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但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
抗生素的效力正在普遍下降,其原因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正在迅速扩散,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
欧盟一位官员表示,由于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些常见的病原体正在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
一旦抗生素失效,我们的生活中就将充满危险——轻微的擦伤都有可能带来死亡,轻微的耳部感染可能就会引起耳聋。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相当于每3秒钟就有1人失去生命,危害将超过癌症。
同时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危害性正逐年攀升。
比如治疗大肠杆菌,一般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见效,但近几年多个国家报告部分患者即使使用最强效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70万人死于各种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夭折。
但目前针对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进行的新药研发很难跟上耐药性产生的速度。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严重不足,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
报告警告说,全球抗生素正濒临枯竭。
这项报告认为,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目前急需加大对抗生素耐药感染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否则世界将被迫回到因常见感染而导致小手术致人死亡的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制药公司和研究人员必须立即关注能治疗某些可在几天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
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大多数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会构成最大健康威胁的抗生素耐药感染,包括每年导致约25万人死亡的耐药性结核病,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案则很少,70多年来,只有两种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新抗生素进入市场。
如果要终结结核病,每年全球急需投入8亿多美元来研究新的抗结核药物。
此外,对抗生素的滥用也是造成抗生素耐药性加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2000年至2015年全球范围抗生素消费量增长了65%。
尽管抗生素是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但过度
依赖抗生素治疗只能适得其反。
相比新抗生素的研发和投资,公众应该尽快学会科学谨慎地使用各类抗生素药物,否则未来我们将有可能死于一次普通的感染,而不是今天人们所恐惧的癌症、艾滋病等恶性疾病。
(摘编自《抗生素耐药性与“超级细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百年来,人类寿命能得以大大延长,全得益于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使用。
B.细菌一旦未被抗生素杀死,就会将耐药性传给其他细菌,成为“超级细菌”。
C.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导致千万人丧生,其危害性已经远超癌症。
D.治疗疾病时,不能过度依赖抗生素,否则会加速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欧盟一位官员的观点,说明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
B.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份报告证明抗生素效力下降已成世界难题,研发新抗生素迫在眉睫。
C.文章重点分析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并列举具体数据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D.文章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抗生素效力下降的原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的扩散、抗生素的滥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产生速度快,新抗生素研发严重不足,全球抗生素濒临枯竭。
B.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不仅给人类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还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
C.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生素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D.解决“超级细菌”,既需要研发和投资新抗生素,也需要公众科学谨慎地使用抗生素。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谁扼杀了哀愁?
迟子建
①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
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那么亢奋。
②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
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
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
③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
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
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④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
是那种人烟寂寥处的几缕鸡鸣,是映
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
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
⑤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说没就没了,可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使人哀愁;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
⑥我所耳闻目睹的民间传奇故事、苍凉世事以及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它们就像三股弦。
它们扭结在一起,奏出了“哀愁”的旋律。
所以创作伊始,我的笔触就自然而然地伸向了这片哀愁的天空,我也格外欣赏那些散发着哀愁之气的作品。
我发现哀愁特别喜欢在俄罗斯落脚,那里的森林和草原似乎散发着一股酵母的气息,能把庸碌的生活发酵了,呈现出动人的诗意光泽,从而洞穿人的心灵世界。
他们的美术、音乐和文学,无不洋溢着哀愁之气。
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艾托玛托夫的《白轮船》、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等,它们博大幽深、苍凉辽阔,如远古的牧歌,凛冽而温暖。
所以当我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当全世界很多人为这个民族的前途而担忧的时候,我曾对人讲,俄罗斯是不死的,它会复苏的!理由就是:这是一个拥有了伟大哀愁的民族啊。
⑦人的怜悯之心是裹挟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
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
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落着。
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沓来,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
于是,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我们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庆典的焰火中变得干涩和贫乏,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⑧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
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
我们实现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眩晕的所谓精神享受,可我们的心却像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渐渐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气,干涩了、萎缩了。
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笼中,捆绑在尸床上。
那种散发着哀愁之气的艺术的生活已经别我们而去了。
⑨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沙尘?
