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惠崇春江晓景》《游园不值》ppt课件(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二首
——游园不值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请同学们看看图,设想一下,园内会是怎样的景色?
这满园的春色如果被其他诗人看 到了,会吟出怎样优美的诗章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②湖边,那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 ①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 “ ”这是大诗人杜甫 树绿色的宝石;柳枝呢,则低眉顺眼, 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悄无 柔柔软软,缠缠绵绵。这不正是贺知章 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 笔下的“ ”所表现的景 竹子在你的滋润下噼啪拔节,禾苗在 象吗? 你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能诗善画, 尤善画鹅、鸭等小动物。
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g zhī
竹
chūn
外
jiāng
桃
shuǐ
花
nu枝,
xiān zhī
春
lóu
江
hāo
水
mǎn
暖
dì
鸭
lú
先 知。
yá shàng duǎn shí
蒌
zhèng
蒿
shì
满
hé
地
tún
芦
yù
芽 短,
90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 什么变 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 2) (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 前预习中 的内容理解 3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 4)
(动词举例:翠竹摇曳、 桃花含羞、清江泛波、碧 水欢歌、灰鸭戏水、蒌蒿 滴翠、芦芽破土)
扩展: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春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春夜喜雨》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 谢灵运《登池上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92
16 桥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 险自己扛 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
的有效提升。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 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突出对比,营造氛围。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 险自己扛起来的
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 的有效提升。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领悟老汉每一次举
(5) 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内容理 解 5)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1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 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 默读课文第三段.
1 古诗二首
——惠崇春江晓景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 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 友惠崇的一幅画题写的。
惠崇:秋浦双鸳图
2.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 同学讨论交 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 练习.) 板书设计: 15 金色鱼钩 金色的鱼钩——老班长 长满红锈 忠于革命 闪着光芒 舍己为人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
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 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 回事 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 分段.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 吃,他自 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6.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 自然段;第 二段,3--22 自然段;第三段.23---33 自然段;第四段,34 自然段. 四.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 什么?(学 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思考:
1.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诗中写到了 哪些景物? 2.用表色彩的词来准确描摹各个景物 (绿之竹、粉之花、清之江、碧之水、 灰之鸭、葱翠之蒌蒿、嫩黄之芦芽)。
根据你对诗文的理解, 为景物加上恰当的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