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韦伯和萨拉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德鲁韦伯和萨拉曼>
大家知道,英国会给一些对于国家和社会有着重大贡献,或者在各自领域有着重大成就的人进行受封.英国的媒体对于受封的英国人,称呼他们的时候要加上Sir(男性)或者Dame(女性),这是很尊贵的称呼.因为很多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国际翘楚地位.比如曼联的主教练弗格森.我们今天介绍的是被誉为当代舒伯特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 Baron Lloyd-Webber).以下简称韦伯.韦伯是20世纪晚期最受欢迎也颇有
争议的剧院作曲家,他为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剧院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目前是英美音乐剧的教父.他在1992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1997年,再被封為終身貴族,封号是“劳埃德-韦伯男爵”(Baron Lloyd-Webber)。
这就和撒切尔夫人的称呼类似地位很高因为传统的贵族已经很少了
目前,举世公认的「八○年代三大音乐名剧」(悲惨世界)、(猫)和(歌剧魅影)里面,
韦伯的作品就占了两部。
纵横百老汇伦敦西区三十年的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伊韦伯,
旷世而辉煌的成就,几乎没有其他剧作家能出其右,从《歌剧魅影》、《猫》等世纪名剧,到《艾薇塔》、《万世巨星》、《星光快车》等传世佳作,韦伯的作品早已跨出音乐剧的范畴,无论是流行歌手的翻唱,还是古典声乐家的诠释,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都不断引起所有乐迷的共鸣。
在英国以及全世界的大都会,每个晚上总有他的巡回演出团
在演出他的音乐剧。
截至1995年9月,仅《猫》一出音乐剧在世界的总收入就超过了20亿美元。
注意是截止1995年9月.在西方的很多地方,韦伯音乐剧中的曲调都随时可
能飘进你的耳朵。
他无疑是西方的通俗歌曲大王,或许正是根据这一点,人们才称他作当代舒伯特。
当年一贫如洗的舒伯特带着哀怨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可韦伯却是如沐春风,名利双收.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命运真是令人唏嘘.莫扎特也是穷困潦倒中死去估计韦
伯的个人资产很巨大。
因为伦敦西区是类似中国的王府井
一个音乐剧作出20亿美元的收入,看见人家GDP还是95年
1948年韦伯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伦敦音乐学院的校长,母亲则是钢琴教师。
祖父是男高音歌唱家,弟弟是当今颇有声望的大提琴家大提琴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
他的姨妈则是话剧演员.
安德鲁九岁那年,谱成了他的第一出音乐剧,由弟弟主演,用玩具城堡当布景,亲友则是观众。
长大之後,安德鲁先后进入牛津大学和皇家音乐学院深造,但是后来休学了,原因竟然是因为他那音乐学院校长的父亲不希望过度僵化的学校教育污染了他天赋的才华!(现在国内很多小城市音乐会几乎没法静心欣赏,大妈们都是来聊天的,
一场音乐会,从头聊到尾……所以这种环境中,不可能有音乐的繁盛景象)牛津都有人不看在眼里,真让我们这些俗人伤自尊.包括那个休葛兰特也是牛津毕业(他那音乐学
院校长的父亲不希望过度僵化的学校教育污染了他天赋的才华!——牛啊)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下音乐剧,今年上映的悲惨世界也是音乐剧改编(《悲惨世界》几段合唱极为动人)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
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
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伦敦唐人街周围就和这些大大小小著名的剧院和影院.一般是一条街之隔你在唐人街就
能看见悲惨世界的大幅股阿年广告牌子
就读牛津期间,韦伯结识了擅长文字、热爱流行音乐的好友提姆莱斯(Tim Rice)。
莱斯长他四岁,当时正在牛津攻读法律。
莱斯作词、洛伊韦伯谱曲,完成了两人合作的第一出音乐剧<<像我们这样的人>>(The Likes of Us)。
这部作品并不成熟,不久他们便分道扬镳,洛伊韦伯继续朝严肃音乐深造,而莱斯则放弃了法律系的学业,进入唱片界服务。
不过,他们对音乐剧的理想和狂热并未就此打消。
大家注意。
