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措施研究
摘要: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是衡量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以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本文结合实际,首先阐述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信息化手段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与信息化手段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信息化;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措施
1 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信息化手段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管理是衡量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以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管理经济部分,也是集经济、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是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趋势。

目前,通过计算机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已是主流,计算机能够发挥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发布工程造价相关信息与指数的及时更新作用;利用网络招投标,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与虚拟化,可以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提升管理效率;再者,“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新模式,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定价将成为工程建设单位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由此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完善,必定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众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2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以Internet技术为基础,制定一整套简洁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以降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成本为目的,其实现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建立开放式的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以及发布的信息平台,简化采购环节,降低材料原料采购、加工以及储存的成本;二是通过建立起可动态维护的工程造价及相关信息数据库,进行科学管理,为建设工程概、预、决算等环节提供基础数据。

三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庞大的数据,采用数据库与WEB服务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四是对在工程建设中的材料价格指数、工程项目信息等时效性强的造价信息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软件便于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数据库中的数据,提升工作的效率。

五是为快速、准确掌握各种材料价格信息,建立标准数据库字段,通过Internet应用程序,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转化。

3 信息化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信息化在投资估算阶段的运用
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是指项目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资料和特定方法,对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是建设项目前期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估算编制可采取简单的匡算、比例估算、系数估算等,也可采用相对详细的指标估算。

指标估算法是参考大量历史工程的造价信息,得出造价指标,并对拟建工程的造价费用进行测算。

这些估算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料数据库,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造价指标进行分解与换算,选择所需要的典型工程,套用相应的造价指标后得出比较可行的工程投资估算额。

图1 是采用信息化手段辅助编制投资估算流程图
3.2 信息化在初步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阶段的运用
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在限额设计与优化设计这些方案时,需要对方案的造价进行快速的比对。

可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造价数据库,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比对,使设计方案造价与理想概算接近。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可以与历史的造价指标进行比对,如果存在明显偏差,有可能是设计文件或造价文件存在遗漏与错误,便于设计与造价编制人员及时将设计文件、造价文件补充与纠正。

3.3 信息化在工程决算阶段的运用
编制竣工决算时,编制人员通常需要将工程清单、标底文件、投标报价、工程洽商变更、索赔管理等诸多资料进行分析与计算。

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清晰的对各工程量清单的造价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等分析,大大方便了资料的查询效率,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2是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系统流程图。

图2 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系统流程图
4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当前,信息化时段虽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有一定的运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以及信息网建设不完善等。

因此,造价管理机构应针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便的不足,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通过有效手段增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技
术与整体的竞争优势。

(1)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
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首先要从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为总抓手,以培育信息需求市场,构建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中心,开发各种类型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奠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根基,使工程造价信息处理与管理实现现代化。

工程造价信息标准化
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必须对工程造价信息统一存储格式进行标准化,通过把工程造价中各个类型信息进行文字型、数据型以及混合型进行划分,建立权威、统一和规范标准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便于随时利用。

同时制定相应的信息交换协议,制定存取格式标准与相关规程,使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快捷而便利。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
当前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不断发展,各单位工程造价中的定额管理、价格指数、指数指标、造价监管以及建材供求等等不能实现共享。

影响了造价信息资源的共享度。

因此,各单位应根据工程造价信息结构不同,通过网页或者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存储分类,为工程造价信息化数据的全面共享夯实基础。

加大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信息质量
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造价管理单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与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提高信息质量,通过对信息筛选与加工,使信息去伪存真,实现系统化与数据化,并构建一批实用的数据库,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网的有效运行。

(5)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否有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培养。

造价管理单位通过制定相应措施培养精通工程造价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从而增强工程造价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适应工程造价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是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方向。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如果出现信息难以及时获取以及信息存储分散或者检索困难等状况,都会为项目投资决策以及造价控制带来困难,甚至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造价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加
快工程造价信息网的建设,搞好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标准化,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才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毓鑫.探讨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2年07期
[2]周永茹.信息化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年16期
[3]徐建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4期
[4]丁云.高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