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一袋薯片的净重量是70千克。
()
2.物体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它的形状和大小就变了。
()
3.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它边长的4倍。
()
4.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每份一定是1
8。
()
5.越接近中午时,大树的影子就越短。
()二、选择题
6.两条相同长度的绳子,第1条剪去了它的1
2,第2条剪去了它的
1
3,剪得多的是()。
A.第1条B.第2条C.不能确定7.第2节课9时10分上课,9时50分下课。
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B.35分钟C.40分钟8.要使□4×3的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A.比2大的数B.比3小的数C.任何数都行9.算式94-46-14与()的计算结果相同。
A.94-(46+14)B.94-(46-14)C.94-46+14 10.小明有3顶帽子、2条围巾,可以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A.4B.5C.6
三、填空题
11.5个20相加的和是(),100是4的()倍。
12.4
7里面有()个
1
7,5个
1
8是()。
13.8吨=()千克240秒=()分14.在()里填上“>”“<”或“=”。
17×7()27×71
6
()
1
8
3
7
()
4
7
15.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是()现象,车轮的运动是()现象。
16.东方和南方中间的方向是()方向,它与()方向相对。
17.下式是一个不完整的除法算式,方框中的“3”是除数“3”与商的百位上的数“1”相乘的结果,这个“3”实际表示3个()。
18.一件上衣是98元,买了6件,大约用了()元。
19.算式25+243=268,268÷4=67可以写成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20.王林8:25从家出发去看电影,走了25分钟到达电影院。
这时电影刚好开始放映,电影开始放映时间为()。
影片长120分钟,电影结束时间为()。
21.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4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22.如果把一个长28厘米、宽12厘米的铁丝框架改成正方形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2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粒花生米大约重1()。
一根木头大约重200()。
卡车的载重是8()。
24.先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再读出来。
写作: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25.看图填空。
(1)办公楼在操场的()面,实验楼在操场的()方向,()在操场的西南方向。
(2)植物园在停车场的()方向。
26.填一填。
□-○=15
□=○+○+○+○
□=()○=()
27.看图先补充信息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一年级有18人,三年级__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__?
列式计算:____________。
四、口算和估算
28.直接写得数。
60÷2=450÷9=48÷4=6×70=320×3=
43+26=150-70=5
8-
2
8=
1
9+
7
9=1-
1
4=
五、竖式计算
29.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25×8=460×5=684÷6=※89÷6=
六、脱式计算
30.脱式计算。
453÷3-7056+34×366÷2×3(960-24)÷8
七、解答题
31.小亮的体重是2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小亮的3倍。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2.一根绳子长19米,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最多能做多少根短跳绳?
33.书店购进了3套故事书,共花了333元。
如果要购进5套这样的故事书,共需要多少元?
34.浩浩看一本故事书,上午看了全书的2
9,下午比上午多看了全书的1
9。
这一天浩浩
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5.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师生安全,学校购置了一批医用口罩。
三年级共分到580只口罩,分给老师32只后,剩余的分给4个班的同学。
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只口罩?36.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5米,四周围上一圈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墙足够长),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参考答案:
1.×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可知,一袋薯片的净重量应该用克作单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袋薯片的净重量是70克,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2.×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旋转是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和平移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也保持不变。
因此,一个物体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形状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位置的变化,据此判断。
故答案为:×
【详解】略
3.√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它边长的4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所以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方形周长与边长关系的掌握。
4.×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用分数表示时必须是“平均”分配,据此解答。
【详解】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每份一定是1
8,题中没有说明“平均分配”。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
【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改变而改变。
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越接近中午时,大树的影子就越短。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观察的范围,熟练掌握一天中影子的变化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A
【分析】比较两条绳子剪去部分的大小,大的就说明剪得多,小的就说明剪得少,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
2
>
1
3,说明第1条绳子剪得多。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C
【分析】第2节课9时10分上课,9时50分下课,求这节课上课用的时间,就用下课的时刻减去开始上课的时刻即可。
【详解】9时50分-9时10分=40(分钟)
这节课上了40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同一天内求经过的时间,就根据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求解。
8.A
【详解】略
9.A
【分析】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94-46-14=48-14=34
A.94-(46+14)=94-60=34
B.94-(46-14)=94-32=62
C.94-46+14=48+14=62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C
【分析】从3顶帽子中选一顶有3种选法、从2条围巾中选一条有2种选法,共有3×2=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详解】3×2=6(种)
可以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需要用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
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
11.10025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用除法。
【详解】20×5=100
100÷4=25
5个20相加的和是100,100是4的25倍。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的意义和倍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45 8
【分析】分数的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该分数的分数单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
7里面有4个
1
7,5个
1
8是
5
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计数单位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
13.80004
【分析】1吨=1000千克,1分=60秒,高级单位名数换算低级单位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名数除以进率。
