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兵种知识教案文字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兵种知识教案文字资料
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军兵种的概念以及我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了解我军各军兵种的主要武器装备。

内容:军兵种常识,我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及主要武器装备。

时间:2个学时方法:讲解
要求:边听边作笔记,没有提问不要议论
几个思考题
1.军兵种?
2.陆军、海军、空军有哪些兵种?
3.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我国四大军种主要装备了哪些武器装备?
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军还未装备那些武器?
6.如何加强我军的军兵种建设?
本节课讲授内容
一、军兵种知识四、空军知识
二、陆军知识五、第二炮兵知识
三、海军知识
一、军兵种概念
(一)军兵种定义
军种:就是指军队的种类。

具体讲(军语)指军队在其组成上,按照军队主要武器装备的性能、作战活动空间的环境以及任务的不
同,对军队组成所作的基本区分。

兵种:是军种的组成部分。

按照军队中武器装备的种类、作战任务以及专业等的不同,对军队建制单位所作的基本区分。

(二)军兵种分类
1.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海军和第二炮兵,各军种又分为若干个兵种和专业分队。

2.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

3.俄罗斯: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火箭军。

二、我国陆军
(一)我国陆军的主要发展过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

同时步兵、炮兵相继成立。

1950年5月,成立通信兵部。

1950年9月1日,装甲兵成立。

1951年3月,成立工兵,1953年,改为工程兵。

1956年,成立防化兵。

1986年10月1日组建陆军航空兵,1987年12月第一个直升机团成立,1988年初成立直升机大队。

85年以后组建新的集团军,已形成了以装甲、步兵组成的地面突击力量;以炮、防空、陆军航空兵组成的火力支援力量;以侦察、通信、工程、防化和电子对抗兵组成的作战保障力量;以运输、修理、管线、卫生、军需、器材等专业分队组成的后勤技术保障力量。

(二)我国陆军的主要任务
1、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大量杀伤和消耗敌人,顽强扼守阵地。

2、在一定地区上打赢局部战争,进攻时,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夺取敌人占领的地区。

3、实现、维护我国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三)陆军编成
1.陆军组成:陆军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空兵、防化学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侦察兵和其他专业分队组成。

2.陆军分类和编成:
(1.)按总体任务分 A. 野战军,执行全国机动作战任务的正规军,是陆军作战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主要遂行超区域的战役、战斗任务。

按方面军、集团军、师(旅)、团、营、连等编成。

军以下的部队一般按33制编制。

B. 地方军,按其任务性质的不同分为边(海)防部队、内卫部队和守备部队;按独立师、团、营、连编成。

(2.) 按作战需要分主要以师为单位把陆军分为九种作战师:步兵师、坦克师、地面炮兵师、反坦克炮兵师、高炮师、空中突击师、内卫师、警备师和边防师。

步兵
A.步兵组成及分类(按武器装备和适应战场需要)
机械化步兵,搭乘履带式装甲车辆
摩托化步兵,搭乘轮式装甲车辆
山地步兵,夺取和坚守坚固阵地
轻步兵,搭乘飞机
B.步兵的基本任务
进攻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夺取敌人占领的地区
防守中,大量杀伤和消耗敌人,顽强扼守阵地
必要时,特殊条件下的战斗
(四)、陆军的主要武器和装备
1.轻武器(1)枪械:手枪、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手榴弹、枪榴弹
(2)单兵导弹
(3)单兵火箭筒、迫击炮、无后坐力炮
2.火炮
优点:发射速度快、火力猛、机动性强
用途:打击暴露的大面积集团目标
高射炮(57毫米、双37毫米)
加农(85、122、130)、榴弹( 122 )、加榴(152)、滑膛炮( 100 )迫击、无后坐力炮迫击炮(100)、无后坐力炮(105)
迫击炮:初速小、弹道弯曲,打击遮蔽物后目标
无后坐力炮:直射,打击近距离的装甲和火力点目标
3. 战术导弹:
(1)反坦克导弹(HJ-73、HJ-80)
地(低、中)空导弹
(3)地(高)空战术导弹
4.中型(主战)坦克(59、69、79、ZTZ88、90)
水陆两用坦克(63)
轻型坦克(62)
装甲输送车(履带式(63、85、89、90式)、轮式(523))
5.工程兵器材
火箭扫雷车(81式)
布雷器材
火箭布雷车(72、79式)、拖式布雷车(73式)
舟桥器材
6.通信兵器材
车载电台(81B)、手提电台(硅两瓦、884、861)、磁石交换机、单路电话载波机、电话单机
7.防化兵器材
还有:喷洒车、淋浴车、防化单兵火箭筒、发烟手榴弹、发烟罐和化验车等。

