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研究
我们可以从各种说法中看到 , 中国社会普遍 的宗教信仰比例在 1%以上 。 0 而近年来有关大学
生的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 大学生 的宗教信仰比例不会超过 1% 。 0 ① 在近年来所做的调研 中, 人们已经普遍关注到年轻人、 高知识 阶层接受宗教信仰的比例
在上升。20 年 , 09 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基督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教授担任负责人的中
比出入不大。 该课题组总结 : 大学生基督徒 的人数近 1 年来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增长 , 0 这与中 国基督徒人数在 2 世纪 8—9 年代恢复性增长之后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相一致。 0 0 0 ②
本文为教育部教学科研课题 “ 高校宗教学教育研究—— 以宗教在高校 的传播途 径考查为基础 ”课题 号 : (
D A 0 2 5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F 10 3 )
・
8 ・
以上的叙述 .仅仅是表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是 当代 中国社会普遍的宗教信仰状况 的缩影 , 并不意味着 , 高校可以在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上不予 以重视。 恰恰相反 , 由于转型期
中国社会 的信仰现实 , 由于全球化 中经济高速发展、 文化多元呈现、 信息和交通改变世界 的
生存境遇 , 许多高校长期 以来重视专业 、 弱视人文 的教育状提到了议事 E 。 t 根据多年来的调研和考察 , 程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把握以下几个事 实: 其一 , 5 与 年前相 比, 大学生接触宗教更为便易, 同时也更为多元。 其二 , 大学生接触宗教
国人民大学基督教课题调查组针对北京地 区大学生的基督教信仰状况展开调查 ,调查涉及 北京 3 所高校 , 144 7 在 20 份有效问卷中有 4 7 3 份问卷选择 了信仰基督教 , 即有基督信仰的 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 3 2 . %。这一结果 , 19 年的调查结果有明显的下降, 5 比 98 但与 20 年相 01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开放和多元化,宗教信仰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高校是一个充满着年轻人、思想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而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也成为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分析的方式,来探讨中国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
一、文献研究1.研究背景随着近年来全球的宗教复兴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宗教信仰的状况也在发生变化。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高校是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宗教信仰的渗透和传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因此,了解和探究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态对于了解当代中国宗教信仰的状况以及高校青年思想与信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检索相关文献,了解宗教信仰的本质、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等内容,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中国几所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状况。
3.研究结果通过对文献研究和调查分析的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1)宗教信仰状况:目前中国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以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流,其次是道教、儒教等,但是不信仰宗教的人也相当普遍。
(2)影响因素:宗教信仰的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家庭背景、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背景、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等。
(3)宗教信仰与社会关系: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关系十分密切。
宗教信仰可以影响个人的行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调查分析1.调查类型本文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多个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2.调查内容问卷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家庭背景、地域背景等。
(2)宗教信仰情况:是否信仰宗教、信仰何种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等。
(3)宗教信仰与学业影响:宗教信仰对学业有何影响、宗教信仰是否对试图追求宗教的个人造成了困难、宗教信奉者是否愿意与非信奉者交往等。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宗教是一种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至今依然影响着全世界近三分之二的人口。
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
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近20个少数民族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信仰宗教。
当今社会,宗教借助各种信息传播途径不断扩大其影响,其影响波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相当多的人对宗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热爱生活、思维活跃、勇于创新。
他们是中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更是我们这个大国能否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屹立在世界之林的最大筹码。
在整个社会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其中就有被各个阶层关注的“宗教热”。
大学生作为求知欲较强的一个青年群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免会受到宗教的影响。
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对待这汹涌而来的宗教热流,成了十分必要探究和讨论的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思想作指导是维系我们坚定社会主义路线的最基本的准则。
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人们的头脑对支配自己命运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虚幻的反映,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过程,对历史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其消亡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历史过程。
