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 、湿衣服晾干
C 、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 、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
课题2院子的构成
一.原子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1.原子中: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 原子的序数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r(O)
2.657×10-26Kg 1.993×10-26Kg ×1/12
= 16
1、俄罗斯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
175 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是____________。
2、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
C)
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O : 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2H: 2个氢原子 Na: 钠元素或一个钠原子 2Mg: 2个镁原子 nS: n个硫原子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5个氧原子: 5O 2个铜原子: 2Cu 氮元素 : N 3个磷原子: 3P
谢谢大家
离子所带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表示: 离子符号 Mg2+
书写:电荷数标注在 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先写数字;后写电
+12 2 8
性“+”“-”符号)。
意义:2 Mg2+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2个镁离子
2. 根据下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9 2 7 +9 28 +11 28 +12 282 +17 287 +18 288






⑴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②__③__⑥__;
⑵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①__②__;
⑸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_④____,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_①__⑤___;
⑹与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⑤____;
⑺图中粒子的符号分别为:_F_、__F__、__N_a_+_、__M_g_、_C__l、__A_r_。
3、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A 、分子质量变小了 B 、分子体积变小了
C)
C 、分子间隔变小了 D 、分子构成改变了
D 4 、下列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D 、海绵能吸水
5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 )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8个(He为2个),已经是稳定结构
1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
A D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111
B.161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微粒性; 分子是不停得运动的——运动性; 特性: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间隔性; 同种分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的物 质化学性质不同 表示: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除分子外,原子和离子也 可以构成物质。气态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 有机物等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最外层)
弧线表示 电子层
+11 2 8 1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数字1也可以表示 最外层电子数 圆圈表示 原子核 圈内数字表示 质子数 “+”表示 原子核带正电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2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8_个电子。 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 ⑵电子先排满第_1__层,再排第_2__层,排满第_2__层,再排第__3_ 层。(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 ⑵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分子构成。
D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 ( )
A、氧原子
B、氢原子 C、氧分子 D、水分子
2、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
C 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很大
)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原子
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性: 微粒性;运动性;间隔性;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区别 与联 系: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练习:
分子有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能构成 物质,都能即将种类,又讲个数。
微观 解释:
物质本身的分子发生变化的是化学变化,分子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物理变化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17 2 8 8
得 电 子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B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3、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
为( B )
A.50
B.86
C.136
D.222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一层(2个) 第二层(8个) 第三层(1个)
钠原子的结构 (11个电子)
1.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
C “铁、镁、锌、钙”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非金属
营养成分 铁
镁锌钙
含量㎎/g 4.5~5 90~100 3~4 280~300
2.地壳里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由低到高依次是( A 氧、硅、铝、铁 B 氧、硅、铁、铝 C 铁、铝、硅、氧 D 铝、铁、硅、氧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2.相对原子质量(Ar)
以一种 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比 。
规律A:r相= 碳对一原原种子原子质子质量的的量质1≈量/12质子(数定义+式中)子数
已知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 求出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