三、我国海军
(一)我国海军的主要发展过程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第三野战军东路
渡江作战指挥部驻地宣告成立,并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的基础上着手组建工作。

1955年10月改为东海舰队。

1949年12月广州军区江防部队成立,1950年9月改为中南军区海军,1955年10月改为南海舰队。

1950年4月14日,成立军委海军领导机构,同年9月建立青岛海军基地,1960年8月在该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北海舰队。

1952年6月,成立了海军航空兵。

1980年5月5日,成立了海军陆战队。

海军舰船编队能远航太平洋。

1986年12月14日,拥有自己的导弹护卫舰和驱逐舰。

1988年9月27日国产核潜艇成功从水下发射战略导弹。

1987年4月27自行设计的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号”下水。

并能进行海上电子模拟实兵对抗大演习。

1988年12月,成功在驱逐舰上搭载直升机。

建立了自行设计制造的军中第一个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通信枢纽——超长波电台。

1990年,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期为1949年4月23日。

历任海军司令员的有:张爱萍、肖颈光、叶飞、刘华清、张连忠、石云生
(二)我国海军的主要任务
1.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
2.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海岸附近的重要目标
3.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
4.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和抗登陆作战
5.进行海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
6.保护我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
(三)海军编成
1.海军组成:
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以及一些特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海军的最高领导和指挥机关为军委海军,下辖有东海、南海、北海3个海军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

2.海军分类和编成:
(1.)按建制单位分
海军舰队、海军基地、水警区(师级)、舰艇支队(师级)、舰艇大队(团级)、艇中队
(2.) 按作战需要分某某作战编队
(四)我海军主要武器和装备
1.武器
(1 )水雷
(2)鱼雷(蒸汽瓦斯、喷气、电动、火箭助飞)
(3)深水炸弹、
(4)舰炮、
(5)导弹(上游——1/1甲、海鹰—1/2/3、鹰击—6、红旗—61、霹
雳—2)等。

2.装备:航空母舰、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艇、登陆舰艇、猎潜舰艇、后勤补给舰、运输舰、舰载飞机、直升机等。

水雷
鱼雷
深水炸弹
舰对舰导弹
岸对舰导弹
舰对空导弹
航空母舰
特点: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又称流动的机场。

