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医考研复习——中医内科证治方(打印版)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1肺肾两虚:补肺益肾,固涩止喘-参附汤加减(参附)2肾虚喘:补肾固本,润肺止喘-参苓白术散参苓)3肺虚喘:补肺定喘,润肺止咳-养阴清肺汤(养阴)4脾虚喘:健脾固涩,补肺止喘-理中丸加减理中)一、肺气虚耗:对于肺气虚耗的治疗,我们可以采用补肺益气养阴的方法,具体药方为生脉散合补肺汤。
二、肾虚不纳:肾虚不纳的治疗方法是补肾纳气,我们可以采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的药方。
三、正虚喘脱:正虚喘脱的治疗方法是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我们可以采用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的药方。
四、肺痈:对于肺痈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初期可以使用银翘散,成痈期可以使用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溃脓期可以使用加味桔梗汤,恢复期可以使用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五、肺痨:肺痨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对于肺阴亏损,我们可以采用滋阴润肺的月华丸。
对于虚火灼肺,我们可以使用滋阴降火的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对于气阴耗伤,我们可以采用益气养阴的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对于阴阳两虚,我们可以采用滋阴补阳的补天大造丸。
六、肺胀:对于痰浊壅肺证,我们可以采用化痰降气,健脾益肺的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对于痰热郁肺证,我们可以使用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的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对于阳虚水泛证,我们可以采用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的真武汤合五苓散。
对于肺肾气虚证,我们可以采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的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七、肺痿:肺痿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对于虚热证,我们可以采用滋阴清热,润肺生津的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对于虚寒证,我们可以使用温肺益气的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对于上热下寒证,我们可以采用寒热平调,清温并用的麻黄升麻汤加减。
对于肾虚血瘀证,我们可以采用纳气定喘,活血化瘀的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以下是格式正确、无明显问题的文章:十二、不寐失眠多梦,心神不宁,是为不寐。
【考研究极整理】中医内科,方子大集合!
心系病症 九,心悸 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
2)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阴虚火不旺)合朱砂安神丸 、知柏地黄丸(阴 虚火旺) 3)心阳不振证:桂甘龙牡汤(补心阳,安神) 合 参附汤 、独参汤、黑锡丹 4)心血不足证:归脾汤、炙甘草汤、生脉散 5)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6)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7)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桂甘龙牡汤 8)邪毒扰心证:银翘散 合 生脉散
六,肺痈: 1.初期证: 银翘散加减 2.成痈期证:千金苇茎汤 合 如金解毒散 、合 犀黄丸(解毒化痰) 3.溃脓期证:加味桔梗汤 、桔梗白散(形神俱实) 4.恢复期证:沙参清肺汤 合 竹叶石膏汤/桔梗杏仁煎(正虚+排毒)、沙参清肺 汤(正虚+清肺化痰)
七,肺痨: 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 、琼玉膏(滋阴润肺) 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丸 合 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证:补天大造丸
中内方药总结
肺系病症 一,感冒: 1.风寒感冒: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银翘散(毒盛)、葱豉桔梗汤(肺气不宣) 3.暑湿感冒: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六一散(小便短赤)、鸡苏散(咽炎) 4.气虚感冒:参苏饮 、玉屏风散(表虚自汗)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6.阳虚感冒:再造散、麻黄附子细辛汤(恶寒无汗,阳虚轻) 7.血虚感冒:葱白七味饮 或合 四物汤
十,胸痹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 、人参养荣汤 合 桃红四物汤(气虚血瘀)、丹参饮 (心胃诸痛)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 、失笑散(气滞血瘀)、丹栀逍遥散(清郁热)、 当归龙荟丸(便秘) 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 合 涤痰汤 、黄连温胆汤 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理气) 合 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乌 头赤石脂丸(阴寒极盛)、苏合香丸或麝香保心丸(四肢不温,冷汗自出) 5.气阴两虚证: 生脉散 合 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 合 炙甘草汤 、酸枣仁汤(阴虚血少)、黄连阿胶汤 (扶阴散热)、左归饮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 合 右归饮 、真武汤 8.正虚阳脱:四逆加人参汤(阳虚欲脱)
中医内科证型、治法、方剂、中药
中医科证型治法方剂一、感冒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用药: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3.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藿饮加减用药:金银花30连翘15香薷10扁豆10厚朴10(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虚体感冒4.气虚感冒: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饮加减用药:人参6紫叶6根6半夏6前胡6茯苓6木香4枳壳4桔梗4皮4炙甘草4(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5.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寒,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用药:生葳蕤9生葱白6桔梗5东白薇3淡豆豉9薄荷5炙甘草1.5红枣2枚(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二、咳嗽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表,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止咳散: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皮6 (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2.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用药: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用于咳嗽痰黏,咽干,微有身热者)3. 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肃-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用药:桑叶3杏仁5象贝3沙参6栀皮3香豉3梨皮3(清宣凉剂,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伤咳嗽4. 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汤:半夏15橘红15白茯苓9甘草4.5三子养亲汤:子白芥子莱菔子两方同治痰湿,前者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适用;后者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中医内科学【证、方】笔记
