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富豪的传奇故事三则_历史首富的生平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富豪的传奇故事三则_历史首富的生平故事
对于世界首富,我们总是只能望而叹之,而对于这些世界首富,他们的传奇故事又是怎样的呢?小编为此收集整理了以下关于世界首富的传奇故事,希望你能喜欢。

世界首富传奇故事【1】
张振勋:酿酒大王
1840年,张振勋出生在广东大埔县一个乡村私塾先生的家中。

虽然父亲在教书之余,还行医治病,但家中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

小振勋在私塾中跟着父亲读了几年书,十三四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到姐夫家去放牛。

可是他太爱读书了,一次因为看书而忘了管牛,牛吃了人家田里的秧苗,主人告到姐夫家里,要求赔偿。

姐夫气得狠狠地打了小振勋一个耳光,还骂他说:“死人还能守住四块棺材板,你连一头牛都看不住,真是连死人都不如!”
小振勋赌气说:“你不要太看不起人,将来我发了财……”
姐夫不等他说完,就冷笑起来,说:“你也想发财?除非太阳从西边出!”
小振勋气得脸色发青,转身就跑回家去了。

父亲没有责备他,只是为难地说:“孩子呀,以后你打算干什么呢?”
小振勋想到他读司马迁的《史记》,其中《货殖列传》这一篇有许多因经商而致富的例子,就对父亲说:“我想学做生意!”
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学生意的机会,父亲就把他送到一家竹器作坊去做学徒。

小振勋不怕吃苦,手艺学得很好。

可是在他16岁那年,家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到处都是饿死的人,没有人再需要竹器,更没有人来读书,小振勋和父亲都失了业。

小振勋只得每天和哥哥、弟弟一起上山挖草根,剥树皮,供一家人充饥。

正在这时,村里有个姓黄的南洋华侨回乡探亲,见灾荒严重,就慷慨地拿出钱来,送给同村每户人家一斗白米。

乡亲们都非常感激他。

张振勋很羡慕,就找到这位华侨打听,他能不能到南洋去做工挣钱。

姓黄的华侨见他身
强力壮,手脚勤快,便表示愿意带他到南洋去谋生。

张振勋兴冲冲地回家,说服了父母,就随着姓黄的华侨,登上了去印度尼西亚巴城(就是今天的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帆船。

经过十几天的海上航行,张振勋满怀希望踏上了印尼的土地。

清澈亮蓝的海水,高耸入云的椰子树,郁郁葱葱的橡胶林,芬芳扑鼻的槟榔花,散发着肉香的沙茶……浓郁的异国风情使小振勋感到新奇而有趣。

但是他更关心的,还是在什么地方能够挣到白花花的银钱。

他一刻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父母亲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正盼着他能多挣点钱养家糊口!
然而,当时的巴城,正处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下,它美丽的风光,只是富人的天堂。

穷苦人在这里还是难以谋生。

举目无亲的张振勋,虽然在姓黄的华侨帮助下有了一个栖身之处,但接连两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只得去做非常艰苦而且危险的矿工。

直到3年以后,张振勋才在一个福建华侨开设的纸行当上了佣工。

他深知这工作的来之不易,所以只要是老板吩咐的事,都认真踏实地去干好。

有的时候,他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也从无怨言。

晚上得了空闲,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当地语言和业务知识。

纸行的陈老板因此很看重他,先让他当推销员,后来又提拔他当账房先生,把全店银钱进出和账务管理都托付给他。

张振勋也没辜负老板的信任,努力搞好经营,当年纸行就获得了5万荷兰盾的利润。

这时,有人暗中鼓动他找机会挟带店里的款项逃回家乡,去过快活日子。

张振勋认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也是没出息人的做法,所以坚定地拒绝了。

陈老板知道后,更加器重这个年轻人,觉得这是个靠得住的人,所以把自己的独生女儿陈兰香也嫁给了张振勋。

这年年底,陈老板因病去世,临终之时,他把身后的事情,都托付给了张振勋。

安葬了老人以后,张振勋和妻子商量如何发展今后的事业,他说,开纸行虽可以维持生活,但不会有什么大发展,这几年来,他仔细观察、研究了巴城的商业状况,发展前景最好的,就该是酒行。

