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芬教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春芬教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经验
无排卵不孕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马春芬教授认为:不孕症病机关键在于肾虚宫寒,瘀血内停,在治疗上结合女子特有的生理特点,以补肾暖宫,活血助孕为大法,但在具体治疗上分为月经期和非月经期两种,月经期依据女性生理特点,采用活血化瘀,温肾调经为治疗原则;在非月经期,则采用补肾暖宫,填精种子为治疗原则,临床上辨证论治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效果显著。
标签:不孕症;肾虚宫寒;中医药治疗
马春芬教授系河南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河南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学验俱丰,擅长中医药辨证治疗各种妇科疑难杂症。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总结导师治疗不孕症经验,以资共享。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马春芬教授认为,西医学中的卵子乃中医之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是妇女在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冲脉盛的情况下而发育成熟的。
卵子随源于先天之精,但必须依赖后天之精的滋养才能发育成熟。
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又藏精系胞。
但肾所藏的物质与功能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旺盛和平衡才有正常的生殖能力,故不孕与肾关系密切,不孕以肾虚症候最突出,正如《付清主女科》中有:“夫妇人受妊,本与肾气之旺也,肾旺是以摄精。
”《圣济总录》:“妇人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再则,临症发现无排卵不孕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瘀血影响卵子的生长与排出,晋代《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曰:“女子绝子,衃血在内不下,关元主治”。
因此,马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强调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应重点抓住肾虚血瘀这一主线。
2治疗方法
马春芬教授治疗无排卵不孕症,以补肾暖宫,调冲理血为治病总则,自拟助孕丸:紫石英、菟丝子各15克,仙茅、仙灵脾、淮山药、当归、熟地黄、枸杞子、丹参、香附各10克,炙甘草5克。
加减:伴见肾气亏症状者加锁阳、鹿角片、枸杞子,人参;伴见肝郁气滞症状者加香附、佛手、郁金;伴见痰湿气滞症状者,加苍术、半夏、泽泻;伴见气血亏虚症状者,加党参、黄芪、阿胶。
用法:每日一剂,每剂水煎两次,取汁400ml,早晚各服200ml,于月經周期第5日开始服用,连服1周(服药期间,禁止房事,直至B超跟踪检查发现排卵后再行房事)。
嘱患者于周期第9~10天开始以B超连续每日在排卵期观察卵泡发育情况。
3病例举隅
郭某某,女,27岁,2009年2月15日初诊。
主诉:结婚5年余,同居未孕,性生活正常,B超示:卵泡发育未见,子宫小于正常。
男方经测定一切正常。
西医诊断为:
无排卵性不孕症,曾用克罗米芬、妇乐冲剂、金刚藤糖浆等,其他药物不详,虽多方求治,效果不好。
病人初诊时痛苦不堪,自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不定,或多或少,近几个月来月经量少,经色紫暗,伴小腹发凉,四肢不温,经前腰酸、腹胀,带下量偏多,色白,质较稠,无异味,LMP2009.02.08。
面色萎黄,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为肾阳虚不孕
处方:紫石英15克,菟丝子15克,仙茅15克,仙灵脾12克,川断15克,淮山药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10克,枸杞子10克,丹参10克,香附10克,炙甘草5克,7付,水煎服,配合中成药调经丸,嘱平时多喝水。
2月22日二诊
服三剂药后自觉不甚怕冷,手脚有热感,接着服完剩余几付药,温热感逐渐明显,此时正是经前期,教授考虑补肾暖宫,填精种子。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红花30克,川牛膝30克,益母草30克,鸡血藤30克,泽兰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小茴香12克,乌药10克,甘草3克,10付,水煎服。
3月6日三诊
3月3号做B超示:卵泡发育未见,子宫小于正常变为稍小于正常,患者信心大增,坚持治疗。
考虑到3月8号应为经期开始,但患者周期不稳定,教授遂用活血化瘀药物,促使其来潮,稳定月经周期。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红花30克,川牛膝30克,益母草30克,小茴香10克,三棱15克,莪术10克,甘草3克,7付,水煎服。
3月15日四诊
3月8号月经按时来潮,共行经五天,经量较前为多,经色正常,经期小腹冷感明显减轻,腰酸腹胀感大为好转,生育要求强烈,教授遂考虑补肾暖宫,填精种子。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红花30克,川牛膝30克,益母草30克,鸡血藤30克,泽兰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小茴香12克,乌药10克,甘草3克,10付,水煎服。
依上法,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经期各种不适明显好转,经量渐多,经期稳定。
继续坚持服药3个周期,小腹冷痛及腰酸等经期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月经周期规律,经期经量正常,2009年10月顺利怀孕,家人十分感激。
此后患者又介绍数例病人前来就诊。
4结语
女性不孕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之一。
马教授认为:虽然证候复杂,但究其病机多为虚证,其中以肾虚尤为常见;治疗时平时补肾暖宫,填精种子;经期调冲理血,活血化瘀。
方中紫石英甘、温,入心肝经,温肾暖宫为方中君药;淫羊藿入肝肾二经,温肾壮阳,长于补命门之火;菟丝子气味平和,既可补阳,又能益阴,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两药合用温养肝肾,调补冲任,助君药温肾暖宫,为方中臣药。
熟地入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当归人心肝脾经,补血活血调经,与熟地合用,动静结合,补血调血,使血充精足而养血调经;枸杞子入肝、肾经,生精填髓补肾阴;三药相合使肾精充盛,促使卵泡发育成熟;丹参入心、肝经,其味苦降泄,入肝经血分而善活血通经,为妇科要药;香附入肝、三焦经,善走能守,畅行三焦,制熟则下走肝肾而利腰膝,药性平和,为疏肝调经要药,二药相伍,能活血理气调经,旨在取其“气行血行”、“静中有动”之意,且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卵巢周围的血液循环,促使成熟卵子排出,调和诸药。
全方使肾阳振复,胞宫得温,精血充足,冲任得养,故症除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