★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支一、感詈:【感冒分为①普通感冒②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分虚实。
虚证分为气虚、阴虚。
实证分风寒、风热、暑湿】普通感冒:1)实证2)虚证实证:1.风寒证:辛温解表一荆防败毒散【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身痛,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2.风热证:辛凉解表一银翘散.葱豉桔梗汤【身热明显,微恶风寒,汗出咽痛,流浊涕,苔薄黄脉浮数】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一新加香蕾饮【夏季发病,身热,肢体酸重,头昏重胀,心烦泛呕,苔薄白而腻脉濡数】虚证: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一参苏饮【素体虚弱,恶寒重,发热轻,咳痰无力,倦怠,舌淡胖苔薄白脉虚】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一加减蕨蕤汤【身热少汗,心烦干呕,舌红少苔】时行感冒:6.时行感冒:清热解毒一清瘟败毒饮【流行发病,起病骤急恶寒高热,头身剧痛,乏力,呼吸道症状轻而全身症状重】二、咳嗽:【咳嗽分①外感②内伤。
外感分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燥热伤肺。
内伤咳嗽分虚实。
虚证分肺气虚、肺阴虚。
实证分痰湿阻肺、痰热壅肺、肝火犯肺。
】外感: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一杏苏散、止咳散【咳痰稀白,伴见风寒表证】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一桑菊饮【咳嗽气粗,痰黄咽痛,身热汗出,脉浮数等风热表证】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一桑杏汤【干咳咽痒,痰少而粘,难以咳出或带血丝】内伤:1)实证2)虚证实证:4.痰湿阻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一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咳声重浊,痰多脱闷,呕恶纳呆,苔白腻】5.痰热壅肺:清热化痰肃肺一清金化痰汤【咳喘息粗,胸满痰黄,身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一泻白散合黛蛤散【气逆咳嗽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咳时痛引胸胁,脉弦数】虚证: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一沙参麦冬汤【干咳咽干,咳血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舌红苔少】8.肺气亏虚:补肺益气、止咳定喘一补肺汤【咳喘气短,动则加剧,肢冷自汗。
脉沉细弱】三、肺痈1.初期:清肺解表一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一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一加味桔梗汤4.恢亚期:养阴补肺一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四、哮证:呼吸急促困难,喉间痰鸣有声【哮证分①发作期②缓解期。
中医执业考试内科学40方剂
中医执业考试内科学40方剂1、平喘固本汤《中医内科学》【歌诀】平喘固本,气下沉下身,数款陶瓷无尘。
【组成】党参、冬虫夏草、坎脐、法半夏、沉香,苏子,款冬花胡桃肉12克,灵磁石,五味子,橘红【组成】坎脐15克、法半夏12克,沉香15克、冬虫夏草6克,党参15克,苏子各15克,款冬花12克,胡桃肉12克,灵磁石18克,五味子6克,橘红6克。
水煎服。
(注释:坎脐——脐带)【功效】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主治】肺胀,肺肾气虚,喘咳有痰者。
2、桑白皮汤-《古今医统》【歌诀】扇摆披半被,挚恋书信勤【组成】桑白皮半夏贝母山栀黄连苏子杏仁黄芩各2.4克【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通口服。
【功用】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3、月华丸《医学心悟》【组成】天冬(去心,蒸) 生地(酒洗) 麦冬(去心,蒸) 熟地(九蒸,晒) 山药(乳蒸) 百部(蒸) 沙参(蒸) 川贝母(去心,蒸) 真阿胶各30克茯苓(乳蒸) 獭肝广三七各15克,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用法】用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60克(经霜者)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1丸,含化,一日三次。
【功用】滋阴保肺,消痰止咳。
【主治】阴虚咳嗽。
【歌诀】月华天地百山,悲来临,娇妻沮丧卖沙地。
天冬(去心,蒸) 生地(酒洗) 百部(蒸)山药川贝母(去心,蒸)獭肝茯苓,真阿胶广三七各15克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麦冬(去心,蒸) 沙参,蒸熟地(九蒸,晒)4、保真汤《十药神书》【歌诀】保真麒麟天地人,呈国后,当租地皮五百亩,卖药材。
【组成】当归人参生地黄熟地黄白术黄耆各9克赤茯苓白茯苓各4.5克天门冬麦门冬各6克赤芍药白芍药知母黄柏五味子柴胡地骨皮各6克甘草陈皮厚朴各4.5克【用法】上二十味,研成粗末。
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5个,莲心5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150毫升,一日三次。
中医内科证型总结打印
中医内科感冒1、风寒束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银翘散3、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参苏饮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三坳汤和止簌散2、风热伤肺----桑菊饮3、风燥伤肺----桑杏汤;凉燥证----杏苏散(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代蛤散合加减泻白散4、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定喘汤合越椑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小青龙汤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5、喘脱危证----平喘固本汤(二)缓解期1、肺脾气虚----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气虚----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喘证(一)实证1、风寒壅肺----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闭----五磨饮子(二)虚证1、肺气虚耗----生脉散三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肺痈1、初期----银翘散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意解毒散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肺痨1、肺阴亏损----月华丸2、虚火灼肺----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肺胀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2、痰热郁肺----越椑