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1)
一、选择题
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
A常见碱纯碱、烧碱、熟石灰
B常见合金生铁、铜绿、硬铝
C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钙等
A.A B.B C.C D.D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3.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18.6g,能与7.3%的稀盐酸200g恰好完全反应,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原烧碱的质量比为( )
A.3:2 B.2:3 C.1:2 D.1:1
4.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
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5.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不正确
...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6.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
金属铁铝镁
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31.0224.7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H2跟8gO2完全反应,可得到10gH2O
B.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160t,理论上可生产100t含杂质4. 8%的生铁
C.各取10g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镁粉产生的H2多,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D.将l0gCuSO4·5H2O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
8.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9.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
1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三种物质
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
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
③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
C.3个D.4个
11.有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18. 6g,加入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14.2g,将其蒸干得到固体2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A.46:3 B.46:11 C.23:3 D.23:6
12.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B.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
C.丙可能是碳或氧气D.丁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
13.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A B.B C.C D.D
14.在25℃时,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后,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15.某不纯的氯化钙样品中含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碳酸钠中的某些物质。
取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得无色澄清的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8.7克沉淀,则关于该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推断正确的是
A.既无氯化铁、也无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镁B.只有氯化镁、没有氯化钠C.只有氯化钠、没有氯化镁D.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钠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观点
A某物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由C、H、O元素组成
B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碱溶液都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
D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后pH减小,硫
酸溶液稀释后pH变大
溶液稀释后pH都会发生变化
A.A B.B C.C D.D
17.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
A、稀盐酸
B、水
C、加强热
D、CaCl2溶液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 NaCl 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C 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
D KCl MnO2加入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A.A B.B C.C D.D
19.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测定某气体X的组成。
在注射器A中装有0.32g气体X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气体X完全反应。
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B管重20.32g,实验后B管重20.00g,B管中出现红色粉末。
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注射器D中收集到生成氮气0.28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B.气体X是氨气(NH3)
C.该反应中生成的水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气体X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
20.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单质, 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D和E的物质类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若D是一种白色固体,则B→D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C为单质, A和B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他条件不变。
则D→B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2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其中错误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④②⑤①③B.⑤④②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22.将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稀硫酸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再称取质量相等的铝和锌,把铝放入甲烧杯中,锌放入乙烧杯中。
待反应结束后,发现甲烧杯中铝有剩余,乙烧杯中的锌已全部反应,根据此现象推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B.可能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C.一定是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D.可能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23.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 ( )
①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② 表示C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③ 表示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④ 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4.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aAgNO3=bNO2↑+cO2↑+ dX(NO2能与NaOH反应)。
取34 g 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 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B.生成X的质量为21.6g C.X是银
D.c: d=1: 1
25.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分类
B
物质的检验和区别
纯碱、胆矾、生石灰—盐类
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
可用灼烧闻味的方法检验羊毛和涤纶
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概念的认识
D
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洗涤剂乳化作用—去油污
石墨优良的导电性—作电极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
26.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固体)的总质量.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
(2)B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补充D装置(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4)有同学认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
(5)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A装置连接(A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足量空气.
①反应前,断开B、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②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③在A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R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
(数据处理)
(6)称得的纯碱样品质量为10.8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和79.6g,纯碱的纯度为%(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反思与评价)
(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①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C装置吸收;②.
27.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 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
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
同?(选填“是”或“否”).
28.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Na2CO3 + CaCl2CaCO3↓ + 2NaCl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变为无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
29.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方案1方案2方案3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
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对比标准比色卡:pH <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CaCl 2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 . 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要分离的盐
所用试剂
主要操作