仅以基督教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课题调查组曾针对北京地区高校学生的基督教信仰状况展开调查,这项调查也受到国家统战部的高度重视。
调查项目的负责人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基督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教授,调查涉及北京37所高校,在12404份有效问卷中有437份问卷选择了信仰基督教,即有3.52%的基督信仰者。
那么为什么可以说是从小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中国大学生群体中会出现这么多的宗教信仰者呢?我个人认为,当今大学生不仅在学习领域内可接触见识的信息不断增加拓宽,在人生追去和信仰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同观点的影响。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研[整理]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研新形势下,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复杂,特别是近年来有些在校大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宗教活动,表明了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宗教观问题已不容忽视。
我们对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了调查。
一、大学生信教的原因1、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以至于向宗教靠拢。
这些年社会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思想理论界某些导向一度混乱,国际共运遭受严重挫折,处于低潮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似乎日趋尖锐,难以解决,如道德良心的沦丧,丑恶现象的卷土重来,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屡屡发生,战争恐怖活动此起彼伏,环境污染,气候异常,物种灭绝等等,一句话,人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
这一切现象,哲学、社会科学似乎解释不了,自然科学也无能为力,有些恶果看起来甚至是由科学的发展直接引起的。
这就使得思想活跃、敏感的大学生深感迷惑,一部分人产生严重的信仰危机,转而祈求万能的神拯救世界,保佑自己。
其次是民族、家庭因素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整个民族都信教,他也就信了;有些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大学生从小受其熏陶、感染,自然而然地信了教。
2、内在心理的需要。
很多大学生认为,教堂、寺院是人际联络思想感情的好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隐私的最佳对象;信教能弥补、治愈心灵的创伤,能使寂寞无聊的心绪找到寄托之所,能起鼓舞作用,给人以力量、信心。
如一学生写道:我妈生病多年,看医生、吃药,效果一直不好。
信教后,认识了很多教友,大家一起祈祷,做弥撒,互相关心,相互爱护。
不久我妈心情舒畅多了,病也好多了。
在这里,宗教成了最高明的“心理医生”。
3、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
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诫律、规范: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
宗教问题调研报告
宗教问题调研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宗教问题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宗教问题一直是一个引发争论和关注的社会话题。
最新整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docx
最新整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宗教是一种有着悠久传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
马克思说:“宗教是这个世界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
”大学生是这个时代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研究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影响,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现状笔者在20xx年的9至12月,对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作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着重对信仰什么、如何看待宗教信仰、对宗教知识和国家政策知识的了解、接触宗教的主要原因、接触宗教的渠道、信仰宗教的原因、宗教对人的帮助以及最感兴趣的宗教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950份,收回927份,回收问卷比例为97.58%。
(一)大学生信仰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笔者设计了12个选项,有221名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占24%;非常遗憾的是,有239名的大学生选择了无任何信仰,占26%;另外选择“佛教”的有xxxx人,占17%;有77人选择了“金钱或权力”,占8%;选择“西方实用主义”的有36人,占4%;选择“命运或星座”的有27人,占3%;选择“道教”的有20人,占2%;选择“明星”的有16人,占2%;选择“基督教”的有13人,占1%;选择“天主教”和“迷信”的有6人,占0.6%。
(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什么调查“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时,有310人选择了“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追求”,占33%。
有298人选择了“对心灵慰藉的探寻”,占32%;有xxxx人选中了“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占15%;有45人选择了“学习就业压力大”,占5%。
有560人认为本人信仰宗教是“理性的”,占60%;有160人选择了“跟着感觉走”,占17%;有37人选择“身旁的朋友或同学都在信,随大流”,占4%;有31人,选择信仰宗教是“想标新立异”,占3%。
(三)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宗教是什么在调查“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宗教是什么”时,有437人选择“佛教”,占47%;有163人选择“其他宗教”占18%;有120人选择“基督教”,占13%。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
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
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二、调查目的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笔者决定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
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及其态度,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