一般在作战时,和其他舰船编队行动。

用途:可对水面、水下、空中和岸上目标实施攻击。

巡洋舰
用途:掩护航空母舰或其他舰船编队;攻击敌人舰船;反潜、破坏和压制敌人岸上目标;支援登陆作战。

特点:火力强、抗风浪强、续航力强、适航性和操纵性好,具有多种作战能力。

战列舰
特点:火力强、抗风浪强、续航力强、适航性和操纵性好,具有多种作战能力。

用途:掩护航空母舰或其他舰船编队;攻击敌人舰船;反潜、破坏和
压制敌人岸上目标;支援登陆作战。

驱逐舰
特点:机动性好、抗风力强、作战半径大、装备多、能执行多种战斗任务;隐蔽性较差,对空防御弱。

用途:单独或与其他海军消灭敌水面舰船、反潜、
破坏和压制敌岸上目标和火力;遂行布雷、护航、
护渔和巡逻等任务。

护卫舰
特点:机动性好、抗风力强、作战半径大、装备多、能执行多种战斗任务;隐蔽性较差,对空防御弱。

用途:单独或与其他海军消灭敌水面舰船、反潜、破坏和压制敌岸上目标和火力;遂行布雷、护航、护渔和巡逻等任务。

导弹艇、
鱼雷艇
布雷舰
特点:吃水浅、有较完备的布雷装置;隐蔽性较差,抗风力和对空防御弱。

用途:用于港口和航道上布设水雷等障碍、封锁航道。

扫雷舰
特点:吃水浅、有较完备的扫雷装置;隐蔽性较差,抗风力和对空防御弱。

用途:用于基地、港口和航道上搜索和排除水雷障碍、开辟雷区航道。

登陆舰、艇
特点:吃水浅、抗风力强、自给力大、船底平、仓室大、航海性能好,能在无停靠设备、适于登陆的暗滩登陆。

航速慢、自卫和防护能力弱用途:用于运送陆军、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到敌岸登陆;平时可以用于遂行战备运输任务。

猎潜舰、艇
特点:有较完备的搜索水下潜艇的声纳设备和较强的反潜武器;攻击能力和机动性能好;耐波浪和自给力不大。

用途:用于基地、港口和航道上防潜;在近海护航、巡逻、布雷。

后勤补给舰、艇
特点:抗风力强、隐蔽性较差,对空防御弱。

用途:给其他作战舰船补充弹药和水及食品。

潜艇
特点:隐蔽性好,突击威力大,较大的续航能力、自给力和抗风力;水中通信和观察能力较差。

用途:单独或与其他海军兵力协同作战。

隐蔽突然袭击敌人港口、岸上重要目标;消灭敌人各种舰船;实施侦查、布雷、巡逻、反潜作战和输送人员和物资等任务;遂行战略突击任务
潜艇分类:
按排水量分为大型(>2000t)、中型、小型(<1000t)和袖珍型(几t~几十t);按动力分为核动力和常规动力;按武器分为鱼雷和导弹
四、我国空军
(一)我国空军的主要发展过程
1925年,中国共产党派少数干部到苏联学习航空。

1938年1月,抽43名干部到新疆学习航空知识,培养第一批骨干力量。

1945年秋,空军将士踏遍东北30多个城市和50多个机场收集日军遗留的飞机、飞行器材和废弃的零件和修复的飞机在东北牡丹江筹建我军的第一所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1946 年6月5日航校正式成立,从此拉开了我空军的飞行任务。

1949年7月26日,成立以歼击机为主的空军部队。

1949年11月11日,成立空军的领导机构。

刘亚楼为司令员。

1950年6月,组建了第一个歼击、轰炸、强击航空兵团的混合旅。

后来陆续组建了歼击、轰炸、强击、侦察、运输等航空兵师、团、大队、中队及地面部队。

历任空军司令员的有:刘亚楼、
(二)我国空军的主要任务
1、抗击敌空中袭击,夺取和保持制空权
2、突击敌地面部队
3、摧毁和破坏敌导弹基地、武器仓库、指挥机构、防御工事等重要目标
4、担负空运、空投、通信和空中救护
5、实施空中侦察和对空警戒侦察
6、实施电子对抗和机动作战
(三)空军编成
1.空军组成:
空军由空军航空兵和地面其他专业分队组成。

2.空军航空兵分类和编成:
空军航空兵最高建制单位为师,其有完整的指挥机构,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

歼击、强击和轰炸航空兵按师、团、大队、中队编成
运输、侦察和电子对抗航空兵按团、大队、中队编成
歼击、强击机中队编有4 架飞机,轰炸、运输机中队编有3 架飞机。

(四)我空军主要武器和装备
1.地空导弹、空空导弹
2.高射炮、高射机枪、航空机枪
3.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侦察机、直升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反潜机、电子战飞机)
空射导弹
强击机强—五
轰炸机(轰—五、轰—六)
侦察机装备有:轰侦-五、歼侦-六、无人侦察机
直升机
加油机(轰加—六)
电子战飞机
豫警机
运输机装备有:运五、运七、运八、运-11、运-12、直五、黑鹰
(五)世界主要国家空军现状
1.俄罗斯:
(1)采购新式装备和实验,达到可以应付任何可以预料的和意外的挑战。

