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教材(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最低的项目总费用获得最佳工期的一种方法。 工程总费用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
3、系统管理方法愈来愈多地强调运用系统模 型,力求达到量化。
4、传统管理方法以个人经验为基础,而系统 管理方法则强调系统地、合乎逻辑的分析,把 个人经验与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二、项目计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1、特点:项目管理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工程,早期不 确定性很大,所以项目计划不可能在项目一开始就全 部一次完成,而必须逐步展开和不断修正。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t E(j)
指从该结点开始的各项作业最早可以开始的时 刻,在此时刻之前,各项作业不具备开工的条 件。计算方法:按结点编号由小到大逐个计算。
t E(1)= 0
t E(j)=max{t E(i)+ t (i,j)}
例:结点(1): t E(1)= 0
结点(2): t E(2) = t E(1) + t( 1,2)
(4)按专业或工程分解,如机械、电气、装配、 焊接等。
2、确定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就是完成一项活动(或工 序)所需要的时间。
(1)单点时间估计法 (2)三点时间估计法 t(i , j ) = a+4m+b
6 a —— 最乐观时间; m —— 最可能时间; b —— 最悲观时间。
3、确定各项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绘制网络图。 4、计算网络时间值(网络参数),确定关键路线。 5、优化
关键路线为:1 --- 3 --- 4 --- 6 --- 7
七、网络计划的优化
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利用时差来平衡时间、资源与 费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工期最短、费用最低、资 源利用最好的网络计划过程。
(一)时间优化 指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限制,寻求最短工
期。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任务紧急、资源有保障的情 况。
结点(6): t E(6)= t E(4)+ t (4,6)
= 20
结点(7):t E(7)= max{t E(5)+ t (5, 7); t E(6)+ t (6,7) }= 28
(2)结点最迟结束时间tL(i)
指以该结点为结束的各项作业最迟必须结束的时刻,若 在此时刻不能完工,则会影响后续作业的开工。计算方 法:按结点编号的反顺序,从大到小,逐个由后向前计 算。
t L(n)= t E(n)
t L(i)= min { t L(j)- t(i,j)}
例:结点(7): t L(7)= t E(7)= 28
结点(6): t L(6)= t L(7)- t(6,7)= 20
结点(5): t L(5)= t L(7)- t(5,7)= 24
结点(4): t L(4)= min { t L(6)- t(4,6);
t L(5)- t(4,5) }= 12
结点(3): t L(3)= min { t L(5)- t(3,5);
t L(4)- t(3,4) }= 6
结点(2): t L(2)= t L(4)- t(2,4)= 7
结点(1):t L(1)= min { t L(3)- t(1,3);
t L(2)- t(1,2) }= 0
五、网络计划编制程序
1、项目分解:将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各种活动。 可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
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项目分解:
(1)按项目的结构层次分解,如建设火电站需 要制造锅炉、气轮机、发电机以及辅机;
(2)按项目的承担单位或部门分解,如设计、 施工、验收等;
(3)按工程的发展阶段分解,如分成论证、设 计、试制等;
优点:能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三、网络图的三要素
1、节点:是两个工序间的连接点,既不消耗 资源,也不占用时间,只表示前一个工序结束, 后一工序开始的瞬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矢线:是工程中的一项具体作业。其中有 人力、物力、财力的付出。
虚矢线:只是为了表达各项作业的逻辑关系, 本身不消耗任何资源。
6
0
6
5
5
10
7
12
6
6
12
6
12
5
6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24
9
12
21
15
24
8
12
20
12
20
4
21
25
24
28
8
20
28
20
28
4、时差
指在不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完工时间的条件下,某项作 业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或某项作业 的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时间之差。
这一差值表明该项作业的开始(结束)时间允许延迟 的最大限度。时差又称为“宽裕时间”或“机动时 间”。
(1)作业总时差:指在不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完工时间 的条件下,作业可以延迟开始或延迟结束的时间。
