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工〔2017〕34号签发人郝文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工〔2017〕34 号签发人:郝文清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安徽省教育厅: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面向社会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成果,进一步担当社会责任,回应社会关切;为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机构的质量监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为社会了解学校提供基本途径。

结合学校实际,特编制《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目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0
(一)办学定位 0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0
(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1)
(四)本科生源质量 (1)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
(一)师资队伍 (2)
(二)本科教学条件与保障建设 (3)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5)
(一)专业建设 (5)
(二)课程建设 (5)
(三)教材建设 (4)
(四)毕业论文(设计) (6)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6)
(六)创新及创业教育 (7)
四、质量保障体系 (7)
(一)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7)
(二)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8)
(三)教师评价制度 (8)
五、学生学习效果 (8)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9)
(二)身心健康状况 (9)
(三)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和学位授予情况 (9)
(四)攻读研究生情况 (9)
(五)毕业生就业情况 (9)
六、特色发展 (9)
(一)内涵式发展特色 (9)
(二)质量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10)
(三)校园文化活动特色鲜明 (10)
(四)教学管理形成特色 (11)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10)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0)
(二)实践教学方面 (10)
(三)对外合作交流方面 (11)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
报告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省教育厅的领导和阜阳师范学院党政的大力支持以及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管理团队不断充实,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教师队伍逐步壮大,在校学生持续增加,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各项工作日益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轨道,形成了“明德、励志、求真、向学”的学院精神。

2010年7月我院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立足独立学院实际,面向地方、服务一线、注重应用、实践育人;与母体学校适度错位、互补发展;文理渗透,理、工、经、管、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培养人文素养好、视野宽、融入社会能力强、就业创业潜力大的复合型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办成特色鲜明、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类型定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一线。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人文素养好、视野宽、融入社会能力强、就业创业潜力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办学特色定位:注重文理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凸显人文教育。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截至2017年9月底,学校共设本科专业29个,涵盖了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等6个学科门类。

2017年当年本科生招生专业总数为27个,其中市场营销和广播电视学专业暂停招生,各学科门类专业分布情况见表1。

(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截至2017年底,学校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251人。

其中,2015级1576人,2014级1526人,2016级1572人,2017级1577人;共青团员为4500 人,中共党员为306人;安徽生源占94 %,省外生源占6%。

(四)本科生源质量
我校面向浙江、江苏、湖北、江西、河南、安徽、福建等7省份招生(表2)。

2017年国家教育部下达学校本科招生计划数为1700人,实际报到1576人,计划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于前列。

表1 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科门类二级类专业批准时间(年)
经济学经济学类(020101)经济学2005 (020302)金融工程2014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050101)汉语言文学2004 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1)英语2003
(050207)日语2009
(050262)商务英语2012 新闻传播学类
(050302)广播电视学2011
(050301)新闻学2004
(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2016
艺术学传媒艺术类
(130309)播音与主持艺术2011
(130310)动画2004 设计学类
(130503)环境设计2007
(130504)产品设计2006
(130502)视觉传达设计2008
工学食品类
(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2011
(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2014 计算机类
(080902)软件工程2013
(080903)网络工程2012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4 机械类(080208)汽车服务工程2016
理学数学类(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2004 (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2004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4
(120105)工程造价2013
(120103)工程管理2016 工商管理类
(120202)市场营销2010
(120204)财务管理2004
(120205)国际商务2014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602)物流工程2015
表2 2017本科招生录取报到情况统计表
省份计划数报到数报到率江苏15 14 93.3% 浙江15 15 100% 安徽1625 1507 92.74% 河南10 10 100% 湖北10 9 90% 福建15 11 73.3%
江西10 9 90%
总计1700 1575 92.65%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引进和培养并重、激励与稳定并举的思路,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优选聘用高校、企业行业兼职教师,不断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注重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建立了一支师德优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基本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职称结构:现有教师468人,正高职称35人,副高职称12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4.82%,中级职称192人,占41.02%;学位结构:博士学位者61人、硕士学位者30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78.84%;年龄结构:35岁以下教师占47%,35~54岁教师占36.11%,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为本科生授课的主讲教师均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了岗前培训。

另外,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17人,兼任相应的理论及实践类课程。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1.生师比
现有专任教师400人,在校生为6251人,生师比为15.62:1。

2.主讲教师资格
截止2017年9月底,共有专任教师400人,具有教师资格380人,占95%。

3.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所有的教授都主讲本科课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27.2%。