30.某矿井中的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 、CO 2、CH 4等气体。
为确定该瓦斯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
(查阅资料)4
22Δ
CH +4CuO 4Cu+CO +2H O (实验装置)
(1)装置C中的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__________。
(2)大家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间再增加一个_____装置,才能证明含有CH4。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
(5)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排除了安全隐患,将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写结论:
装置实验现象/数据实验结论
A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小组成员一致
认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__。
B无明显现象
C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D装置D增重3.6g
E装置E增重4.4g
(反思)(6)小明认为使用该装置存在着误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
3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仪器,请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3KClO 与2MnO 的混合固体制取2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若用A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还缺少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选择_____和E 组合作为制取和收集装置,其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将CO 2和O 2的混合气体通过G 装置进行净化,最终得到的气体是_____(选填字母)。
A CO 2、O 2
B CO 2
C O 2
D O 2、H 2O
(4)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电石(主要成分是CaC 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 2H 2),该反应很剧烈,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字母)。
通常情况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若要收集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则应将气体从_____(选填“a ”“b ”“c ”或“d ”)通入。
(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乙炔气体,收集并供给其他实验用。
仪器B 是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底部放有铜网(防止固体物质流向A ),AB 之间用橡皮管链接,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A 容器加入一定量水,关闭右边弹簧夹,将A 适当上移,若_________则说明气密性好。
②电石应该放在_______(选填“A ”或“B ”)容器中,当需要使用乙炔气体进行其他实验时,具体操作方法是:打开弹簧夹,适当上移______容器(填“A ”或“B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A、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
B、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生铁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合金;铜绿是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都有很强的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D、碘、锌、硒是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
选C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氢氧化钠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设此样品中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m
↑
Na CO+2HCl=2NaCl+CO+H O
2322
10673
x m
106x
=
x=106m/73
73m
设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 O
2
4036.5
y200m
⨯
g7.3%-
40y
=
y=40(14.6g-m)/36.5
36.5200g7.3%-m
⨯
x+y=(106m/73)+40(14.6g-m)/36.5=18.6g,m=7.3g
x=10.6g y=8g
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2NaOH+CO=Na CO+H O
2232
80106
z10.6g
80z
=
z=8g
10610.6g
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原烧碱的质量比为:8g:(8g+8g)=1:2。
故选C。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应,因此丁可以是单质碳,选项B正确;
C.若甲是碳酸钠,如果跟硫酸反应则乙是硫酸钠,但硫酸钠转变成的丙不能和氯化钡反应,则丁不可以是氯化钡,选项C错误;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
故选C。
6.C
解析:C
【解析】
A、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
B、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
C、该装置应是利用金属燃烧放出热量,供氯酸钠分解,分解产生的氧气又供给金属燃烧,所以金属的质量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过度消耗氯酸钠分解产生的氧气,正确;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大。
故选C。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关系4:32:36=1:8:9,则1gH2能与8gO2完全反应生成9g水,反应后氢气有剩余,错误;
B、160t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60t×85%=136t。
设136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x=95.2t
可炼得含杂质4. 8%生铁的质量为:95.2t÷(1-4.8%)=100,正确;
C、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与金属的活动性没有关系,错误;
D、l0gCuSO4·5H2O中CuSO4的质量为:10g××100%=6.4g。
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6.4%,错误。
故选B。
8.C
解析:C
【解析】
A、在温度为t1℃时,图中乙物质曲线处于甲物质曲线上方,说明此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A没指明温度,错误;
B、曲线图显示,在温度为t2℃时两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此时若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量相等所含溶质的量也就相等,但本选项的说法中没有说明饱和溶液质量是相等的,所以也就不能得出所含溶质质量相等的结论错误;
C、据图知: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减小。
所以,随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会因溶质溶解能力减小而析出晶体,正确;
D、曲线图显示,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冷却结晶时少量的乙物质仍溶解在溶液中没有析出,正确。
故选C。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固体物质仍是ag,由于铁粉置换硫酸铜后所得固体质量增加,可判断有部分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才能出现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因此所加稀硫酸一部分与氧化铜反应一部分与铁粉反应,计算出与铁粉反应硫酸的质量则需要先求得反应所耗铁粉的质量,利用金属粉末变化前后质量相等,由生成铜的质量分析计算与硫酸反应的铁粉质量.
【详解】
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铜为z,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n,与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生成的铜的质量为h
由题意:氧化铜全部溶解,则
2442
CuO+H SO=CuSO+H O
8098160
10g x z
8098160
==
10g x z
x=12.25g z=20g
根据加入的铁粉与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相同,只有铁粉过量,一部分铁与稀硫酸反应,才能使铁粉与生成铜质量相同.当铁粉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进行如下计算
44
Fe+CuSO=Cu+FeSO
5616064
n20g h
5616064
==
n20g h
n=7g h=8g
由于固体质量增加了1g,所以和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就是1g,这样就可以使固体质量前后不反应变化,即b=1g.
2442
Fe+H SO=FeSO+H
5698
1g y
5698
=
1g y
y=1.75g
↑
A.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5g+12.25g
100%=14%
100g
⨯,选项错误;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一定置换出了铜,故滤渣中一定有铜,铁是否过量未知,滤渣中可能有铁,选项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有红色固体产生,铁和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选项正确;
D. 只有铁粉恰好与硫酸也完全反应时,一部分铁与稀硫酸反应,能使铁粉与生成铜质量相同.同时当铁和硫酸反应后有剩余时,同样会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最后生成铜的质量为8g ,则加入铁粉质量a≥8g ,选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A 。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白色粉末加足量的水,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没有硫酸铜;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三种物质,可以是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正确;
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分别是: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钠、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正确; 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分别是:碳酸钙;碳酸钙、氯化钡;碳酸钙、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钡、硝酸钡,正确; ④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分别是: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正确。
故选:D 。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变质,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稀硫酸,242422NaOH+H SO =Na SO +2H O ,
23242422Na CO +H SO =Na SO +CO +H O ↑,溶液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6g+100g-114.2g=4.4g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到了二氧化碳中,原固体混合物中的钠元素全部转化到了硫酸钠中,最后蒸干得到的固体即是硫酸钠的质量,故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23228.4g 100%=9.2g 232+32+164⨯⨯
⨯⨯⨯,原固体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4.4g 100%=1.2g 12+162
⨯⨯⨯,故原固体混合物中Na 元素与C 元素的质量比为:9.2g :1.2g=23:3。
故选C 。
12.C
解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