S(i,j)= tLS(i,j)-tES(i,j)
= tLF(i,j)-tEF(i,j)
(2)作业单时差(略)
(3)关键路线:总时差为零的作业称为关键作业。
例(上例中):关键作业有:B、D、G、I ,
第十二章 项 目 管 理
第一节 项目
一、项目的基本概念
项目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 员共同完成的、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项目可以是建造一栋大楼、一座工厂、一座大
水坝,也可以是解决某个研究课题。
二、项目的特点
1、是单一的、可辨认的任务; 2、由多个部分组成,跨越多个因素,需要多
方合作才能完成;
3、可利用资源预先有明确的预算; 4、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5、任务的完成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人员的同
时协作配合。
6、项目产物的保全及扩展通常由项目参加者 以外的人员来进行。
第二节 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
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 的目标,并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 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 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以上几种进度计划方法,其本身所需的 时间和费用是不同的。
应该采用哪一种计划进度方法,主要 考虑下列因素:
1、项目规模大小; 2、项目复杂程度; 3、项目紧急性; 4、对项目细节掌握程度; 5、总进度是否由一、二项关键事项所决定; 6、有无相应的技术力量和设备。
第四节 项目控制
2、主要内容—— “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WBS)
三、项目进度计划方法
1、关键日期表 2、甘特图 3、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
简称CPM)
4、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
作业代号 紧前作业 作业时间(天)
A B C D E F G HI / / A B B CD CD EF G 5 6 5 6 5 9 8 48
1、画出网络图
2 A
5
1
B
C 5
D 6
G 4
8
F 9
6
3
E
5
5
6 I 8
7 H
4
SUCCESS
THANK YOU
2019/5/30
2、结点时间参数的计算
工单位、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
第三节 项目计划
一、项目管理的二种不同方法
1、传统管理方法强调工作的专业化;系统管 理方法强调各类人员和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 协调和综合。
2、传统管理方法强调以文件的传递保证指挥、 命令、控制;而系统管理方法则用信息流把各 管理层次和不同的职能部门沟通起来。
=0+5=5
结点(3):t E(3) = t E(1) + t( 1,3)
=0+6=6
结点(4): t E(4)= max{t E(2)+ t (2,4);
t E(3)+ t (3,4) }= 12
结点(5): t E(5)= max{t E(3)+ t (3, 5); t E(4)+ t (4,5) }= 21
第五节 网络计划技术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
1956年,美国就有一些数学家和工程师开始探讨这方 面的问题。
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 管理方法,即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第一年就节约了100万美元,相当于该公司用 于研究发展CPM所花费用的5倍以上。
3、通路:是由网络图的始点开始,沿矢线方 向通向终点的一条路径。
关键路线:化时间最长的通路。
四、网络图的绘制原则
1、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矢线唯一; 2、网络图的始点、终点各有一个; 3、不许出现环路; 4、虚矢线的运用; 5、网络图中,进入某一节点的矢线所代
表的作业必须全部完成,从该节点引出 的矢线所代表的作业才能开始。
六、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
作业时间参数一般包括:
1、结点时间参数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 (2)结点最迟结束时间
2、作业时间参数
(1)作业最早开始时间 (2)作业最早结束时间 (3)作业最迟结束时间 (4)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3、时差
例:某工程项目的作业明细表如下:
一、项目控制的一般方法 1、项目控制的主要文件 (1)工作范围细则 (2)职责划分细则 (3)项目程序细则 (4)技术范围文件 (5)成本控制文件 (6)信息控制文件
2、项目控制的重要会议
项目开始进行以后,要有效地控制项目,一般 需要在各个关键时刻召开关键会议。
由于工期是由关键路线上的作业决定的,所以压缩工 期就在于如何压缩关键路线上活动时间。
途径:(1)利用平行、交差作业缩短关键作业时间; (2)在关键路线上赶工。 注意点:(1)会导致原来不是关键路线的路线成为关
键路线;(2)随着关键路线的增多,压缩工期所付出 的代价越来越大。
(二)时间——费用优化 指综合考虑工期与费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