因为,荷兰殖民主义者花天酒地,大肆挥霍,时时离不开酒;而当地的居民中,好酒的人也很多。

所以他想把纸行关闭了,改开酒行。

妻子一向佩服他的精明强干,听他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酒行开业后,果然生意兴隆。

张振勋是个有心人,在接待顾客时很注意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结交各方面的朋友。

连当地的最高长官、荷兰人亨利都成了他的朋友。

后来,在进行巴城酒税和典当捐务承办权的投标竞争时,张振勋得到亨利的帮助,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

承办酒税和典当捐务,利润很大,张振勋的财富也就成倍地增加。

同时,他又通过亨利的关系,把这种业务逐渐扩大到其它城市和别的商品中。

短短几年中,张振勋成了当地引人注目的大富翁。

但是,张振勋对这种发财的途径并不满意,他一直在寻找更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1866年,新的创业机会降临了。

当地政府为了开发附近的岛屿,号召华侨投资进行垦殖。

张振勋认为,南洋的岛屿,土地肥沃,加上气候适宜,开发的前景一定会好,这是一个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好机会!于是他亲自前往同为荷兰殖民地的葛罗巴埠,创办了一个裕和垦殖公司。

公司雇佣了一批华侨工人,开垦出一片荒地,种植椰子、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并在田间套种杂粮。

经过几年的努力,原先的丛林沼泽变成了肥沃的田园。

他的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

由于他一贯重视信誉,因此营业状况一直很好。

同时,他还包办了荷兰驻军以及劳工的伙食,并且兼办建筑修缮工程,也赚了不少钱。

他在华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事业也越办越大。

为了加速垦荒,他一面招收当地的华工,一面写信回家乡,召唤乡亲们来南洋参加开发,并先后又开办了裕应、笠旺、万裕应三家垦殖公司。

其中仅笠旺一家,就有职工数万人,拥有资产数百万荷兰盾!
1875年。

张振勋又去苏门答腊经营垦荒事业,开办了亚齐垦殖公司,先后办起了橡胶园、茶园、鱼池和银行,成为资财累累的“苏岛富翁”。

同时,他还把大量盈利投资于其它行业。

在巴城,他办有从事远洋航运的广福、裕昌两家轮船公司;在日里,办有日里银行;在文东埠,办有开采锡矿的东兴矿务公司;在棉兰、槟榔屿及苏门答腊还拥有大量房地产。

经过30多年的创业奋斗,到19世纪90年代,张氏企业的经营范围已包括农、矿、商、运输各业,分支机构遍布南洋各地。

据估计,张振勋在企业最鼎盛期间,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
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如此。

这真是“富可敌国”了!
世界首富传奇故事【2】
普利策:新闻巨人
1864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如火如荼,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北美的每个角落。

在北方东海岸的波士顿港,深夜是一片死寂,漆黑的水面除了船上闪烁的点点微光外,什么也看不见。

港湾内的一艘船上,有一个17岁的男孩四下张望了一会儿,趁船上人没注意,迅速跃入冰凉的海水中。

他潜入水底,一直潜游到远离那艘船,才探出头来呼吸一口气。

他在下午船快驶近海岸时,就已经事先看准了陆地的方位。

他开始向岸边游去。

游了一会儿,他已筋疲力尽。

他仰浮在水面上休息了一会儿,浑身冰冷。

他几乎支持不住了。

他想喊“救命”,但这一喊,美国海岸警卫队士兵就会向他开枪射击。

就是不被击毙,海防人员将他遣送回船上,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他于是咬着牙又向前游。