⑩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
我们所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要么迷离傥荡、装神弄鬼。
那些自诩为切近底层生活的貌似饱满的东西,散发的却是一股雄赳赳的粗鄙之气。
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所以说尽管我们过得很热闹,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
了。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中写现代人对“哀愁”多带有鄙夷之色,将之看作是禁锢自己的镣铐急于挣脱和抛弃,明确指出现代人在追求物质欲望时完全失去了天性。
B. 作者从切身的人世体验出发,以看似零散随意的意象和极富诗意的笔调描述了“哀愁”的诸种面貌,证明了哀愁是人心中最为温润的东西。
C. 第⑥段提到苏联解体的事情,是为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个人不会哀愁了,而且民族缺乏哀愁,从而缺乏凝聚力。
D. 全文多在对比中凸显“哀愁”的价值与意义,用哲思的笔调追思了一种远逝的情怀,表现了对缺乏哀愁感的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
E. 作者说自己格外欣赏那些散发着哀愁之气的作品,但现实中许多艺术作品却显得粗鄙乏味,不能真正地切近生活,不能展现生活的本来面貌。
5. 在作者认为,真正的哀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条概括。
6. 结合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简要赏析文末画线语句的含义。
(2)文章以“是谁扼杀了哀愁”为题有什么好处?
(3)根据对第2题的理解并结合日常所学,请概括散文标题的作用。
(规律方法提炼)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者为什么说“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效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条是关键。
于是,机器人承接了消毒清洁、送药送餐、诊疗辅助等“一线工作”,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等也成为大众居家必备之选。
这些“非接触式”服务的变革,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非接触经济”。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工作场所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满足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的双重需求,是当下测温产品的主要研发趋势。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在此基础上利用测温机器人完成巡检、消毒、配送、诊疗辅助等工作。
这些机器人能够实现对戴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能更有效地进驻抗疫前线,提供各种“非接触式”服务。
“所谓‘非接触式’,就是指人和人,以及人和具体的实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发生直接接触。
”中国自动
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副秘书长、合肥工业大学贾伟博士告诉记者,此次疫情期间,“非接触式”技术应用呈现出一些亮点,除了上文提及的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机器人外,还有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无人机大量应用、线上义诊、零接触电梯等,甚至有一些“非接触式”服务通过高清直播来完成,如火神山和雷神山的“云监工”。
(摘编自叶青《疫情带火“非接触式”服务产业前景取决于技术成熟度》《科技日报》2020年4月17
日)材料二
材料三
3月中旬开始,位于北京顺义区双丰街道的泰和宜园社区,开始启用一套全新的社区疫情管理系统,通过无接触体温检测、视频智能分析预警以及门禁管控等技术,在“无感知”“不停留”的体验下,完成体温检测和对小区隔离期人员出入的技术管控。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只要进入小区,必须通过防疫门禁管控系统的识别测试,“外地进京”“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确诊病患”等都会被系统有效识别出来。
千方科技发布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云平台”已应用到北京、河北、湖南、江苏等地的社区、企业、交通枢纽等场所。
3月27日,腾讯健康新冠疫情模块国际版正式开源,供全球开发者和服务机构快速搭建疫情查询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百度向各基因检测机构、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开放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并通过百度大脑开放平台开放了240项AI技术能力。
根据《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调研报告》及有关专家分析,人工智能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此次突发疫情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有数据积累的场景能快速落地,而在其他场景下,例如病毒传播扩散途径检测、病毒溯源等,由于缺少充足的已标注行业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提供抗疫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
由于开发周期短、技术实力和成本等原因,市场上每个类型的产品同质化、质量良莠不齐等鱼龙混杂的问题大量存在,缺乏相关评估规范对产品功能、性能进行约束。
多数医疗服务机器人在路径规划、柔性控制、多模信息精准感知与可视化、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方面尚未满足智能化水平。
相关企业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关键技术积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相对薄弱,核心算法、芯片及基础元器件的掌握与国外差距较大,缺乏重大原创科技成果。
(摘编自李斌、阳娜、郭宇靖《战“疫”中,中国人工智能开启“快进键” 》,新华网2020年4月22日)
8. 下列不属于“非接触式”服务的一项是( )
A. 利用机器人进行消毒清洁、送药送餐
B. 在线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办公。
C. 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
D.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云监工”。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就必须有效地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条。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这种要求显得更为迫切。
B. 在疫情催化下,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139.4亿元,全年增速预计达107.3%,近几年增速不断提高
