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课标新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十七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感悟 产业转移路线图的判读
产业转移示意图主要是反映产业转移方向、目的地和分布的一种图 示,该图示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或以统计图形式呈现,综合考查影响产业 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区域地理特征等。 下图为江苏省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空间示意图。Ⅰ类产业表示皮革毛皮羽 绒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文 教体育用品制造业;Ⅱ类产业表示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Ⅲ类产业 表示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 业等。
(2)企业根本目标→降低成本,追求高利润→降成本:劳动力价格低、地价 低、优惠政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地价、劳动力价格上升,政策优势 不明显→迁移新址。 (3)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影响:富士康企业迁入→促进经 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增加收入、扩大就业。 不利影响:富士康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 低→占用城市有限空间→不利于产业优化升级,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提高附加值、品牌培育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 措施:产业升级→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加强设计和营销; 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品牌培育→培育民族品牌。
创新思维
学科素养探究 西部调水工程——“红旗河”
“胡焕庸线”是贯穿中国全境西南至东北的红线,是东部与西部发展 水平的分水岭。东部43.2%的国土生活着94.4%的人口,集中了95.7%的国 内生产总值。而西部56.8%的土地仅供养着5.6%的人口,东西迥异。西北 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给人们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最好优点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可自流
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以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
供水;调水量较大;丹江口水库
利用,工程量较小;调水量大
地区,可自流供水;水质最好
主要承纳山区来水,水质良好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 缺点 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沿
线污染严重,水质差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需穿越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巴 颜喀拉山,工程量巨大;长江上 游水量有限,调水量较小
②增长期特征:产品销售量迅速增长;产品设计和工艺基本定型,可以大批 量生产,产品成本显著下降;用户对产品有所了解,广告费用相对减少,销售 成本大幅度下降,随着产品销量的迅速增加,企业利润迅速上升;竞争者开 始仿制这类产品,市场开始出现竞争趋势。 ③成熟期特征:市场需求日渐饱和,销售量达到最高点;生产量大,产品成本 低;利润将达到最高点;很多产品进入市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④衰退期特征:又有新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并逐渐代替老产品;除少数或个 别名牌产品外,市场销售量日益下降,利润也在不断下降,市场竞争突出表 现为价格竞争,产品价格不断下跌。
素养体现 以西部调水工程——“红旗河”设计为背景材料,考查调水原因、施
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工程影响及工程评价等。对工程沿线地区自 然地理特征的分析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从可调水量、工程 量、工程难度、水质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多角度评价调水线路的合理 性体现了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通过红旗河方案线路的施工使西部地区生 态环境得到改善,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的地理 核心素养。将国家的重大战略等热点问题融入地理学科,是一种创新思维 的体现,契合新高考命题特点。
水在哪儿呢?我国专家提出西部调水工程方案,经论证:西部调水工程 ——红旗河设计巧妙,科学合理,是着眼于大生态、大格局、大战略的全新思
路和方案,是完全具备现实可操作性的宏伟设想。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 弯处开始,沿途经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渭 河、黄河,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全程6 188千米,地势逐渐降低。红旗河沿 2 000米海拔左右等高线进行设计,沿途没有超级水坝、超长隧洞、跨河引 水渡槽等超大型工程。红旗河年总调水量可达600亿立方米,仅占主要河流 取水点总量的21%。工程实施后,在我国西北将平添2亿亩以上绿色良田。
答案 (1)贵阳的劳动力丰富廉价,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昆山劳动力短缺且 价格高,基础设施较完备。 (2)迁移原因:追求更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占领市场,扩大影响力;优惠 政策的吸引。 (3)有利影响:①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增加收入;④ 扩大就业; 不利影响:①属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含量低,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 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4)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接纳产业转移;加强 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强设计和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民 族品牌。
知识清单
知识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西气东输工程 (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a.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高,带来严重的交通压 力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① 清洁 优势的天然气比重很低。 c.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油气发展战略:②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 的战略接替区。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示意图
素养设问 1.预测红旗河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阻力。 提示:(1)沿线地势起伏大;(2)沿线多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3)中下游有些 地区可能会产生缺水的困扰。 2.分析该工程对受水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提示:(1)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紧缺状况,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水 保障;(2)可避免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 3.评价红旗河方案线路规划的可行性。 提示:(1)可调水量充足,仅占主要河流取水点总量的21%;取水点多,避免取 水河流下游缺水;(2)工程设计能全程自流,降低运营成本;沿途没有超大型 工程,降低建设难度;(3)工程沿2 000米海拔左右等高线进行设计,避免了高
寒施工,给工程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4)有效避免对青藏高原、三江源自 然保护区等生态脆弱区造成的破坏。 4.目前有环境专家质疑该调水方案的可行性,请说出专家质疑的理由。 提示:(1)沿线地质构造复杂,易引发地质灾害;(2)穿越众多自然保护区,破坏 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3)受水区气候干旱,易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破坏干 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荒漠生态系统;(4)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和评价 还不充分。