突然,有个硬硬的东西把他撞得疼痛难忍,啊,这不是岸边的木桩吗?他总算到达目的地了。

这个冒险跳海的17岁男孩,名叫约瑟夫·普利策。

这位后来在美国功成名就,成为大富豪和新闻界创始人的普利策,就是这样踏上美国大陆的。

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叫马口的小镇。

这里靠近罗马尼亚边境,有着一片肥沃的土地。

他的父亲是个有教养的犹太谷物商,母亲是有德国血统的美女,是个天主教徒。

普利策排行老二,老大已经夭折,老三叫亚伯特,老四是个女孩子,名叫艾玛。

兄妹三人从小就由家庭教师负责管教,尤其受过严格的德文、法文等语文训练。

普利策年幼时,家境小康,不愁衣食。

可是不久,他父亲因心脏病去世后,他的生活就起了很大变化。

母亲再嫁,他和继父布劳相处不好,使得他在家里吃了不少苦头,因此他一心想要外出独立。

17岁的普利策就这样离开了布达佩斯。

起先,普利策想当个奥地利军人,但因为年龄太小,视力不好,
身体单薄遭到拒绝。

于是他又前往巴黎、伦敦,请求加入外国兵团,但依然是到处碰壁。

后来他又到了德国汉堡。

在那里,一个德国佬对他说:“小伙子,我可以让你乘船到美国去当兵。

”普利策心想,当时各地都出现大批失业者,想找份工作谈何容易,年轻人只有当兵才能混饱肚子。

美国远是远点,可是德国佬把美国士兵待遇吹得天花乱坠,他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再说普利策偷渡上岸后,发现美国的农田景色和匈牙利大不相同,地广人稀,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美国农民的生活比起自己家乡来,要好得多了。

普利策花了差不多一星期的时间才抵达纽约。

纽约不比欧洲的某些城市大,也不算很漂亮,但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商业大厦林立,新房子越盖越高,直耸云霄。

他特别喜爱人们那种快速的谈话方式。

在这里他可感觉到生命的跳跃与成长,纽约城就好比他本人一样,既年轻又充满活力。

普利策认真地学习英语,由于他脑子灵活,记忆力强,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会话。

普利策觉得靠打零工糊口终非长久之计,便找到联军总部,报名当兵。

“林肯骑兵队”一名军士接待了他。

军士见他英语说得很别扭,突然用德国话问他:“你会骑马吗?孩子。


此时普利策心跳得厉害,对于一个在匈牙利农村小镇长大的孩子来说,骑马是他最喜爱也最拿手的。

当他问清楚“骑兵”的意思后,便高兴地点了点头。

那军士便领他去见一名军官。

军官和蔼可亲地拍拍他的肩膀:“你想为这个国家打仗,一定刚从船上下来的,你要证明自己也能做道地的美国人,是吗?这太好了,你找对地方了。

这里的林肯骑兵队队员全都是来自德国的高尚家庭,他们会像兄弟般的照顾你的。

”于是,17岁的普利策就成了林肯骑兵队里最年轻的一名战士。

军队纪律是严明的。

普利策的马骑得相当好,但他的表现不像一名士兵的样子,站也站不直,走也走不好。

有次班长训斥他,他竟不停地回嘴,挨了班长重重的两耳光。

普利策古怪的仪表和神经兮兮的表情,常使指挥官看不顺眼。

有一次指挥官暴跳如雷地叫着:“叫他滚蛋!我们军中没有这种笨蛋。


这种话深深地刺伤着普利策的心,使他和士兵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后来他才明白,在那些身经百战、受尽战争折磨的老兵眼中,自己是个小小萝卜头。

老兵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戚朋友和战友,在战争烽火中丧失了生命,内心的创痛可想而知。

而年轻的普利策根本不懂战争是怎么回事,却经常对战争高谈阔论,目中无人,老兵们和长官怎会不讨厌他?
骑兵的伙食是不错的,正在发育的普利策一天一个样,长得壮实而又高大。

渐渐地连长蓝赛上尉开始喜欢他了,没事时还把他喊到帐篷里跟他下棋。

蓝赛上尉告诉他说,兴趣广泛、好问博学,这在战后是优点,可是在兵营里就不能有个人行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人家要你向前,你就不能退后,长官会为你思考。

