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细数常用的抗风湿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细数常用的抗风湿药物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
主要是指用于口服的泼尼松(强的松)片、静脉滴注用的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琥珀氢化可的松,以及供关节局部封闭治疗用的醋酸曲安奈德(去炎舒松)等。
此类药物中以泼尼松使用最多。
以前在类风关的治疗中激素的使用比较普遍,而且用量较大,近20~30年以来,激素已经不是类风关规范治疗中的常用药和首选药了。
激素的用量由医生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但是一旦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该逐步减量,并尽可能争取停药,不主张长期用,尤其是较大剂量地使用。
激素对类风关症状的控制非常迅速,常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但是激素只能控制症状,并不能减少类风关关节畸形的发生,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骨质疏松,蛋白质、糖脂肪代谢紊乱,容易感染、消化性溃疡、出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应该慎重使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留体类抗炎药指不具有激素中的留体结构,又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镇痛作用的一大类药物,英文简称HSAIDs,汉语可读作“恩塞”类药物。
此类药物有吲哚美辛(消炎痛)等,也是第一代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称为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
以后又出现了以双氯芬酸(如扶他林)为代表的第一代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第一代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称作“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
第三代则是“特异性非甾体类抗炎药”,代表品种为昔布类药物。
一般不良反应较小,但是目前此类药物价格还比较昂贵,很多城市都未进人医保报销药品目录,因此限制了在临床中的使用。
目前非淄体类抗炎药是治疗类风关的首选药物,也称为一线药物。
在此强调的是,一般临床上应该避免同时服用两种非甾体类抗炎药,这样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虽然可以较快地缓解类风关症状,但是对类风关的发展并没有阻止作用,因此除少数诊断尚不肯定或症状轻微的病人外,一般都应该合并使用慢作用药物。
慢作用药物(SAARDs)
慢作用药物是治疗类风关的“主力军”,区别于非留体类抗炎药,被称为二线药物。
此类药物可以延缓或阻止类风关的发展,能够明显地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慢作用药物”是因为其发挥改善病情的作用
要在持续服药6周到6个月后才能出现,起效较慢,因此服用此类药物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此类药物大多为“老药新用”,主要的品种有:氯喹、羟氯喹、柳氮磺吡啶、青霉胺、金制剂金。
免疫抑制剂
从治疗作用上看,此类药物亦属慢作用药,或称“改变病情药”。
但是其治疗作用的机制都是抑制人体内的免疫反应,所以独立分类为“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中常用的有:甲氨蝶呤(MTX)、硫唑嘌呤(AZA)、环磷酰胺(CTX)、环孢素(环孢菌素A,CsA)等。
前面3种药物以前一直作为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使用,现在利用其免疫抑制作用治疗类风关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