运输压力 南线: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
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知识2 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能拓展
考点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 入手,分析如下:
探究 斗转星移,自有规律——产业转移路线图的判读
探究典例
实践探究
情境设题 富士康科技集团专业从事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3C产品 加工制造,号称“世界工厂”,是著名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改革开放后, 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用 水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20世纪末,台湾鸿海精密集团创始人在深圳龙华 开办富士康龙华基地。之后,富士康不断在大陆扩展其生产基地,也力图开 发中国内陆零售市场。近年来,不少代工企业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 撤出祖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下面为富士康主要选址城市与路径示意图。
(2)微笑曲线
对现代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表明,产业链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 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则是 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在20%~25%之间,而处在中间 的加工生产产业利润只有5%。
“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规律:在曲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随着 新技术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在曲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 作、销售渠道的建立,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 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 本更低的同行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利润最低的部分。
读图步骤 第一步:判断转移方向。 根据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转出地和转入地及产业转移的方向。图示转出 地主要位于苏南地区,转入地主要位于苏北地区。
第二步:判断产业类型。 图示Ⅰ类产业和Ⅱ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低,Ⅲ类产业主 要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高。 第三步:分析影响因素。 图示产业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接纳产业转移要考虑产业转 入地的产业基础、与转出地的经济联系、生产成本、市场潜力等因素。 第四步:分析转移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从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就业、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注 意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区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我国水资源分布⑥ 不均衡 。南方水多而有余,北方水少而不足;北方尤 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巨大而水资源十分匮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 瓶颈”。南水北调工程可有效地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工 程线路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和西线方案。 (2)三条路线比较
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水质
差
较好
通往华北 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
南北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 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考点二 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
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在消费市场
的就业机会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 人口稠密、交通拥堵、资本过剩、污 缩小地区差别,实现区域内部的
效应
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
平衡
4.产品生命周期与微笑曲线 (1)产品生命周期
①开发期特征:产品刚进入市场,尚未被顾客接受,销售额增长缓慢;生产批 量小,研制费用高,产品生产成本高;用户对产品不了解、不熟悉,需要多采 用广告进行推广,销售费用较高。除仿制品外,产品在市场一般无同行竞争。
2.中国产业转移路线及影响因素
3.我国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转移原因
影响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
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
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
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廉 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
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潜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
2.我国的运煤通道 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
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 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的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
类型
路线
东西运 煤通道
通往东北 三大干线: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四大干线: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
3.西电东送工程
线路
对输入地
影响
对输出地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
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a.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 a.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经济发展;b.改变能源结构, 势;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 减轻环境污染;c.减轻铁路 就业机会;c.缩小东西部差距,
对资源调入区
对资源调出区
资源
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促进能源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③ 消费结构 的调整,缓解能源供 形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应紧张状况,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社会
促进④ 基础设施 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
改善⑤ 生态环境 ,提高大气质量
2.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三条路线示意图
注:年度为竣工或投产日期,数字为各城市2013年7月份最低工资(单位:元)。
设问探究 (1)从劳动力、基础设施方面说明富士康选址贵阳与昆山的差异。 (2)说明富士康进入祖国大陆后不断迁移新址的原因。 (3)分析富士康不断迁移对新址城市的影响。 (4)针对代工企业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祖国大陆的现象,请提出应对措施。 探究流程 (1)富士康为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区位选择:地价、劳 动力价格、基础设施→贵阳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地价低、劳 动力价格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到贵阳。昆山 →经济发达、地价高、劳动力价格高、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密集型企 业迁出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