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位置和X围
课标内容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课标分解
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一】
目标与策略
学材与学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难点:学会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播放自制风光片——亚洲集锦。

亚洲的世界之最景观图片配上富有激情的歌曲《亚洲雄风》。

问题引领:
1.你知道这些景观都来自哪个大洲吗?
2.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
3.通过欣赏风光图片你对亚洲有什么印象,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亚洲?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感受亚洲之大、亚洲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教学评价:通过一组问题引出本课的学习线索,让学生明确研究一个大洲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学环节二:教师引领,图释导学
一、描述亚洲位置
学生活动一:读图1,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

读图2,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找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

图1
图2
问题引领:如何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析图,确定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让学生明确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个方面进行。

二、探究亚洲之最
学生活动二:读下图,找出亚洲最北、最南点的纬度,量算亚洲的东西距离,对比各大洲的面积。

问题引领: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设计意图:通过图释导学,让学生明确一个区域大可从面积、所跨的经纬度、东西距离等方面描述。

三、了解亚洲分区
学生活动三:读亚洲的分区图,描画出中国,判读中国所在的区域,说出其他区域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问题引领:亚洲是如何分区的?中国位于哪个区域?其他区域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描图,了解亚洲的分区。

教学评价:通过图释导学,使学生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X围及分区。

教学环节三:自主学习,迁移提升
学生活动四:读图1、图2,自主学习,选择合适的地图,描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海
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图1
图2
问题引领:北美洲位于哪个半球?周围被哪些海洋包围?跨了几个温度带?如何描述北美洲的位置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选择合适的地图,学会描述北美洲的位置,学以致用。

教学评价:通过第二环节对亚洲位置的学习,学生学会了通过地图分析位置的方法,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北美洲位置的落实,从而达到迁移提升、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环节四:发现思考,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五:读亚洲不同地区的景观图,分析生活差异,思考原因。

问题引领:亚洲各地区的民居和生活习惯有何差异?受什么因素影响?
设计意图:由亚洲的人文环境入手,引发学生思考,为下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埋下伏笔。

教学评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层层深入地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教学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围绕“寓学于乐”的原则,使学生自始至终亲身参与到教学中,以“情境导入—图释导学—迁移提升—延伸拓展”为主线,渗透地理学习的一大特点——以图为载体,通过图释导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析图能力,由教师引领到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地图,掌握知识,学以致用,在乐中学,学中乐。

课堂学习评价
一、慧眼识图
1.同非洲相比,亚洲特有的气候类型是()。

2.下图中a、b、c三地气候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和太阳辐射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形条件不同 D.植被状况不同
3.读下图,有关亚洲和北美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和北美洲都全部位于北半球
B.亚洲位于西半球,北美洲位于东半球
C.亚洲和北美洲都地跨寒、温、热带
D.亚洲和北美洲都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
4.读下图,有关亚洲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可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和北亚四个地区
B.中国位于东亚,在亚洲的东部
C.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D.西亚的国家都不与我国相邻
二、图说地理
5.读图填空:
(1)填出下列半岛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填出下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3)C为________海峡,它是亚洲与________洲的分界线。

答案:
二、5.(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2)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白令北美
【教学设计二】
目标与策略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地图等资料准确表述亚洲的位置特点。

难点:通过对亚洲位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位置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
1.课前情境创设
课间播放视频“亚运会运动员入场式”的宏大场面,让学生课前即感受到亚洲的幅员辽阔、国家之多、各国人文差异的巨大。

铃声响起,切换到亚洲各国国旗画面。

视频:亚运会入场式
2.新课导入
【活动1】——四人一组查找地图,选代表上讲台指投影。

1.你知道这些国家在地球上的位置吗?看谁能迅速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指出这些国家。

2.大家知道这些国家在哪个大洲吗?你能准确描述出它们的地理位置吗?(导入新课)教学环节二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大洲→地区→国家。

那么,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活动2】大家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看看描述家庭住址一般讲到哪些方面。

【归纳学生的回答】主要描述到:1.街区,2.门牌,3.周围明显的标志,4.房子有什么特征,等等。

【教师承转】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X围。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
同学家的住址是一样的。

