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粮食安全发展目标勇毅扛起农业发展红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4年2期|
>>>
一、发展背景
达州地处四川东部、川渝陕结合部,是四川省经济大市、人口大市、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素有“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美誉。

全市耕地面积646.63万亩。

达州农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是基础强。

达州自然环境独特,农业资源富集,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全国三大“富硒”农产品产区之一,拥有富硒茶、蜀宣花牛、旧院黑鸡等种类多样的农特品种。

二是品质好。

达州出产农产品品种纯正、品质上乘,拥有“四乡三都两基地两县”11张国家级名片,即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糯稻之乡、中国乌梅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醪糟之都,国家商品粮和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中国香椿第一县、中国南方第一牛业大县。

二、总体规划
达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一个抓手、三维发展的“1113”工作思路,即以“建设川渝地区农业强市”为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以“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为抓手,以“以粮猪稳产保供为核心的基础产业”“以
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富民产业”“以适宜生活需要为核心的和美乡村”为三维发展方向。

三、发展现状
(一)百姓饭碗稳稳端牢
粮食生产上,粮食产量渐次提高,达州有全国产粮大县6个,十亿斤产粮大县4个、占全省四分之一,常年粮食产量全省第一、油菜籽产量全省前三;农田基础夯实有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78.63万亩、居全省第2位,入围《2023年度全省高标准建设拟激励市名单》;农机研用扎实推进,达川区丘区农机产业园已建成“一基地、五中心”(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应用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农事服务中心、销售租赁中心、展示中心);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显规模,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8个,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8种服务模式。

生猪生产上,达州是全国生猪生产优势区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储备基地,有全国生猪调出大县4个、省级1个,生猪出栏常年位于全省前四。

2023年,达州粮食播面855.9万亩,粮食单产达到381.6公斤/亩,宣汉峰城玉米再创西南地区历史最高纪录,宣汉水稻创盆周山区水稻最高纪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单产获得全国高产竞赛第二名;粮食产量326.6万吨,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省第一;生猪出栏460.1万头,继续保持全省第四,达州粮充盈“天府粮仓”的庄严承诺得到深刻兑现,推动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成效得到省政府认可,入围《2023年度四川省农业农村领域重点工作拟督查激励市名单》。

(二)富民产业硕果累累
园区认定上,纳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累计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国家制种大县1个、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1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1个、国家首批产业强镇4个,省星级园区11个。

特色经作上,达州有以蔬菜、富硒茶、柑桔、脆李、中药材、苎麻、蚕桑等为特色经作产业面积284万亩。

农产品加工上,龙头企业加速成势,达州有4个国家级龙头企业、39个省级龙头企业,有规上企业215家。

重点产业迅猛发展,已形成以粮油、生
猪、肉牛、苎麻、
茶叶为主的十大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产
卢玲宁局长在一线调研
卢玲宁
达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兼)
4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4年2期|
>>>
天府良机之达州行动
业,全市农产品加工集群产值以18%的速度逐年递增;产品品牌不断打响,已打造“巴山食荟”、“巴山青”两个区域公共品牌,建立“两品一标”品牌14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4个、有机产品57个、绿色食品58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建成21个全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2023年,家禽出栏7598.4万只,位居全省第一;肉牛产量36.4万头,继续保持全省农区第一;羊出栏124.6万只,居全省第四;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居全省第六;“巴山食荟”被评为四川最受欢迎的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加工产值达572亿元。

(三)和美乡村亮点纷呈
脱贫监测上,建成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已有2223名网格长、209名监管员、2393名监测员、1.76万名网格员。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14600元、增长15.5%,达州市及7个县(市、区)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评全部为“好”,东西部协作考评全部为“好”。

乡村建设上,形成“1+18+2+2”乡村建设政策体系,建成农村地区5G 基站1764个,网络覆盖率达98.53%;累计建成村镇供水工程10.29万处,全市497座水库总库容达5.45亿方、中型灌区干支渠里程达1268.74公里、灌面达311.75万亩;县乡村道路通达率、通畅率均达到100%。

乡村治理上,积分制、清单制治理模式不断健全并从9个试点村推广至216个村,“三大革命”稳稳落实,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34%、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5.6%、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9个、省级示范村镇67个。

2023年,新创建乡村振兴先进县(大竹县)、成效显著县(开江县)各1个,获批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4个、示范村32个,实现省级乡村振兴先进荣誉“大满贯”(全省仅达州、眉山2个市),获得奖补资金2.71亿元、居全省第5位。