C. 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从2013到2020年不断扩大,预计2020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及增长举均明显超过前五年水平。
D. 伴随疫情在全球蔓延,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国内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中外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10. 结合材料,说说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下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还需做哪些改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徽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赵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候,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散。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质舒知去辛罢敞不忍言出土争临城死故如子为父弟为见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于是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B.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C.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D.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者,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指德高望重的人。
B. 赭(zhé)衣,古代囚衣。
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又指囚犯,罪人。
C. 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表授予官职的有“授”、“除”等;表罢免官职的有“罢”、“免”、“拜”等;表提升官职的有“拔”、“迁”、“左迁”等。
D. 先帝,是尊称在位帝王已死的父亲。
1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叔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
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 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手下人听从赵王的制止,但赵王也因此获罪于高祖。
C. 孝文帝知人善用。
在与田叔的交谈时,了解孟舒是忠厚的人,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D. 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2)“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泰山六首(其三)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叙事,诗人登上日观峰,拨开浓浓云雾,似乎打开了神仙世界的大门,想象奇特。
B.诗歌五六句写景,黄河从西方奔涌而来,流入远山之间,“窈窕”绘尽其深远曲折之态。
C.“蹉跎凋朱颜”实则借仙童之讥笑抒发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年华蹉跎,容颜老去之怅惘。
D.全诗采用虚写,描绘泰山奇伟之景,为遇见仙童做了铺垫,并以此侧面烘托了仙童形象。
16.诗歌在塑造诗人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名句名篇默写,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任选三题。
(1)《论语》中既强调要随时向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学习,又要不断反躬自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做事,往往在即将结束时容易放松、懈怠,以致功败垂成。
老子告诫我们:“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将进酒》中,诗人用乐观的口吻充分肯定自我、肯定人生,并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根据材料,完成小题。
【湖北日报讯】6月4日,武汉市2020年倡导推行分餐制活动启动,全面推行分餐制,倡导节俭、卫生、健康、文明用餐新风尚。
“在餐桌上用自己的筷子帮别人夹菜,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应该摒弃。
”武汉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刘国梁介绍,分餐制模式包括自助餐、位份菜、营养盒饭、分餐公筷公勺等,不仅可减少和防止疾病传播,还可以减少浪费,更有利于个人把握分量、合理搭配饮食。
公筷公勺配置有两种形式,一是为每位就餐者配置一副公筷公勺;二是每份菜、汤等配置一副公筷或公勺。
“如果外出堂食时,餐厅没有提供公筷公勺,市民可主动要求店家提供,或者使用自带的筷子和勺子,把餐厅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
”刘国梁说。
据了解,武汉市共有5.1万家餐饮企业,目前约三成已恢复堂食并实行分餐制。
刘国梁说:“随着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结果的出炉,以及分餐制的进一步推广,相信武汉餐饮行业将更快复苏。
”
(1)请给上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20个字)
(2)假设你是一名餐馆经营者,请就分餐制向顾客写一份倡议书。
(不超过80个字,只写正文)
倡议书
尊敬的顾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餐馆
2020年6月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要求上联尾字为三四声的仄声字,下联尾字为一二声的平声字,也就是所谓的仄起平收,同时还要求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请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完成下面两副对联。
(1)
上联:聚沙成塔做学问;
下联: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联:授学业传承师道无关年龄。
(韩愈《师说》)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时间即财富”。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
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缩写本随身携带。
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
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诵“名句”。
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
了解明清史实,只需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文化快餐现象的?请结合你自己的体会与思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