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3、痰蒙神窍----涤痰汤4、阳虚水泛----真武汤和五苓散5、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心悸1、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归脾汤3、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4、水饮凌心----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6、瘀阻心脉----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胸痹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2、气滞心胸----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瓜蒌写白班夏天和涤痰汤4、寒凝心脉----枳实薤白半夏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天王补心汤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参附汤合右归饮不寐1、肝火扰心----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归脾汤4、心肾不交----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和酸枣仁汤癫狂1、痰气郁结----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养心汤合越鞠丸3、痰火扰神----生铁落饮4、火盛阴伤----二阴煎和琥珀养心丹5、痰热郁结----癫狂梦醒汤痫病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2、痰火扰神----龙胆泻肝汤和涤痰汤3、瘀阻脑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痴呆1、髓海不足----七福饮2、脾肾两虚----还少丹3、痰浊蒙窍----涤痰汤4、痰浊蒙窍----通窍活血汤厥证(一)气厥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虚证----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二)血厥实证----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虚证----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荣汤(三)痰厥----导痰汤胃痛1、寒邪客胃----香苏散合良附丸2、饮食伤胃----保和丸3、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4、湿热中阻----清中汤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亏耗----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痞满1、饮食内停----保和丸2、痰湿中阻----二陈平胃汤3、湿热阻胃----泻心汤合连朴饮4、肝胃不和----越鞠丸合枳术丸5、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6、胃阴不足----益胃汤呕吐1、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2、积滞内停----保和丸3、痰饮内阻----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四七汤5、脾胃气虚----香砂六君子汤6、脾胃阳虚----理中汤7、胃阴不足----麦门冬汤噎膈1、痰气交阻----启膈散2、津亏热结----五汁安中饮3、瘀血内停----通幽汤4、气虚阳微----补气运脾汤和右归丸呃逆1、胃中寒冷----丁香散2、胃火上逆----竹叶石膏汤3、气机郁滞----五磨饮子4、脾胃阳虚----理中丸5、胃阴不足----益胃汤腹痛1、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大承气汤3、饮食积滞----枳实导滞丸4、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5、瘀血内停----少腹逐瘀汤6、中虚脏寒----小建中汤泄泻1、寒湿内盛----藿香正气散2、湿热伤中----葛根芩连汤3、食滞肠胃----保和丸4、肝气乘脾----痛泻药方5、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6、肾阳虚衰----四神丸痢疾1、湿热痢----芍药汤2、疫毒痢----白头翁汤3、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4、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6、休息痢----连理汤便秘(一)实秘1、热秘----麻子仁丸2、气秘----六磨汤3、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二)虚秘1、气虚----黄芪汤2、血虚----润肠丸3、阴虚痢----增液汤4、阳虚----济川煎胁痛1、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3、瘀血阻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原活血汤4、肝络失养----一贯煎黄疸(一)阳黄1、热重于湿----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大柴胡汤4、急黄(疫毒滞盛)----犀角散(二)阴黄1、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积聚(一)聚证1、肝气郁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2、食滞痰阻----六磨汤(二)积证1、气滞血阻----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2、瘀血内结----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3、正虚瘀结----八珍汤合化积丸鼓胀1、气滞湿阻----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2、水湿困脾----实脾饮3、水热蕴结----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4、瘀结水流----调营饮5、阳虚水盛----附子理中丸或济生肾气丸6、阴虚水停----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头痛1、风寒头痛----川穹茶调散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4、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5、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6、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7、肾虚头痛----大补元煎8、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眩晕1、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归脾汤3、肾精不足----左归丸4、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中风(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汤2、风阳上扰----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二)中脏腑闭证1、阳闭----羚角钩藤汤2、阴闭----涤痰汤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三)恢复期1、风痰瘀阻----解语丹2、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3、肝肾亏虚----左归丸合地黄饮子疟疾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4、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黄金正气散5、劳疟----何人饮水肿1、风水相搏----越椑加术汤2、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壅盛----疏凿饮子5、脾阳虚衰----实脾饮6、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