去猜想骑兵队长做什么,或林肯总统会做什么决定,这些可不是二等兵普利策的事。

篮赛上尉还称赞他说他的骑术是全连数一数二的。

普利策频频点头,似乎明白了许多。

可是第二天大清早,普利策就又闯祸了。

大清早集合的时候,他迟到了,而且衣冠不整。

值星班长咆哮着命令他出列,大声地对他训斥,什么狠毒的字眼都搬了出来,连他的祖宗三代和祖国都骂到了。

普利策顿时怒气冲天,他使尽吃奶的力气朝班长脸上猛揍。

他的个性是,谁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就会大动肝火。

士兵们个个目瞪口呆,待回过神来之后才上去拉开他。

这时一位排长闻声赶来,排长一听士兵竟敢殴打长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普利策被带到总部大楼,被武装士兵看守在禁闭室里。

这是他一生中最可怕的经历。

这在战争时期,他也许会被枪毙。

但他对所做的并不后悔。

如果有人还敢辱骂他,他还会那么做的。

不一会儿蓝赛上尉来了。

普利策问道:“是不是拉我出去枪毙?”蓝赛上尉说:“你又胡思乱想啦,军队是不会这样处置一个不满18岁的孩子的。

不过挨你接的班长一心想置你于死地,幸亏许多战士为你说情。


世界首富传奇故事【3】
张謇:状元实业家
在中国历史上,状元出身的宰相为数不少,可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则只有一位,那就是清朝末年提倡和奉行“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

张謇是江苏南通市海门县常乐镇人。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祖父是文盲,父亲识字也不多,但聪明的张謇自小读书就很勤奋,据说5岁时便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千字文》。

有一天,老师见门外有人骑白马走过,便以“人骑白马门前过”为题,让学生对下联。

张謇的三哥对的是“儿牵青牛堤上行”,而张謇对的是“我踏金鳌海上来”。

老师大喜过望,说他志向远大,将来一定能大有作为。

但是张謇参加科举考试并不顺利,他16岁考中秀才,直到33岁才考中举人;此后连续4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

他一气之下,把应考用具都砸了个粉碎,发誓再不参加科举考试!
1894年春天,因为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清政府破例多开一次科举考试,张謇被父亲和伯父强逼着,再次应考,没想到这一次却得到了主考官翁同(龠禾)的赏识,中了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

然而这年6月,中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

张謇满腔义愤,和翁同(龠禾)等人一起,积极主张坚决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他一再写奏章给皇帝,抨击李鸿章的卖国投降主义。

在斗争正激烈的时候,张謇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按照当时礼教,他必须回到家乡去服丧守孝3年。

于是张謇匆匆离开了京城。

第二年2月,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中国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消息传到南通,张謇对腐败的满清王朝更加失望。

他深深地感到,要使中国“不贫不弱”,不受外国人的欺侮,当务之急,一是要实行政治改革,以议会制取代君主制;二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业,以求民富国强。

他认为,一个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就应当正视现实,勇于投身实业,以拯国家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

所以,他拒绝回北京重新担任官职,决心在家乡开办工厂。

在给翰林院辞职书中,他明确地表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也是一位办实业的热心倡导者,他原先
和张謇就有交往,也有在苏州、南通两地兴办工厂的打算。

他看到张謇是新科状元,又热心于实业,便委派张謇在南通筹办纱厂。

这正和张謇的心意不谋而合。

因为南通地区滨江临海,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无霜期长,是传统的产棉区。

这里的棉花不但产量高,而且质地洁白,纤维长,富有弹性,很早就以“沙花”而闻名天下。

同时,当地农民具有纺纱织布的传统技术,他们织的“通州大布”远销东北市场,深受欢迎,所以对于机器纺纱的需要量日益增长。

此外,从当时的情况看,搞纺织所需资金比搞其它工业要少一些,生产周期短,能较快地获得利益。

这些有利条件再加上官方的支持,都促使张謇放手大干一场!
1895年6月,张謇到江宁,与张之洞谈妥了办厂的事,回到南通,跟当地的豪门富户和亲朋好友一说,当即有人赞成,答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事情渐渐有了头绪。

