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一中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4届高三地理试题

2014届高三地理试题

2014届高三地理试题(1)2013.9.1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21.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A.a区B.d区C.e区D.g区22.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央商务区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图4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7-8题。

7、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8、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 米B.178 米C. 220 米D.255 米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2-3题。

2.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A. a处B. b处C. c处D. d处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23.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24.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2所示。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 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 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2013年8月21日起,10余起山林大火肆虐图中某地,造成数十人伤亡,近百万人被疏散。

读图1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能反映火灾发生地气候特点的是()2.导致这场大火难以控制的自然原因是()A.地处背风坡,气温高B.交通不便,救援设备难以到达C.正处在旱季,降水较少D.此时正处于西风带控制,风力强劲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图2,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积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是()A.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原因是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B.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原因是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C.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原因是距海越来越近D.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原因是受季风影响越来越明显4.歌谣能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A.气温年较差大 B.昼夜温差大C.地势起伏小 D.植被在阴坡和阳坡分布差异大5.图3为一组地理等值线图,其中①>②>③,据此 判断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可能是( ) A .河流流向 B .风向 C .暖流流向 D .寒流流向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图4),回答6-7题。

6.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A.阿根廷B.印度C.英国D.美国 7.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D.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读“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示意图”(图5),完成8-9题。

8.图例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理事物依次是 ( ) A .工厂.住宅.办公楼.商店 B .工厂.住宅.商店.办公楼 C .工厂.商店.办公楼.住宅 D .工厂.办公楼.住宅.商店 9.丙功能区的特点是( ) A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B .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的分异C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小D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读图回答10-12小题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 )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 11.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 ( ) A .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 B .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图3C .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D .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 12.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 .光热条件B .土壤条件C .地形条件D .水源条件读图回答问题13-14小题13.对比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判断其时差为( ) A .8小时 B . 10小时 C .3小时 D .7小时14.甲乙地区农业生产受限制的因素有( ) ( )A .夏季灌溉水源B .地形C .热量D .洋流下图是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读图判断15--18题。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的行进方向。

读图完成1~2题。

1.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A.上海B.济南C.北京D.长沙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关系,并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

读图完成3~4题。

3.当黄赤交角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

M 地所在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4.该小组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该地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炎热干燥B.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或西风控制,降水较多C.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D.受暖流影响,终年高温多雨5.读右图,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读右图完成6~7题。

6.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点是A.A B.B C.CD.D°7.B 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A .人口减少 B .科技进步 C .劳动力增加D .政策改变8.下图中实线表示从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时线,虚线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离线。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地理毕业班质检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地理毕业班质检试题新人教版

20 1 4年XX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完卷时间:1 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1I卷。

第1卷为必考题,第1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卷(选择题共1 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l 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我国某两个省级行政区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1中的M N曲线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闽、赣 B.粤、桂 C.川、鄂 D.苏、琼2.影响M省级行政区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自然灾害②工业化城市化③生态退耕④种植结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创意产业分布特点是A.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其周边B.集聚分布在高等院校周边C.集聚分布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区D.具有向沿江沿湖分布的趋势4.利于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有①水陆交通便利,网络通讯发达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③更加接近市场,快速获取信息④获得廉价的劳动力,降低运营成本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图3是我国青藏高原西北某区域湖泊面积及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完成5—7题。

图例面积介于10—50km2的湖泊总面积面积介于50—100 km2的湖泊总面积面积介于100—250 km2的湖泊总面积面积介于250—500 km2的湖泊总面积面积>500 km2的湖泊总面积面积介于10—50 km2的湖泊总数量面积介于50一lOO km2的湖泊总数量面积介于100—250 km2:的湖泊总数量面积介于250—500 km2的湖泊总数量面积>500 km2的湖泊总数量5.对湖泊面积与数量及时监测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最便捷的途径是A.RS+GPS B.GPS+GIS C.RS+GIS D.实地考察6.关于该地区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趋势的描述,正确的是A.各类湖泊数量均呈减少趋势 B.各类湖泊面积均呈扩X趋势C.湖泊面积和数量呈正相关 D.湖泊总面积增加、总数量减少7.该区域湖泊总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降水量增多、蒸发量减少②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③气候变暖、冻土融化④森林破坏、湖泊淤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图4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示意图。

