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
一、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写作对象;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写作思路。

2、方法:叙事文→六要素归纳法;写人文→事件归纳法;写景文→特点总结法
3、妙招:①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②高度概括法,先复述一段话,再提取几句话,最
后凝练为一段话;③抓住中心句、关键词不放;④线索法,抓线索将文章的材料组织串连起来,并贯穿全文始终;
二、分层与分段
1、分层方法:①初读弄清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先读整段文字,然后数一数它有几句话,再
想一想每一句话写了什么,找出段落中心句。

②精读分析其结构。

自然段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总分关系、并列关
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几种形式。

2、概括层意的方法:
①摘录原句法。

一种情况是这一层本身就非常简短,而是这一层是围绕一个中心句来写的。

②缩减原句法。

有的句子能概括这一层的意思,但在说法和表述上需要修改。

③归纳合并法。

层中没有中心句,需要将每一句的意思综合起来。

④问题概括法。

这一层是围绕一个问题来阐述的,如果将每一句话的意思都写出来会显得
很啰嗦,此时要注意化繁为简。

3、分段方法:
(1)按时间先后顺序。

有些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记叙内容,在某些自然段前会以时间介词起头。

阅读时,要注意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句子,以此作为每段的开头。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这是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就是看一件事件从开始到结束,起因、经过结果。

(3)按空间位置(地点)分段。

这类文章多属于访问、参观、游记一类,记人记事的文章也有安地点变换写的。

文章中往往出现一些表明地点的词语,阅读时,可以作为分段的依据。

(4)按事物不同的几个方面分段。

这种分段方法多适用于记几件事或状物类文章。

(5)按总分式结构分段。

不少文章的总体结构是总分式,可按“斩头去尾”的方式给文章分段。

4、归纳段意的大致方法:
(1)摘句归纳法。

(2)分层归纳法。

(3)问题归纳法。

(4)抓要素归纳法。

5、补充:列小标题的方法:1.摘录法:从文段中摘录有概括性的词语;2.浓缩法,把段意提炼成小标题。

三、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1、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段意合并法;要素综合法;重点归纳法(问题概括法);题目扩展法;摘录句段法等。

2、提炼中心思想的方法:分析标题法;找中心句法;抓重点段法;分析人物形象法
四、发表看法和感悟
知识点(一):阅读感受分析
感受,就是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触而领悟。

在阅读中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思想内容,能结合体验,结合自身的思想,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启示,从而获得思想认识的提高。

它有以下基本要求:
1.联系文本,感点明确。

首先必须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最简洁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提炼出感受体验,在简短的文句中表达自己的看法。

2.感受真切,表述精当。

要围绕感点,精当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感想是真切的,是言而由衷、言之有理的。

由于文字的限制,表述的语言必须是精炼的。

3.联系实际,联系自身。

阅读感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感受作品思想内容,结合体验和自身思想,领会作品的启示。

这种片断写作必须在短小的篇幅中做到联系实际,联系自身。

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说出自己今后将怎么行动。

4.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阅读感受和评价要做到条理清晰,即文章内部思路清楚。

感点的提出和论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逻辑的推理和演绎,都应当条分缕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5.语言通顺,表达流畅。

语句通顺,文脉连贯,有一定的论辩力量和论述的气势。

如果能达到以上五个要求,这篇短文就进入优秀之列了。

知识点(二):阅读评价
所谓评价就是对文本的阅读内容即文本的观点、文中涉及的社会现象和所刻画的人文形象进行或肯定,或否定,或补充的评定。

评价有以下基本要求:
1.观点要正确。

对文中人物思想性格、社会现象的褒贬、文本观点的评价要正确,要有真知灼见;不能把对的说成错的,或把错的说成对的。

这就要求我们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2.观点要鲜明。

赞成还是反对,同情还是反感,提倡还是抨击,都必须态度明朗,而且要在显要位置揭示出来。

切不可模模糊糊,模棱两可。

3.分析要充分。

要作比较充分的分析阐述,既要表明态度,更要依据文本的具体内容说出理由,做到分析有据,鞭辟人里,有较强的逻辑性。

4.层次要清晰,语言要通顺。

知识点(三):阅读鉴赏
鉴赏就是鉴别和赏析,在阅读中是指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如对比、衬托等)、选材的详略、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结构安排和文章线索、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等艺术特色的鉴别和赏析。

鉴赏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要准确鉴别出文本的艺术特色,如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结构上有什么特色?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是比喻还是拟人?是排比还是对比?
2.要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把握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

3.要着重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对表现文章主旨、作者情感或文中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这种分析必须是有理有据的,要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

写作
一、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1、开头:设计悬念,吸引读者;巧用修辞,展示文采;描写环境,烘托背景;广泛引用,
突出主题。

