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
一、综合实践题
1.(1)【摄影•春天】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

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如图照片内容。

(40字左右)
(2)【励志•春天】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画,然后从两个方面来作答,一是图画的内容,二是图画的意义。

这幅图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色,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2)本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题目,联系生活实际,从珍惜时间角度进行鼓励,合理即可。

【解答】答案:
(1)示例: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天来临的消息。

那簇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2)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

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2.班级组织了以“我为济南添色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搜集古诗词】老舍先生非常喜欢济南的冬天,对济南情有独钟。

你能分别写出两句描写冬天和描写济南的诗句吗
(2)【设计导游词】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观光,请追随老舍的足迹,设计一段导
(3)【拟写宣传语】假定济南“泉水节”将于2018年10月下句开幕,请你为“泉水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词句句的积累。

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描写冬天的古诗句不难,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不要出现错别字即可。

但是要写出描写济南的诗句,难度就要大得多,可查阅资料来完成。

如:济南多名泉,岳阳水所渚。

学习时要注意多积累一些与家乡相关的特殊诗句。

(2)本题考查导游词的拟写。

其结构一般包括称呼、概括介绍和重点讲解部分。

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然后点明旅游的景点,接着抓住济南的景物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游客进行介绍即可。

(3)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

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
动性。

解答此题以“泉水节”为主要内容,突出济南有“泉水”这一特点,写出活动的意义宗旨等即可,如拟写为:感恩泉城,幸福济南。

【解答】答案:
(1)(示例)描写冬天: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任选其一即可)
描写济南:①济南多名泉,岳阳水所渚。

(乾隆《珍珠泉》)②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顾炎武《济南二首其一)》
(2)示例: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向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

济南的冬景非常美,天蓝水绿,温暖如春。

这里的水不但不结冰,反而在绿萍上冒着热气。

水藻很绿,天越晴,水藻越绿。

水边的柳树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白了眼望去,一片蓝绿白相接的景色,多么迷人啊!
(3)示例一:感恩泉城,幸福济南。

示例二:泉水嘉年华,济南邀天下
【点评】写宣传标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

标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应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

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

标语是用创意来说话的,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

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

好的标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②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指出画线句子的修辞方法。

(2)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第二段的哪句话?
【分析】本阅读语段出自课文《济南的冬天》,语段主要描写的是薄雪覆盖下的小山,作者以空间顺序,从山尖写到山腰,写出雪的色彩的变化,表现小山的秀气,同时侧面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暖。

整篇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与水,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

阅读画线句①,将树尖上的雪比作“白花”,将树尖上有雪的矮松,比作是“日本看护妇”,运用的是比喻;画线句②,给山们穿花衣,赋予山以人的情感态,是拟人的修辞;画线句③,写薄雪好像害了羞,也是拟人的修辞。

(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

最后一句,祈求上苍就是下点小雪,原因是:小山太秀气。

这里的“秀气”指的是娇弱之意。

作者因为小山的娇弱,而生怕大雪它无承受,可见作者对小山的呵护与关爱。

(3)本题考查句子的筛选。

照应指前文中表述的某一意思,后文再次以其他句子表现出来。

这个句子写山尖有了白雪,所以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表现了济南城的四面是环山的,所以才会正好是一圈完整的边。

所以照应的是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这句话。

答案:
(1)①比喻②拟人③拟人
(2)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
(3)照应了第二自然段的“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这句话。

【点评】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8、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情感、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4.学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要举行赛诗会,请你为赛诗会拟定一种形式,写在下面。

(2)下面是“生活处处有古诗”情景表演中的几个片段,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名句。

①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引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请你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分析】第一小题考查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的能力。

第二小题考查古诗词语的积累。

第三小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解答】(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力。

作答时,活动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紧密相关,内容要有可行性,名称要简洁明了。

根据本题题意可设计为对抗赛,问答赛,擂台赛等。

(2)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的积累。

根据第一小题中的“浪费粮食“可知此处诗句应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根据第二小题中的句意可知此处诗句应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据此可拟写为:朗诵经典诗词,触摸名家心灵。

答案:
(1)示例:对抗赛、问答赛、擂台赛、积分赛。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示例:朗诵经典诗词,触摸名家心灵。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5.综合性学习。

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

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

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二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

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一”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2)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

不超过20字。

【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分析能力,句式变换能力。

【解答】(1)此题考查了学生句式变换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分析原句格式,根据原句格式进行修改。

或修改第一句成被字句;或修改第二句为把字句。

(2)此题考查了学生材料探究能力。

做此题要从材料中搜索信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由以上信息得出结论。

答案:(1)①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或:②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点评】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①组合要点法。

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

②整体归纳法。

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

③进行推论法。

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

④提取中心法。

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

⑤分层归并法。

针对有
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6.老舍在《济南的冬天》的姐妹篇《济南的秋天》里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其抒情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请从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1)直接抒情。

例句: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说明: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例句: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理想的境界
说明:在优美的意境中饱含喜爱赞美之情
(3)虚实结合,进行联想,抒发感情。

例句:由“水藻真绿”联想到“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说明:在联想中饱含深情。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抒情方式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把握。

【解答】(1)本题考查对直接抒情的理解能力。

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其作用。

(2)本题考查对创设意境的抒情方式的理解。

(3)本题考查对虚实结合,进行联想,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的理解。

答案:
(1)例句:“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

说明: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例句:“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理想的境界?”
说明:在优美的意境中饱含喜爱赞美之情。

