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约瑟难题之解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约瑟难题之解答
郑宏飞
1、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的束缚愈来愈严重
2 、缺乏持续性发展
连年的战争和社会动乱使得古代中国不能保持科学发展的连续性。

使很多的科学技术浪费,失传。

3 、缺乏专利与股份
专利与股份可以成为古代民众技术名的强大动力,同时专利和股份也可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技术
4 、缺乏交流与交通
5、封建时代的末期,中国缺少与外部周边国家的交流,知识很难传递
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
6、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

古代中国是不具备“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这两个基础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
7、迷信落后和重文轻技思想阻碍了科技发展
古代的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我们的普通民众普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迷信思想,上层社会的文人学士也普遍重文轻技
8、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很少进行枯燥的纯理论研究,其功利主义太强,并和特定的政治伦理观点结合太紧密。

9、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中,更多地注意经验的简单总结和事物表面相似点的类比,而忽视了演绎和因果关系的探求、西方思维方式同样与之相反。

(4)东方思维方式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控制,往往注重于对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诠释,而缺乏理性的创新精神。

西方思维方式表现出较多的冲破框框的创新精神,他们较少有以权威为当然依据的思维定势,而较多有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精神。

11、文字的逻辑性的缺失
中国的文字相对于拉丁语系来说,缺少了逻辑性,并且在中国的古代,中国的古文对于科学的描述又无法弥补的缺陷,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义和演绎,所以中国的古代文字系统对于科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阻力
12、科技结构自身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很少理论探讨,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科技的传播和发展是封闭的,
13、数学的不足
中国古代对数学没有深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经验发现和积累,更加不会用数学来对自然进行研究,所以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的研究只能停留于定性分析,或是凭空捏造一个理论来符合有机的宇宙观,不能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

14、科学的两种基本元素的缺失
爱因斯坦曾指出近现代科学的两个基础是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中国古代在这个方面处于完全缺失的状态,所以,近现代科学不会在当时的中国产生。

科学方面,中国没有产生逻辑化的、系统的科学体系,只有零散的科学知识。

[来源请求]技术方面,虽然中国有不少技术发明,但由于各种原因所限,很多发明并未被广泛应用,因此,使得中国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15、古代中国缺乏创新意识
16、古代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盲目崇信权威,缺乏反权威的意识
17、古代中国缺乏技术创新氛围,
18、国家对科学技术不支持
19、小农经济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张起到了束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