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包装工艺过程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5.2 排列图法
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下图所示: 排列图表明:酒杯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划痕和气泡,一旦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大部分质量问 题即可消除
图 酒杯质量问题排列图
15.2 排列图法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某化工机械厂为从事尿素合成的公司生产尿素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上面共有成千上万个焊缝和焊点。由于该厂 所生产的十五台尿素合成塔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焊缝缺陷,由此对返修所需 工时的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封口是在包装容器内维持真 空的条件下,食品与外界环境隔绝不再 因受外界空气及微生物的污染而引起腐 败,密封质量不符合要求会使食品与空 气接触而氧化变质。
罐头食品杀菌的目的是杀死 对食品起败坏作用和产毒的微生物,杀 菌时要尽量做到保存食品原有的色泽、 风味、质地及营养价值。如果杀菌不彻 底,罐头内的微生物在条件适宜生长时, 就会大量繁殖,使食品败坏。
工序:组成包装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工步:在一个工序中分别完成的那部分包装 工艺过程
所有的工序并不在一个厂加工 工序划分可以不同 每个工序包含不同的工步
包装工艺规程的作用
包装工艺规程(包装工艺过程文件)
指导生产,保证包装质量,计划组织生产; 根据规程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包装工艺规程有利于经验交流和技术推广; 为未来的投资和生产提供原始资料;:前期准备阶段(包装品 供应):清洗、干燥、制备 中期主要阶段:计量、充填、捆扎、贴标 后期工作阶段:堆码、存储、装运
②
包装工艺路线的一般顺序: 原则: 安排主要的包装顺序 安排必须的检验工序 安排辅助工序
3.设备的选择与布局。 符合下列条件可考虑选择自动化生产线 布局
15.2 排列图法
概念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 (Pareto)。 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 和一条折线所构成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5.2 排列图法
(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和收集数据: 选题;调查期间;必要性数据及其分类;数据收集方法。 (2)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将数据填入其中,并计算合计栏。 (3)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 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 (4)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的刻 度,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 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刻 度(100%)高度相等。横轴上将频数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 (5)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格 项频数大小。 (6)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描点,用实线连接, 画累计频数折线(帕累托曲线)。
五、包装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 包装品的技术范围
包装品技术规范的要求:
列出包装品重要质量标准 列出需要避免的不合格内容:极重要、重要、一 般 确定不合格率,即合格质量水平 确定验收和检验方法
内容:技术规范的制订、标记日期和代 码、使用范围、性能要求、测试方法、 不合格情况、装运条件、装潢印刷
1 15.0 15.1 15.2 15.9 15.1 2 15.8 15.3 15.0 15.2 15.0 3 15.2 15.0 15.3 15.0 15.3 4 15.1 15.6 15.6 14.9 14.7 5 15.9 15.7 15.1 14.8 14.5 6 14.7 14.8 14.9 14.5 15.5 7 14.8 14.5 14.2 15.1 15.0 8 15.5 14.2 14.6 15.5 14.7 9 15.6 14.9 15.8 15.6 14.6 10 15.3 14.9 15.2 15.1 14.2 Li 15.9 15.7 15.8 15.9 15.5 Si 14.7 14.2 14.2 14.5 14.2
第四篇 包装工艺过程
第14章 包装工艺规程
包装件=包装品(包装材料+包装容器) +被包装物 包装工艺过程:对各种包装材料或半成 品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将产品包起来, 使之成为商品的过程 包装工艺规程:以文件的形式描述包装 工艺过程
第一节 包装工艺规程制订
一、包装工艺过程基本概念 工序和工步:
制定包装工艺规程的原则
三大原则:
遵守产品包装的技术要求,保证品质,提高效率。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 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设备,保持发 展的持久性
三、制订包装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被包装物品的特性和形态 包装的技术条件:保护条件和标准 生产纲领:年总产量=基本年产量+附加年 产量 包装生产车间和工步的生产条件:环境、设 备、价格、工人技术 国内外包装生产现状和发展现状:引进、改 进先进的生产规程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3 因果分析图法
——注意事项
(1)问题尽量具体、明确、有针对性 (2)集思广益 (3)分析到能采取具体措施为止 (4)主要原因的确定 (5)对关键因素采取措施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5.4 直方图(histogram)法
——概念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 得的数据进行整理,从而找出数据变化 的规律,以便测量工序质量的好坏。
充填是将内容物装入空罐头 容器。充填时罐头内要留有一定的顶隙, 其大小直接影响罐内食品的容量、真空 度的高低和杀菌后罐头的变形。
排气是在食品充填后将罐头食品组 织中所含的空气尽量排除掉,使罐头在加热杀 菌时不致因空气的受热膨胀而造成罐内压力过 大,使罐身变形或罐缝松裂;同时也使罐内形 成一定的真空度,可以抑制残存在罐内的好气 性微生物的活动,减轻罐壁的氧化腐蚀及减少 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的氧化损失,更好地 保存罐头食品的色、香、味。一般要求排气至 密封罐内中心温度达摄氏70度-80度。