三、调查对象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1、上网查阅相关报道,文献;2、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3、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五、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5日——2012年12月05日六、调查内容及分析(具体题目及选项统计数据—百分比见附录)(一)调查概况:1、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取男女各100人随机派发的方式,发出2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87份;2、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3、由于高校环境限制,参加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当然也涵盖了少数的党员和群众;4、本次调查从2009级至2012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不过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部。
(二)关于调查内容的分析: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从调查问卷的第5)—7)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极少的同学有失偏颇,将宗教信仰与荒诞的迷信相混淆,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的代言人;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可以相互并存的。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基于浙江省几所在杭高校的调查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8月近年来,宗教徒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宗教在大学校园的蔓延,已成为不容忽视与回避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及其特征据有关调查,大学生中宗教信徒人数比例估计最高在20%左右,最低在3%---4%之间。
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宗教改革和发展的影响、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在大学生中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1、从宗教信仰的选择上来看,大学生皈依较多的是基督教、佛教。
据我们的调查,信仰基督教的比例高达24%,而其他伊斯兰教、天主教、道教等均在10%以下。
诚然,青年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较感兴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容易接受新事物。
但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了解的增多,西方的文化较易吸引我国大学生,基督教中的《圣经》等宗教历史典籍,不仅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故事性,而且通俗易懂,其中的故事萃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显得更有哲理性,更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从宗教信仰的组织、活动形式上来看,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一般都会有联系密切的宗教团队生活,交流的内容可以从信仰到生活的各种问题,有时还会举办一些聚餐、旅行等集体活动,而对“正式的宗教团体”相对较少参与。
3、从宗教信仰的动机上来看,大学生信教正逐步趋向于理性。
据我们调查,有57%的同学认为宗教是正常的历史文化现象。
大部分信教大学生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但一部分大学生寻求宗教庇护的心理意识强,他们主要认可宗教的人文关怀、道德意境及其艺术和美的表现形式。
对宗教文化有着多方位的认识,把自己的信仰定位为理性信仰,更多的是遵从民族传统的习俗去宗教活动场所,并注重对宗教知识的吸纳。
不注重某种现实性的东西,而主要体现在精神需求上,较多的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出于对心灵慰籍的探寻。
4、从宗教信仰的影响上来看,有28%的同学认为信教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
我们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
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也是受到中西文化冲突交融影响最深最广的一代。
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
如何使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流砥柱和社会高知敏感人群的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持有正确合理的信仰,依然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针对不同对象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我校学生信仰及其相关特征因素,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
达到以下目的:1.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2.通过表层深入到大学生的情感深处,判断何种情感支撑着信仰的需求从而示信仰“有无”的心理依据;3.通过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信仰的选择,判断大学生信仰状况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4.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全面而有效的策略。
二、调查对象XX学院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形式问卷形式。
(发放问卷 21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05份。
)四、调查时间20XX年5月24日——20XX年5月27日五、调查内容简介本调查问卷主要就大学生的自身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认为大学生应该有的信仰,被调查者对于金钱以及宗教在内的相关问题的看法,就马克思主义在人们信仰中的地位,来推断当今社会的人们在面对工作压力,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时的心态。
六、调查过程首先,出于对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考虑,我们在调查小组内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先由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征集问卷题目,然后将题目进行合理筛选、整合,经过修改核对形成最终的问卷调查;接着,我们从小组中挑选出责任心较强的两名成员,由他们负责问卷的打印、分发、回收。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也逐渐受到关注。
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想信仰形式,它对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了解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信仰选择,对于高校宗教教育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普遍性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普遍存在。
在我国,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在一些高校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选择信仰宗教。
他们通过参加各种宗教活动、组织宗教团体、阅读宗教经典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和实践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宗教信仰方面,基督教是我国高校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的信徒在高校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基督教活动在校园中也广泛开展。
