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地质测量工作效率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地质测量工作效率的方法
摘要:地质测量,实际上就是对指定区域中的地质情况实行一系列的测量、统计、标示等工作,对指定区域中的岩石结构、矿产资源以及地层构造等信息进行
科学的特征描述,因此,地质测量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如工
程建设、找矿开采、地表调查等。

关键词:地质测量;工作效率;提高方法
前言:近几年,我国的工程建设、地质研究等工作发展迅速,这离不开地质测量的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地质测量一旦出现失误,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这样不仅会对后续的工作
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可能降低工程建设、地质研究等工作的整体质量。

因此,要对地
质测量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如此,还应加大研究力度,开发并创新测量技术,使其在
提高精度的同时,切实满足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近乎无
误差的地质测量依据。

一、地质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
1.1 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

在开展地质测量工作之前要充分收集工作区内已有测量、地质、交通等方面的资料,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查阅原始资料和整理前人各项研究成果等。

做到
心中有数,工作思路清晰、可行,有利于有效地开展下一步地质测量工作。

1.2 编写地质测量技术设计书。

在进行实际地质测量工作之前,应根据测区实际情况编写
测量技术设计书。

编写地质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前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技术设计书应包含以下内容:①项目概况;②测区内已有的测量技术资料;③执行的
技术标准;④技术方法及技术路线;⑤质量控制的方法措施;⑥数据处理与成果资料;设
计中应综合考虑工作区自然状况、地质和矿产概况,经济概况等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
工作计划,使测量工作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3 展开野外实测工作。

根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结合地质工程量布置图。

首先对所用的
仪器进行检查、检定,并进行试观测,对交通、通讯、后勤等进行检查,其次,按照制订好
的最佳技术路线计划展开野外实测工作,实测控制点、地形、地质、剖面等测量数据,得到
地质勘查工作所必需的野外阶段测量成果。

1.4 整理地质测量成果。

在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对所取得的测量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整理,根据野外采集的原始测量数据,制作相应的测量成果图表、图件等,同时检查发现和补
充原始记录中不完整或有问题的测量数据。

在野外地质测量资料整理中要搞好标准化工作,
遵循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将标准化作业流程与质量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测量工作的全过程,
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安全质量隐患存在的概率,促进地质测量行业规范发展。

二、地质测量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2.1 编制测量监理规划。

①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

对前人已经收集整理各类测绘资料、
研究成果资料及原始资料进行查阅,做到对矿床和矿点有初步的了解,在实地考察和测量时
有的放矢。

②结合地质材料图,标出全部的基岩露头地点,编制出地质和工程地质略图等。

③编写设计书。

设计书包括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地质和矿产概况、目的和任务等方面。

它有效的促进了地质测量工作的展开,保证实现目标内容的健康发展。

2.2 做好标准化工作。

地质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相关的规范、技术标准等,着眼于矿权人的
利益要求,相应的测量工作不能搞形式化,从准备原始资料到实地踏勘及野外数据的实测,
到最后测量成果的整理,每一步都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严格执行标准化的管理要求。

这样
可以避免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误工、出错、浪费等问题,加快测量工作速度,减少人
力与资源浪费,保证地质测量项目快速、准确、高效的完成。

2.3 展开地质测绘的野外实测工作。

在开展野外工作时,为了全面了解被测区内的地理、
地貌和地质构造轮廓,为了使野外实测剖面准确、统一,须对被测区进行踏勘调查。

在踏勘
时还要有目的的了解区内交通、供应、经济、气候和地质概况。

要想取得好的测量效果就要
循着一定的观察线路进行。

地质测量规范还要求选好的地质观测路线按一定间距布满全区,
按照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确定出路线间距,通过穿越地层走向确定出路线方向。

为确保地质
图质量,在观测线路确定后,首先要选取地质观测点,地质点要准确定在地形图上,然后按
照地质体分界线的实际出露情况,与相邻路线相应点的延伸线相连,连线方向要根据地质体
的产状与地形的相互关系而定。

在测量地质观测路线上,要随时记录地质情况,并划分出地
层单位和相带分界线、断层面的出露线以及岩体矿体等。

野外地质图是在地质调查的野外工
作阶段,根据实地观察研究所测绘的原始地质图件,它是地质调查工作野外阶段的主要成果。

它给出的内容比较详尽,只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鉴定资料稍加补充、修改和综合取舍,
便可编绘出正规的地质图。

地质图的填绘工作是将各测路线相应点都连成线,这些线包括地
层间的分界线和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以及断层出露线,它们将地质体的出露线都投影在
同一水平面上。

同时还要填绘相应数量的产状符号及其他地质标记,使地质图能够清楚地显
现地面的露头情况,为后续填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4 要对地质测量成果进行编写整理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为了对地质测量成果进行有效
地整理,以便能够迅速、准确地为各项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资料,保证其成图成果的质量达
到规定的要求。

阶段性的成果整理很重要,在成果整理阶段,需要认真研究和整理所取得的
资料。

要依据野外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完成实际材料图,再根据原始记录核对标本,通过核
对后的标本对地层和岩石进行补充。

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今社会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处理和发布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那么更有必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汇总基
础数据,来实现地质测量数据的自动化管理。

2.5 采用新方法新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网络 GPS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地理等多个领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随着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TK 技术的日益成熟,GPS 与之联用可以用于高精度定位,精确至厘米级别,成为建立平面
控制网及进行工程测量的有力手段。

相比常规测量方法,网络 RTK 有如下优点:①测量范围广。

②测量精度高。

③观测自动化程度高。

④各个联测点间不需建造高规标,不需通视。

⑤可全天候观测,且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雷雨天除外)。

⑥测量成果可用三维地心坐标
表示,利于观察,方便直观,同时还可进行不同坐标系下的测量工作。

另外大比例数字成像
系统的使用,也为地质测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成图方法。

传统手工成图方法所得的图像不可
改变大小,且图像不清晰,使用不方便。

采用大比例数字成像系统,在不同需求下在一定比
例尺范围内可输出不同比例尺和不同图幅大小的地图。

结语:地质测量作为现代地质学专业的重要学科,对地质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
要的促进作用。

地质测量既是重要的方法工艺,也是重要的技术工具。

当前,地质工作的繁重
任务,决定了地质测量工作必须提速提质提效。

笔者从更好更优地服务地质勘探工作的角度出发,围绕如何提升地质测量工作效率,提出了一些方法性的对策思路,目的是抛砖引玉,共同促进
地质事业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试论如何做好地质测量工作[J]. 董志明.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9)
[2] 李榜样.提高矿山测量工作效率的途径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3).
[3] 李文章.井下矿山测量工作的特点及工作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1).
[4] 韦汉华.探讨如何提高地质测量精度的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3):82-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