第二年春天,张謇把本地的花布商人沈燮均、陈维镛、刘桂馨,上海洋行买办郭茂芝、潘鹤琴,以及上海绅商樊时熏等人请到家里,商量集资认股的事情。

大家议定以100元为一股,并分别认定了自己负责募集的股数,成立了最初的董事会。

这6个人被人们称为纱厂初期的“通沪六董事”。

当天,他们又现场勘察,选定了南通城北15里的唐家间作为厂址所在地,并且确定厂名叫“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的旗号一打出来,开头也是轰轰烈烈的。

大家见领头办厂的是个状元,既觉得新鲜,也感到心里踏实,所以投股的人相当踊跃。

特别是唐家间一带的农民,听说土地可以入股,便纷纷以土地折股,省下了厂方不少购地款。

张謇又仗着熟人朋友多,亲自写信到处为工厂作宣传,也招徕不少股东。

这样算下来,建厂所需要的资金该够了;可是,购买机器所需要的资金,就完全没有着落了。

张謇只得再去找两江总督。

这时张之洞已经被调任两湖总督,接任两江总督的是刘坤一。

刘坤一的态度很热情,然而谈到钱上,他却也表示为难,先让张謇打他的旗号去借,后来干脆让张謇到湖北去找张之洞。

张之洞总算是积极支持张謇的,他为了在湖北办纱厂,已经向国外购了一套机器,这时便决定,如果南通的
大生纱厂厂房先完工,就把这套机器先让给大生纱厂用。

经过几番周折,大生纱厂的厂房总算建成了,纺织机器也运到了厂里。

1899年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纺出了第一缕棉纱。

面对震耳欲聋的机器声,身为总经理的张謇激动得热泪盈眶。

看热闹的人感到奇怪,了解内情的人却不觉得意外。

他们知道,为这纱厂,前后5年间,张謇不知吃了多少辛苦,受了多少磨难!他一个堂堂的“状元公”,不得不东奔西走,集资筹款,看人家的冷脸,听人家的嘲讽。

直到前几天厂里试机,还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说:“纱厂烟囱高,何时才冒烟?机器虽然响,何时纺出纱?”如今烟囱冒烟了,机器出纱了,张謇能不高兴得流下喜泪吗!
董事们也都兴高采烈地互相道贺。

张謇便趁着这个机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商量订立厂规厂约的事。

他说:“头一脚虽然踢出去了,但正式生产,没有个规矩是不行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么大个厂,没有厂约,怎么负责理事?这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可是这些人对于办厂并无经验,也不知道厂约该怎么订。

幸亏张謇早有准备,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从总董事、分职董事、车间执事的职责,到各车间、各账房、各栈所的管理,以及考核标准,奖罚等级,一条条说得头头是道。

董事们听得心悦诚服,一致决定就按张謇的办法去做起来。

为了提倡新的风气,打破陈规陋习,张謇还规定:“工厂中凡执事人概称‘先生’,不得沿袭‘老爷’旧称。

”在19世纪末的中国,张謇就能制定出这样一套比较完整新颖的管理制度,应该说是很有见识的。

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于改善企业的管理,形成企业新风气,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了较好的作用。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大生纱厂的机器只响了半个月,就突然停了下来。

张謇急忙查问,才知道是买棉花的资金用完了,厂里不得不停工待料。

管资金的董事前几天已经向张謇反映过这个资金不够周转的问题,张謇因为正忙着办纱厂的附属学堂,希望早日培养出自己的能掌握洋机器的工人,所以把这事给忘了。

他内疚地宣布,要给他自己记过一次,并且当即想办法,一方面让厂里把纺出的纱卖了,先买些棉花来维持生产,同时决定再次到上海去借款作为工厂的周转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