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

方法对57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至消退的全過程,并用QLAB 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

结果良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以缓慢均匀性增强为主,少数为高增强,呈”快进慢退”的造影表现,其敏感性80.5%,特异性91.3%,准确度92.4%;恶性结节以动脉期快速增强为主,大部分增强回声不均匀,消退早于周边甲状腺组织,呈”快进快退”的造影表现,其敏感性85.4%,特异性91.2%,准确度23.5%。

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

标签: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较为常见甲状腺疾病之一,鉴别其良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前超声检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主要依据结节的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内部回声的高低,有无包膜、晕环,有无钙化、钙化的形状,对周围组织是否浸润,有无周围淋巴结肿大以及结节内血供特点等超声表现来综合判断。

而在实际超声检查诊断过程中,常会因为甲状腺结节二维超声图像表现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其良恶性的区分难以鉴别。

但随着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应用微泡超声造影剂,利用所得到的后向散射信号进行谐波成像,能检测出被检测组织内的血管分布、形态及其微血管灌注状态。

本文通过对5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探讨研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超声造影检查前均获得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上述所有检查病例均在手术切除后送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得以证实,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7例,甲状腺腺瘤12例,甲状腺癌8例。

1.2超声仪器与造影剂超声造影仪器为西门子Acuson Sequoia 512,15L8W 宽频线阵探头,采用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puls sequencing,CPS),探头发射频率7.0MHz,机械指数(MI)0.32。

造影剂是磷脂微囊的六氟化硫(SF6、Bracco公司的SonoVue),微泡平均直径为
2.5um。

1.3方法患者平卧,颈部垫高、头略后仰,使颈前区充分暴露。

每一病例均由同一医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同一台仪器上完成。

先检查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形态特征及其彩色多普勒的血供情况(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两位医生共同分析完成)后进入超声造影模式,首先往造影试剂内注入生理盐水5ml,充分摇匀后抽取其悬浊液
2.0ml,经前臂肘静脉团注,随后注射5ml生理盐水,连续
动态观察甲状腺结节内造影剂进入至消退的全过程,经Q lab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得到甲状腺结节内造影剂进入的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及消退强度(PI28,消退强度为注射造影剂后30s时结节显影强度)。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见表1。

2.2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
2.2.1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病灶造影剂显影时间基本同步或稍早于其周边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峰值强度不一,而造影剂的消退时间基本同步或早于周围腺组织。

在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患者中,其中14例为低增强、约占48.2%,等增强9例、约占31%,余6例为高增强、约占20.6%;当结节病灶内有囊性变或钙化时,造影剂则不能到达该区域,造影前后则无明显变化。

2.2.2甲状腺腺瘤结节病灶显影时间较周围正常的甲状腺组织要早,并呈现快速达到峰值水平,病灶内造影剂的消退时间又要稍晚于周围正常腺组织,呈现出”快进慢退高增强”的特点。

在17例被确诊为甲状腺腺瘤的病例中,其中11例造影剂达峰值水平时为高增强、所占比例约70%,4例造影剂达峰值水平时为低增强,仅占23%左右。

2.2.3甲状腺癌癌结节病灶造影剂的显影时间和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呈现”快进快退高增强”的特点,增强时部分病灶内又呈现出增强不均的特点。

本研究的11例被确诊为甲状腺癌的病例中,6例达峰时造影剂强度为高增强、约占54%,3例为低增强、约占27%,2例为等增强、约占18%。

3讨论
自上世纪80年代国内首次开展B型超声对甲状腺的探测至今,随着高频彩超的临床应用以及超声工作者的经验积累,利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得到不断提高。

一致认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特征性的征象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伴有蟹足样浸润征象、内部呈不均匀的低回声、周边可有不规则低回声晕环、微钙化灶、或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以及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内血供丰富、血管粗细不等、走行不规则等特征。

然而当病变结节体积小,病灶内因血供丰富而未发生变性坏死时,恶性结节的病灶声像图表现常常又与其他良性结节病变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的声像特征相仿,因而单凭常规超声检查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准确率并不高[1]。

甲状腺是人体血供极其丰富的内分泌器官,正常甲状腺造影剂增强表现为快速均匀一。

当甲状腺组织内发生病变形成结节后,组织内原有正常的血管结构及其空间分布以及组织的微血管灌注状态都将发生改变。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血管生成均较正
常甲状腺增多,但与良性结节病灶相比较,恶性结节病变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分化差、形态不规则、粗细不一,其血管壁薄、基底膜不完整、缺乏平滑肌、血管走行扭曲紊乱、可存在动静脉瘘[2]。

使得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微血管在解剖结构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是超声造影鉴别其良恶性的病理生理基础。

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被检测组织内的微血管灌注情况,因此,超声造影是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的新思路。

本组研究发现,甲状腺腺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慢退高增强”的特征,与一些學者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3,4],并与腺瘤在彩色多普勒显像上常为富血供表现特征相符。

甲状腺恶性结节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或伴有蟹足样浸润征象,内部回声低且不均匀,周边伴不规则低回声晕,微钙化灶及结节内血供较丰富[5]。

根据其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仅为67.8%,而敏感性和特异性为56.4%、70.1%。

究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彩色多普勒仅能显示小静脉、小动脉水平,尚不能显示微血管水平血流信号[6];②病灶结节内血液供应程度与结节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当结节还比较小时,新生血管不丰富以及动静脉瘘尚未形成,其血供不丰富;③病灶结节内频谱多普勒血流信号的显示与病灶结节内有无坏死病灶、钙化或硬化也有很大关系;而浸润性的结节一般生长过快,超过其内的血流供应,导致结节内部局部坏死现象发生,则该坏死区域内彩色多普勒一般很难探及其血流信号[7]。

4结论
超声造影能显示甲状腺结节内的微血管灌注情况,更准确地呈现其血管分布,弥补了彩色多普勒不能显示低血流的缺陷,为鉴别诊断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结节具有多种不同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征,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复杂图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时,仍需综合判断,紧密结合临床,抓住超声图像特点,同时结合新技术的应用(如超声造影、二次谐波、三维成像等),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Cappell C,Castellano M,Porola I,et al. Thyroid nodules shape suggests malignancy.Eur J Endocrinol,2006,155(1):27-31.
[2]Mitchell J,Parangi S. Angiogenesis in benigh and malignant thyroid disease[J]. Thyroid,2005,15:494-510.
[3]顾继英,陈惠莉,许小云,等.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肿块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7):1018-1020
[4]史晓龙,郑笑娟,郭新海,等.甲状腺肿块的超声造影与病理对照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7,12(2):87-88
[5]李苗,刘娜,白亚莲,等.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8):516-519.
[6]j Sehgal CM,Arger PH,Rowling SE,et a1.Quantitative vascularity of breast masses by Doppler imaging:regional variations and diagnostic implications.JUhrasoundMed,2000,19(7):427-440.
[7]吴道珠,金碧.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14(6):383-385.编辑/申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