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心理学-1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心理学-17
(总分:93.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
1.{{U}} {{/U}}心理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 A.精神分析
∙ B.人本主义
∙ C.认知
∙ D.格式塔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提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心理学家是{{U}} {{/U}}。

∙ A.弗洛伊德
∙ B.达尔文
∙ C.詹姆斯
∙ D.麦独孤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3.马戏团的动物只要做出训兽师期望的动作,训兽师就会用食物作为奖励,以后它们做出这种动作的几率就会提高。

这种反应形式称为{{U}} {{/U}}。

∙ A.消退
∙ B.泛化
∙ C.工具性条件反射
∙ D.经典性条件反射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4.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U}} {{/U}}心理学的反对。

∙ A.格式塔
∙ B.机能主义
∙ C.行为主义
∙ D.构造主义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5.眷恋心属于{{U}} {{/U}}。

∙ A.道德感
∙ B.美感
∙ C.心境
∙ D.理智感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6.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证明了记忆的{{U}} {{/U}}。

A.定位说 B.条件反射理论C.反响回路说 D.化学分子说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7.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U}} {{/U}}。

∙ A.正态分布
∙ B.表现早晚
∙ C.结构差异
∙ D.晶态能力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8.视觉属于{{U}} {{/U}}。

∙ A.内受感觉
∙ B.本受感觉
∙ C.机体觉
∙ D.外受感觉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9.{{U}} {{/U}}心理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 A.精神分析
∙ B.人本主义
∙ C.认知
∙ D.格式塔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10.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是{{U}} {{/U}}。

∙ A.习惯
∙ B.迁移
∙ C.动作技能
∙ D.智力技能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3.00)
11.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叫做 1思维。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动作)
解析:
12.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称为 1能力。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认知)
解析:
13.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 1特质。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根源)
解析:
14. 1是兴趣的先导,但不是兴趣。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好奇心)
解析:
15.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 1与激奋水平的关系。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作业效率)
解析:
16.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是 1。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解析:
17.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 1与激奋水平的关系。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作业效率)
解析:
18.感受性通常用 1来度量。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感觉阈限)
解析:
19.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 1阶段。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协调和完善)
解析:
20.奥尔波特进一步将一般特质分为首要特质、 1特质和次要特质。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中心)
解析:
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4,分数:10.00)
21.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或维持活动的方向。

)
解析:
22.定势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
解析:
23.注意的范围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
解析:
24.对比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解析:
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
25.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能力测验的优劣,主要是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的。

(2)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也称为可靠度。

具体指标有再测信度、折半信度等。

(3)效度是指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

具体指标有构想效度、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

)
解析:
26.简述驱力一诱因理论。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提出了驱力的概念。

所谓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心理学家赫尔认为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能为机体的活动提供动力,促使机体采取行动,以消除需要唤起的紧张状态。

当紧张状态得以降低或消除后,驱力的动机作用也随之减少。

赫尔的理论适用于解释个体的生物性行。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却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诱发作用。

针对这种缺陷,一些心理学家又提出了诱因的概念。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

赫尔接受了诱因的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并将诱因(K)加入自己的行为公式。

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诱因(K)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个体有效行为的潜能(P),用公式表示为P=D×H×K-I。

)
解析:
27.简述想象的形成方式。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

(1)综合。

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

(2)夸张。

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

(3)典型化。

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绘画中被广泛应用。

(4)拟人化。

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
解析:
28.简述气质的激素理论。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这种理论认为气质特点是由不同的内分泌腺所致,根据内分泌腺的发达情况,把人分成各种类型: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

尽管内分泌腺的活动与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内分泌腺是在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活动的,因此将气质简单归结为是内分泌腺活动的结果是不合适的。

内分泌腺的活动不是气质差异的唯一原因。

)
解析:
29.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
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象;第二,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事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涵义,并对它作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第三,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情绪和情感信号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

(2)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

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或维持活动的方向。

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向。

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

)
解析:
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5.00)
30.联系实际谈谈性格与气质区别。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性格与气质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首先,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

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特性。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性格有较大的差异。

而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稳定的动力特点,受遗传影响较大,人们生来的气质差异就比较明显。

其次,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区别。

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气质的特点也源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

由于高级神经系统不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故而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两个方面的”合金”,一方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性格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对性格发挥着主导作用。

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之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基于后天经验的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气质也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

而且,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性起着促进或阴碍的作用。

比如具有胆汁质与多血质特点的人,更容易培养起勇敢和果断的性格品质。

虽然,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

研究表明,气质不同的人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质是可能的,而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性格。

)
解析:
3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锻炼身体。

(4)培养幽默感。

(5)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6)结合实际。

)
解析:
32.结合实际,论述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功能。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调节功能的概念。

(2)不同的情绪体验引发不同的行为。

(3)情绪、情感的发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

(4)结合实际。

)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