又出来一个牛人我们的民国培养人,也差不多阿法律系的人搞音乐,牛津法律系,英国首相的摇篮1967年,两人再度合作.两人的合作堪称珠联璧合,一个作曲,一个填词编剧,为伦敦市一所男校的期末演出谱写了<<约瑟与神奇的梦幻彩衣>>,是根据圣经里面的故事改编而成的.虽然长度仅有二十分钟,但是观众的反应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因此他们决定继续合作,法国人那时候做梦,现在我们也做梦(音乐和歌剧不好区分啊?其实都是音乐,歌剧更注重叙事和唱的那部分,但没有音乐基础是成不了歌剧的吧)1971年在纽约上演,获多项托尼奖。
1973年,该剧被拍成电影。
20世纪60年代,Beatles和摇滚乐由英国冲向世界,各国音乐剧作曲家对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渐转向吸收,韦伯率先在《耶稣基督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这部以古老的圣经故事改编的内容沉痛、主题严肃的音乐剧中采用了轻音乐及摇滚乐,使之具有了现代感,歌曲变得活泼,通俗、易于演唱。
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弦乐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从而加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
这部剧大胆地从不一样的角度来叙述耶稣基督被送上十字架之前最後七天的故事,形容耶稣其实也是人,也有不完美的人性弱点,引来了宗教界以及保守人士的抗议和抨击。
剧中由受到耶稣感化而从良的妓女「抹大拉的玛利亚」唱出的插曲( 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他),至今依然脍炙人口。
我说的的是技术其它他的歌曲如主题曲「Superstar 」、「Everything's Alright」,以及由出卖耶稣的门徒犹大唱出的「Heaven on Their Minds」等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这出戏在1973年被进一步拍成了电影。
1976年又与蒂姆·莱斯创作了以阿根廷庇隆夫人生平为题材的《艾微塔》(Evita),这出音乐剧被一些严肃戏剧专家认为是韦伯最有可能永久流传的作品。
这可大名鼎鼎了,不知道的就不多了,伊莲·佩姬(Elaine Paige)因饰演该剧主角庇隆夫人而扬名英美,成为当代最伟大的音乐剧天后,是当今世界身价最高的音乐剧演员,这个演员身高仅仅1.51玛当娜身高1.55个子矮不要担心,常歌去《艾微塔》是韦伯和杰出的编剧和词作者莱斯的最后合作。
后来两人能年争吵,分道扬镖.根绝《耶稣基督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的前车之鉴,洛伊韦伯与提姆莱斯学会了先利用唱片市场来打开知名度。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是取得良好市场效应.
1978年6月21日万千戏迷的热切期待之下,在伦敦爱德华王子剧院正式推出<<艾薇塔>>(Evita),创下了连续演出八年的纪录。
次年九月,它登上了百老汇剧院的舞台,同样大为轰动,上演了1567场,更开启了英国音乐剧作品入侵百老汇的狂潮。
(刚没注意到啊呜的话,音乐剧加了舞蹈这一环,歌唱上也更通俗了。
说唱部分也多。
乐曲上也有很多单曲,在情节的延伸下曲目跳跃很大。
比如韦伯的《猫》。
)这出戏从伊娃庇隆过世的噩耗传出开始,然後以倒叙的手法,描述伊娃庇隆如何从一个贫穷的乡下女孩一步步的往上爬,又如何施展她的手腕,最後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忍痛宣告退出政坛。
(个子矮去唱歌跳舞啊。
呵呵,梦露也不到一米六。
吼吼。
关键是容貌身材性感。
不过美声的太爱唱不起来我看)正如《耶稣基督万世巨星》破坏了一般人心目中耶稣基督完美的形象,<<艾薇塔>>也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伊娃裴隆的故事而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招致阿根廷人民的抵制和抗议。
1996年,当本剧被搬上大银幕的时候,更因为电影公司请麦当娜(Madonna )这位形象一向惹人非议的热门女星出任女主角而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这首歌曲应该来自阿根廷民谣,但是错了,是一
个英国作曲家1982年两国开战,但是这首英国人的作曲使很多人对这个帕潘斯草原
国家心驰神往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是国音乐剧女王伊莲-佩姬首唱。
麦当娜、奥康娜、萨拉-布莱曼等翻唱)2002年韩日世界杯,在中央五台的转播的阿根廷国家队止步于最后16强,潇洒的巴蒂斯图塔和其他球员落寞地离开足球场上, 音乐编导们安排这段音乐,让无数阿根廷的粉丝们是黯然神伤,流下热泪.
