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中学2013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历史(文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12. 钱穆认为:“秦人统一,……尤以平民社会之贡献为大。
”钱穆所说的“平民”大体是指
当时的
A.学者 B.商人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13.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
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
”陈寅恪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材料的不足制约了历史研究
B.历史研究需要像艺术家一样具有想象力
C.历史学家要与艺术家合作,才能真正开展历史研究
D.强调历史研究需要基于史料进行分析与想象
14. 汉武帝根据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设置了太学。
下列
有关汉武帝时期太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博士弟子向太学生授课 B.太学生学习的主要书籍为《四书》、《五经》C.太学生的书写用纸为“蔡侯纸” D.太学生有机会“学而优则仕”
15. 毛泽东是一位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以下著作最能体现他把农民武装斗争和马克思主
义结合在一起的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论十大关系》
16. 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发表演说:“……
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
耳(如右图)。
诸君既能明白民生主义之真义,则
新旧同志(因)误会、怀疑而生之暗潮,从此便可
打
消。
”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孙中山准确概括了民生主义、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的关系
B.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的核心是共产主义第16题图
C.孙中山设想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民生主义,改善民生
D.孙中山意欲通过揭示国民党和共产党纲领的相通性来促成两党合作,推动民主革命17. 1944年,日本侵缅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对人说:“大东亚战争要说起来的话,是我的
责任,因为□□□射击的第一颗子弹引起战争的就是我。
”该处省略的应该是
A.柳条湖B.卢沟桥C.山海关D.沪淞口
18. 图案中汽车为苏制民用汽车。
此货币
第18题图
A.是研究“一五计划”工业成就的第一手资料
B.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是建国初期市场繁荣稳定的佐证
D. 是我国接受苏联援助并受其影响的佐证
19. 在北京的古观象台,保存着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由德国归还中国的古天文仪器“浑
天仪”,这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分得的唯一战利品,但该和约却使中国失去了收回山东权益的权利。
这种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
A.在弱肉强食的近代,弱国无外交 B.战败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C.一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日本国力迅速增长
20.下图中以深色标示的国家属于
第20题图
A.一战中的协约国 B.二战中的同盟国
C.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阵营 D.21世纪的欧洲联盟
21.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
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第23题图:《亚威农少女》
A .人文主义
B .自由主义
C .空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22. 意识形态堪称近代世界的一大发明,自从被浓墨重彩的移植到政治领域起,就成了区分
“朋友”与“敌人”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利器。
在下列国际关系领域,适宜用意识形 态加以分析的是
①一战 ②二战 ③冷战 ④中美关系 ⑤中苏关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3. 仔细欣赏下图展示的画作,符合该作品的绘画风格是
A .强调色彩的象征性,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画面浓 丽深沉,富丽堂皇
B .以科学的精神观察自然,创造绝妙的光影效果,呈 现出丰富的空间以及逼真的质感
C .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以及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 生的美感
D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非选择题部分 (共160分)
38.(26分)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对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 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
第六表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中规定: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4条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
用不在此限。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拿破仑法典》材料三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材料一中的条文旨在协调哪几类社会关系,对当时的罗马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10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18世纪法国社会产生的作用。
(8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82年宪法体现了人民的哪些民主权利。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2年宪法制定的主要背景。
(8分)
39.(26分)市场是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二
大萧条重创之大,更使一个事实显得愈发突出:那个早与资本主义分道扬镳的国家——苏联,却仿佛免疫似的,丝毫不为所苦。
当世上其他国家,至少就自由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经济陷入一片停滞现象之时,唯独苏联,在其五年计划指导下,工业化却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没有生命力。
——汉斯·莫德罗《我眼中的改革》材料三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1)依据材料一归纳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什么能在西方大萧条中“免疫”?试从经济角度证明汉斯·莫德罗的论断。
(1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先后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8分)
40.(32分)
材料一、图1 2000年以来三大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
注: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在60%至70%以上。
表1:城乡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对比
资料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数据整理
材料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频繁,农村居民开始追求积极向上的消费时尚。
同时存在过度节俭,反对“预期消费”、重储蓄轻消费、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现象,这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
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国务院总理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不能走传统的发展道路,而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的永续发展。
”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7分)
(2)结合材料二,用理智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农村居民如何提高消费水平,并根据促进国民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知识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
(13分)
(3)根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依据。
(12分)41.(20分)
近年来,A市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建设“一园”——清风园,介绍历代廉史和清官文化,以古鉴今,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夯实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引导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开设“一区”,为拓宽民意沟通和群众监督的渠道,回应广大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组织主要网站开设网络监督专区;落实“一图”,落实权力运行规则建设,公布政府权力运行图,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的道理。
(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权力需要监督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开设“一区”落实“一图”的道理。
(10分)
历史答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D D A D B D A D C B C
38.(1)社会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2分);商品交易中的买卖双方(或买受人与出
卖人的关系)(2分);平民与贵族的关系(2分)。
(4分,答出两点即可)
积极影响:协调罗马社会各方矛盾和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3分);限制了贵族的专横,
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的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3分)
(2)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分)
作用: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2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分)
(3)主要内容:规定了人民对政府的批评、建议权(2分);监督权(2分)
主要背景:吸取文革教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2分);改革开放政策实施(2分);1980年邓
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体现共产党人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
想(2分)。
(写出两点即可得4分)
39.(1)世界经济市场化(或经济全球化)(2分)、市场经济法治化(法律化、制度化)(2
分)
(2)原因:苏联在30年代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2分),它排斥市场调节,
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2分)苏联经济
在危机期间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未受危机的影响(2分)
证明:斯大林模式本身存在严重弊端(2分),如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长期停滞、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受压抑,经济发展缺乏动力(2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
改革无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经济呈现发展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
积聚,使苏联陷入困境(2分),并最终导致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失败,苏联解体(2分)。
(3)措施:①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③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1993年十四届三
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开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⑤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出三点即可得6分)
成果: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