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 课件(共39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湛蓝:状态词。深蓝色(多形容天空、湖海 等)。 造句: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 琉璃瓦: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 的瓦。 造句:坐落在前门西侧蓝琉璃瓦飞檐的“大碗 茶”商业大楼的三楼,始建于一九八八年。 矫健:强壮有力。 造句:运动健儿各个身手矫健。
鼓楼: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鼓的楼,楼内按时敲鼓 报告时辰。 造句:南京、西安等古都都建有钟楼或鼓楼,用 来向人们报告时间。 仪仗:古代帝王、官员等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 伞、扇、武器等。 造句:古代帝王外出时的仪仗很壮观。 庄严:庄重而严肃。 造句:国旗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 冉冉升起。
近义词
精美——(精致) 笔直——(平直) 矗立——(耸立) 湛蓝——(瓦蓝) 装饰——(装点) 壮丽——(壮观)
独特——(独到) 宽广——(宽阔) 围绕——(环绕) 辉煌——(璀璨) 雄伟——(雄壮) 矫健——(矫捷)
举行——(举办)
庄严——(庄重)
肃穆——(威严)
逐渐——(逐步)
掩映——(倒映)
2. 归纳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写太和殿的建造历史。
3. 从材料三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材料三是一篇解说词,向我们简单介绍故宫
的来历、历史价值以及参观须知。
4.在材料四中,作者给出了一幅故宫的平面直观图。试分析这样补充的作用。
通过直观图再现课文所介绍的故 宫的主体布局,帮助去繁就简地把 握课文内容,并能初步认识到课文 里采用的说明顺序。
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造句: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 气氛: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 表现或景象。 造句:会场上充满了团结友好的气氛。 迥然不同:(成语)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 同。迥然,相差很远的样子。 造句:柳树千丝万缕,与苍松翠柏刚劲、挺拔 的风格迥然不同。
亭台楼阁:(成语)指园林景观。亭,亭子。 阁,阁楼。 造句:颐和园的山水长廊、亭台楼阁,错落有 致。 井然有序:(成语)有条理、有秩序的样子。 造句:室内陈设井然有序,一尘不染,格外优 雅。
2. 水中礁石嶙峋,两岸绝壁( 耸立)。
整体感知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它的地位是怎样的? 北京,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2.故宫规模多大? 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 房屋九千多间。
3.故宫的“三大殿”具体指哪三座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4. 文中说故宫建筑有哪些特点?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1368—1911年) 的皇宫,现称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 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生字学习 多音字
禁 jìn:禁止 百无禁忌 jīn:不禁 情不自禁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现在形容人 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造句:苏州园林建筑玲珑奇巧,巧夺天工。 笔直:状态词。像笔杆儿一样直。 造句:汽车在笔直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奔驰。 矗立:高耸地立着。 造句:电视发射塔矗立在山顶上。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写作方法。
2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以及具体说明。
3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说明 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建于明 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 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 的皇宫。
(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在学习本文后在写作说明文上有怎样的启示?
①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故宫——宏大壮丽、 布局统一、筑精美、风格独特。
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 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③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 特点。如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
惊叹——(赞叹)
迥然不同——(截然不同)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
反义词
完整——(破损) 集中——(分散) 宽广——(狭窄) 高大——(矮小)
精美——(粗糙) 笔直——(弯曲) 辉煌——(暗淡) 仰望——(俯视)
接受——(拒绝) 严肃——(轻佻) 增加——(减少) 迥然不同——(毫无二致)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词语辨析
矗立 耸立 相同点: “矗立”和“耸立”都含有“高高地直立”的意思。 不同点: “矗立”侧重于“矗”,高而直,多用来表示山峰、高大建筑物的高耸、挺 直、雄伟;“耸立”侧重于“耸”,高而突出,多用来表示山、建筑物或其他东西的高起、 直立。
运用示例: 1.天安门广场上( 矗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写法借鉴
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为使文章主题明确,安排作文材料时就要做到有详有略,即对能够突出文章中心的内容要 详写,对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略写。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全文以说明宫殿的建筑结构布局为主,说明历史沿革为辅;详写宫殿状貌,略写其中的文物; 详写重点宫殿,略写其他宫殿。 “前朝”详写太和殿,“内廷”详写养心殿。
在介绍这两座宫殿时,又各 有侧重点:太和殿,着重介绍 外观色彩的辉煌壮丽,内部装 饰的庄严雄伟;养心殿,则着 重介绍封建帝、后在这里进行 的统治活动。这样,使读者对 故宫的全貌有所了解,对它的 主要特征又能得深刻的印象。
课文解读
1.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1)第1段介绍了关于故宫的哪些内容?
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 位、历史沿革。 (2)第②段中哪几个词语概括了故宫的特点?
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独特风格。
(3)从第③段找出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增强 了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4)作者在介绍太和殿时,采用了怎样的说 明顺序?
作者采用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说 明顺序。
(5)故宫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作者为什么重点介绍了太和殿?
太和殿地位尊崇,是古时候皇权的象征;太和 殿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 性;同时,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是中 心的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