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争抢玩具案例分析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幼儿争抢玩具案例分析与反思
中班幼儿争抢玩具案例分析与反思
观察案例:
老师,浩浩抢我的积木!“这是我先拿到的”建构区中传来了不
和谐的音符,我赶忙来到建构区,只见浩浩和亦如正在争抢一块积木,眼
看两人就要“动手”了。
因为之前在谈话活动环节中,我们引导幼儿一起
探讨过“有人抢我玩具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也曾总结出了几个解决问
题的好方法:
一、“玩具大家一起玩”;
二、“找一个更好玩的玩具和小朋友交换”;
三、“等待别人玩好了再玩”;
所以,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我们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两个人都
玩到玩具呢”两个孩子僵持了一会,浩浩放手了,对亦如说:“你玩好以后,先给我噢!”
分析 :
幼儿争抢教玩具的事例,在幼儿园屡见不鲜,而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应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往往强烈地“以
自我为中心” , 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缺乏控制力和表达能力, 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
对策 :
老师可遵循游戏的概念,为活动赋予一定的情景性和角色性:“你
是娃娃家的谁?你的任务是什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可用一句“抢玩具的是小宝宝哦!”打发了幼儿的兴致。
老师在经
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和引导,可以在集体活动时进行方法的总结,最后尝试
引导幼儿自主解决矛盾。
效果与反思 :
在幼儿共同生活和游戏中, 他能以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控制
自己的行为。
不影响集体, 并热心为同伴服务, 成了大家的“好伙伴”。
渐渐地 , 他在同伴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威信, 同伴们都愿意接纳他, 亲近他 , 还经常赞扬他。
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1.情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核心 , 因此 , 幼儿教育要善于运用师爱及教
育机智 , 架设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2.教师要把观察放在首位 , 走近幼儿 , 关注幼儿发展的特点和水平。
要不断观察幼儿的行为 , 不断分析和解读幼儿行为的原因 , 并思考有效的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