7、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淋证1、热淋----八正散2、石琳----石韦散3、血淋----小蓟饮子4、气淋----沉香散5、膏淋----程氏萆薢分清饮6、劳淋----无比山药丸癃闭1、膀胱湿热----八正散2、肺热壅盛----清肺饮3、肝郁气滞----沉香散4、浊瘀阻塞----代抵当丸5、脾气不升----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6、肾阳衰惫----济生肾气丸郁证1、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4、心神失养----甘麦大枣汤5、心脾两虚----归脾汤6、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血症(一)鼻衄1、热邪犯肺----桑菊饮2、胃热炽盛----玉女煎3、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归脾汤(二)咳血1、燥热伤肺----桑杏汤2、肝火犯肺----薤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百合固金汤(三)吐血1、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归脾汤(四)便血1、肠道湿热----地榆散合槐角丸2、气虚不摄----归脾汤3、脾胃虚寒----黄土汤加减(五)尿血1、下焦热盛----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痰饮(一)痰饮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甘遂半夏汤或椒苈黄丸(二)悬饮1、邪犯胸肺----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3、络气不和----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三)溢饮1、表寒里饮----小青龙汤(四)支饮1、寒饮伏肺----小青龙汤2、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和苓桂术甘汤消渴(一)上消1、肺热津伤----消渴方(二)中消1、胃热炽盛----玉女煎2、气阴亏虚----七味白术散(三)下消1、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2、阴阳两虚----金匮肾气丸自汗盗汗1、肺卫不固----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2、心血不足----归脾汤3、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汤4、邪热郁蒸----龙胆泻肝汤内伤发热1、阴虚发热----清骨散2、血虚发热----归脾汤3、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4、阳虚发热----金匮肾气丸5、气郁发热----丹栀逍遥散6、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7、血瘀发热----血府逐瘀汤虚劳(一)气虚1、肺气虚----补肺汤2、心气虚----七福饮3、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4、肾气虚----大补元煎(二)血虚1、心血虚----养心汤2、肝血虚----四物汤(三)阴虚1、肺阴虚----沙参麦冬汤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3、脾胃阴虚----益胃汤4、肝阴虚----补肝汤5、肾阴虚----左归丸(四)阳虚1、心阳虚----保元汤2、脾阳虚弱----附子理中汤3、肾阳虚----右归丸痹症1、风寒湿痹行痹----防风汤痛痹----乌头汤着痹----薏苡仁汤2、风湿热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3、痰瘀痹阻----双合汤4、肝肾两虚----补血荣筋丸痉证1、邪壅经络----羌活胜湿汤2、肝经热盛----羚角钩藤汤3、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4、心营热盛----清营汤5、痰浊阻滞----导痰汤6、阴血亏虚----四物汤合大定风珠痿症1、肺热津伤----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加味二妙散3、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汤4、肝肾亏损----虎潜丸5、脉络瘀阻----圣愈汤和补阳还五汤腰痛1、寒湿腰痛----干姜苓术汤2、湿热腰痛----四妙丸3、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4、肾阴虚腰痛----左归丸5、肾阳虚腰痛----右归丸。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肺系病证一、感冒(一)风寒束表证:1.症状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兼症: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薄色白苔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2.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3.治法:辛温解表4.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时氏处方》)或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加减。
(二)风热犯表证1.症状:主症:身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昏胀痛,目胀面赤兼症:咳痰粘黄,咽痛口干,鼻流浊涕苔脉: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2.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3.治法:辛凉解表4.代表方: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三)暑湿伤表证1.症状:主症:夏令感邪,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兼症: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苔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2.证机概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3.治法:清暑祛湿解表4.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本方功能清暑化湿解表。
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四)气虚感冒1.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2.证机概要: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
3.治法:益气解表4.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五)阴虚感冒1.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2.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3.治法:滋阴解表4.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1)症状: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兼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苔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证机概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3)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主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1)症状: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兼症: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苔脉: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考研方剂复习资料(包括歌诀、功效、主治)表格制作版本.
