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 跃”,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秋 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寒秋 不是凄凉的“ 秋” 也不是灰暗的“ 秋”, 而是“胜似春光”的“
看
独 立
寒 秋
问 苍茫大地
怅
寥廓
谁 主 沉 浮
独立寒秋, 起句 湘江北去, (倒装) 橘子洲头。 人物:诗人 时令:深秋 地点:橘子洲
上片意象(景物)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山 树 水 船 鹰 鱼 万物
湘江秋景图(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王侯
“同学少年”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正当青春,热情奔放; 关心时局,评论国事; 志向远大,才华横溢; 英雄情怀,轻蔑权贵;
搏击风浪,激流勇进; 不畏艰险,舍我其谁; 雄姿英发,力挽狂澜!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答 恰同学少年
看 湘江秋景
独 立
寒 秋
怅
寥廓
பைடு நூலகம்
谁 问 主 沉 浮
谁来主宰?谁来打破?谁来创造?何时才能打造出
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新世界?何时才得“人 间遍种自由花”?
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 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主宰国家的命运 掌握民族的前途
忆
峥嵘岁月图
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 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 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 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 敬尧等军阀的活动。创办《湘 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 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 和组织上的准备。
——韩愈《送孟东野序》
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 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
板块导读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了解他的生活思想 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知人论世的双向逆反循环
由对作者 的理解进 入对作品 的理解, 再由对作 品理解加 深对作者 的理解。 由对社会 的理解进 入对作品 的理解, 再由对作 品理解悟 出对社会 的理解。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 学习和革命斗争生活。
咏蛙(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913—1918年,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们在橘子 洲一带游览游泳。
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 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一篇诗,都忘记了, 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数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 四个方面:山中 江中 天上 水底 • 四个角度:远眺 近观 仰视 俯察 • 描写方法: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对照
面对如此“寥廓”的世界,词人的感受是( 怅 )
你如何理解?
深沉的命运思索和慷慨的革命情感
江天如此自由辽阔,自然如此生机勃勃,回望人间
如何?在这方苍茫大地上,还有满目的疮痍,还有
遍地的战火,还有苦难的人民,还有孱弱的中国。
1919年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运动。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 月从韶山躲避军阀张敬尧的抓捕到了长沙,九月将前 往广州主持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 期间他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 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 沙》。
万山红遍 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 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秋”
独 立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 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 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五代·冯延巳《踏鹊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君子于危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 (唐·孔颖达疏《易》) 操危虑深,故云独立。(金圣叹 解杜诗)
沁园春·长沙
—— 毛泽东
板块导读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 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 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
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写 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板块导读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 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人之 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 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 有弗平者乎?
1915年9月,反袁称帝 1918年4月,和何叔衡创立了新民学会,该学会的奋斗目 标是改造中国和世界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 引起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
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 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时机到了!世界 的大潮卷的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 新思潮业以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它的生,逆它的死。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 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 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
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 自由。
北 怅
名词做状语, 向北。
感慨、思考。
寥廓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
辽阔的宇宙。
不平凡的日子。 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评论国家大事。 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名词作意动, 视……如粪土。
湘江秋景
忆
峥 嵘 岁 月
记
中 流 击 水 , 浪 遏 飞 舟
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毛泽东眼中的湘江世界非常地辽阔壮丽, 此世界的精神核心是
独 立
彻底的自由,恢宏的奋发,傲然的自信,囊括一切 的气概,不可遏制的生命力,昂扬健行的主体精神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 虎(啸 )深山; 凤(舞 )九天; 驼(走 )大漠; 鹤(鸣 )草野; 龙( 戏 )潭底; 鲸( 拍 )巨浪; 雁( 排 )长空; 鹿( 逐 )中原;
风华正茂 一段峥嵘岁月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 反映。
中流击水 一腔拿云心事 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找韵脚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恰 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怅寥廓, 书生意气, 问苍茫大地, 挥斥方遒。 谁主沉浮?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携来百侣曾游, 粪土当年万户 忆往昔峥嵘岁月 侯。 稠。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