3、信息控制制度
(1)所有重要问题均应有书面材料; (2)所有会议都应有正式记录; (3)分发的文件、备忘录、会议记录等必须说
明要由谁来处理文件中的事项;
(4)所有来往信件和电函都应编号存档; (5)应保持完整的档案,有的文件应分别存入
不同的档案。
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项目管理信息和控制系 统(略)
二、项目管理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周期性 4、领导集权性 5、专门性
三、项目管理的目标 1、质量 2、费用 3、进度 四、项目管理的内容 1、立项阶段 2、建设阶段 3、运行阶段 五、项目管理组织——矩阵组织 项目建设通常涉及到四个方面:建设单位、施
业时间。(既等于该作业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本作业的
作业时间之和)
t EF(i,j)= t E(i)+ t(i,j)
(3)作业最迟结束时间
t LF(i,j)= t L(j)
(4)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t LS(i,j)= t L(j)- t(i,j)
★作业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
作业 代号
3、作业时间参数的计算
(1)作业最早开始时间t ES(i,j) 指该作业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它等于代表该活动的箭
头线的箭尾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
t ES(i,j)= t E(i)
(2)作业最早结束时间t EF(i,j)
指该作业可能结束的最早时间,它等于代表该活动的
箭头线的箭尾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该作业的作
A B C D E F G H I
i --- j
1---2 1---3 2---4 3---4 3---5 4---5 4---6 5---7 6---7
作业时间 最早开始 最早结束 最迟开始 最迟结束
t(i,j) tES(i,j) tEF(i,j) tLF(i,j) tLS(i,j)
5
0
5
2
7
6
0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 弹潜艇时,应用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的计划方 法,使北极星导弹潜艇比预定计划提前二年完成。
二、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和优点
网络计划是利用网络图表达计划任务的 进度安排及其各项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对网络进行分析并计算网络时间值, 确定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求出工期, 并运用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优化方案。
3、系统管理方法愈来愈多地强调运用系统模 型,力求达到量化。
4、传统管理方法以个人经验为基础,而系统 管理方法则强调系统地、合乎逻辑的分析,把 个人经验与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二、项目计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1、特点:项目管理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工程,早期不 确定性很大,所以项目计划不可能在项目一开始就全 部一次完成,而必须逐步展开和不断修正。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t E(j)
指从该结点开始的各项作业最早可以开始的时 刻,在此时刻之前,各项作业不具备开工的条 件。计算方法:按结点编号由小到大逐个计算。
t E(1)= 0
t E(j)=max{t E(i)+ t (i,j)}
例:结点(1): t E(1)= 0
结点(2): t E(2) = t E(1) + t( 1,2)
(4)按专业或工程分解,如机械、电气、装配、 焊接等。
2、确定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就是完成一项活动(或工 序)所需要的时间。
(1)单点时间估计法 (2)三点时间估计法 t(i , j ) = a+4m+b
6 a —— 最乐观时间; m —— 最可能时间; b —— 最悲观时间。
3、确定各项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绘制网络图。 4、计算网络时间值(网络参数),确定关键路线。 5、优化
关键路线为:1 --- 3 --- 4 --- 6 --- 7
七、网络计划的优化
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利用时差来平衡时间、资源与 费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工期最短、费用最低、资 源利用最好的网络计划过程。
(一)时间优化 指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限制,寻求最短工
期。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任务紧急、资源有保障的情 况。
结点(6): t E(6)= t E(4)+ t (4,6)
= 20
结点(7):t E(7)= max{t E(5)+ t (5, 7); t E(6)+ t (6,7) }= 28
(2)结点最迟结束时间tL(i)
指以该结点为结束的各项作业最迟必须结束的时刻,若 在此时刻不能完工,则会影响后续作业的开工。计算方 法:按结点编号的反顺序,从大到小,逐个由后向前计 算。