方名功效主治辨证要点方歌第一章、解表剂麻黄汤辛温发汗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身热,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浮缓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兼里热恶寒发热,寒多热少,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加味香苏散疏风散寒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无汗,身疼肢楚,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白而脉浮加味香苏草陈皮,荆防艽芎蔓荆子;生姜温肺又除痞,外感风寒气滞宜;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蠲饮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银翘散主上焦屙,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
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证咳嗽,身热不甚,口不渴或微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杏甘石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肺热壅盛证身热,喘急,苔薄白或黄,脉数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柴葛解肌汤辛凉解肌清泄里热感冒风寒,邪郁化热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微洪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升麻葛根汤辛凉解肌解毒透疹麻疹初起未发,或发而不透疹出不畅,身热舌红,脉数为使用依据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败毒散益气解表散风祛湿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证憎寒壮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取乏力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荷;瘟疫伤寒并痢疾,扶正驱邪有奇功。
中医内科证治方(完美打印版)
中医内科证治方感冒临床特征—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
病机重点—卫表不和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葱豉桔梗汤)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益气固表---玉屏风散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咳嗽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冲激声门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痰暑加六一散)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肺痈外感风热为主或痰热素盛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恢复期:益气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合桔梗杏仁煎哮证关键—痰伏于肺病位—肺关系脾肾肝心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若病久气短不足以息—苏子降气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缓解期1)肺虚: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脾虚: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补肾摄纳—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喘证外因六淫外邪侵袭,内伤为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病位—肺肾涉及肝脾,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1、如兼标实,痰浊壅肺,喘咳痰多,气急之“上实下虚证—苏子降气汤2、如阳虚饮停,上凌心肺—真武汤3、若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等心肾阳衰的喘脱危象—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肺胀病位—肺,影响脾肾,后期及心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3)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痰饮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通调、传输、蒸化水液功能失职1.痰饮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2.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3.溢饮解表化饮-小青龙汤4..支饮1)寒饮伏肺证:温肺化饮-小青龙汤(体虚表证不著者,苓甘五味姜辛汤;邪实正虚饮郁化热,木防己汤)2)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脐下悸吐涎沫,虚中夹实,五苓散)血证1.鼻出血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2.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3.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4.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5.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心悸病机—心气扰乱,心主不安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胸痹病位—心,与脾肝肾有关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不寐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心,涉及肾、肝、脾实证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虚证1)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厥证病位—心肝,与脾肾有关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2血厥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3食厥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4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郁证病机—肝失疏泻、脾失健运、心失所养,重点在于气机郁滞1实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2虚证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3)心肾阴虚:滋养心肾—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癫狂病位—心肝与脾肾有关1.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送服越橘丸2.狂证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3)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痫证病机—痰为主,常兼风,火,瘀。
中医内科学证治方(完美打印版)
中医内科学证治方(完美打印版)一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or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or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虚体感冒(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加减泻白散4. 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or小青龙汤2.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or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or 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二)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证——补益肺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一)实喘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二)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补肺汤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散五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or桔梗杏仁煎六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or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or桑白皮汤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5.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1.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2.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or生姜甘草汤九心悸1. 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参附汤5.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6.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十胸痹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楼薤白半夏汤+涤痰汤4.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喝+炙甘草汤7. 心肾阳虚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右归饮真心痛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血府逐瘀汤2.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3. 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十一不寐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交泰丸5.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健忘1.心脾不足证——补益心脾——归脾汤2.肾精亏耗证——填精补髓——河车大造丸3.痰浊扰心证——化痰宁心——温胆汤4.血瘀痹阻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多寐1.湿盛困脾证——燥湿健脾,醒神开窍——平胃散2.瘀血阻滞证——活血通络——通窍活血汤3.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香砂六君子汤4.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附子理中丸+人参益气汤十二癫狂(一)癫证1.痰气郁结证——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证——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越鞠丸(二)狂证1.痰火扰神证——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2.痰热瘀结证——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3.火盛伤阴证——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二阴煎——琥珀养心丹十三痫病1.风痰闭阻证——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涤痰汤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归脾汤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天王补心丹1.