福建省福州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市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

图1为我国南海诸岛区域示意图。

完成1-3题。

1.三沙市成立期间()A.三沙市正处于旱季B.旧金山(37o N,122o W)水循环活跃C.内蒙古草原牧草枯黄D.悉尼(34o S,151o E)低温少雨2.永兴岛至海南岛的最近距离约为()A.100千米B.300千米C.500千米D.700千米3.若要更详细了解永兴岛的道路和建筑状况,那么须将该区域地图()A.比例尺放大B.比例尺缩小C.水平比例尺放大,垂直比例尺缩小D.水平比例尺缩小,垂直比例尺放大总和生育率指妇女终身平均生育的孩子数;老年抚养比指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图2是某国总和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变化示意图。

完成4-6题。

4.图2反映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印度B.巴基斯坦C.韩国D.尼日尔5.有关该国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1970年以来人口总数持续减少B.1990年以来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C.未来老龄化将加剧D.未来劳动力将过剩6.中国总和生育率比该国低,主要原因是()A.人民生活富有 B.医疗卫生改善C.生育意愿降低 D.计划生育政策北京时间2012年6月3日,中国试验母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北纬11o20′,东经142o11′),执行7000米级海上深潜试验任务,于7月I5日顺利返抵青岛。

图3为中国试验母船航线示意图。

完成7-9题。

7.关于图中a、b航线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A.a航线顺风逆水B.b航线逆风顺水C.a航线比b航线航速慢D.a、b航线航速相同8.搭载蛟龙号的试验母船从江阴起航,准确到达预定的海域,其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 B.GPSC.GIS D.DNS9.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C.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不断张裂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经国务院批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现”被确定为我国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三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4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并顺利完成各项预定的任务。

据此背景材料回答1~4题:1.嫦娥三号飞行期间,有关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在逐渐减小B.美国旧金山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C.福州一中高三教室的北面已经不可能有阳光入射D.福州一中钟楼早晚之间的影子夹角逐渐增大2.从嫦娥三号发射至着陆,关于下列四地发生的地理现象的叙述,可信的是( )A.北京白昼时间缩短幅度比广州大B.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幅度比福州大C.日出的先后顺序是北京、上海、广州、福州D.本题C项四城中,广州的昼长与惠灵顿的夜长最接近3.我国嫦娥三号探月本次主要承担的任务有()①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②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③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④准确测定月地距离A.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①②③④4.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如今全球掀起第二轮探月潮。

人类重返月球,是因为()①可以更好地监测太空环境(如:太阳耀斑)②探索月球上特有的矿藏和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③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将应用于生产建设中,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提供强大后盾④月球特殊的环境,适合开展特别的天文、物理和生命科学实验甚至独特的生产活动。

A.②④B. 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7题:5.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H为( )A.150米<△H≤250米B. 150米≤△H≤250米C.150米<△H<250米D. 150米≤△H<250米6.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7.下列有关本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适合大量种植棉花C.地表形态主要受流水作用影响D.河流含沙量肯定很大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8~10题:8.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9.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10. 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下列四地中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条件最差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11.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B. 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C. 对应近地面天气状况:M处为阴雨,N处为晴朗D. 近地面M、N两处对应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下图为某区域2012年10月下旬某时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13~15题:13.下列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乌兰巴托B.北京C.东京D.福州14.图中北京的风向是 ( )A.偏西B.偏北C.东南D.东北15.首尔目前受锋面控制,天气状况是 ( )A.大风、升温、阴雨天气B.风力减小、升温、天气晴朗C.大风、降温、阴雨天气D.风力减小、降温、天气晴朗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被称为凌洪。

