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德国BT系列“鱼雷型炸弹”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专题:德国BT系列“鱼雷型炸弹”简介
在敌船水下开一个洞显然比开在水线上有效,早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人力潜艇“海龟”号便安装了手摇钻,以在目标船只底部安装炸药。
一个多世纪以后怀特黑德的发明让数百乃至数十吨的大卫们举起了弹弓——万吨的歌利亚纵使炮粗甲厚也要笨拙地躲避白色尾迹。
然而一条鱼雷的造价显然要比一枚相同装药的炸弹高上不少,对载机的飞行员也是个难题——炸弹可以在任何可能方向投下,要放出一条“鱼”只能在高炮的团团黑云中下降高度贴海平飞,祈祷弹丸和破片离自己的座驾远一些。
KG26驻北极航线的Ju88A-4鱼雷轰炸机,注意座舱右侧容纳电缆的长条形鼓包。
鱼雷机日趋下降的战果和上升的损失率迫使新型武器出现
从特隆霍姆到卡塔尼亚,飞行员们穿过弹幕投下的很多鱼雷都被规避开了——需要一种能攻击敌舰水下的新型武器,速度要快,成本要低……结果产生了皆有炸弹和鱼雷优点的“鱼雷型炸弹”(Bomben Torpedo),省去了鱼雷的动力和控制部分,无疑大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重量,一架单发战斗机也能挂载一枚甚至多枚BT。
挂载2枚BT400和1具300升副油箱的Fw190F-8/R16计划
BT系列重量自200-1800公斤级不等,编号方式与其它炸弹相同,各型重量及尺寸见下表:
注:1)不清楚BT700A/B的区别
2)BT1000的火箭助推型号可能使用PC1000穿甲炸弹的助推套件,因效果不佳放弃
小型BT(1000kg级以下,下同)外壳为铸造,1000kg起的大型BT为焊接结构。
由上可见,大型BT的装药量可达全重60-70%,小型BT也有近50%,在当时相当可观。
一些资料称BT使用磁力引信,实际测试效果失望,故投入使用的BT安装了电气撞击延时引信,BT200为0.12秒,BT400为0.18秒。
考虑过使用时间,距离或近炸引信,这对投弹精度要求极高,而水压引信认为是不适用的。
日本航空作家国江隆夫文章插图,较大的是他认为的BT1400构型,尾翼同LT空投鱼雷
BT的投放方式有不同观点,一是载机20-40°俯冲中投弹,另一是俯冲后小角度拉起投放,Bf110挂载BT1400RS(火箭助推型)测试似乎证明后者适用(图片欠奉)。
载机以600km/h,200米高度20°俯冲投下BT,入水前只能飞行450米——考虑到水下弹道航程不会超过100米,后者是较易接受的方式。
BT1400(左)与BT700简图,前者似乎有不止一种构型。
三片尾翼互成120°,向下一片可向侧面折起
总之,BT投放后速度可接近960km/h,将以近水平姿态入水,其平头外形可避免撞击水面时弹起。
BT1400头部是弧线状扰流板,其半径与扰流板距炸弹重心距离相当(1946年美国海军手册“OP 1666 德国爆炸物军械”原文)以平衡前部入水时向上的力矩。
入水后,安装三片尾翼的尾部即与弹体分离,BT1400则使用航空鱼雷的箱形尾舵,同样入水即落。
为确保精确投弹,准确的高度是必须的。
BT载机计划安装TSA (俯冲及低空轰炸自动装置)配合Revi16反射式瞄准具,TSA的重要组件FuG101a或FuG102无线电高度表据称使用常规炸弹1600米距离,25°俯冲投弹时,全部炸弹落在50米半径圆内,半数落弹半径20-35米。
但配合BT特殊弹道的专用瞄准具研发一直没有完成。
Ar234C挂载BT700攻击货轮的想象图,翼下倒T天线为无线电高度表
BT系列的首选载机是Fw190F,此外Me410,Me262“快速轰炸机计划”(机体形状类似Me P1099,非Me262A-2)以及Ar234也计划挂载BT700,但并未实施。
此外在《Flug Revue》杂志1992.4月号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称1944年2月,计划在Me163B翼下挂载两枚火箭助推的BT1000,Me163将使用导轨或台车起飞,攻击完成后飞行员跳伞或水上迫降。
考虑到2000公斤已经超过彗星机体重量的一半,及瓦尔特火箭发动机短暂的续航时间,这篇特别日期文章可信度值得怀疑。
但文中提及9月份梅塞施密特将Me163B的资料转交容克斯——这一信息近年才被航空史专家确认,其内容真伪还是留给读者
评判。
据称是Me163B挂载BT1000的风洞模型图
前KG200飞行员彼得·斯塔尔(Peter Stahl)在《KG200真实的故事》(KG200 the True Story,简氏1981年)书中提及,II/KG200在1944年9月装备了一批Fw190(BT),但其事故率高,且前线无法使用重载的飞机,故从未参战。
后来BT系列的研发陷入困境,而计划装备Fw190(BT)的III/KG200在挪威无机可用。
驻扎斯塔万格的Fw190攻击过北海上的英国军舰,均使用常规炸弹。
有称1945年3月攻击雷马根大桥使用了BT1850,并无证据。
SG4联队Fw190F-8挂载BT700设想图,BT700弹体为RLM76浅蓝色,与战争后期常用的AB250/500集束炸弹相同,目的与机体下部同色,战争中前期SC1000等大型炸弹涂装机腹色原因相同——只能外挂
同后人吹捧的各路“黑科技”相比,结构简单的BT系列几乎被遗忘,然而这或许是战争末期最现实的武器方案,尽管靶场命中率只有
1/8。
在另一面的太平洋战场,美国人同样将炸弹的速度和鱼雷的水下杀伤力结合,1943年3月的俾斯麦海海战中,第5航空队的B-25以前所未有的“跳弹攻击”方式痛击日本舰队,看起来受害者没有和德国盟友传递经验……
B-25使用跳弹攻击命中日舰画面,击中侧舷水线附近的效果是毁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