佛教信仰也是我国高校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宗教信仰,佛教团体在高校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信仰在一些地区的高校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信仰。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学校氛围等多个方面。
家庭背景是影响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宗教信仰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学生的家庭成员信仰某种宗教,往往会对学生的宗教信仰有所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学生对宗教的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存在一些迷信和盲目崇拜的现象。
一些学生在宗教信仰的选择和实践中存在一些困惑和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一些学生在宗教信仰方面缺乏合理的思考和理性的思维,容易受到一些极端宗教思想的影响。
一些学生在宗教信仰的实践中容易与学校管理和规章产生冲突,需要更加合理的宗教活动安排和管理。
四、高校宗教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建议针对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改进和加强高校宗教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加强高校学生宗教信仰教育,提高学生对宗教的了解和认识。
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探析文章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
要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强化宗教事务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标签: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对策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在人类精神领域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
宗教文化,呈现出迅猛崛起的态势,信教民众数量与日俱增。
我国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也逐渐上升,大学生不仅从接受变为学习,有的大学生还传播宗教思想,甚至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对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产生威胁,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巨大的挑战。
为此,高校需要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找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提出应对宗教信仰问题的解决措施,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一、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问题分析1、信教人数偏多,缺乏正确的宗教辨析能力对于宗教信仰,以往的大学生可能感到十分陌生,不懂得什么是宗教,宗教是否是邪教。
近年来发现高校校园中信仰宗教的人数偏多,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宗教对多数学生来说已不再陌生。
但是,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宗教的教义,对宗教内涵和精神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正确的宗教辨析能力,因此大学生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而走向邪教。
2、部分党员团员信仰宗教,宗教政策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中存在着党员或者团员信教的现象,这说明许多大学生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共产党规定,党员和团员是不允许信仰宗教,应该是坚定的无神论者。
有些大学生对宗教政策法律认识不足,信仰宗教也只是因为第一次接触,带着新鲜好奇感而缺乏理性思考,所以虔诚度还不高,带着盲目性和随意性。
3、校园文化缺乏吸引力,宗教势力乘虚而入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一、研究背景宗教信仰一直是人类社会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它深刻影响着个体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
在当代高校学生中,宗教信仰的情况也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是否有所改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研究课题。
我们对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展开调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为深入推动高校宗教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研究对象我们将主要关注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对象包括各类高校的在校学生,包括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我们将设计一份涉及宗教信仰的问卷,包括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宗教参与活动情况、宗教信仰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以全面了解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
我们将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学生开展深度访谈,从中深入挖掘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以提供更加具体和丰富的信息。
四、研究内容1. 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同程度、信仰对象、信仰变化等情况,包括信教学生和不信教学生的比例情况。
2. 宗教参与活动情况了解高校学生在校内外宗教组织或宗教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方式,以及对宗教团体的态度和看法。
3. 宗教信仰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探讨宗教信仰对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影响,包括宗教信仰对学习生活是否产生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平衡宗教信仰和学业生活等问题。
4. 宗教信仰与社会责任感研究宗教信仰对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度的影响,探讨宗教信仰是否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全面了解当代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为相关部门和全社会提供参考数据。
一方面,通过了解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可以更好地指导学校开展宗教文化教育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宗教包容意识和宗教情怀;也可以为社会了解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社会对宗教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理解和建设。