髓海不足证——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2.脾肾两虚证——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3.痰浊蒙窍证——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十五厥证(一)气厥1. 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二)血厥1. 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羚羊钩藤汤or通瘀煎2. 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营汤(三)痰厥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十六胃痛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良附丸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丹参饮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健中汤吐酸1.热证——清泄肝火,和胃降逆——左金丸2.寒证——温中散寒,和胃制酸——香砂六君子汤嘈杂1.胃热证——清热化痰和中——温胆汤2.胃虚证——健脾益胃和中——四君子汤3.血虚证——益气养血和中——归脾汤十七痞满1.饮食内停证——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2.痰湿中阻证——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汤3.湿热阻胃证——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连朴饮4.肝胃不和证——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枳术丸(二)虚痞1.脾胃虚弱证——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2.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十八呕吐(一)实证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1.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2.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3.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十九噎膈1.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2.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3.津亏热结证——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4.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反胃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降气和胃——丁香透膈散二十呃逆1.胃中寒冷证——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2.胃火上逆证——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3.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4.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止呃——理中丸5.胃阴不足证——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橘皮竹茹汤二十一腹痛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3.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4.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6.中虚脏寒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1.寒湿内盛证——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伤中证——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3.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二)久泻1.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2.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3.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二十三痢疾1. 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2. 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芍药汤3. 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4. 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驻车丸5. 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真人养脏汤6. 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二十四便秘(一)实秘1. 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2. 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3. 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半硫丸(二)虚秘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二十五胁痛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3.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or复元活血汤4.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一贯煎二十六黄疸(一)阳黄1.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证——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4.疫毒炽盛证(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二)阴黄1.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2.脾虚湿滞证——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证——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2.肝脾不调证——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or归芍六君子汤3.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鳖甲煎丸二十七积聚(一)聚证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or木香正气散2.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1.气滞血阻证——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失笑散2.瘀血内结证——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3.正虚瘀结证——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化积丸二十八鼓胀1. 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胃苓汤2. 水湿困脾证——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3. 水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茵陈蒿汤4. 瘀结水留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5. 阳虚水盛证——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or济生肾气丸6. 阴虚水停证——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一贯煎二十九头痛(一)外感头痛1. 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2. 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3. 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二)内伤头痛1. 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2. 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3. 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4. 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5.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三十眩晕1. 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3. 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4. 痰湿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5. 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三十一中风(一)中经络1. 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2. 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3. 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二)中腑脏闭证1. 痰热腑实证——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2. 痰火瘀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羊钩藤汤3. 痰浊瘀闭证——化痰息风,宜郁开窍——涤痰汤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生脉散(三)恢复期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2. 气虚络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3. 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左归丸+地黄饮子三十二瘿病1. 气郁痰阻证——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2. 痰结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3. 肝火旺盛证——清肝泄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消瘰丸4. 心肝阴虚证——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or一贯煎1. 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or截疟七宝饮2. 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or白虎加人参汤3. 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截疟七宝饮4.瘴疟(1)热瘴——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2)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5. 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三十四水肿(一)阳水1. 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2. 湿毒侵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3. 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 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二)阴水1. 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2. 