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海晏堂是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最大的一座园林景观,在海晏堂前有著名的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雕像喷泉,但在1860年的一场劫难中,海晏堂被焚烧破坏,兽首铜像也开始流失海外,至今都未找全。
那么这场劫难的制造者是谁呢
A.英法
B.英俄
C.美俄
D.美法
3.下列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①金田起义②定都天京③永安建制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⑤天京变乱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③②⑤④4.“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下列属于“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5.法国皮诺家族曾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150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那些殖民者有关()
A.美、俄殖民者 B.法、俄殖民者 C.英、美国殖民者 D.英、法殖民者
6.下图是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工厂数量变化图。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C.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7.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8.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
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
材
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9.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0.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
”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1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马尾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12.下列关于“门户开放”的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由美国提出来的
B.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一致性
C.其内容得到了西方列强的同意
D.美国借机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13.“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个派别的观点
A.维新派B.洋务派C.顽固派D.革命派
14.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
A.义和团的坚决抵抗B.清政府的公开宣战
C.一批爱国将领的英勇抗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15.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A.割地B.赔款
C.开埠通商D.投资办厂
16.1912年3月,袁世凯在哪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上海B.南京C.武汉D.北京
17.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该事件直接引发了
A.护国战争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
18.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B.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D.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
19.下图,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它包括()
①民族主义②民权主义③民主主义④民生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D.黄花岗起义
21.机关刊物是国家机关、政党或群众组织出版的刊物。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A.强学会B.兴中会
C.光复会D.同盟会
22.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A.B.
C.D.
23.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24.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
(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4)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1)(2)(4)B.(2)(3)(4)C.(1)(3)(4)D.(1)(2)(3)2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北京学界争主权、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26.《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该事件()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开启了中国十四年抗战历程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27.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中国近代化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来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师夷长技”——“________”——“三民主义”——“_________”
①盲目自大②维新变法③民主、科学④对外开放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8.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史上,新文化运动最突出的贡献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C.维护了民族尊严D.挽救了民族危亡
29.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它的谜底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开始D.中华民国的成立30.年代标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标尺,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新成熟
D.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爆发原因
材料一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
法美等国积极响应。
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
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
(1)根据材料一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列强侵华罪行
材料二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左图)变为断壁残垣(右图)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你有何感想?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关系最大?请用史实予以说明。
■抗击外来侵略
(4)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请列举两例抗击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材料三: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
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任举两例)?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哪些事件?
(3)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3.面对国门洞开、内忧外患的动荡环境,近代中国开始了曲折、前进的探索。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中体西用)
(1)图一、图二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共和之路)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2)阅读上图及文字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达到“中国之自由平等”的目标,他都做了哪些努力?
(旭日东升)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3)“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探索有何意义?
(4)在近代中国的探索进程中,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大清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贸易通商无碍”结合所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A项符合题意;B项是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C项是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排除;D项不涉及通商口岸,排除。
故选A。
【详解】
根据题干中圆明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因此A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是主凶,美俄是帮凶。
BCD不符合史实,综上故选A。
解析:A
【详解】
根据题干中圆明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因此A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是主凶,美俄是帮凶。
BCD不符合史实,综上故选A。
3.B
【详解】
洪秀全在落第后在家乡创立“拜上帝会”,为起义作准备。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领导集团内讧,发生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太平天囯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所以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③②④⑤,B符合题意,ACD排除。
故选择B。
4.A
【详解】
题文中加引号的内容中,林则徐、魏源等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洋务运动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故答案选A。
5.D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法国”“150多年”“圆明园”等可知,这两件文物的流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结合所学,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而美、俄是帮凶,表面是调停,实际上是支持的态度,由此分析需排除含美国或俄国的ABC三项。
故选D。
6.A
【详解】
依据题干中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工厂数量变化图可知1895~1900年与1894年之前相比,外国在华设立工厂数量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这主要是因为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此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A正确;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B排除;1858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C排除。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于1858年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D排除。
故选A。
7.B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所以答案选B。
8.A
【详解】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进行了洋务运动,故A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涉及巩固清政府统治、抵制外国资本入侵、实现中国的富强,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
依据题干的“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但它们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签订、边疆地区危机扩大和洋务运动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是在1900年,那时洋务运动已经结束。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题干的“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认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10.C
【分析】
【详解】
根据提干可知,李鸿章的感叹说明他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在军事上的差距,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达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ABD均于题干无关。
故选C。
【点睛】
通过分析题干李鸿章感叹的相关内容,结合洋务派的主张,分析得出答案。
11.C
【详解】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C项正确;马尾战役与邓世昌无关,排除A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排除B项;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排除D项。
故选C项。
1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机会,得到了各国同意,表明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因此B项表述不正确,因此选择B项,排除ACD三
13.A
【详解】
根据“民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可得出这是维新派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改良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后发动了戊戌变法,A项正确;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排除B项;顽固派固守旧制,排除C项;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排除D项。
故选A项。
1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坚决抵抗,取得了廊坊大捷等诸多胜利,让侵略者体会到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瓜分为下策,故A符合题意;材料是说让侵略者感到有力量的是中国人民,故AB不符合题意;侵略者不会认为他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把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所以三个条约中都涉及的是赔款,《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和开放商埠;投资办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6.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为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在他上台后就实行独裁专制统治,D项正确;由此可知,ABC三项的地点不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排除ABC三项。
故选D项。
1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D 项正确;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
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排除A项;武昌起义是1911年爆发的,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C项。
故选D项。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故选A项;辛亥革命是推翻了封建帝制,而非封建制度,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也没有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排除CD项。
故选A项。
19.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①②④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③民主主义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CD;故选B。
20.D
【详解】
依据题干“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可知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起义军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起义失败后,有七十二具烈士的遗体安葬于广州郊外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D正确;萍浏醴起义发生在1906年,安庆起义发生在1907年,广西镇南关起义发生在1907年,不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选D。
21.D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辛亥革命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因此极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邹容,C项符合题意;A项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排除;B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维新变法,排除;D项陈独秀是先进的知识分子,排除。
故选C。
23.A
【详解】
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可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是因为,广大人民权重团结一心,形成了斗争合力,彻底地反帝反封,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胜利,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且表述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不断觉醒,排除D项。
故选A项。
24.D
【详解】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等。
6月初,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主力。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故(1)(2)(3)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不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排除(4),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C
【详解】
根据题干“标题”可知,“北京学界之大举动”反映了行为主体是“北京学界”,“青岛问题之力争”反映了“外争国权”,“曹汝霖宅之焚毁”“章宗祥大受夷伤”反映了“内除国贼”。
因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北京学界争主权、除国贼,故C项正确;题干标题“北京学界之大举动”可知,题干只涉及到了北京学界,没有涉及其他地区和工人罢工,排除AB项;题干标题没有涉及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的内容,排除D项。
故选C项。
26.C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学生牺牲的精神”、“中国国民的创举”可得出这件事件中学生起到重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以学生为先锋作用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正确;A 项是指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B项是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排除B项;D项是一二·九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
27.D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中思想主张变化的先后顺序是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9世纪末,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并掀起了一场戊戌变法运动,1905年,孙中山等革命派创立革命政党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但是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社会现状没有根本改变,1915年,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又发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猛烈批判封建道德礼教,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因此中国近代化运动中的思想解放潮流经历了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进程,②③正确,①④排除。
D正确,ABC排除。
故选D。
28.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因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