关于大学在校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
关于大学在校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摘要:宗教是文化形式的一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宗教也趁着全球化的浪潮走进中国,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
在此背景下,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对我校大学生进行关于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
该报告分析了大学生参与宗教的行为、信教原因、获取宗教知识的途径和宗教功能这些方面,得出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其发展和灭亡有其自身规律,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它的存在,利用其正功能。
关键词:宗教行为原因途径功能信仰是人类社会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目前大学生对于宗教问题的看法多种多样,并且宗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将有重大意义。
为此,我对本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回收率为95%,男生45%,女生50%。
在调查的100名学生中,信仰佛教的有50人、占52.6%,信仰基督教的有38人、占40%,信仰伊斯兰教的有3人、占3%,信仰天主教的有1人、占1%,信仰其他宗教的有3人、占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在校大学生也主要信仰佛教,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也涌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基督教借着这个潮流也传入中国,并被中国居民接受,所以,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也比较多。
一、大学生参与宗教的行为在我们回收的95个信教学生中,他们的宗教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进寺庙拜佛求签卜算运气的有40人,占42%,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主要信仰佛教,很多人在受挫后会选择去拜佛求签、寻求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
2、佩戴十字架项链有37人,占39%。
3、随身带观音护身符有31人,占32%,究其原因大部分大学生是想追求时尚,喜欢佩戴这些东西作为饰物。
4、偶尔参加宗教活动的有57人,占60%。
5、没参加过宗教活动的有31人,占32%。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宗教信仰调查报告班级:12417 专业:药物化学小组长:常青青学号:1241724 得分:96调查报告执笔人:常青青学号:1241724 得分: 96组员:王迪学号:1241720 得分: 95 李娇娇学号:1241722 得分:95牛慧学号:1241726 得分:95一.调查目的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是一个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作为青年只是分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将直接印象到未来中国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宗教在大学生中的印象特点,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容易收到宗教影响的原因,以及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解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意义,研究宗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利害关系,并提出积极建议。
二.调查主题宗教是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
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的社会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
在宗教世俗化,现代化进程中,宗教对当代社会的印象日渐突出,信徒的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宗教在各个方面的广泛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到学生的思想中。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对于宗教的认识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了解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三.调查对象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四.调查形式问卷五.调查时间六.调查过程首先,出于对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考虑,我们在调查小组内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先由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征集问卷题目,然后将题目进行合理筛选、整合,经过修改核对形成最终的问卷调查;接着,我们从小组中挑选出责任心较强的两名成员,由他们负责问卷的打印、分发、回收。
其次,对于回收上来的问卷,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并在小组内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对于给出的问题,我们大致的分了一下类,并且从各个方面讨论了大学生的信仰观念,以及信仰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一个好的信仰是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走向等等。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基于浙江省几所在杭高校的调查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8月近年来,宗教徒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宗教在大学校园的蔓延,已成为不容忽视与回避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及其特征据有关调查,大学生中宗教信徒人数比例估计最高在20%左右,最低在3%---4%之间。
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宗教改革和发展的影响、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在大学生中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1、从宗教信仰的选择上来看,大学生皈依较多的是基督教、佛教。
据我们的调查,信仰基督教的比例高达24%,而其他伊斯兰教、天主教、道教等均在10%以下。
诚然,青年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较感兴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容易接受新事物。