15.4 直方图(histogram)法
——作图步骤 1、收集数据 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L、最小值S和极差R 3、确定数据的大致分组数k 4、确定各组组距 5、计算各组上、下限 6、计算各组中心值bi 7、制作频数(频率)分布表 8、绘制直方图
j
在5M1E(人、机、料、法、测量及生产环境)充分固定并加以标准 化的情况下,从该生产过程收集n个数据。n应不小于50,最好在 100以上。 滚珠直径x (单位: mm)
数量巨大。 长期包装一个产品,无需调整。 包装品和产品源源供应。
4.包装工艺规程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经济分析。 (1)工时定额 单件时间: 工艺操作:设备自动化程度。 辅助操作 经验值 其他操作 (2)技术经济分析:要求全面:运输、方便、 销售、储存
六、包装工艺规程的形式 包装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以工序为单位 包装工艺过程工序卡片:工作简图、工步 说明
1、收集数据
i
1 2 3 4 5
Li为第i行数据的最小值 Si为第i行数据的最小值
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L、最 小值S和极差R
L=maxLi=15.9
1≤i≤5 1≤i≤5
S=minSi=14.2
R=L-S=15.9-14.2=1.7
区间[S,L] 称为数据的散布范围,记作B,全体数据在散布 范围内变动。本例B= [14.2,15.9]。
罐头食品包装的工艺技术
罐头食品保藏的原理是依靠容器密封,适度杀菌, 成品 达到商业无菌要求,能在常温下长期存放。因此,罐 头食品对包装容器的密封性要求非常严格。包装容器 是罐头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达到绝 对密封,罐外的空气和微生物无法侵入罐内,保证罐 头食品不会受到二次污染;第二是罐头包装容器内壁 与食品接触部位必须能够耐腐蚀,保证食品不受到容 器腐蚀而影响到食品安全卫生和色香味。 罐头食品的生产工艺因品种和原料多样化使工艺流
用途
直方图是用于对大量计量值数据进行整 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即分析数据 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总体的分布特征 进行统计推断的方法。 主要图形为直角坐标系中若干顺序排列 的 矩形,各矩形底边相等,为数据区间。 矩形的高为数据落入各相应区间的频数 或频率。
直方图基本格式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冷却工序 罐头在杀菌完毕后,必须迅 速进行冷却,否则罐内食品仍保持相当 高的温度继续烹煮,会使产品色泽、风 味发生变化,有时组织结构也会受到影 响。
第15章 包装工艺过程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发展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检查、被动、无法预防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事先限制、主动预防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ISO9002
3、确定数据的大致分组数k
建议分组数参照下表选取,或按下述经验公式确定: k=1+3.322lgn 本例取k=6。 分组数参照表
数据个数n 50—100 100—250 250以上 分组数k 6—10 7—12 10—20
经验表明,组数太少会掩盖各组内数据的变动情况;组数太多会使各组 的高度参差不齐,从而看不出明显的规律。
第二节 典型包装工艺规程的制订
一、食品包装工艺规程的制定 以罐头为例 1 罐头包装用材及容器的选用
罐头包装容器主要采用马口铁罐、薄壁玻璃瓶罐、 蒸煮袋、空金属罐及空玻璃瓶罐,可直接从定点生 产厂家购买,蒸煮袋可购买预制袋或直接由罐头生 产厂生产。空罐在使用之前应检查,要求罐型整齐、 焊缝完整均匀、罐口和罐盖边缘无缺口或变形、镀 锡薄板上无锈斑和脱锡现象。玻璃罐应形状整齐, 罐口平整光滑,无缺口,厚度均匀,玻璃内无气泡 和裂纹。有的空罐在装罐前要进行清洗,清洗后不 宜长时间久放,以免再度污染。
焊缝缺陷的排列图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5.3 因果分析图法 ——概念
也叫特性因素图/鱼刺图/石川图,是整理和 分析影响质量(结果)的各因素之间的一种 工具。 形象地表示了探讨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有 条理地逐层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原因结果”“手段-目标”的关系,使问题的脉 络完全显示出来。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5.3 因果分析图法
——基本格式:由特性,原因,枝干三部分 构成。首先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大原因,然后 寻找到大原因背后的中原因,再从中原因找到 小原因和更小的原因,最终查明主要的直接原 因.
质量管理工具
15.3 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的编制步骤
绘制因果分析图最一般的方法是“大枝展开法”,这种方法是 从大枝到中枝、从中枝到小枝,按此次序提出各种要因,这样往 往可以将各种因素限制在预先确定的框框内,容易形成小而整齐 的因果图。因果分析图的具体绘制一般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概念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即:把收集来的原始质量数据,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 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质量数据分层的标志(5M1E) 原则 o操作者 根据分层的目的 o机器设备 按照一定的标志 o原材料 o操作方法 数据的归类 o不同的时间 分层的关键 o不同的检验手段 o废品的缺陷项目
四、制订包装工艺规程的步骤
研究和分析被包装物品的全面情况:性质、运输、储存、销售、 防护 包装设计:造型:包装容器外形的构思和创造,结构:包装内 外部结构的设计,装潢:利用艺术手段对包装进行外观的平面 设计,表现方式:生产工作图、效果图 选择包装品:考虑特性、加工性能、来源 拟订包装工艺路线 确定包装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确定每个工序的技术要求和经验方法 确定每个工序的工时定额 技术经济分析 填写包装工艺规程文件
第一节 包装质量特性值的统计分析
一、包装精度和包装误差 包装精度:包装后的数量与技术规范规 定的数量符合的程度 包装误差:
偶然误差:无规律 系统误差:大小、方向固定或规律变化
分层法 排列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 直方图法 散布图法 控制图法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5.1 分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