1981年,<<猫>>(Cats)伦敦的首演.。
它是根据大诗人艾略特(T. S. Elliot)的诗集谱写而成的。
过去的音乐剧,讲的都是人的故事,这出戏却别开生面讲猫的故事,叙述在陋巷里求生存的野猫,其实也跟人类一样,有各种不同的个性和谋生的方式,相当的富有哲学意味。
这出戏用人来扮演猫,所有的演员都打扮成猫的模样.更令人惊奇的是,不但台上的布景和道具如汽油桶、垃圾箱等等,都随著「比例」放大,连台下的观众席也一并改成跟台上一样的东西.百老汇历史悠久的「尊爵剧院」为了要上演这出戏,不惜暂停营业、进行大规模的改装,甚至连剧院外观也配合著改变,魄力令人惊讶.置身于看戏的人们彷佛自己也成了猫。
戏上演的时候,「猫咪」们由四面八方、从观众席中跳进舞台,甚至还会爬到观众怀里撒娇。
专家们公认,猫将会青史留名还有伦敦西区1982年在伦敦、1985年在百老汇上演的韦伯的<<歌与舞>>(Song And Dance),其实是由两部早先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挑个星期天告诉我】(Tell Me on a Sunday)和【变奏曲】(Variations)合并而成的。
描述一个客居纽约、无法适应美国男友的英国女孩爱情生活上的困顿。
咱们的领导人喜欢民歌选手。
用甲方乙方的话说,喜庆剧中的同名主题曲(Tell Me on a Sunday)与(Take that Look off Your Face)(别给我那种表情)都成了畅销曲。
由于因为(歌与舞)提姆莱斯强力建议由曾经担任<<艾薇塔>>首演女主角、当时正红的英国舞台女伶伊莲佩姬(Elaine Paige)来独挑大梁。
包括韦伯在内,几乎全公司的人都反对,这使得莱斯与洛伊韦伯的关系急遽恶化,两人最终分手.<<歌与舞>>,获得了举世的喝采,而麦金塔也就此成了洛伊韦伯事业上最重要的伙伴之一。
进入80年代,一个女人出现在韦伯的生活中,不仅改变了他的家庭生活,又将他的音乐剧创作引向一个新的高度,进入80年代,一个女人出现在韦伯的生活中,不仅改变了他的家庭生活,又将他的音乐剧创作引向一个新的高度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是英国跨界音乐女高音歌手和演员。
中国人喜欢叫他老萨她这几天马上要到中国北京上海几个城市我看布萊曼年轻时候的事情,天分一般投靠有的机构,没有被录取1981年,布莱曼参加的当时音乐剧《猫》的面试,结果刚刚开口唱了两句就被打断了。
有人通知她:该剧作曲安德鲁·洛伊·韦伯请她第二天到家里去面谈。
21岁的布莱曼自然知道这次会面对自己的重要性。
为了显示自己符合剧组招聘要求中“与众不同”的要求,她把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从上到下一身碧绿,还弄了个蓝色的莫希干头,就这样出现在韦伯面前,演唱了韦伯在1976年的作品《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几个月之后,她获得了杰米玛这一角色。
当时,韦伯的第一任太太也没有看好她,韦伯也不是完全看好她。
在《猫》剧组待了一年之后,布莱曼转到查尔斯·施特劳斯的儿童剧《夜莺》中担任主角。
你们都没有从艺术眼光了解有一天晚上,韦伯决定去看一看她在剧中备受好评的表演,结果大吃一惊:这样一副上天赐予的好嗓音,自己竟然白白让她在自己的剧组里耗了一年!我认为,韦伯当时在想写东西,找灵感包括我准备这个讲座,为了开头等很多方面找不到头绪这个夜晚改变了韦伯和布莱曼日后的事业和生活。
他们到那一刻为止仍然保持的工作关系在那之后发生了变化。
估计那天晚间,两个人都没有睡好.