(2)加强演习,大力提高空军综合作战能力。

(3)抓住车臣战机,在实战中锻炼提高作战能力。

(4)利用科索沃危机,充分显示俄罗斯空军的存在。

(5)把握商机,为战备训练谋求更多经费支持。

(6)瞅准时机,让最新空战武器扩大国际影响。

五、我国第二炮兵
(一)我国第二炮兵的发展过程
(二)我国第二炮兵的任务
(三)我国第二炮兵的编成
(四)我国第二炮兵的主要武器装备
(五)世界主要国家战略导弹部队的情况
(六)未来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二炮的主要发展过程
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针对美、苏核威慑,果断指出:搞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8年10月,聂荣臻元帅领导组建了国防科委。

1959年6月,前苏联撕毁了国防技术合同,为鼓励全国人民的士气,定这一天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代号。

1960年11月5日,成功发射了仿制的近程弹道导弹。

1964年6月29日,成功发射了自己研制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

1966年7月1日,二炮领导机构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代号为596)以塔爆方式爆炸成功。

1966年12月28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1月30日,第一枚中远程火箭飞行实验顺利完成。

1971年9月,第一枚远程火箭飞行获得基本成功。

1980年5月18日,第一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运载火箭成功。

1981年9月20日,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成功。

历任二炮司令员的有:张蕴钰、杨国梁。

(二)我国二炮的主要任务
1、平时,以核威慑作用遏制敌可能对我发动核战争
2、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3、核反击作战中,(1)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重要工业;能源、动力系统等赖以进行战争的经济目标,削弱其战争潜力基地。

(2)打击敌国家和军队指挥中心;通信和交通枢纽;战略后方基地,削弱其战斗力。

(3)打击敌战略导弹、导弹核武器的生产和储存基地;重要空军、
重要海军基地;重要集团和战略预备队的集结基地,削弱敌人的战略突击力量。

(三)第二炮兵的编成
1.第二炮兵的组成:
第二炮兵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地对地导弹部队以及工程、情报、侦察、测地、气象、计算、通信、防化、电子对抗、伪装等保障部队组成。

2. 第二炮兵的分类和编成:
(1.)按导弹发射的距离远近分: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地对地导弹部队
(2.) 其编成为:基地、旅、营和若干院校及科学研究单位。

旅是基本作战单位,营是基本火力单位。

(四)我二炮主要武器和装备
1.原子弹、氢弹和质子弹
2.近、中、远程和洲际运载火箭
(五)世界主要国家发展二炮情况
1.美国美国一边和俄罗斯进行削减和限制核武器谈判,一边加紧实施其战区和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一边在销毁过时的核武器,一边还在制造更先进的核武器;一边谴责一些国家研制和进行核实验,一边暗中支持有些国家进行核试验,并增加其核打击目标;美专门制订了“统一作战计划”核打击目标清单,打击目标从1995年的2500个到2000年已增至3000个,其中,位于俄境内2260个(核目标
1100、常规目标500、领导人和指挥中心160、工业目标500),其余在中国、伊朗、伊拉克、和朝鲜。

2.俄罗斯俄美完成第一阶段削减核武器条约后有1424枚战略导弹、6157个弹头,第二阶段落实后还有3500个核弹头(美俄就销毁条件仍未谈妥)。

俄计划2009年,把其中250枚导弹出售,可换回7亿美元收入。

第三阶段完成后有2000~2500枚。

为保持战斗力,俄还计划生产和部署新导弹和弹头。

针对美国执意推行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准备组建新的兵种—航天部队,即把原来的战略火箭军降为兵种,并入空军,把战略火箭军的军事航天部队和太空导弹防御部队单列出来,组建一个独立的兵种—导弹航天军,约为9万人,直属总参谋部。

俄军事航天部队1992年8月组建,当时为一独立兵种,1997年并入战略火箭军。

下辖3个大型航天实验发射场和一个航天器实验和控制中心。

太空导弹防御部队辖有两个集团军,监视8500个太空目标,能对美国全境内所有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场进行全天候监视。