4.课程开设情况
2016-2017学年开设课程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共584门。

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0%,理工类、艺术类时间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5%,各科类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平均比例为15%。

(三)本科教学条件与保障建设
1.本科生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不断加大对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严格执行国家及各级主管部门对教学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并加强教学经费资金管理,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确保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

全部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财务处、相关人员负责管理、核算和监督,防止资金使用中发生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等各种违规违纪行为。

学校坚持优先
保障教学经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2016年本科教学业务费115万(其中实习经费60万,实习人数2000人,实习生每人200元,剩下的实习经费用于实习业务其他开支;论文指导费用10万,办公用品购置15万,印刷费15万,差旅费20万;四六级监考专四专八监考费10万);教学设备购置专项530万;教学设备、基本设施维修专项(课桌椅、电脑等设备维修,实验用品、耗材等)40万;教师培训经费(教师短期外出培训学习、辅导员、思政教师培训)20万;学科竞赛经费(指导学生培训课酬3万,专家评审费5万,奖励5万、差旅15万、报名费2万)30万,。

2.教学用房情况
表3 学校教学用房情况统计表
类型具体分类建筑面积(平方米)
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
教室52200
图书馆17040 实验室、实习场所12044 体育馆6100
会堂5110
行政办公用房行政办公用房11740
生活用房
学生宿舍(公寓)50200 学生食堂4100 教工宿舍(公寓)3020 教工食堂410 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400
3.图书资料
学校坚持科学的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在保证纸质文献购买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加强电子出版物和网上资源的收藏与整合利用。

至2017年9月底,各类图书80余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等31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拥有“书香阜阳师范学院”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和中数图中文电子书和7个相应的整合检索平台。

4.教学硬件设施及实验室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办学条件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教学工作必需的各项经费。

积极筹资,完成化学实验楼改造并建成食品系专业实验室8间;新增和改进40多个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艺术设计工作站、会计、数学应用统计、网络工程、云计算机、录音棚、数字电路、营销沙盘和工程造价等专业实
验室9个;新增标准化微格教室1间,更新并增建多媒体教室40间,建设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一间。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给学院的教学提供稳固的硬件基础。

5.信息化资源建设
2017年,学校进一步扩大电子图书资料,引进了电子期刊包库、电子期刊镜像等并向全校师生开放。

同时,普及推进尔雅通识课,并对全院学生开通,使学生的公选课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课,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就能享受到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共享。

建设集成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信息门户和“一站式”服务平台。

对各类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资源、应用、业务流程和用户界面的集成,解决跨部门、跨业务的信息共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专业建设
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做好新目录下专业调整和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

培养方案注意抓住皖北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机遇,树立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

目前,网络工程专业被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立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被安徽省批准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安徽省批准为特色专业。

(二)课程建设
学校围绕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满足学生学术倾向、职业倾向和兴趣倾向三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实行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2016年对精品课程和视频课程进行结项,同时对精品课程立项,这些课程建设聚集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教材建设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进课堂,我院坚持在教材选用中注重教材质量,优中选优。

首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其次选用省部级重点规划教材和高等院校精品课获奖教材,90%的教材基本都是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在教材征订中采取选用和审批负责制,先由任课教师提出,所在教研室和系主任审核,由系填好《教材征订计划表》,经分管院领导审批签字后报教材中心统一征订。

确定上报征订的教材,原则上不许变更,由于特殊原因需经研究同意后方可变更。

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优秀教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以此来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

(四)毕业论文(设计)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

选题要确保科学性,要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学校注重选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强化教师的规范化、过程化和针对性指导,确保在这一环节取得实效。

学校明确规定,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都要进行论文查重,无检测报告单者不得参加毕业答辩。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有利于学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提高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按照这一改革思路,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全面实施德才及实践育人模式
品德养成:将学术道德、职业道德纳入德育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加强习惯养成思想教育,将学校传统习惯养成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

公共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外语、办公自动化操作、普通话演讲、体育等,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修订和完善公共技能达标要求。

专业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潜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又要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精神:主要通过实践教学,积极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课外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创新活动机会。

2.实践教学,特色育人
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科技创新,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根据专业的需要,已经签约阜阳团市委颍州区委、安徽报业集团、古井集团、金种子集团、中国移动阜阳分公司、阜阳三中、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阜阳华联、大润发、阜阳电视台、苏州风云科技、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金华十足便利、浙江金色凤凰影视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为我院教学实践基地,基本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需求。