韦伯这种人估计那时候根本看不上女演员太多了然而,虽然郎情妾意,两个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各自的婚姻——韦伯已有妻室;而布莱曼的丈夫,则是她在Hot Gossip时结识的一位摇滚乐队经理人。
一时间,他们的关系几乎成为英国报纸津津乐道的新闻,
受到的关注仅次于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小姐的联姻。
就在举国上下的沸沸扬扬之中,1984年,这一对有情人终于结为眷属,这也将布莱曼的演唱事业一步步带向巅峰。
从此莎拉布莱曼就成了洛伊韦伯音乐作品的最佳代言人。
这两位的结合,产生一个伟大的音乐剧李少将结合搞出一个小坏蛋。
此后,布莱曼在多部韦伯的音乐剧中担任主演,包括《歌与舞》(Song and Dance)和安魂曲(Requiem),后者是韦伯专门为其声音创作的,布莱曼凭借此作品得到了她第一个格莱美奖提名。
布莱曼随后在韦伯的《歌剧魅影》中扮演克莉丝汀,这一角色是韦伯为她量身定制的,并坚持由布莱曼出演,后来当该剧登陆美国百老汇演出时,美国方面以知名度为由要求替换布莱曼,韦伯为了让布莱曼继续出演,甚至威胁停止上演该剧,最终,两方达成了妥协。
资本主义社会是不能讲人情的。
你讲人情,观众呢。
你上了床,就能保证票房吗。
尤其现在音乐剧投资都很大英美没有文化部歌剧魅影是迷倒众生的超级经典它可以说是八○年代以来全世界最迷人、也最卖座的音乐剧之一。
它的故事蓝本,取材自法国小说家嘉斯东李荷(Gaston Leroux)的同名作品,背景是著名的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已经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曾经上演过无数伟大的歌剧和芭蕾舞剧。
这所歌剧院,是由热爱表演艺术的法王路易十四,在西元1669年批准兴建的。
十九世纪末期,它曾经一度没落,直到本世纪中期才又兴盛起来。
在本世纪的初期,嘉斯东李荷前往巴黎歌剧院参观,看到了歌剧院地底下的人工湖,叹为观止,於是发挥了超高的想像力,写成了<<歌剧魅影>>这本小说。
描述一位面容丑陋的音乐奇才,隐居在歌剧院地下的迷宫里,有如鬼魅一般的神出鬼没,他爱上了歌剧院里一位小牌的女演员克莉丝汀,决心把她扶植成大明星,任何人只要妨碍到她成名的机会,就会被他杀死。
但是到了最後,他还是落得一场空,因为他终於发现,真正的爱情是勉强不来的,而克莉丝汀始终深爱著自己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一个在幕後以财力支持剧院的男爵,两人宁死也不愿分开。
<<歌剧魅影>>正式推出,男主角改由童星起家的资深演员,也就是这出戏筹画初期就锁定的麦可克劳福(Michael Crawford)担任,动人的剧情、迷人的音乐、加上特殊设计的舞台效果,这出戏几乎是一夜之间造成了轰动,短短几天之内,就把整整一年的门票预售一空。
不但莎拉走红,连克劳福也因此真正成为巨星。
1988年一月,两人转移阵地,征服了百老汇,克劳福更因而夺得该年度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东尼奖。
一年票卖光该剧自1986年在伦敦西区首演以来,长盛不衰,成为伦敦西区第二长寿的音乐剧(在伦敦仅次于《悲惨世界》)。
在美国纽约百老汇,该剧的纽约制作版自1988年上演至今,于2006年打破了由《猫》创造的连演纪录,成为了百老汇历史上最长寿的音乐剧。
悲惨世界大概演了20多年,还在演,大家有机会去伦敦唐人街,就看得到2004年,由乔尔·舒马赫导演的电影版本上映。
在世界范围内,该剧取得了近60多项主要的戏剧奖项。
截止到2011年,已在全球27个国家、145个城市上演过,发行过不同语言、不同制作版本的唱片。
2004年,该剧第一次与中国大陆观众见面,当时的亚洲巡演制作版剧组,在上海大剧院连演近百场,轰动申城的文艺界,成为上海年度文化盛事之一。
25年来,《剧院魅影》累计票房收入超过到32亿,压倒任何一部电影作品。
该剧的英语剧组版本在伦敦、纽约、拉斯维加斯三地常驻当地剧院演出。
32亿美元,恐怕不是中情局控制了,应该犹太人操纵法国一直以文化自傲于英美,换句话,法国老想跟英美比文化法国人即使会英语,也装在自己不会。