但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了解的增多,西方的文化较易吸引我国大学生,基督教中的《圣经》等宗教历史典籍,不仅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故事性,而且通俗易懂,其中的故事萃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显得更有哲理性,更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从宗教信仰的组织、活动形式上来看,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一般都会有联系密切的宗教团队生活,交流的内容可以从信仰到生活的各种问题,有时还会举办一些聚餐、旅行等集体活动,而对“正式的宗教团体”相对较少参与。
3、从宗教信仰的动机上来看,大学生信教正逐步趋向于理性。
据我们调查,有57%的同学认为宗教是正常的历史文化现象。
大部分信教大学生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但一部分大学生寻求宗教庇护的心理意识强,他们主要认可宗教的人文关怀、道德意境及其艺术和美的表现形式。
对宗教文化有着多方位的认识,把自己的信仰定位为理性信仰,更多的是遵从民族传统的习俗去宗教活动场所,并注重对宗教知识的吸纳。
不注重某种现实性的东西,而主要体现在精神需求上,较多的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出于对心灵慰籍的探寻。
4、从宗教信仰的影响上来看,有28%的同学认为信教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了解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对于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指导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国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和深入的访谈,探讨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宗教对大学生心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为高校宗教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有效问卷数量为500份。
问卷涵盖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宗教信仰情况、宗教活动参与情况、宗教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等内容。
2.访谈: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将选择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宗教的认知、宗教信仰的变化、宗教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宗教信仰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受访高校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约为30%,其中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信仰者占比较高,分别是40%、30%、20%和10%。
而受访学生中不信仰宗教的比例为70%。
2.宗教活动参与情况在宗教信仰者中,参与宗教活动的比例较高,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宗教活动。
而在不信仰宗教的学生中,只有少数表示参与过宗教活动。
3.宗教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宗教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宗教信仰使他们更加快乐、平和,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有约40%的受访者表示,宗教信仰让他们更加注重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而在不信仰宗教的学生中,对于宗教的影响程度则相对较低。
四、调查分析1.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样性。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道教在高校学生中受到关注和信奉的比例较高,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当前,国内外各种宗教相互撞击、相互涤荡,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宗教对我国大学生影响的基本现状,探讨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对策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对自在世界、自为世界有着独特的诠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心理性特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另一方面心理尚未成熟、社会化程度低、自我意识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不协调,宗教容易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内外各种宗教相互撞击、相互涤荡,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在大力加强“四个全面”建设的新时期,分析研究宗教及宗教对大学生产生的重大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宗教对大学生影响的基本现状1.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对是否该信仰宗教态度还较模糊。
在回答“你是否信仰宗教”时,有80.9%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仰宗教。
另一方面受访者对无神论的认同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回答“大学生是否应当成为无神论者”时,仅23.4%的受访者选择“ ”,另外29.5%的受访者认为“不清楚”。
2.对宗教持宽容态度,但对宗教的内涵理解还不太深。
对宗教的存在多数学生持宽容态度,在问到“你觉得各种宗教能够和谐相处吗”,90%选择“能够和谐共生”。
在对宗教最终发展方向的看法上,回答“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未来社会宗教会消亡”总共占75%,说明在对宗教的认识上大学生基本具备唯物史观的视野。
在回答“你是否认真思考过宗教的精神内核”时,“没有”占80.4%,“思考过但不深入”占11.1%,这说明多数大学生对宗教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宗教的认识大多还限于表象认识。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宗教信仰问题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现状,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深入理解这一群体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方法。
接着,从宗教信仰的普及程度、类型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概述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宗教信仰与校园文化、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结合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宗教信仰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存在和影响力逐渐显现。
目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对宗教信仰持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可能来自有深厚宗教传统的家庭,或是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了相关的宗教文化和知识。
他们可能积极参与宗教活动,将宗教信仰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宗教信仰持开放但审慎的态度。
他们可能对宗教的某些教义或仪式感兴趣,但并不完全认同或参与。
