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施方案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1.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内容;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各类劳动实践项目。

2.课时安排:每周安排1-2课时劳动教育课,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劳动实践活动。

3.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分层次、分阶段设置教学内容。

低年级注重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中年级注重劳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高年级注重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实践。

4.教学方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现场教学、实地操作、体验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活动。

5.师资队伍: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6.教学评价:建立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劳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

7.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劳动教育,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三、班级及个人职责
1、班级职责
(1)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将其纳入班级日常管理,确保劳动教育任务落到实处。

(2)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监督学生按时参加劳动教育课,确保出勤率。

(3)班级要定期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特色劳动项目,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4)班级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2、个人职责
(1)学生要按时参加劳动教育课程,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尊敬劳动教育教师,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2)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培养集体荣誉感。

(3)学生要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学生要主动参加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拓展劳动技能,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5)学生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关心孩子的劳动表现,引导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品质。

四、劳动标准
1、楼道
(1)楼道地面要保持干净、整洁,每日清扫至少一次,遇到污渍及时清洁。

(2)楼道墙面无灰尘、无乱涂乱画,定期擦拭,保持墙面整洁。

(3)楼道内的扶手、栏杆等设施要清洁、无锈蚀,每周至少擦拭一次。

(4)楼道内的消防设施、安全指示牌等要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5)楼道内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无阻,防止安全隐患。

2、公共区
(1)公共区域地面要保持清洁,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定期清扫和拖拭。

(2)公共区域的桌椅、器材等设施要定期清洁,使用后及时归位,保持整齐。

(3)公共卫生间要定时打扫,保持干净、无异味,设施完好,每日至少清洁两次。

(4)公共区域的绿化植物要定期浇水、修剪,保持生机勃勃,不得随意损坏。

(5)公共区域内不得乱扔垃圾,垃圾箱要及时清理,确保环境卫生。

(6)公共区域的其他设施,如公告栏、显示屏等,要定期清洁,保持信息清晰可见。

(7)对于公共区域的特殊区域,如实验室、图书馆等,要按照相关安全管理规范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安全和功能正常。

五、检查及评定
1、检查方式
(1)日常检查:由班主任、值周教师及学生会成员对班级的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包括出勤、劳动态度、劳动效果等方面。

(2)定期检查:学校劳动教育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检查,对班级劳动教育开展情
况进行全面评估。

(3)专项检查:针对特定劳动项目或重点区域,组织专项检查,确保劳动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2、评定标准
(1)个人评定:根据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的表现、参与度、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劳动成果进行评定。

(2)班级评定:结合班级整体劳动表现、劳动氛围、学生遵守纪律情况以及劳动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定。

3、评定流程
(1)日常评定:由值周教师、班主任在日常检查中及时记录学生的劳动表现,并在每周结束时进行小结。

(2)学期评定:每个学期末,根据日常评定和定期检查的结果,对学生和班级进行综合评定。

(3)学年评定:学年末,结合整个学年的劳动教育表现,进行学年总评。

4、反馈与表彰
(1)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班级和学生,要求其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2)对在劳动教育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和班级,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和班级的劳动积极性。

5、评定结果应用
(1)学生的劳动教育评定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班级的劳动教育评定结果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和班级评优的参考依据。

六、注意事项
1、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值周教师需明确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守时、守纪、认真负责等方面。

(2)要求学生穿戴整齐,佩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确保劳动安全。

(3)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和设备,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或损坏。

(4)强调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5)值周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劳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

2、可通过“联系本”、座谈会及家长会等形式检查了解在家的劳动情况。

家庭劳动具体要求:
(1)家庭劳动应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延伸,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完成家庭劳动任务。

(2)家庭劳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家务整理、个人卫生、家庭环境维护等,要求学生做到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和家庭服务。

(3)家长需定期在“联系本”上记录孩子的家庭劳动情况,包括劳动内容、时间、效果等。

(4)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家的劳动表现,鼓励家长分享家庭劳动教育经验。

(5)学校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对家庭劳动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家长对
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6)对于家庭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将通过适当形式进行表扬,激励学生持续参与家庭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