但是现在时光倒流,你看这两部作品法国的作品要靠英国人推广,雨果牌子响不
英国人在法国哪里搞来,然后在英国上映,你看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密切交往,这就是文化因素作用。
英国的艺人和运作要想推广全世界,又必须借助美国庞大的市场和渠道.
我们知道的英国著名艺人查理.卓别林,费雯丽,奥立佛,导演大卫恩里克这些领域内的大
腕都在美国得到发展.
哈里波特的运作不也很形象吗1987年,韦伯又创作了《星光快车》(Starlight Express),该剧于1987年3月15日在纽约百老汇格什温剧院上演,连演761场。
大家注意,介绍韦伯时候,大多数使用连演8年,上演800多场这些震撼人的数字。
大家想过一个问题吗,什么样的文化体制能使人这么安静呢
中国75年的文化部长是改变样板戏上海音乐学院的于会泳
它讲的同样不是人类的故事,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演出几列各色火车的故事,让演员身穿代表金属车厢质感的「盔甲」和轮鞋,扮演火车。
大约78年自杀描述一辆受损的蒸汽小火车头「路斯提」(Rusty 也是生锈意思),在它的「父亲」鼓励之下,参加火车的越野竞赛,最後击败了包括一辆闪亮的柴油机关车和一辆眩目的电动机关车在内的许多「对手」,赢得了冠军。
这出戏一推出就造成了轰动,因为它的舞台设计和声光效果比【猫】更胜一筹。
1987年,它越过大西洋,登上百老汇舞台,以超过八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成为百老汇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作品之一。
上演这出戏的盖希文剧院为了这出戏不惜大幅改装,光是舞台部份就花了两百五十万美元。
这些高科技的场景包括了好几层会在黑暗中闪闪发亮的滑冰跑道,甚至在半空中还有一座可以上升、下降、转动自如的铁桥。
而即使是噱头十足,这出戏的音乐却依然毫不含糊,拥有了「Starlight Express」、「Only You」和「I Am the Starlight」等多首极其动听的畅销曲。
《日落大道》,是九十年代票房最佳的音乐剧之一,1993年七月十二日在伦敦推出首演。
是“音乐剧教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不朽名剧,由获得11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同名影片改编,20世纪九十年代票房最佳的音乐剧之一,1993年7月12日在伦敦首演,获得轰动性成功,并于1995年一举囊括该年度托尼奖7项大奖。
由于洛伊韦伯的上一出戏《爱情面面观》(Aspects Of Love,又译“爱的观点”)在票房上并非很成功,这出戏的轰动可以说让他重新扬眉吐气。
几个月之后,它先是在洛杉矶推出,继而又登上百老汇舞台,而上述的两起诉讼事件也使得它的知名度随之暴涨,人人都在谈论这出戏。
事实上,这出戏之所以会引人瞩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原版”,因为它是根据好莱坞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部同名经典名作“日落大道”改编而成的。
1998年:《微风轻哨》(whistle down the wind)作曲No Matter What是Andrew Lloyd Webber为其音乐剧Whistle Down the Wind所创作的歌曲
98年,Boyzone的新歌加精选专辑《By Request》发行,先于专辑发行的单曲《No Matter What》大获成功,击败了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获得英国全年总冠军。
这是Boyzone史上最畅销的单曲。
Boyzone为爱尔兰的男孩组合Westlife开启了成功之门。
No matter what 无论如何
Boyzone
No matter what they tell us 无论他们告诉我们什么
No matter what they do 无论他们对我们做什么
No matter what they teach us 无论他们教给我们什么