t L(n)= t E(n)
t L(i)= min { t L(j)- t(i,j)}
例:结点(7): t L(7)= t E(7)= 28
结点(6): t L(6)= t L(7)- t(6,7)= 20
结点(5): t L(5)= t L(7)- t(5,7)= 24
结点(4): t L(4)= min { t L(6)- t(4,6);
t L(5)- t(4,5) }= 12
结点(3): t L(3)= min { t L(5)- t(3,5);
t L(4)- t(3,4) }= 6
结点(2): t L(2)= t L(4)- t(2,4)= 7
结点(1):t L(1)= min { t L(3)- t(1,3);
t L(2)- t(1,2) }= 0
五、网络计划编制程序
1、项目分解:将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各种活动。 可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
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项目分解:
(1)按项目的结构层次分解,如建设火电站需 要制造锅炉、气轮机、发电机以及辅机;
(2)按项目的承担单位或部门分解,如设计、 施工、验收等;
(3)按工程的发展阶段分解,如分成论证、设 计、试制等;
优点:能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三、网络图的三要素
1、节点:是两个工序间的连接点,既不消耗 资源,也不占用时间,只表示前一个工序结束, 后一工序开始的瞬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矢线:是工程中的一项具体作业。其中有 人力、物力、财力的付出。
虚矢线:只是为了表达各项作业的逻辑关系, 本身不消耗任何资源。
6
0
6
5
5
10
7
12
6
6
12
6
12
5
6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24
9
12
21
15
24
8
12
20
12
20
4
21
25
24
28
8
20
28
20
28
4、时差
指在不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完工时间的条件下,某项作 业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或某项作业 的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时间之差。
这一差值表明该项作业的开始(结束)时间允许延迟 的最大限度。时差又称为“宽裕时间”或“机动时 间”。
(1)作业总时差:指在不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完工时间 的条件下,作业可以延迟开始或延迟结束的时间。
S(i,j)= tLS(i,j)-tES(i,j)
= tLF(i,j)-tEF(i,j)
(2)作业单时差(略)
(3)关键路线:总时差为零的作业称为关键作业。
例(上例中):关键作业有:B、D、G、I ,
第十二章 项 目 管 理
第一节 项目
一、项目的基本概念
项目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 员共同完成的、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项目可以是建造一栋大楼、一座工厂、一座大
水坝,也可以是解决某个研究课题。
二、项目的特点
1、是单一的、可辨认的任务; 2、由多个部分组成,跨越多个因素,需要多
方合作才能完成;
3、可利用资源预先有明确的预算; 4、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5、任务的完成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人员的同
时协作配合。
6、项目产物的保全及扩展通常由项目参加者 以外的人员来进行。
第二节 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
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 的目标,并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 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 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以上几种进度计划方法,其本身所需的 时间和费用是不同的。
应该采用哪一种计划进度方法,主要 考虑下列因素:
1、项目规模大小; 2、项目复杂程度; 3、项目紧急性; 4、对项目细节掌握程度; 5、总进度是否由一、二项关键事项所决定; 6、有无相应的技术力量和设备。
第四节 项目控制
2、主要内容—— “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WBS)
三、项目进度计划方法
1、关键日期表 2、甘特图 3、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
简称CPM)
4、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
作业代号 紧前作业 作业时间(天)
A B C D E F G HI / / A B B CD CD EF G 5 6 5 6 5 9 8 48
1、画出网络图
2 A
5
1
B
C 5
D 6
G 4
8
F 9
6
3
E
5
5
6 I 8
7 H
4
SUCCESS
THANK YOU
2019/5/30
2、结点时间参数的计算
工单位、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
第三节 项目计划
一、项目管理的二种不同方法
1、传统管理方法强调工作的专业化;系统管 理方法强调各类人员和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 协调和综合。