(3)由“水藻真绿”联想到“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说明:在联想中饱含深情。

【点评】对抒情方式题的解答,最关键的是要读懂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7.《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于2017年初推出的一档经典诵读节目,它以朗读的方式表达情感,在观众心里掀起了阵阵涟漪。

《朗读者》期待更多人的参与,让大众特别是青年人,能够与朗读结缘,与经典为伍。

(1)在“母亲节”这一天,你想通过《朗读者》为母亲朗读孟郊的《游子吟》,请给节目组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2)如何让《朗读者》办得更好,更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请你提两条建议。

【分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作答本题时,需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对这一平台进行高度评价并合理有序的表达自己的请求,最后希望对方同意即可。

语气要委婉有礼,便于对方接受。

(2)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
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如建议节目能增加与观众互动的环节,或是让观众也有上台朗读的机会等。

【解答】(1)示例:我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想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朗读者》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情感的电视公众平台,我想借助平台朗读《游子吟》,让母亲能听到我的声音,能在节日那天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谢谢。

(2)示例:多朗读老百姓喜爱的经典作品;节目进行时多与观众互动。

【点评】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8.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以“寻找冬天的足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古人有很多写冬天的诗文名句,请根据你的积累或查阅相关资料至少写出连续的两句,含作者和篇名。

(2)班级要组织一次户外跳绳比赛,同桌王宁觉得很冷不想参加,你该怎样劝说她参加呢?
【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词积累。

此类题要注意平时对古诗词的积累,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均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时,注意对不同对象的称呼用语以及措辞的委婉恰当。

由题干可知,王宁不想参加户外跳绳比赛的原因是她觉得天气冷,因此劝说时应对王宁进行教育,让她明白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解答】答案:
(1)示例: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
(2)示例:王宁,冬天本来就很冷,如果不运动的话会更冷的。

跳绳既能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我们一起参加比赛吧,好吗?
【点评】作答语言表达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由题意得出表达的对象是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据此确定表达时的语气和表达的主题。

语意要合理连续。

不能有语病。

9.流淌在荆楚大地的汉江,清澈、安宁,她传承了悠久的秦楚文化,抚育了一江两岸的儿女,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汉江”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活动项目。

(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
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
项目二:调查汉江水资源现状
项目三:走访汉江两岸居民
(2)【我“走”我发现】在行走汉江的过程中,小组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激发了同学们
作为汉江儿女的自豪感。

请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

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我的发现:汉江赋予了我们民族名字,而且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3)【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汉江美景入眼帘。

请以“汉江风光无限”为主题完成句子,抒发对汉江的赞美之情。

汉江是美的,美在其山,连绵起伏;美在其水,碧波荡漾。

……汉江之美令我陶醉!
(4)【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根据襄阳市近期颁布的《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

(格式大体一致,字数不限)
示例:拒绝抛洒,净化汉江。

我的设计:让垃圾远离汉江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
【分析】(1)本题考查调查活动的设计。

解答此题要有丰富的活动实践经验,根据前两个调查的活动,是从调查水源和探寻水质两方面入手,我们也可以想到通过走访汉江两岸居民,去了解有关汉江的传说故事或风土地人情,了解其所具有的秦楚文化。

(2)本题考查材料探究。

根据材料一中的“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和材料二中的“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可提炼作答。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

汉江的山是连绵起伏的,汉江不仅山美,而且水美,美在水的碧波荡漾。

据此拟写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据此可拟写为:让垃圾远离汉江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

不要求统一答案。

【解答】答案:
(1)示例:走访汉江两岸居民
(2)汉江赋予了我们民族名字,而且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3)示例:连绵起伏水碧波荡漾
(4)示例:让垃圾远离汉江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
【点评】写宣传标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

标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应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

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

标语是用创意来说话的,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

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

好的标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10.老舍笔下的山是秀气的,水是清亮的,多美的冬天啊。

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主题为“爱你﹣﹣济南的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拟写宣传语】2019年9月6日,济南泉水节开幕,请你为泉水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设计导游词】济南泉水节将迎来五湖四海的观光者,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追随老舍的足迹,在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观光,请设计一段导游词。

(3)【解读标志】如图是济南泉水节标志,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其构成与含义。

(注:标志的三个相似图案颜色:上为蓝色,左下为绿色,右下为粉色。


【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据此可拟写为:泉水嘉年华,济南邀天下。

(2)本题考查拟写导游词。

其结构一般包括称呼、概括介绍和重点讲解部分。

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然后点明旅游的景点,接着抓住济南的景物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游客进行介绍即可。

(3)本题考查用说明性语言表述图标内容及含义的能力。

该标志的主体是运用传统水纹组合而成草书“泉”字;三个相互交融的旋涡状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类似手印纹的效果代表济南人的纯朴和诚信;水墨效果彰显泉城的文化气质之美。

下方是“济南泉水节”的汉字和英文字样。

标志整体立意独特,形式上富有延展性,深刻传达了美丽泉城的文化内涵。

【解答】答案:
(1)示例1:感恩泉城,幸福济南。

示例2:泉水嘉年华,泉城邀天下。

(2)示例: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

济南的冬景非常美,天蓝水绿,温暖如春。

这里的水能把水藻映衬得更绿,天越晴,水藻越绿。

水边还有许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白相接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啊!
(3)示例:济南泉水节标志运用传统水纹组合而成草书“泉”字;三个相互交融的旋涡状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类似手印纹的效果代表济南人的纯朴和诚信,充满人文色彩;水墨效果彰显泉城的文化气质之美。

标志整体立意独特,形式上富有延展性,深刻传达了美丽泉城的文化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