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门牌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三步读图(建模)】观察两幅图——教材图 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教材图6.2“亚洲的X围”。

图6.1 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图6.2 亚洲的X围
第一步: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关于亚洲的位置的信息?
【教师归纳】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要从三方面描述:
第二步:读图,准确表述出亚洲的三方面位置特点。

1.读教材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1)回忆、答出半球分界线。

(2)描述亚洲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教材图6.2“亚洲的X围”,找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1)最北:约81°N;最南:约11°S;最东:约170°W;最西:约26°E。

(2)补充问题:对照投影“世界地图”在教材图6.2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北极圈,进而判断亚洲所处的温度带。

,3.亚洲的海陆位置。

【活动3】(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教材图6.2“亚洲的X围”),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2)读教材图6.2“亚洲的X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第三步:【合作探究】,1.自由讨论: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类的经济活动,请同学们结合上学期对于世界地理的学习和课外见闻,自由讨论,谈亚洲地理位置对地形、气候、河流乃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实例。

2.整合教材:如果学生自由发言中谈到了教材图6.6的相关内容,则可即时调整教材顺序,明确在教材上。

3.【教师提升】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的一般思路。

教学环节三
【能力拓展】强化认识区域位置的基本方法。

【活动4】小组合作: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教学环节四
二、世界第一大洲
1.【活动5】(1)找证据:读教材图6.2、6.3、6.4,并结合自己的见闻,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小组合作】计算:
①跨纬度数(约92°,跨寒、温、热三带)。

②地球上纬度相差1°,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长约10 120千米。

③跨经度数(约164°),教师补充:东西距离大约18 000多千米。

④读教材图6.4“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教学环节五
2.亚洲如此辽阔,为便于认识,把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划分为6个地区。

【活动6】(1)贴国旗——在亚洲国旗中选择亚洲6个分区中各自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国旗(如:韩国、新加坡、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制成小旗,学生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上讲台在亚洲分区图上准确位置粘贴,并说出所属分区。

(2)谈见闻——学生介绍自己通过旅游、上网、看书,了解到的亚洲各国自然、人文
景观,利用学生资源,交流感知亚洲各分区的地理差异,加深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认识。

【视频“金砖之国”片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控,播放相关视频,配合学生的发言,增强直观感受。

3.析原因——小组合作,读教材图6.6,参考教材图6.5,简要分析亚洲这四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小结及巩固练习】列表比较
注重了区域地理学习开篇章节的作用,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建模”,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领悟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和规律,从宏观上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设计准确地把握了课标对位置学习的“度”,如对经纬度位置恰当地做了较灵活的处理,因为精确地描述一个大洲的经纬度比较困难,也没太大的必要,只需知道大洲的主体位于哪个热量带即可。

采用了学生活动的形式计算经纬度X围,变枯燥为生动。

,本教学设计突出了地图这一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在交流中读图、悟图,引导学生以图释文、以文释图。

,本教学设计巧妙地引入了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的问题情境和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交流和思维碰撞中实现了过目不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学习评价
一、慧眼识图,读下图,完成第1~3题。

1.以下重要经、纬线没有穿过亚洲的是()。

A.北回归线 B.赤道,C.北极圈 D.本初子午线
2.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3.下列不能体现亚洲第一大洲的说法是()。

A.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4.读“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玄奘西天取经路线经过的亚洲分区依次是()。

A.东亚、北亚、南亚 B.东亚、中亚、南亚
C.东亚、中亚、东南亚 D.中亚、西亚、南亚
5.读图判断,关于北美洲和欧洲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欧洲西部
C.都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D.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于下图字母代表的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北亚,狗拉雪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运输工具
B.“新马泰”旅游项目位于乙东南亚地区
C.丙在南亚,这里的人们穿宽大袍子,过游牧生活
D.丁位于西亚,这里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
二、图说地理
7.亚洲是我们的“家”,结合下图,你能否准确介绍出“家”的地理位置:___________。

8.认识一下我们的“邻居”。

答案:二、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