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 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挖掘文本,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课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和弟弟在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上玩耍的快乐场景以及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到原因的过程。

同时,本单元还是习作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将“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作为语文要素,“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作为写作要求,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承担着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的学习与运用的任务。

在前面《搭船的鸟》一课学习中,学生跟随作者细腻的文笔,观察到翠鸟美丽的外貌以及捕鱼时敏捷的动作,已初步感受到细致观察的好处,增强了留心观察的意识,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注差异,谈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知能力。

但所学专业知识和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时的颜色变化不易理解,难以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教学中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模拟表达和视频的科普让学生对这一新鲜的专业知识真实可感。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些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但他们对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在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在自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教师再适当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更快投入学习。


三、基于教材,述目标
依据教材编排、学生的学情特点,结合新课标对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要求,第一课时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读“蒲公英、玩耍、喜爱”等词语,会写“蒲、察"两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哈欠、合拢”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精读第3自然段,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承接目标,抓要点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把教学集中在一两个核心点上,才能真正实现“一课一得"。

因此本课设置
教学重点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

教学难点为通过第3段的学习,感受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和乐趣,从而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突出主体,道方法
本篇课文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还蕴含蒲公英生长变化规律的科学知识。

因此:
教法上:我以读为本,采用谈话法,圈画关键词、动作模拟和视频辅助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内容。

学法上:为了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将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思考探究、感悟、想象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立足发展,讲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识字导入,趣揭课题
(1)教学开始,先出示词语“蒲公英”,学习“蒲"字,强调结构。

三年级的孩子正值中低年级过渡,一些学生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所以很容易把“蒲”写成左右结构,在这里可做强调。

(2)观察图片,学习“察"字再出示两幅图片:一幅为蒲公英绒球图,另一幅为蒲公英花朵图,让学生猜测哪一幅是图是蒲公英。

预设通过课下查阅资料、观察等方法知道,借机板书“观察”,学写“察",知道“察”就是仔细看,适合小结:认真观察的孩子总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发现!
(3)出示第一段句子,观察背景图,询问学生有何感受。

根据
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金色草地的美。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能真正把握文章大体内容,因此在本环节,我会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出示自学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
1.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快乐场景;
2.“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2)学生阅读完毕,我会通过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生字小游戏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字词认读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相机正音,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以及强调“拢”的形近字“笼、聋、珑、胧"的辨析组词。

因此这一环节,既为学生扫清了字词障碍,也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为接下来的研读打下基础。

(三)精读段落,探究秘密
在学生对课文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精读第3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1)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结合课后习题第2小题,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圈画关键词,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通过借助手掌的动作模仿演示理解“合拢"的词义,播放蒲公英开花的视频的形式,询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发现,并逐步完善表格。

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知道了草地变色的奥妙及原因。

(2)教师小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个有趣的发现?引导学生得出:作者发现草地变色这个现象是因为细致观察且持续观察。

(板书:细致、持续)
(四)拓展延伸,完善认知
语文是生活中的语文,大部分学生对蒲公英的认知还停留在低年级的课文里,如二上《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借助风转播种子,在本课中它还是孩子们的好朋友,给孩子们带来欢乐。

本环节我将出示一份蒲公英的知识小档案:可入药,清热解毒,对人类大有裨益。

以此完善学生对蒲公英的认知,了解大自然还有很多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重视,却对人大有作用的事物,启发学生课下多观察,探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总结:我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仔细观察。

2.作业布置:课堂虽已结束,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刚刚开始,为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因此我设计了如下分层作业基础性作业:认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尝试脱离书本,说出草地变色的原因。

拓展性作业:尝试观察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的变化情况,如睡莲、夜来香早晚的变化,小猫眼睛在白天和黑夜的不同状态,含羞草叶片开合,豆芽的生长变化情况等,完成一份观察记录单。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案的浓缩,课文内容的主线。

本次板书突出了学习重点,条理清晰,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七、反躬自问,说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