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从军行(之四)》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军行(之四)课题名称参军行(之四)( 1 课时)教师姓名学生年级知识与技术: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理解古诗粗心。

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联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中所包含的爱国感情,并遇到感染。

教课难点
教课方法
1、抓住重点字词,联合画面指引学生理解诗意。

教课重点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觉将士们的忠心报国的激情。

教课过程
教课环节教课活动评论重点
一、情境导入。

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
刀光血影,刚才同学们看了硝烟洋溢的古战场。

能谈谈你们的
感觉吗?
生 1:我领会到了战士们为了国家不管全部的精神。

生 2:我感觉战争是残忍的,但这些军人为了国家的平定,
他们情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
教课过程
下了它们的印记,描绘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
颗颗绚丽的明珠。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此中的一首《参军行》。

(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知诗人。

1、《参军行》就是参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种诗大多描绘
边境军事生活。

《参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
个题当今一共有七首小诗,今日我们学习的是此中的第四首。

2、在学习古诗以前,我们先认识一下诗人王昌龄。

找学生
读一读,谁来谈谈你从中认识到什么?王昌龄(约公元698-756
年),唐朝有名边塞诗人。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


过进士,做过官。

善于写七言绝句,后代誉为“七绝圣手” 。


从前曾遨游四方,去过边塞,他的边塞诗专心理描绘显现军人
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心里世界。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
王江宁”之称。

安史之乱时被杀戮。

现存诗一百八十一首,作
品有《王昌龄集》。

(学生回答时老师适合评论,解说一些写
作背景。


今日学的《参军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固然他没有参
加过战争,但他在边塞生活好多年,他与战士们亲如手足,因
此他写出很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

三、整体通读。

1、请同学们仔细听朗诵,而后小声跟着读。

2、我们读古诗,不单要读得正确、流畅,并且要注意停留,读出节奏美。

自由读古诗。

(课件出示标有停留的诗句)
3、学生齐读古诗,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四、理解诗意,领会诗情。

1、同学们固然这首诗离我们已经很长远了,但我们经过读,
想,悟也会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感情,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
经过同桌沟通,联合课文的说明认识诗的意思。

(青海湖上空的乌云把祁连大雪山都遮暗了。

驻守边境孤
城的战士,向西远望就是玉门关。

将士们在荒漠中百炼成钢,
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

他们下定信心,不战胜入侵的仇敌誓死
不回家。


2、课件出示第一句描述图景,请同学们联合图画,再读读
这句诗,在读这句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青海、雪山)青海
湖本是碧波涟漪,漂亮安静的。

(课件出示青海湖图片)雪山
指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烁,异样壮
丽。

这一青一白两道景色,本应带给我们贞洁的美感,可为
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板书“暗” 。

(风云变化,转瞬
间长云翻腾,高原天气变化大,天气恶劣,黄沙漫天,地理环
境差,还有战事不停,连年的战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
山。

)给人以深重压迫之感,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
诗。

3、让我们跟着诗人来看看第二句,当你读这句诗时脑海里出
现什么画面?(孤城远望)这句诗中哪个字更能感动你的心扉?
(孤)板书“孤” ,(课件出示画面)若是你身在这样的环
境中,你会怎么想呢?(特别想家)是啊!大漠荒芜,只有吼
叫的暴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想念家乡,想
念亲人,因此眼前的光景让他们感觉——
茫茫的大漠,无边的沙漠,人迹罕至,前有强敌,后无救
兵,城中的将士堪称是孤立无援,怎能不倍感孤单,正是——
4、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孤”向我们显现
一幅孤寂、荒芜的画面,让我们感觉到边塞天气的——恶劣,
环境的——艰辛,将士对家人的——想念。

5、只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如何
做的呢——黄沙百战穿金甲。

读到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三句图景)“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点,从哪
儿能够看出来战事很屡次?——“百战”是指打了一百次吗?
不是,在古诗里“百、千、万”都是虚指,表示好多好多。


能从哪个字看出来战事屡次?——“穿” ,板书“穿”,在这里穿不是穿衣服袜子的意思,而是——磨破,把铁片做的战衣都
磨破了,你感觉是什么磨破了战衣?(仇敌的刀剑),可见敌军的刁悍,战斗的艰辛,还可能是什么磨破的?(黄沙)长时间
在荒漠里摸爬滚打,可看出战事的屡次,战斗时间之长,战斗
之艰辛。

6、金甲只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无消磨,而是在
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练中变得更为坚定。

他们立誓——“不
破楼兰终不还”。

(课件出示第四句)不战胜入侵的仇敌,
誓死不回家,“终不还”可见他们信心之大。

他们为何不回家
呢?(由于他们要捍卫国家)是啊!没有国家哪有小家。

刀光
血影,九死一世,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深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词,他们立誓——
豪壮的誓词中你感觉到将士们一颗什么样的心?(报国的
忠心)
7、但是将士们啊!你的家人昼夜为你牵肠,苦盼与你聚会,你为何终不还呢?(国破家必亡,有国才有家!)好一个广博的气度,好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豪,好一群铁
骨铮铮的热血男儿!只有这些铁骨柔情的将士,才有了国泰民安;没有黄沙漫漫下的忠魂铁骨,又怎能有万家团聚?居心中这坚定的信念做支撑,惨淡的雪山可怕吗?(不行怕,擦掉“暗”),大漠的孤单可怕吗?(不行怕,擦掉“孤” )仇敌的刀
板书设计
作业教后反省
剑可怕吗?(不行怕,擦掉“穿” )此刻震惊我们心灵的只有
这豪壮的七个字“不破楼兰终不还” , 板书“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就是士兵,这就是军人,这就是唐朝最可敬的人,请同
学们带着对将士们的崇拜之情高声地朗诵这首诗吧!
五、拓展延长。

1、正是有了这千里黄沙下的累累忠骨,才有了我们此刻
幸福平定的生活。

此时此刻你想对驻守边境的将士们说些什么?
2、短短 28 个字,让我们领会了连绵千里的边塞风光,更让我们感觉到了边关将士奋勇杀敌,舍身报国的踊跃进步精神。

这就是王昌龄留给我们的边塞诗,它激励着世代中华子女保家
卫国的激情。

让我们跟着《精忠报国》的音乐,再次朗诵这首
诗吧!
3、最后请同学们赏识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

参军行


穿
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