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霍乱病篇.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四逆加人参汤证
[原文]
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 參湯主之。(385)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灸) 附子一枚(生,去皮, 破八片) 幹薑一兩半 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分溫再服。
[讨论]
1 证治
本证是在四逆汤证的基础上又津液枯竭, 故其治疗是在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的同时,加 人参益气生津。
(三)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原文]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 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390)
通脈四逆加豬膽湯方
甘草二兩(炙) 幹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豬膽 汁(半合)
上四味,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加入豬膽汁,分二次溫服。
2 消息和解其外,是谓可根据病人的具体 情况进行加减。如因吐利致阴液受伤,表现 为脉沉迟者,可用桂枝新加汤;若卫虚多汗 而身痛者,可用黄芪建中汤;若卫虚多汗恶 风而身痛者,可用桂枝加附子汤。
第三节 愈后调理
[原文]
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 氣故也。(391)
[讨论]
病燥热亢盛不同。
3 下利后大便硬的预后
下利后当便硬――下利伤津,肠道失润
硬则能食者愈――腑气尚通,胃气尚和
今反不能食――胃气未复
到后经中,颇能食――六日后稍能食,为胃

气稍复
复过一经能食一日,

即前述十三日愈
不愈者,不属阳明也――当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第一节 霍乱病脉证
[原文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 此名霍亂。(382)
[讨论]
1 提出霍乱的定义。 2 与太阴病的区别 太阴病也有呕吐下利,但太阴病还有腹满
时痛,病情较缓;
霍乱则发病突然,顷刻之间吐泻交作,挥 霍撩乱。
[原文]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 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 下,又利止,複更發熱也。(383)
湿霍乱:上吐下泻,挥霍无度者。又分寒 热。
干霍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腹中绞痛, 烦闷欲死,短气汗出者。
西医的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 病,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不是相同的概 念。
五 与伤寒的关系
霍乱的发病与外感有关,与伤寒相似,如 头痛、发热、恶寒、身疼等,故需鉴别。张 仲景将其放在伤寒六经病之后,以供鉴别。
第二节 霍乱病证治
一 霍乱与伤寒的区别
[原文]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 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 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 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 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硬,硬 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 食,複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 不屬陽明也。(384)
[讨论]
在通脉四逆汤证虚阳欲脱的基础上,又有 津液枯竭,即吐已下断,津液枯竭,下无所 下,吐无所吐,非阳气恢复的吐下停止,因 其在吐已下断的同时,不是厥回脉通,而是 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故其 治疗,一方面要用通脉四逆破阴回阳,再加 猪胆汁益阴,并反佐。
对本条的理解,应联系少阴病篇的(317) 通脉四逆汤证,(314、315)的白通汤、白 通加猪胆汁汤证。
第七章 霍乱病篇
霍乱病概论
一 霍乱的概念
霍乱,是以突发呕吐下利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病证。
霍,有急骤、卒然之意;乱,有撩乱,变 乱之意。因其发病突然,顷刻之间吐泻交作, 挥霍撩乱,故名霍乱。
二 《内经》对霍乱的记载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之发……呕 吐霍乱。
《灵枢.经脉》: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 乱。
[讨论]
1 霍乱兼表与伤寒传里致吐泻的区别

脉涩――吐泻伤津
霍乱兼表

吐泻在先

脉浮――表证为主
伤寒传里

伤寒先有表证,四五日后

出现吐利
2 霍乱吐泻后伤津化燥转属阳明的预后 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吐泻 伤津化燥,肠道失润 此属阳明,必便硬――虽便硬,但无潮 热、谵语等燥热之象 十三日愈――经尽故也,治之不可攻下, 待津液恢复即愈 霍乱吐泻伤津化燥所致的大便硬,与阳明
2 四逆汤类方归纳
(五)桂枝汤证 [原文]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 宜桂枝湯小和之。(387)
[讨论]
1 霍乱吐利止是脾胃和,身痛不休是表未 解。桂枝汤的作用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其解肌的作用即是补脾胃,通过补脾胃而达 到调和营卫,祛除外邪的目的,而霍乱病的 病变重心是脾胃损伤,升降紊乱,现虽吐利 止,但大病之后必脾胃虚弱未复,故桂枝汤 补脾胃,调营卫,祛外邪,是最佳选择。
[讨论]
1 霍乱兼表证与伤寒的区别
相同:都可表现为吐利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表证并见。

霍乱:先有吐利,或吐利与表证同见。

发病过程

伤寒:先有表证向里传变后才现吐利。
不同:

霍乱:发病急,吐利交作。

病势

伤寒:发病缓,吐利势缓。

2 伤寒过程中有表证与吐利同见的,如桂 枝人参汤证就是。但桂枝人参汤证是先有表 证,经过误治,损伤了脾胃,然后出现吐利。 当然也可能是素体脾虚的人本有吐利,复感 寒邪而见表证,但吐利的程度还是和霍乱有 明显的区别。
1 原文分析
吐利发汗――霍乱经过治疗
脉平――病邪已去,病情向愈
小烦――病后未慎饮食所致,

即“新虚不胜谷气”

2 处理原则
根据《差后劳复病篇》第398条的原则是 “损谷则愈”,控制饮食即可。当然也可适 当用些健脾和胃消食药,如保和丸之类。
二 霍乱治法
(一) 五苓散、理中丸证 [原文]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
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6)
[讨论] 具体内容见太阴病篇。
(二)四逆汤证
[原文]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 冷者,四逆湯主之。(388)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 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389)
《灵枢.五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 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 则为霍乱。
三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饮食不洁。 2 外邪:寒湿、湿热、疫疠之气等。 (二)病机
脾胃损伤,升降紊乱,清浊相干,气机 逆乱。
四 后世对霍乱的认识
分为湿霍乱和干霍乱。
[讨论]
1 原文分析
霍乱的急剧吐利,很容易阳随津脱,而成 阳气虚脱,四肢厥冷,此即四逆汤证。如果 按照西医学的诊断,就是失液性的休克,因 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所致。
其中,(388)是典型的四逆汤证,(389) 已有内寒外热,脉微欲绝,与少阴病的(317) 相同,可用通脉四逆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