这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从哲学、文化或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宗教。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宗教信仰持否定或排斥的态度。
他们可能认为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和科学理念相悖,或是觉得宗教信仰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没有积极的影响。
这些不同的态度和信仰选择,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宗教信仰问题上的多元化和复杂化。
他们的宗教信仰现状不仅受到个人成长背景、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也与社会文化环境、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他们的信仰选择和行为表现,还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况我国宗教信仰者的数据,一直沿用的是50年代周恩来总理的一个说法,即1亿多。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在作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比较详细地说明了“一般讲信教人数一亿多”的统计依据,并指出这是有相当的估计成分在其内的,需要做更科学的、进一步的大规模调查。
那么,到底有多少大学生信仰宗教?已有的一些调查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数据。
由于“宗教信仰者”的界定不同、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的困难,调研的数据不尽准确。
但我们可以从各种说法中看到,中国社会普遍的宗教信仰比例在10%以上。
而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比例不会超过10%①。
在近年来所做的调研中,人们已经普遍关注到年轻人、高知识阶层接受宗教信仰的比例在上升。
200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基督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教授担任负责人的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课题调查组针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的基督教信仰状况展开调查,调查涉及北京37所高校,在12404份有效问卷中有437份问卷选择了信仰基督教,即有基督信仰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52%。
这一结果,比1998年的调查结果有明显的下降,但与2001年相比出入不大。
该课题组总结:大学生基督徒的人数近10年来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增长,这与中国基督徒人数在20世纪80—90年代恢复性增长之后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相一致。
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研究◎俞学明摘要: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由于群体的特殊性,受到普遍关注。
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需要各个方面以育人为核心,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全面、准确、理性的理解,在真实把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了解宗教知识和文化、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正确认识宗教。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观宗教(学)教育中图分类号:B916文献标识码:A *本文为教育部教学科研课题“高校宗教学教育研究———以宗教在高校的传播途径考查为基础”(课题号:DFA1002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上的叙述,仅仅是表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是当代中国社会普遍的宗教信仰状况的缩影,并不意味着,高校可以在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上不予以重视。
恰恰相反,由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仰现实,由于全球化中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呈现、信息和交通改变世界的生存境遇,许多高校长期以来重视专业、弱视人文的教育状况,正视和反思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
根据多年来的调研和考察,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把握以下几个事实:其一,与5年前相比,大学生接触宗教更为便易,同时也更为多元。
其二,大学生接触宗教之后的信仰表现,往往有着程度和态度的区别,如存在着宗教接触、宗教好奇、宗教朦胧③、宗教参与、宗教虔信、宗教执信等不同层次的区别。
其三,大多数学生参与宗教活动往往来自于各种心理需求,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才是在寻求纯粹信仰的满足。
其四,大学生所参与的宗教活动,其中确实存在着部分以宗教为文化披戴的现象,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宗教活动的复杂情况,使他们无法区分打着宗教旗号的政治活动和正常的宗教信仰活动。
其五,大学生的涉宗教现象和宗教信仰现象混杂。
其六,大学生对宗教历史、文化、社会功能、宗教学的研究成果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在接触宗教、参与宗教活动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高校是现代社会的特殊机构,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往往对社会有着特殊的示范作用,也往往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未来。
因而,对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态度和应对方式,酝酿着部分高校教育理念的转换,也蕴含着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式的变换。
这不仅仅是一个如何对待宗教信仰状况的问题,而更是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公民、如何对待教育的大问题。
教育是连续的过程,育人不能停滞和等待,因而,高校宗教信仰“问题”的消减,也就是说,高校宗教信仰问题不再成为“问题”,需要分层次推进:第一层次,在高校的教学、培养氛围下,合理适度地引导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象的发展;第二层次,在宗教与社会、宗教与教育的关系得到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化解大学生宗教信仰与高校教育之间的紧张关系。
后者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前提,但前者却对当下大学生影响巨大,并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二层次问题的彻底解决,因而,同样不可不审慎。
二、树立科学看待宗教的理念在当下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简单地采取否定、排斥抑或宣扬宗教的态度,并不会解决当下社会面对宗教发展问题的困境。
在面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倾向时,本人认为,要注意确立几个理念:第一,宗教是综合系统。
宗教是综合系统,这意味着不能泛泛而言“宗教”,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宗教”。
在宗教学意义上的“宗教”,是对于各种宗教现象的总结和概括,但并不存在着抽象的宗教。
宗教不仅存在于信仰层面,还存在于文化层面,存在于组织层面。