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真武汤3. 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三十五淋证1.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2. 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韦散3. 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4. 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5. 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6. 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1. 膀胱湿热证——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八正散2.肺热壅盛证——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3.肝郁气滞证——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4. 浊瘀阻塞证——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5. 脾气不升证——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春泽汤6.肾阳衰惫证——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关格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温脾汤+吴茱萸汤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杞菊地黄丸+羚角钩藤汤3. 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温肾固脱,豁痰开窍——参附汤+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三十七阳痿1. 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赞育丸2. 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归脾汤3. 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逍遥散4. 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5. 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三十八遗精1. 君相火旺证——清心泄肝——黄连清心饮+三才封髓丹2. 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程氏萆薢分清饮3. 劳伤心脾证——调补心脾,益气摄精——妙香散4.肾气不固证——补肾固精——金锁固精丸早泄1.肝经湿热证——清泻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3. 心脾亏损证——补益心脾——归脾汤4. 肾气不固证——益肾固精——金匮肾气丸1. 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 气郁化火证——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3. 痰气郁结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4. 心神失养证——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5. 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6. 心肾阴虚证——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四十血证(一)鼻衄1. 热邪犯肺证——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2. 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 肝火上炎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 气血亏虚证——补气摄血——归脾汤(二)齿衄1. 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泻心汤2.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茜根散(三)咳血1. 燥热伤肺证——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 肝火犯肺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黛蛤散3. 阴虚肺热证——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四)吐血1. 胃热壅盛证——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十灰散2. 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2. 气虚血溢证——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五)便血1. 肠道湿热证——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槐角丸2. 气虚不摄证——益气摄血——归脾汤3. 脾胃虚寒证——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六)尿血1. 下焦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 肾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 脾不统血证——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4. 肾气不固证——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七)紫斑1. 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2.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3. 气不摄血证——补气摄血——归脾汤四十一痰饮(一)痰饮1. 脾阳虚弱证——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芩汤2. 饮留胃肠证——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or己椒苈黄丸(二)悬饮1. 邪犯胸肺证——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 饮停胸胁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十枣汤or控涎丹3. 络气不和证——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 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泻白散(三)溢饮表寒里饮证——发表化饮——小青龙汤(四)支饮1. 寒饮伏肺证——宣肺化饮——小青龙汤2. 脾肾阳虚证——温脾补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四十二消渴(一)上消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二)中消1. 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2. 气阴亏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三)下消1. 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2. 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四十三自汗、盗汗1. 肺卫不固证——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or玉屏风散2. 心血不足证——养血补心——归脾汤3.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4. 邪热郁蒸证——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四十四内伤发热1. 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清骨散2. 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归脾汤3. 气虚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4. 阳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5. 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散7. 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四十五虚劳(一)气虚1. 肺气虚证——补益肺气——补肺汤2. 心气虚证——益气养心——七福饮3. 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4. 肾气虚证——益气补肾——大补元煎(二)血虚1. 心血虚证——养血宁心——养心汤2. 肝血虚证——补血养肝——四物汤(三)阴虚1. 肺阴虚证——养阴润肺——沙参麦冬汤2. 心阴虚证——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3. 脾胃阴虚证——养阴和胃——益胃汤4. 肝阴虚证——滋养肝阴——补肝汤5. 肾阴虚证——滋补肾阴——左归丸(四)阳虚1. 心阳虚证——益气温阳——保元汤2. 脾阳虚证——温中健脾——附子理中汤3. 肾阳虚证——温补肾阳——右归九四十六肥胖1.胃热滞脾证——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小承气汤+保和丸3.脾虚不运证——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汤4. 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利水化饮——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四十七癌病(一)脑瘤1. 痰瘀阻窍证——息风化痰,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2. 风毒上扰证——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黄连解毒汤3. 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二)肺癌1. 瘀阻肺络证——行气活血,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2. 痰湿蕴肺证——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二陈汤+栝萎薤白半夏汤3. 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五味消毒饮4.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百合固金汤(三)肝癌1.肝气郁结证——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2.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复元活血汤3.湿热聚毒证——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4.肝阴亏虚证——养血柔肝,凉血解毒——一贯煎(四)大肠癌1. 湿热郁毒证——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槐角丸2. 瘀毒内阻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瘀汤3. 脾肾双亏证——温阳益精——大补元煎4. 肝肾阴虚证——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五)膀胱癌2. 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3. 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大补元煎4. 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知柏地黄丸四十八痹证1.风寒湿痹(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加减2. 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3. 痰瘀痹阻证——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4. 肝肾亏虚证——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独活寄生汤四十九痉证1. 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2. 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3. 阳明热盛证——清泄胃热,增液止痉——白虎汤+增液承气汤4. 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五十痿证1. 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2. 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3. 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4. 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5. 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补阳还五汤五十一颤证。
