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8.1 金属材料教案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金属用品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首先重点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然后由学生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讨论其用途,最后得出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同时综合考虑其它多方面因素的结论。

第二部分介绍合金。

通过活动与探究比较合金和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同时根据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为拓展学生视野,教材特意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材料,激发探究材料科学的兴趣及欲望。

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大,但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课题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难点突破。

1.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合理问题。

2. 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验探究机会。

3. 利用上述两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1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曲别针、铜丝、水龙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常见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铜丝、水龙头、金银首饰等)和投影彩色图片(如高压锅、马踏飞燕、河北沧州铁狮子等)。

【提出问题】
以上这些实物和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实物和图片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金属有哪些共性和个性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P3内容回答以上问题。

【交流回答】
1.以上实物及图片分别是由铜、铁、铝、金、银等金属制成。

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三种金属为:铁、铝、铜。

2.曲别针主要利用铁的韧性较好;铜丝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好;高压锅主要利用铝的导热性好;金银首饰主要利用其漂亮的金属光泽。

3.金属的共性:①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③大多数金属是热、电的良导体;④有延展性。

4.金属的个性:①大多数金属常温下为固态,而汞是液态;②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为紫红色,
金是黄色、铁粉是黑色;③各种金属的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有较大差别。

【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P3表8-1分组讨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交流回答】
1.铁的硬度大于铝,若菜刀、镰刀用铝制,容易卷刃;而锤子用铝制,易变形。

2.尽管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

3.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熔点,且易导电,其它金属易烧断,从而影响灯泡寿命。

4.水龙头镀铬是因为①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耐磨损;②不易生锈;③使水龙头美观大方。

镀金美观,耐腐蚀,但成本高。

【提出问题】
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归纳总结】
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性质。

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丰富,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学习,我们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光泽、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可决定金属的一些用途。

这也启示我们在看待问题时,都不应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要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然后再作决定。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第1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①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②有金属光泽;③大多数金属是热、电的良导体;④有延展性。

2.个性:①大多数金属常温下为固态,而汞是液态;②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铁粉是黑色;③各种金属的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有较大差别。

二、决定物质用途的因素
1.物质的性质。

2.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是否易于回收、是否环保。

教学反思:
本课教师通过展示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金属材质的物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金属的性质与用途,辅以教科书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自由发挥、自我表现、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常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是完全适宜的。

第2课时合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合金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物观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的方法,归纳合金的主要用途。

(2) 学会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方法,知道一些重要和新型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1.合金和其组成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2.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硬铝片(铝合金)、铝片、焊锡、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材料,知道了金属材料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那么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究竟什么是合金?为什么要生产和使用合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P5回答。

【交流回答】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制品大多数是合金。

2.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提出问题】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金属制品大多数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合金和纯金属性能有哪些差异性?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完成P5实验8-1,填写课本P5实验报告。

【归纳总结】
1.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颜色鲜艳。

2.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阅读讨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讨论部分的内容及P6表8-2,然后交流讨论填好表中启示,分析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金属制品大多数为合金?
【归纳总结】
1.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2.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3.合金的性能比纯金属优越,日常生活中应用更广泛。

【提出问题】
钛和钛合金有哪些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哪些场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最后一段回答)【交流回答】
钛和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钛的密度仅为4. 5g/cm3)、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优点。

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差异,知道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因此合金具有广泛的用途。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就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新型合金不断面世,我们对合金性质的各种期望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2课时合金
合金
1.定义: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与纯金属性质比较
(1)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颜色鲜艳。

(2) 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3) 熔点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4) 抗腐蚀能力优于纯金属。

3. 钛和钛合金
(1) 性质:熔点高、密度小(ρ钛=4.5g/cm3)、可塑性好、易加工、机械性能好。

(2)用途:航天、航空、船舶、化工、通信设备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核心理论: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活泼而有序,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肯学、想学、会学,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讲一些课外高科技的合金相关知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