针对设计类专业需要,安排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桂林、西安、苏州等外地写生,取得较好实践效果。

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捷报频传。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安徽省大学生“创
新、创意、创业”大赛、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200余项。

2016年我院学生在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2016年我院学子高珍珍荣获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一等奖。

2017年张寒同学荣获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三等奖,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伍虹婧荣获优胜奖。

刘勇、陈雪雪、陈金琼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

张廉洁、张旭东、吴家天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充分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利用多媒体条件,适时播放视频课件,带领学生参观考察实践教学基地,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院还利用暑期、假期加强对学生培训,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比赛等实践活动。

通过参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检验了我院实践教学水平。

3.国际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我院把努力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加强国际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经过努力,目前与日本、韩国、台湾几所大学之间的合作办学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与韩国又松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项目协议书,开展了本科“2+2”合作办学项目;和日本今治明德短期大学达成结为友好学校的协议,并在两校之间进行师生互派,以及学术、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也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项目;与法国勃垦第大学及狄德罗文化学院建立初步的合作意向及文化交流项目。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传播和接受了异域文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创新及创业教育
学校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真落实国家相关创业教育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创业基础课程。

通过课外实训来完成创新创业设想,将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学校通过社会实践、社团组织、学科竞赛等平台,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创业的兴趣和能力,涌现出多名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

2016年我院获批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我院学生组成的参赛团队在第二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

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必须达到的要求在其中体现出来,由专人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具体实施。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修订我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工作规程》、《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考风考纪评估办法》、《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作业管理实施办法》、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及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此引导和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二)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1.学院领导分工明确,每位院领导重点联系一个系,经常深入到所联系的系调研,主动参加系、教研室组织的重大活动,对系、教研室的工作进行指导。

2.办好每月一期的学生迟到、旷课情况通报海报:学院相关部门和院、系学生督导部成员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每周向教学部上交一份反馈表,教学部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筛选、核实、分析、整理,在院督导部的帮助下完成每月一期通报海报,并张贴至各教学楼,实现对学风的常态化督导。

3.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常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1)每学期分三个阶段检查教学工作:期初、期中、期末,并对反馈的问题及时排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2)每学年第一学期都要检查学生实习工作。

(3)每学年第二学期都要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4.通过学生信息员、召开各种类型的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留言板等渠道开展评学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风。

5.建立了教师课堂教学反馈、改进制度,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学校课堂教学工作上质量、上层次、上水平。

6.建立教学工作督导组,并颁布实施相应的方案,进一步促进我院教学工作更快更好发展,加强日常教学的过程管理。

(三)教师评价制度
为保持常态化教学监控,专门制定了《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和《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工作评价方案》,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全员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三个部分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70%、20%、10%。

考评采用无纸化答卷方式进行。

该结果作为教师评价、评优的主要依据,对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学校重视学风建设,在强化师资和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满意度。

每个学期,学校统一组织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学方面
的意见与建议,并组织相关单位改进落实。

重视学生专业社团建设,以社团方式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习范围,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二)身心健康状况
学校组织全体普通本科学生参加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优秀230人,良好1800人,及格3000人,其中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80%。

学校投资20余万元新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学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纳入全校必修课,建立“心理委员联合会”,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以网络为平台、学生为主体,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定期举办各种特色活动,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排查、校园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心理培训、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大赛等。

(三)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和学位授予情况
我院2017届毕业生共有1672人,均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分布于六个系,23个专业中。

其中男生572人,女生1100人;师范生414人,非师范生1258人。

本届毕业生共有中共党员39名,中共预备党员92名,共青团员1524名。

(四)攻读研究生情况
我院学院攻读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本科生考研录取90人。

(五)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8.15%,其中1321人走上工作岗位,85人升学,49人出国留学,19人自主创业。

六、特色发展
(一)内涵式发展特色
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凝练成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自身办学条件,我院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积极申报增设应用型本科专业,2012年新增设“市场营销”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2013年新增设“网络工程”、“工程造价”和“商务英语”三个专业,2014年新增设“金融工程”、“国际商务”、“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2015年新增设“物流工程”专业,2016年新增“工程管理”、“网络与新媒体”、“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除此之外,对新增设的专业,进行科学论证,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努力构建起适应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结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