读图,回答16~18题.16.图中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有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7.凌汛多发生在( )A.夏季B.冬春季节C.冬季D.春秋季节18.下列不属于黄河河口处无大城市原因的是 ( )A.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B.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C.黄河下游多凌汛D.黄河下游多次断流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0题:19.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B.我国西北地区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20.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B.塔里木河C.淮河D.松花江读某区域图,图中P、Q为河流的两个水文站,R为河流的一条支流,回答21~22题.21.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P 水文站河段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于QB.P 水文站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小于QC.R 河有凌汛现象D.该河右岸侵蚀,左岸堆积22.河流的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但该河的河口处三角洲发育不充分,其原因不可能是( )A.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B.河口附近地壳下降C.海水侵蚀严重D.河流下游落差太小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23~24题。

23.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 .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 .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 .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 .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24.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 .自给型农业B .混合型农业C .热带种植园农业D .集约型农业读我国某城市2013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25~26题。

25.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 26.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的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27~28题。

27.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B.②为信息C.③为技术D.④为原料28.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只利于后者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过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后者城市化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往往要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29~30题。

29.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30.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二、综合题(40分)31.(20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

本国的木材、鱼类和小麦大多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工矿产品的出口也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

(1)说明温哥华冬季比加拿大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

(8分)(1)纬度较低(2分);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暖湿的西风影响(2分);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2分);东部山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寒冷空气(2分)。

(2)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的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原因。

(6分)(2)有便捷的铁路交通,与内地经济区联系紧密(2分);位于太平洋沿岸,靠近亚太地区(2分);港阔水深,终年不冻(2分)。

(3)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

(6分)(3)水量大,落差大,利用水能发电;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地处山区,注意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为河流水源地,注意保护水质(答对其中的3点给6分)32.(20分)2013年春,福州一中代表队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行全国天文奥赛决赛。

赛后参赛队员们参观了云南澄江县抚仙湖畔的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位于102.50E,24.50N附近的抚仙湖为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考察了位于云南帽天山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动物化石群(该动物群再现了距今5.3亿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被国际科学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等地。

(1).抚仙湖畔的太阳观测站利用一米RCC望远镜、光栅摄谱仪、CCD等尖端高科技设备进行太阳大气的观测与记录,要求近地面的大气要特别稳定。

①应用你所学过的相关地理知识说明太阳观测站为什么要建在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见右图)(4分)?②请推理该太阳观测站应建在湖泊的什么方位(要说明理由)(4分)。

答:①高原大气透明度更好;湖泊的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更小,附近的大气更稳定。

(4分)②建在北岸(2分)。

本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主要出现在它的南面的天空,置于北岸的观测设备,面南而观测,近地面是湖面,其上空的大气稳定,有利于观测(2分)。

(2).人们在云南帽天山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动物化石群中,发现种类繁多海洋生物化石(见右图),请描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地质作用。

(6分)答:本区曾经是海洋,所以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且地势低洼,有利于沉积;(3分)后来地壳上升,由海洋逐渐演变为陆地直至不断上升为高原,以外力(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3分)(3).参赛队员还参观了抚仙湖畔的大型的花卉生产基地。

但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基地因环保要求高,投入越来越大,将要搬迁。

请问当地生产花卉的主要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企业要搬迁的最主要环保问题可能是什么?(6分)答:区位因素:气候温暖湿润;周边的城市乃至全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4分)具体环保问题可能是:花卉生产,产生的污水可能污染了“当地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抚仙湖。

(2分)福州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31.(1).(1)(8分)纬度较低(2分);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暖湿的西风影响(2分);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2分);东部山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寒冷空气(2分)。

(2).(6分)(2)有便捷的铁路交通,与内地经济区联系紧密(2分);位于太平洋沿岸,靠近亚太地区(2分);港阔水深,终年不冻(2分)。

(3). (6分)(3)水量大,落差大,利用水能发电;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地处山区,注意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为河流水源地,注意保护水质(答对其中的3点给6分)32.(1).(8分)①高原大气透明度更好(2分);湖泊的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更小,附近的大气更稳定。

(2分)②建在北岸(2分)。

本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主要出现在它的南面的天空,置于北岸的观测设备,面南而观测,近地面是湖面,其上空的大气稳定,有利于观测。

(2分)(2).(6分)本区曾经是海洋,所以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且地势低洼,有利于沉积;(3分)后来地壳上升,由海洋逐渐演变为陆地直至不断上升为高原,以外力(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