2、结尾:
⑴记事记叙文的结尾
自然式结尾;总结式结尾;启发式结尾;疑问式结尾
⑵写人记叙文的结尾
总结式结尾;赞扬式结尾;抒情式结尾;议论式结尾;篇末扣题式结尾
⑶结尾方式
Ⅰ篇末点题
①推理式点题:如“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宽容与理解,少一些职责与推委;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骗与涣散……”(《有一颗感恩的心》)。

②表决式点题:如“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前路阳光明媚,或是崎岖陡峭,我会坚定地——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③展望式点题:如“我,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④感悟式点题:如“她让我懂得了宽容,学会了宽容。

”(《宽容》)
Ⅱ.首尾呼应
Ⅲ.表达感情和愿望
Ⅳ.呼唤号召
Ⅴ.巧妙发问
二、读后感写作步骤
⒈要研读原文;⒉确立感发点;⒊确定标题,⒋述读与发感;⒌读后感的结尾。

三、叙事文写作:
(一)、确定一个好的主题(即中心思想)
每篇文章都有主题,它是作者对文章所记写的内容的总的看法或评价。

在文章中,它是统率一切的灵魂,是贯穿全篇的红线,文章的选材、剪裁、结构、语言、表达等等,都要以此为据,自觉受其约束。

衡量文章主题确立是否够好的标准是:
1.正确。

正确是指所确立的主题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符合正确、高尚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2.鲜明。

鲜明是指文章的主题必须明确表示作者对所记写事物的理性判断和感情倾向。

3.集中。

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部的记叙都必须围绕它展开。

有些材料的运用看似旁逸斜出,其实它们一般都是为了深化或升华主题。

(二)、精心选择材料
叙事文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问题,为此作者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

而作者所掌握的材料能否成为文章中的有用部分,关键在于选择和取舍具体说来,这“挑剔”的标准就是:
1.能说明和突出中心。

以文章的立意为标准,只有能说明和突出中心的材料,才可选而用之。

反之,与中心无关,则应舍而弃之。

2.真实而典型。

真实指生活中确有其人其事,而非虚构或杜撰。

但真实的材料只有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才能恰当地表达主题,这就是“典型”的要求。

3.新颖而别致。

指选择别人未发现、未使用的材料,或者赋予别人已发现、已使用的材料以新意。

(送伞、看病、搀扶老年人过街、让座等材料使用太俗套,要少用,即使要用,也要有自己的新意。


(三)、谋定恰当的表现方法(谋篇布局)
叙事文可以写一个人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个人几件事,叙事文的表现方法,就是行文的具体技巧。

具体包括:
1.线索安排。

一篇叙事文,哪怕只是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也应有一条把材料贯穿起来的线索,如果所使用的材料较多,线索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记叙文的线索在具体的文章中
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如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逻辑事理(事情发展的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线索等。

2.详略剪裁。

文中使用众多的材料,最忌半斤对八两式的平均用力。

一般说来,只有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最能表现人物个性、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容,才应详细具体地展示,而那些在记叙中只起交代或衔接作用的内容,则应略写或省写。

3.结构安排。

叙事文的结构安排灵活自由,但如何开篇即引人入胜,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在结构安排上,是大有讲究的。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展开的过程讲求波澜起伏、摇曳生姿,比如,在记叙顺序上,我们就可以使用倒叙、插叙等手段,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四)、运用好片段描写的手法
1、场面描写。

抓住在场人物的特征,进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

2、细节描写。

抓住行为人的某个细节,进行细致描写。

让人物或事件的真实状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四、倒叙插叙补叙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文章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插叙有下列常见的形式:
追叙,就是追忆过去,追忆往事,以帮助读者弄清事情的原因,或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

补叙,就是对情况和事件作某些补充,一般并不发生于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叙述的内容。

逆叙
逆叙是指插入的一段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及古。

1. 联想
就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引起插叙部分。

2.转述
即借助作品中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

这种方式往往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等引入插叙。

3.直述
就是不借助作品中的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直接在文中插叙一件事,多用“原来”、“过去”这些表时间概念的词来引入插叙部分。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与插叙的区别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五、环境描写:
(一)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7、文章线索
(二)写作方法:
1、表达情感→要能够体现人物形象,要与需要展现的情感一致。

2、选择景物→渲染营造某种氛围,增加感染力。

3、营造情境→.环境描写展现出的情镜要与规定的情境一致
4、结合手法→选取适当的角度,根据内容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动景与静景相结合,可以使文章更生动。

注意:环境描写要做到:
1.目的明确(如抒发情感)。

2.详略得当,起到辅助的作用。

3.描写真实,抓住景物的特点。

4.描写具体、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