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40例早产低体重新生儿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早产儿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早产儿儿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将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增加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将两组早产儿在进行护理3、7、14d后的体重增加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
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不仅促进了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保障了其的生命安全。
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标签:早产低体重、新生儿、护理方法、效果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是指胎儿在38周至42周出生但体重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护理人员给予对照组早产儿传统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早产儿综合护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保暖护理
早产儿出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将其抱入已经预热好的温箱内,温箱的温度根据新生儿的体重情况、出生天数以及有无硬肿情况而定,体重越轻,温度越高,一定要维持早产儿的体温在36.5℃~37℃之间,并保持昼夜的波动不超过1℃,温箱内的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并定时为早产儿进行体温测量[3]。
1.2.2呼吸护理
为了避免早产儿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在早产儿出生后及时的为其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洁,如果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0%,要给予其氧气的吸入,为避免氧浓度过大而导致早产儿出现氧中毒现象,护理人员要将氧气的浓度保持在40%以下[4]。
护理人员要随时注意早产儿有无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发生,如果如下有给予刺激令其尽快的恢复自主呼吸,如:弹足底、托背呼吸等。
情况反复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3喂养护理
由于早产儿各个器官发育不够完全,导致出现吞咽动作慢、吸允能力弱以及自主呼吸不平穩等现象,因此,在喂养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早产儿胃肠负担过重。
在其出生4~6h时,护理人员要尝试给其喂水,并根据早产儿的胎龄、体重等情况给予配方奶粉。
不能自行吸允的早产儿要给予其口饲,
不能自行吞咽的要给予鼻饲。
1.2.4感染护理
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房要进行每日消毒工作,并随时保持通风效果,护理人员在进入病房时,必须更衣戴口罩、帽子等,在接触早产儿前后均要进行洗手,早产儿的物品尽量使用一次性的,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1.3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上实现,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在医院妇产科属于高危人群,稍有处理不当就会提高致残率和死亡率。
因此,对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围绕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展开护理工作。
本文通过对我院出生的40例早产低体重新生儿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综合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增加情况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新生儿(P<0.05),同国内刘爱红文献报道相似[5]。
充分说明,采用综合护理能针对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护理,降低了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其的生命安全。
笔者认为,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宣教工作,令其配合护理人员对早产儿进行护理。
由于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存在发育不完善、吞咽动作慢以及自主吸吮能力差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详细讲解护理的理论知识,并指导其掌握新生儿护理的方法,鼓励产妇多拥抱和抚摸新生儿,以达到促进母婴之间感情交流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不仅促进了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保障了其的生命安全。
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碧珍. 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J]. 医学信息,2010,07:2152-2153.
[2]韦凤莲. 早产低体重新生儿24例的优质护理[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01:71-73.
[3]康华. 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8+120.
[4]韦素秀. 早产低体重儿的氧疗方案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08:215-217.
[5]刘爱红. 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2,05:7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