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 >>
66
小学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刘佳敏
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胜利街小学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音乐教学中的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等无不体现了鲜明的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

因此,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我们进行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怎样结合音乐教育的特点,实施开放式教学,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呢?
一、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师生间的关系,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直接交往而建立起来的。

教师要设计开放的课堂,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学生主动大胆地参与,必须有学生尊重、爱戴的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是轻松自然开放的心态,学生的心态才能得到开放,他们才能大胆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才能大胆地进行创新,因此说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一)以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所有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深刻的感受,当自己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给学生上课时,学生的情绪必然随着你的情绪变化,上课表现非常积极。

反之,当自己的情绪低落,易发火时,学生也会表现出相对应的情绪,更不愿与你配合。

因此,当面前站着的是一位和蔼可亲、亲切自然的教师,学生才乐于与教师倾心合作,并能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大胆地进行创新。

可见,教师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是高兴或是沮丧都应保持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所有学生。

(二)用自己的真心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每位教师都喜欢聪明、漂亮、音乐素质好的学生,但是我们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

因为如果教师只注重素质好的学生,那课堂气氛肯定不活跃,其余的学生都是观看者,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关心、爱护、尊重其余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并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参与创新。

所以说,关心爱护所有学生,特别是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开放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音乐课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组织教学、基本训练、新课教学、小结等。

(一)组织教学的开放
组织教学包括律动进教室和师生间问好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是开放整个课堂的开始。

以往的律动进教室是学生拍拍手或教师编几个动作,再听音乐进教室,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烦。

因此我采用了提前给学生音乐,让学生自己编动作,可以一个人,也可以组成小组,等上课时学生就做着自己创作的律动进教室;有时我也根据当堂课的内容给学生音乐,让他们编,这样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为授新课奠定了基础。

如在教授《小小牵牛花》一课时,我提前给学生歌曲的音乐,让学生编律动,等他们练好律动,再通过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学生对这首歌已经非常熟悉了,教起来就十分轻松了,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新课教学的开放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环节里主要表现了师生关系的开放、学生思维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评价方式的开放等。

1.师生关系的开放
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必须是开放的,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大胆创造。

2.学生思维的开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尤其是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

如在欣赏乐曲《赞歌要比星星多》时,听前我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看了课题,看着插图,乐曲表现的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非常有意思,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接着进入听音乐阶段,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故事放入到其中,看看是否符合,或怎样更恰当;再听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音乐表现出来,学生有的通过绘画表现,有的通过手势表现,还有的通过律动来直接表现,都创作得出奇的好!也很深刻地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中的力度和速度的不同变化。

最后我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把乐曲表现出来。

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在唱歌教学中也是一样的,教师不能拘泥于形式,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想象,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学会歌曲后,还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歌词,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组织形式的开放
组织形式的开放要求教师通过不同的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主要是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讨论,合作的机会,教师只当引路人,让学生自己去走路,去学习,去创新。

4.评价方式的开放
在这点上,我们首先在学生回答问题,创作时多给予激励和赞扬。

鼓励他们发表不同见解,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以往的考核制度,改变面试型的考试方式,组织一场音乐会或演唱会,让学生尽情表演、发挥,这样学生一定会在平常努力学习,争取在会上有突出的表现。

同时也要在评价方式上下功夫,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评价者由单纯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是否能鼓励学生进步与创新出发。

三、探索开放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应是教会学生学。

即教学生学会学习。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不可相互替代。

教与学活动的质与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因此探索开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师生合作
师生间的合作,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这种合作方式必须建立在无权威的学习环境上,师生合作必须默契。

教师要改掉以前的我教你学、我唱你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的意见参入其中,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并允许不同感受和见解的存在,即使是错误的见解也不立即给予消极性的判断,而应引导学生从失误中获取经验,教师应多注意学生的感受和表现,比如用特定的课堂用语没关系,大胆讲、谁有不同想法、你的理解很独特、你的音乐故事说得真棒等,给学生以肯定和赞扬,让学生能更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

这样的合作方式能使学生的心态完全开放,给了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自由、轻松、和谐的气氛,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学生动而有节,大胆创新。

(二)生生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需要教师给学生以时间的开放,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的创造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

这里的生生合作主要是指小组合作学习,把原来的整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4-7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音乐能力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把班级原来整齐排列的秧田式变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排列,如:T型、田字格型、马蹄型、圆型和月牙型等许多位置的摆法,这都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有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安排并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位置的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