【详解】8吨=8000千克240秒=4分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和时间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分析】(1)一个因数相同(0除外),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大;(2)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3)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详解】17×7<27×71
6>
1
8
3
7<
4
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15.平移旋转
【分析】平移现象:将一个图形或物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旋转现象: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物体或图形,所有点都围绕着某一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
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或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详解】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是平移现象,车轮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和旋转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6.东南西北
【分析】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东与北之间为东北,东与南之间为东南,西与北之间为西北,西与南之间为西南,依此填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东方和南方中间的方向是东南方向,它与西北方向相对。
【点睛】熟练掌握方向与位置的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百
【分析】观察上面竖式可知,方框中的“3”是除数“3”与商的百位上的数“1”相乘的结果,这个“3”实际表示3个百,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下式是一个不完整的除法算式,方框中的“3”是除数“3”与商的百位上的数“1”相乘的结果,这个“3”实际表示3个百。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600
【分析】把一件上衣的价钱看作接近的整百数,再乘买的件数即可解答。
【详解】98×6≈100×6=600(元)
一件上衣是98元,买了6件,大约用了60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
19.(25+243)÷4=6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算25+243的和,再用和除以4,注意综合算式中25+243要用括号括起来,据此列出综合算式即可解答。
【详解】算式25+243=268,268÷4=67可以写成写成一个综合算式(25+243)÷4=67。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8:5010:50
【分析】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25+25分钟=8:50
8:50+120分钟=10:50
王林8:25从家出发去看电影,走了25分钟到达电影院。
这时电影刚好开始放映,电影开始放映时间为8:50。
影片长120分钟,电影结束时间为10:50。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
9
4
9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占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1
9,4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4
9。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0
【分析】长方形铁丝框架的长加宽的和乘2等于长方形框架的周长,再除以4即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8+12)×2÷4
=80÷4
=20(厘米)
如果把一个长28厘米、宽12厘米的铁丝框架改成正方形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
【点睛】长方形铁丝框架的周长等于正方形铁丝框架的周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克##g千克##kg吨##t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粒花生米的重量,应用“克”作单位;计量一根木头的重量,应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卡车的载重量,应用“吨”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一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
一根木头大约重200千克。
卡车的载重是8吨。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4.3
4四分之三
5
9九分之五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数,依此填空;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依此读出分数即可。
【详解】图一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3份;
图二被平均分成9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5份;因此填空如下:
写作:3
4,读作:四分之三;
写作:5
9,读作:九分之五。
【点睛】熟练掌握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西东南停车场
(2)东北
【分析】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目标与观测点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目标的方向,或者根据观测点和方向来确定目标。
【详解】(1)办公楼在操场的西面,实验楼在操场的东南方向,停车场在操场的西南方向。
(2)植物园在停车场的东北方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方向的辨别,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想象力。
26.205
【分析】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4个○代换,即可求出○的值,进而再求出□的值。
【详解】□-○=15
○+○+○+○-○=15
○+○+○=15
○×3=15
○=15÷3
○=5
□=○+○+○+○
□=○×4
□=5×4
□=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量代换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7.比一年级人数的3倍少2人三年级有多少人18×3-2=52(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年级的人数比一年级人数的3倍少2人,求三年级的人数,用一年级的人数乘3后,再减2人即可得到三年级的人数,依此解答。
【详解】一年级有18人,三年级比一年级人数的3倍少2人,问题:三年级有多少人?18×3=54(人)
54-2=52(人)
即列式为:18×3-2=52(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线段图找出条件和问题,应熟练掌握对倍的认识。
28.30;50;12;420;960
69;80;3
8;8 9;
3
4
【详解】略
29.1000;2300;114;14……5;(竖式见详解)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时,就用前两位数除;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十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详解】125×8=1000460×5=2300
684÷6=114※89÷6=14 (5)
验算:
30.81;158;99;117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先算除法,再算乘法;(4)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详解】453÷3-70
=151-70
=81
56+34×3
=56+102
=158
66÷2×3
=33×3
=99
(960-24)÷8
=936÷8
=117
31.75千克
【分析】求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就相当于求25千克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25×3=75(千克)
答: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
【点睛】本题解答的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2.9根
【详解】19÷2=9(根)……1(米)
最多能做9根
33.555元
【分析】333除以3等于1套故事书的价钱,再乘5即等于5套故事书的价钱。
【详解】333÷3×5
=111×5
=555(元)
答:共需要555元。
【点睛】本题是归一问题应用题,先求出一套故事书的价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5 9
【详解】略
35.137只
【分析】口罩的总只数-分给老师的只数=剩下口罩的只数,剩下口罩的只数÷4=平均每个班分到的只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580-32=548(只)
548÷4=137(只)
答:平均每个班分到137只口罩。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先计算出剩下口罩的只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6.20米,15米
【详解】5×4=20(米)
5×3=15(米)
答:篱笆长20米;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