What we believe is true 我们坚信的才是真理
No matter what they call us 无论他们如何称呼我们
However they attack 无论他们如何诋毁我们
No matter where they take us 无论他们把我们带到哪里
We'll find our own way back 我们将找到自己回来的路
I can't deny what I believe 我不能背叛我的信念
I can't be what I'm not 我不能虚伪地活着
I know our love forever 我知道我们的爱将永恒
I know, no matter what 我知道,无论如何
If only tears were laughter (ooh) 一旦眼泪化作微笑
If only night was day (ooh) 一旦黑夜变成白昼
If only prayers were answered (hear my prayers) 一旦祈祷得到回答(听我的祈祷) Then we would hear God say (say) 我们就能听到上帝的声音
No matter what they tell you (ooh) 无论他们如何告诉你们
No matter what they do (ooh) 无论他们对你们作什么
No matter what they teach you 无论他们教给你们什么
What you believe is true 你们坚信的才是真理
And I will keep you safe and strong 我将保佑你们平安和强壮
And shelter from the storm 也为你们挡风遮雨
No matter where it's barren 无论那里如何荒芜
A dream is being born 一个梦想正在诞生
(Ooh)
No matter who they follow 无论他们追随着谁
No matter where they lead 无论他们去向哪里
No matter how they judge us 无论他们如何判决我们
I'll be everyone you need 我将永远和你在一起
No matter if the sun don't shine (sun don't shine) 无论太阳是否明亮(太阳暗了)
Or if the skies are blue (skies are blue) 或者天空是否蔚蓝(天空是蓝色的)
No matter what the end is 无论结局如何
My life began with you 我的生命从你开始
I can't deny what I believe (what I believe, yeah) 我不能背叛我的信念(我的信念)
I can't be what I'm not 我不能虚伪地活着
(I know, I know) I know this love's forever (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这爱将永恒
That's all that matters now 现在这就是一切
No matter what 无论如何
No matter what (no, no matter, no) 无论如何(无论)
No, no matter 无论
That's all that matters to me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切因为我喜欢
我特地给大家歌词
大家注意,英语文化的国家交流太厉害
爱尔兰什么都和美国接近,包括口音原因是血海深仇,里面有个Ronan Keating ,我非常喜欢他唱的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
电影
有个视频,当他出现在英国歌迷面前,女孩子一片叫声
一个字帅,希望大家喜欢阿
英国国家剧院前顾问、原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约翰·罗素·布朗认为,韦伯的成功得益于他聪恩多明地利用了当代舞台美术、宣传推广、营销管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