2、传统管理方法强调以文件的传递保证指挥、 命令、控制;而系统管理方法则用信息流把各 管理层次和不同的职能部门沟通起来。
=0+5=5
结点(3):t E(3) = t E(1) + t( 1,3)
=0+6=6
结点(4): t E(4)= max{t E(2)+ t (2,4);
t E(3)+ t (3,4) }= 12
结点(5): t E(5)= max{t E(3)+ t (3, 5); t E(4)+ t (4,5) }= 21
第五节 网络计划技术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
1956年,美国就有一些数学家和工程师开始探讨这方 面的问题。
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 管理方法,即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第一年就节约了100万美元,相当于该公司用 于研究发展CPM所花费用的5倍以上。
3、通路:是由网络图的始点开始,沿矢线方 向通向终点的一条路径。
关键路线:化时间最长的通路。
四、网络图的绘制原则
1、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矢线唯一; 2、网络图的始点、终点各有一个; 3、不许出现环路; 4、虚矢线的运用; 5、网络图中,进入某一节点的矢线所代
表的作业必须全部完成,从该节点引出 的矢线所代表的作业才能开始。
六、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
作业时间参数一般包括:
1、结点时间参数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 (2)结点最迟结束时间
2、作业时间参数
(1)作业最早开始时间 (2)作业最早结束时间 (3)作业最迟结束时间 (4)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3、时差
例:某工程项目的作业明细表如下:
一、项目控制的一般方法 1、项目控制的主要文件 (1)工作范围细则 (2)职责划分细则 (3)项目程序细则 (4)技术范围文件 (5)成本控制文件 (6)信息控制文件
2、项目控制的重要会议
项目开始进行以后,要有效地控制项目,一般 需要在各个关键时刻召开关键会议。
由于工期是由关键路线上的作业决定的,所以压缩工 期就在于如何压缩关键路线上活动时间。
途径:(1)利用平行、交差作业缩短关键作业时间; (2)在关键路线上赶工。 注意点:(1)会导致原来不是关键路线的路线成为关
键路线;(2)随着关键路线的增多,压缩工期所付出 的代价越来越大。
(二)时间——费用优化 指综合考虑工期与费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
3、信息控制制度
(1)所有重要问题均应有书面材料; (2)所有会议都应有正式记录; (3)分发的文件、备忘录、会议记录等必须说
明要由谁来处理文件中的事项;
(4)所有来往信件和电函都应编号存档; (5)应保持完整的档案,有的文件应分别存入
不同的档案。
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项目管理信息和控制系 统(略)
二、项目管理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周期性 4、领导集权性 5、专门性
三、项目管理的目标 1、质量 2、费用 3、进度 四、项目管理的内容 1、立项阶段 2、建设阶段 3、运行阶段 五、项目管理组织——矩阵组织 项目建设通常涉及到四个方面:建设单位、施
业时间。(既等于该作业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本作业的
作业时间之和)
t EF(i,j)= t E(i)+ t(i,j)
(3)作业最迟结束时间
t LF(i,j)= t L(j)
(4)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t LS(i,j)= t L(j)- t(i,j)
★作业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
作业 代号
3、作业时间参数的计算
(1)作业最早开始时间t ES(i,j) 指该作业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它等于代表该活动的箭
头线的箭尾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
t ES(i,j)= t E(i)
(2)作业最早结束时间t EF(i,j)
指该作业可能结束的最早时间,它等于代表该活动的
箭头线的箭尾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该作业的作
A B C D E F G H I
i --- j
1---2 1---3 2---4 3---4 3---5 4---5 4---6 5---7 6---7
作业时间 最早开始 最早结束 最迟开始 最迟结束
t(i,j) tES(i,j) tEF(i,j) tLF(i,j) tLS(i,j)
5
0
5
2
7
6
0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 弹潜艇时,应用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的计划方 法,使北极星导弹潜艇比预定计划提前二年完成。
二、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和优点
网络计划是利用网络图表达计划任务的 进度安排及其各项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对网络进行分析并计算网络时间值, 确定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求出工期, 并运用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