为提高作战能力,将对现有100多颗军用和民用卫星进行技术改造外,还要研制和发射新的军用侦察卫星、空间侦查系统和预警雷达。

3.中国中国在成功发射三次无人实验飞船后,将实践载人航天飞行,尔后对月球进行探测,并积极参与国际火星测探活动。

十五期间,将发射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把中国宇航员送上太空飞行。

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15种类型、46颗卫星,并成功将30颗外国卫星发射升空。

单兵武器跨入综合时代
1.理想单兵战斗武器(美OICW):包括步枪、榴弹发射器和火控系统。

步枪和榴弹发射器均可卸下单独使用。

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电子罗盘、弹道计算机、摄象机、红外光源、白光瞄准镜和目标追踪器。

能量由装在枪托内的电池提供。

扳机组件和控制系统包括激光器按钮、枪管选择器和保险开关。

2.理想班组支援武器(美OCSW):口径机枪、25mm枪榴弹发射器及火控系统。

弹药有三种:高爆弹、破甲弹和训练弹。

3.陆军装备与通讯综合士兵现代化系统(法FELIN)
1995年开始研制,第一代FELINV1型计划在2005年服役。

主要采用改进型FAMAS5.56步枪作为武器子系统和35mm榴弹。

质量8
kg第二代FELINV2为5.56mm步枪和30mm榴弹及集成的电子火控系统。

火控系统包括:遥控的昼夜瞄准和火控、敌友识别、战术模拟、目标指示、图象传输、系统控制接口、枪身姿势传感器。

目标捕获辅助系统包括:日间摄像瞄准具、可拆卸的夜视光线加强模块、激光点瞄具。

4.未来综合士兵技术系统(英FIST2000)
1996年开始研制,主要采用改L85A15.56mm步枪作为武器子系
统、40mm榴弹和电子点火及电子化控制。

电子化模块设计可以消除机构之间的关联,减少设计上的约束,改善火控系统的点射一致性,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个模块带有传感器、电池和液晶显示器。

榴弹发射器上配备磁罗盘、激光器、头盔显示器及弹道计算机。

5.荷兰和德国也在试制士兵综合技术系统。

火炮进入新的时代
1.电磁炮
A.电磁线圈炮:由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力加速弹丸的火炮。

B.电磁轨道炮:由两条带电的平行轨道产生强磁场来加速弹丸。

C.电磁“重接炮”:利用两个磁场重新结合产生更大的磁场来
加速弹丸的火炮。

2.电热炮
利用电极放电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丸的火炮。

现状:美于1982年用电磁线圈炮将317克弹丸以4.2千米每秒发射出去,现每年投入1亿美元进行研究;我国于90年代初研制了实验用的电磁炮。

美、英、法、德、意、以、俄和荷兰正在积极研究电热炮,美正在野外实验。

地效飞行器
被视为可用来对付美国航空母舰的俄国“日炙”(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最近经俄罗斯改装,可装配在速度超快的大型地效飞
行器上。

西方军事观察家正密切关注,该技术是否转移给中国,免得中国反舰攻击和两栖登陆能力出现戏剧性变化而未能预先防范,进而危及台海安全。

“地效飞行器”是介于舰艇和飞机之间的一种新型掠海飞行平台,上面可以搭载武器和人员。

苏联早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致力研发,并相继开发出“里海怪物”和“鹞”级等系列装备。

一艘五百吨级的地效飞行器,甚至可装载主战坦克和两栖步兵战车。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速度惊人。

据了解,俄罗斯目前已拥有时速达二百公里的地效飞行器,中国也准备要发展大型地效飞行器。

如果中国具备该项战力,将打破两栖登陆作战的传统观念,使中国渡海攻台的时间,从以往的十个小时缩减为一个小时,台湾海防受到空前压力则不难想像。

据可靠消息指出,在俄罗斯的技术援助下,中国已拥有实用型的地效飞行器。

中俄双方并于一九九八年签署合作协议,联手研制大型地效飞行器。

这项被列为高度机密的合作案,外界无从得知目前开发的进度,仅能从零碎的资料研判,中国具备此一战力的时间不会拖太久。

世界大国军队建设新构想
1.调整军事战略,争夺新世纪战略主动权
2.加大国防投入,研发装备高技术武器
3.加速现代化建设,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
4.推进军事改革,吸引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