(完整word版)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考点整理版
阴虚为主,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补虚培元
治痨杀虫
肺阴亏损
月华丸
虚火灼肺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
气阴耗伤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阴阳两虚
补天大造丸
自汗
盗汗
肺卫不固
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半身或局部出汗,甘麦大枣汤)
阴虚火旺
当归六黄汤(阴虚为主火热不甚,改用麦味地黄丸)
邪热郁蒸
龙胆泻肝汤(湿热内郁热势不胜,四妙丸)
血热妄行
十灰散
阴虚火旺
茜根散(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用六味)
气不摄血
归脾汤
心悸
虚证以养血安神为主
实证
心虚胆怯
安神定志丹(心悸而烦……系痰热内扰,黄连温胆汤)
心血不足
归脾汤
阴虚火热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阴虚火不旺,天王
阴虚火旺兼五心烦热,知柏地黄丸
心阳不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水饮凌心
苓桂术甘汤(肾阳虚衰不能制水,真武汤)
藿香正气散(湿邪偏重,胃苓汤)
湿热伤中
葛根芩连汤(湿邪偏中,合平胃散)
食滞肠胃
保和丸(食滞较重化热,通因通用,枳实导滞丸)
久泻
肝气乘脾
痛泻要方
脾胃虚弱
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汤)
肾阳虚衰
四神丸(年老体衰,合桃花汤固涩)
痢疾
气机阻滞
腑气不通
热痢清之
寒痢清之
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
寒热交错清温并用
理气和胃止痛祛邪养正
寒邪客胃
香苏散合良附丸(寒邪郁久化热,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
饮食伤胃
保和丸
胃脘痛胀便闭:小承气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医考研复习——中医内科证治方(打印版)感冒临床特征—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
病机重点—卫表不和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咳嗽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冲激声门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肺痈外感风热为主或痰热素盛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哮证关键—痰伏于肺病位—肺关系脾肾肝心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缓解期1)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2)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加减3)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4)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喘证外因六淫外邪侵袭,内伤为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病位—肺肾涉及肝脾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肺胀病位—肺,影响脾肾,后期及心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3)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肺痨病位——肺,久则传脾肾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痰饮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通调、传输、蒸化水液功能失职1.痰饮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2.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3.溢饮解表化饮-小青龙汤4.支饮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自汗、盗汗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津液外泻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玉屏风散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5)心血不足:补心养血—归脾汤血证1.鼻出血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2.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3.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4.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5.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心悸病机—心气扰乱,心主不安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胸痹病位—心,与脾肝肾有关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不寐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心,涉及肾、肝、脾实证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虚证1)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厥证病位—心肝,与脾肾有关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2血厥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3食厥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4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郁证病机—肝失疏泻、脾失健运、心失所养,重点在于气机郁滞1实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2虚证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3)心肾阴虚:滋养心肾—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癫狂病位—心肝与脾肾有关1.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送服越橘丸2.狂证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3)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痫证病机—痰为主,常兼风,火,瘀。
病位—心肝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当归龙荟丸合涤痰汤3)心肾阴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4)瘀阻脑络: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5)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胃病胃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痞满1)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2)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汤3)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4)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橘丸合枳术丸5)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6)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噎膈病机—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
病位—食道,属胃所主,与脾胃、肝肾、气血津液有关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沙参麦冬汤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呕吐病位—胃,与肝脾胆有关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7)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呃逆病机—胃气上逆动膈,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而发。
病位—在膈,关键在胃,与肝脾肺肾有关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降逆止呃-五磨饮子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泄泻用药宜通、化暴泻1)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久泻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痢疾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
病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
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芍药汤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不换金正散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腹痛病机:气机阻滞,脉络痹阻。
病位—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4)饮食积滞: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5)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6)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血府逐瘀汤便秘大肠传导功能失常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2)气秘:顺气导滞通便-六磨汤3)虚秘: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4)阴津不足:滋阴通便—增液汤5)阳虚寒凝:温阳通便—济川煎胁痛病机肝络失和,病位—肝胆,与脾胃肾有关。
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大柴胡汤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瘀血停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旋覆花汤、复元活血汤黄疸病位—脾胃肝胆亦可充斥三焦内蒙心窍。
病机湿邪困竭脾胃,壅塞肝胆阳黄: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4)急黄(疫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阴黄1)寒湿阻竭: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消退后1)湿热留恋:清热化湿,淡渗分利—茵陈四苓汤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合归芍六君子汤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积聚病机关键—气滞血瘀,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