道理.
【答案】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介(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六)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七)边塞征戍诗
1.注意时代背景特征。
边塞征戍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2.把握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表现如下: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律诗直接落笔在边塞前线,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色,将士们的生活,表现了边塞苦寒的环境,后两句表现将士高昂的激情杀敌报国的决心,也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曲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②,皆向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③好。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
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
③紫骝:骏马名。
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
从诗中找出这种人,并简要分析诗人对他们的态度。
【答案】诗中写了“幽并客”和“游侠儿”两种人。
诗人对前者的慷慨豪迈、保卫祖国的精神持赞扬态度;而对后者只是停留在向人夸耀骏马。
而并没有捐躯赴难、为国牺牲特批评态度。
(八)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山居秋暝(王维)寄情山水
田园的悠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乌衣巷(刘禹锡)昔胜今衰的感慨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春夜喜雨(杜甫)告慰平生的喜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九)山水田园诗
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2.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的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一定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在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应注意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感情,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如“乱石穿空,……”(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
兰溪棹歌注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歌:渔民的船歌。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兰溪山水的什么特点?这首诗从头到尾似乎没有描写人,你感受到人的存在了吗?为什么?
【答案】前两句写出了兰溪山水清秀明澈的特点。
全诗未出现一个“人”字,但我们处处感受到“人”的存在,标题“棹歌”即船歌;首句中的“凉”字则是写出人对景物的感受;次句中的一个“看”,分明道出景中之人;而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清爽皎洁,都透露出渔民的欣快欢畅,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眼。
这首小诗绘形绘色,诗中有画,画中含情,意境优美奇妙,请你结合全诗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诗中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并用“红”“绿”两个字进行着色,使景物鲜明怡目,描绘出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在着色之后,诗人更用“宿雨”来带出“落花”,而“犹眠”透出“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十)怀古咏史诗
所谓“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而咏史却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怀古之作长于情景交融,咏史之作长于议论精辟。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一定要读好注解。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
三: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②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③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十一)民生爱国诗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同情人民的疾苦如《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或者抒发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分析: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十二)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①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①龙钟,沾湿。
试分析此诗所蕴含的感情。
【答案】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回望故乡景色,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双泪痛流。
后两句生动传神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
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十三)谈禅说理诗
内容: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对事理的体察
重点注意:宋诗。
如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禹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王安石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思路
鉴赏诗歌的步骤
表达技巧+写景诗:意象+意境+图画+语言+感情
咏物诗:自然属性+内在精神
●写景诗
•(一)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鉴赏的步骤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4、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语言含蓄蕴藉,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
•(2)不是。
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
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
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
作者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咏物言志诗
•(一)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鉴赏可从以下几步骤入手: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2、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3、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咏物诗:写作技巧+内外特点+感情
•例:阅读下面两首元代贯云石的曲子,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
•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二:芳心对人妖欲说,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1)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做一简明赏析。
•(2)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
•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二:芳心对人妖欲说,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1)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做一简明赏析。
•(1)“南枝……,泄露……。
”句中“泄露”二字将梅花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南枝早绽、隐秘报春的势态。
“溪桥……,茅舍……。
”对仗工整,使用叠字,从侧面以景衬梅,写出了梅的神秘朦胧之美和晶莹玉洁之秀。
•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二:芳心对人妖欲说,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2)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
•(2)(其一)赞美梅花迎雪竞先开放,报春而不争春,幽香而不媚众的凛然风格,表现了诗人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
•(其二)描写郊外野梅在烟笼月罩中娇美动人的无限风韵,抒发了诗人对野梅的倾心赞赏和无限爱怜之情。
怀古咏史诗
•鉴赏要点:
•(一)、弄清史实
•(二)、要体会意图
•(三)、领悟感情
•(四)、分析写法
•例:汴河曲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解说]:《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
《汴河怀古》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南巡,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途经秦始皇墓许浑
龙盅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这是一首怀古咏诗史,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
•(2)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荡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
•解析:(1)一指始皇已死,二指秦王朝迅速灭亡,三指生前生势显赫的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彻底崩溃。
•(2)非常妥当,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皇的刚愎、凶残: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批判之情。
边塞战争诗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一、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二、每首诗歌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