四、发展经验
(一)坚持“高位推动”原则,全面助力农业农村发展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一决定”要求,成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挥部,下设8个专班,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充分发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协调各方的作用,强化“责任清单制”部署重大事项推进方案。

二是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市级主要、分管领导带头督导调研跑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带动县乡村三级书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

成立乡村振兴作战室,下设5个攻坚组,靶向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开展季度乡村振兴“擂台赛”大比武活动,真金白银奖励前三名、惩罚最后一名,充分激发各地推动乡村振兴争先创优干劲。

三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制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六条措施》,投入资金1.18亿元进行激励奖补。

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方案》,严格落实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全市财政预算安排乡村振兴投入99.87亿元,争取到位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23亿元、排名全省第5。

(二)牢记“国之大者”嘱托,全力以赴抓实粮食生产一是坚决确保粮食播面,创新“一图一册”机制并推行台账化管理,强化“无人机巡查”确保种满种尽;出台《推进撂荒地治理的八条措施》,依托“田长制”推动撂荒地常态化治理,累计整治撂荒耕地37.96万亩,实现撂荒地动态清零。

不断优化种植模式,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二是全力推动高产攻关。

召开全市大春生产暨粮油高产攻关现场推进会,邀请六大主要粮油作物全国岗位专家全程指导,创新“专家+团队+农技员+主体”四位一体模式,组织1800名农技员进村下田点对点、面对面服务,不断推进“示范田高产”迈向“全域高产”,推动单产提升11.8公斤/亩。

三是守牢建好“天府良田”。

坚持新建和改造并举,推进整片整县建设,坚持“建管用”一体化治理,确保实现“建成一片、用好一片、发挥作用一片”,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续2年评为全省绩效考核优秀等次。

四是大力推动“天府良机”。

高标准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研产小型、轻便、绿色丘区适宜农区。

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农机推广运用,2023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4%。

(三)推进“三链同构”模式,全速推动富民产业发展一是夯实生产供应链。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启动实施肉牛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

大力推动园区建设,渠县创建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开江县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获批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4个。

二是做强精深加工链。

突破优势产业,印发《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推进方案(2023—2027)》,重点发展粮油、生猪、肉牛、苎麻、茶叶为主的十大基础强、
潜力足的特
整治撂荒地鱼跃莲湖庆丰收农民丰收激情村运会
5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4年2期|
>>
>
色产业。

抓好企业引育,开展企业“头雁”行动,坚持自主培育和外部引进两手抓,实施重点企业领导挂包和企业秘书制,加快龙头企业升规入统和技改阔能,推动投产宏隆猪肉精深加工、亚缇纺织脱胶纺纱织布全链、高新苎麻脱胶中心等项目开展,支持大竹醪糟尽快上市。

三是做响品牌价值链。

强化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品牌建设“138工程”,完善“巴山食荟”区域公用品牌体系,举办“巴山食荟”年货节,评选出“巴山食荟”十大精品,14家“巴山食荟”用标企业入选四川省品牌目录,创成中国驰名商标4个。

抓牢品牌推广,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大力推动“达”字号“土特产”品牌“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农博会、西博会等各类展会,举办首届“巴山青”茶文化节。

(四)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一是积极谋划乡村建设。

研究部署“千万工程”示范点打造,推动各地完成示范点规划建设方案。

完成43个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全省率先出台《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认定国家级传统村落11个,印发
公路2427公里,县乡村道路通达率达100%,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推动水利设施建设,累计建成村镇供水工程10.29万处。

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益农信息社、5G 基站、高清摄像头等基础资源配备。

三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深入实施垃圾、厕所、污水农村“三大革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

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达州获评全国森林城市,万源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五)深化“五治融合”模式,全域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是健全治理体系。

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乡村治理试点,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9个、省级67个。

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0个,6个村获评省级(5A )先进村党组织,413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消除。

承办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暨社会化服务现场推进会,引进中化农业、京东农业等世界500强企业落地达州开展社会化服务。

二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创建省级样板村镇12个,评选市级样板村镇422个。

创映了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主题电影。

连续举办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创新开展“八无”平安村创建活动,评定市级“八无”平安村93个。

三是大力培育乡村人才。

开展“乡村人才回引工程”,吸引5000余名社会贤达参与乡村建设。

依托达州乡村振兴学院培育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人才1300余名,选派165名科技特派员到村入企提供服务。

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7094人,培训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带头人、经营者4407人次,选育农业经理人424
人。

千里麦穗黄
渠县粮油园区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