宪法所保护的宗教信仰自由,是保护信仰层面的宗教自由,以及保护合法的宗教组织的合法活动。
当宗教从信仰的层面走向组织层面时,意味着宗教同样遵循着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律,在政教分离的国家,必然受到法律的限制。
第二,宗教是一种文化承载。
宗教是文化,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共识的理念。
“宗教是文化”的命题并非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创见,但在此之前,有关“宗教是文化”的认知,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且其作用也仅仅用于统战和保护佛教文化少受冲击上。
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和深入,学者们重新发现了“宗教是文化”命题的意义和价值,开始注重于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宗教问题,揭示宗教与文化的关系,揭示宗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宗教问题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于“宗教文化论”的诠释,也更为丰富和全面。
如吕大吉先生从“所谓文化,实质上就是自然的人性化……简言之,如果文化的创造过程是‘自然的人化’,那么,‘文化’作为创造的产物则是‘人化的自然’”出发,强调宗教不仅是文化,而且是社会文化形式,即“一切宗教都是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等四要素结构而成的社会文化体系。
④宗教学研究成果表明,宗教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不仅表现为宗教自身的发展有着历史的特点和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宗教承载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大量成果,忽视宗教文化也就等于拒斥了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因而会忽略乃至割裂人类文化。
对宗教的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也是开启人类文化的一把钥匙,而对宗教历史和文化的积极挖掘,是合理引导大学生培养科学宗教观的基础。
三、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从高校的特点而言,科学对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象,应是建立在真实地了解宗教在当代青年学生中的传布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更为符合教育规律、更具有理性引导作用的措施。
具体而言,高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我国当前把高校工作概括为“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高校的学生教育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课堂教学,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
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需要高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全面、准确、理性的理解,并促进科学宗教观的贯彻落实。
从当前大学生的宗教接触途径、传播路径、信仰实际等角度出发,最适合高校特点、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宗教认知的,莫过于加强高校的宗教(学)教育。
适当开设宗教(学)通识课,通过介绍多种宗教的历史和文化、宗教学各分支学科对宗教问题的研究成果、国家的宗教政策和法规等内容,让学生通过正常的教学接触到宗教文化,同时了解自己接触和参与宗教活动的法律界限。
第一,鼓励学生全面了解宗教,研究多种宗教。
比较是打破神秘和思维惯性、思维控制的最好方式。
宗教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比较多种宗教的历史和文化,能够让学生还原宗教的本来面目,积极吸收人类的智慧,反思宗教作为现实社会存在与宗教义理之间的差距。
第二,鼓励学生区分法律对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活动的保护和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个人的基本权利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保护,但并不意味着人可以在信仰宗教的前提下为所欲为。
法律保护个体信仰的权利,但当信仰超越了思维领域,进入活动,尤其是进入宗教组织活动的层面,必然与社会其他领域形成各种关系,其间必然有所限制。
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同时也会限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界线,从而使得社会保持平衡和谐的关系。
第三,鼓励学生全面了解宗教的作用和可能的影响。
早期的宗教社会学家在批判宗教的氛围中,关注到了宗教对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如马克思·韦伯有关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发生发展的作用、杜尔凯姆有关宗教对社会整合发展的作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社会学家对于以往功能论者的分析做了反思,如美国社会学家莫顿指出以往的功能论分析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一是功能的统一性,即认为社会系统的任何局部都对整个社会具有功能。
默顿认为文化事项是否都一致地对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履行功能应是一个经验问题,而不是一个公设。
二是功能的普遍性,即认为一切标准化的社会形式或文化形式都具有积极功能。
默顿指出对不同的系统而言,社会或文化事项是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果的。
三是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即认为特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化形式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默顿认为,功能需要实际上是多样性的,它存在着“功能选择”、“功能替代”的情况。
默顿强调要承认和区分负功能和正功能的存在,即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和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个系统而言就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功能。
莫顿还强调要区别显功能和潜功能,即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
那些有意造成并可以认识到后果的是显功能,而非有意造成的和不被认识到后果的是潜功能。
默顿指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有意安排的预期后果(显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未预期的或不为一般人所觉察的后果(潜功能)。
宗教(学)教育在宗教作用和影响问题的介绍时,可以运用宗教社会学的综合成果,在向学生展示宗教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了解宗教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对不同的文化系统存在着正功能、负功能发挥的可能性,也存在着显功能和潜功能的区别。
对于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全面介绍,有利于学生冷静、客观、理性、全面地观察和分析宗教现象。
第四,鼓励学生全面了解信仰选择的原因。
宗教学发展以来,对于宗教本质的解释,往往归于人们终极关怀的需要,归于人们超越性追求的需要。
作为宗教学学科创始人的麦克斯·缪勒所提出的人的“信仰天赋”,表明了宗教存在的心理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