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教师用书 第五单元 第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单元主旨概览] 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探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活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二分天下的两极格局,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第1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
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
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历史广角]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历史广角]
巴黎公社的原则
传统上对巴黎公社原则的论述并不符合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实际情况。

马克
思在谈到“公社原则”时,无论是英文还是德文,都是复数,而非单数。

所以,公社的原则不是一条原则,而是一系列原则。

除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外,还包括:国际主义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原则、民主共和制政体原则、公社作为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原则、公社各级负责人由选举产生、受公众监督并可以随时撤换原则、国家工作人员薪金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工资原则,等等。

[历史广角]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对封建的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以建立民主制度为目的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通过革命斗争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对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主题一巴黎公社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材料一
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材料二(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刘祚昌《世界通史》根据材料一指出,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依据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的措施体现了什么思想。

[教你读史] 材料一“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指出巴黎公社是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政权。

材料二“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体现的是民主平等的思想,目的是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公仆变为主人,由此表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

正确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
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一是看政权组织的阶级属性,二是看这一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表现在:
(1)从成立方式看,它是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公社委员产生的途径看,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3)从实施的政策措施看,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旧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公社的经济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材料一(巴黎公社)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材料二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

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据材料一、二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表明失败的主观原因: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材料二中最后一句话指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仍具有活力,即推翻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

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
(1)客观原因: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

(2)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
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名师归纳·清理过关]
正确理解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巴黎的无产阶级用革命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2)公社成立后,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实践马克思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主题二俄国十月革命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材料一
铁路系统的产业工人达350万……它大多集中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中,占无产阶级总人数的54%,而同时期美国的比例为33%。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深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世界现代史》(王斯德主编) 材料二“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特殊关系便利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便利了城市无产者去影响农村半无产的贫苦劳动阶层,俄国的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和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了起来。

我们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十月革命的,不然,我们就不会那样容易取得胜利。


——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教你读史] 材料一反映了俄国无产阶级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材料二反映了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强有力的同盟军。

两则材料表明了十月革命胜利的阶级基础。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
①革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材料一
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材料二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一中列宁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属于什么性质的革命?
[教你读史] 材料一最后一句话表明列宁主张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材料二中“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表明第一阶段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因此说明十月革命经历了两个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使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取得了革命胜利。

(2)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4)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名师归纳·清理过关]
多种史观认识十月革命
命题趋向——呈现新材料,命题贴近生活
[典例1] (2013·汕尾摸底)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实践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解题规范](请自主思考)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近代西方
二明考点:巴黎公社
三抓关键:“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实践”
第二步:析选项
[典例2] (2012·中山一中统测)《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俄国,1917年4月
二明考点:十月革命
三抓关键:“第二次革命”“直接目的”
第二步:析选项
[课堂感悟高考]
1.(2012·广东高考)“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个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 )
A.启蒙思想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依托材料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

材料中的“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即资本主义,“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的“若干个小排炮”即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项。

启蒙运动的目的在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

生物进化论没有涉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排除B项。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2.(2010·广东高考)《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
解析:选C “生存竞争”是指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于1859年;“阶级斗争”是指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

两者都属于19世纪中期。

3.(2009·广东高考)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这里的“武器”是指( ) A.暴力革命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选C 无产阶级使用的武器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制造出的机器,而这些机器是生产力的代表,故选C项。

4.(2009·广东高考)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选C 巴黎公社时期,民主制度已发展到代议制阶段,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后苏俄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不正确。

C项的说法符合巴黎公社的实际情况。

5.(2008·广东高考)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D.第一国际领导人
解析:选B 这是《共产党宣言》里面的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中所讲的“他们”,显然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6.(2012·海南高考)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

同年9月,俄国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

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选B 题干反映的临时政府对内对外的软弱无力,使其陷入困境,B项正确;A
项在二月革命时就已产生;还未进行十月革命,C项与题干无关;D项应是《四月提纲》的提出,排除D项。

[课下演练提升]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上述言论适合于评论( ) A.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解析:选B 马克思主义吸取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提出了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2012·湛江调研)被称为“工人革命运动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的是( ) A.《论法的精神》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共产党宣言》 D.《四月提纲》
解析:选C 从“出生证”可以推断出为《共产党宣言》,因为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我们即将迎来《共产党宣言》问世165周年,在研究《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逐渐尖锐。

A项是经济基础,B项是阶级基础,C项是理论来源之一,D项是个人作用。

4.(2012·广东联考)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调运所学知识的能力。

可结合排除法做组合类选择题。

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①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

5.(2012·广州一中调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

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
A.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中叶”可排除B、C、D三项。

19世纪中叶的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这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6.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

从材料信息看,文告的目的是鼓励农民参与革命,A、C 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该政权不包括农民阶级,故B项错误。

巴黎公社发布该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因此选D。

7.(2012·江门模拟)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解析:选C 表格反映的时期是两次工业革命前后,此时历史的主流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尚未发展到最高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仍然有上升的空间,选择C项。

8.(2013·广东百校联考)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
A.十月革命B.七月事件
C.3月18日革命D.二月革命
解析:选D 解题的关键是“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题干材料表明沙皇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帝国主义战争,促使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激起人民极大的反抗,是二月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9.(2012·南海模拟)1917年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震撼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和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 )
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临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故选A。

10.(2012·佛山月考)二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布尔什维克提出( )
A.推翻沙皇统治 B.建设社会主义
C.“和平”和“土地”的口号 D.不劳动者不得食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的要求集中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上,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要求,列宁在《四月提纲》里,主张要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实现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故选择C。

11.(2012·广州执信中学期末)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
A.1个B.2个
C.3个D.4个
解析:选C 考查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月提纲》只涉及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问题,并未涉及武装起义;1954年宪法才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选C项。

12.(2012·恩平一中期中)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①第一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

他们甚至还羞怯地向银行请求借钱。

公社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因为他们害怕如果那样做了,全世界会谴责他们。

结果巨额的金钱被人从巴黎搬运到了凡尔赛。

……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