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祖国多么广大》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多么广大》介绍了祖国在同一时间内由南到北气候的不同和从西到东景色的不同,从而说明我们的祖国非常广大。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祖国多么广大》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祖国多么广大》原文
hǎi nán dǎo shang
海南岛上,
xiān huā yǐ jīng shèng kāi
鲜花已经盛开,
dà xīng ān lǐng
大兴安岭,
xuěhuā hái zài piāo sǎ
雪花还在飘洒。

dāng pàmǐěr gāo yuán
当帕米尔高原
hái guàzhe mǎn tiān xīng dǒu
还挂着满天星斗,
wūsūlǐ jiāng pàn
乌苏里江畔,
yǐpī shang wǔcǎi zhāo xiá
已披上五彩朝霞。

cháng jiāng huáng héwǎn qi gāo shān dàhǎi
长江黄河挽起高山大海,
wǒmen de zǔguó duōme guǎng dà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祖国多么广大》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取了祖国南北、东西的四个地方的不同景色:海南岛和大兴安岭,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畔,以及长江、黄河横贯祖国,充分展现出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的画卷。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大兴安岭、海南岛、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以及长江、黄河所处的地理位置;了解时差,气候差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课件演示中国地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对,是我国的地形图。

它就像一只大公鸡,美丽而又威武。

现在我们来一起找找河北省在哪里。

(在中国地图上显示的河北省位置)
2、下面老师带着大家再认识几个地方:在中国地图上显示大兴安岭、海南岛、乌苏里江、帕米尔高原、长江、黄河的`位置和带音节的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词语;老师对这几处地方的气候特点和物产等作简单介绍。

3、看完地图,你有什么感受?
4、教师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力求在上课伊始就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为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做准备,为后面理解课文积淀情感。

“海南岛、大兴安岭、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畔”这几个地名孩子都很陌生,引导学生对应图片认读,既可以对这些地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又可以为正确、流利的读文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边读边勾画出生字)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去掉拼音读课文,识记字形。

认读全文,读句子,读词语,读生字。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4、检验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问:“你认识哪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在这个环节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提问题,还可以组词、造句。


教师随机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飘”、“洒”、“披”、“挽”、“挂”。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很容易背过。

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通过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

2、互相交流,指导朗读。

①前四行抓住重点词语“已经”、“还在”,并演示课件——海南岛的图片、大兴安岭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景色,体会到我们祖国的广大。

②接下来的四行,重点理解“还”、“已”,并演示课件——乌苏里江日出的图片和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在同一时间东西两地不同的景色,进而体会到我们祖国的广大。

③最后两行,抓住重点词语“挽起”了解长江、黄河由西到东横贯祖国;最后一句要联系前面的内容说出“广大”就是“很大很大”“特别大”的意思,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加深对“广大”一词的理解,读出自豪之情。

3、说一说生活在这样的祖国你心情怎样?
4、指导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全文。

背诵课文。

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强化了对"祖国广大"的感受。

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一次培养。

四、拓展延伸,知识积累
读一读课后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谈谈对祖国河山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意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复习、巩固背诵课文和识记生字的情况。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记忆字形。

①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练说句子。

②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③形近字比较(已己)(广厂)(米木)
2、指导书写
广:注意横在的田字格中的位置,应该中竖线左边少些,右边多些;撇是竖撇。

已:注意竖弯钩出头,注意上面要写在左格中,因为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占去右边的位置。

安:字谜“一个小女孩头戴一顶帽”。

讲解“安”的字源。

在书写时注意帽子要小,女字的横要长。

米:撇、捺两笔要写舒展。

斗:注意竖要写在竖中线右边。

经:绞丝旁第一次出现,指导笔顺:撇折、撇折、提。

3、学生在书上先描再写,教师巡视指导。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祖国多么广大》教学反思
《祖国多么广大》介绍了祖国在同一时间内由南到北气候的不同和从西到东景色的不同,从而说明我们的祖国非常广大。

课文共三句话,并配有相应的四幅景物图。

但是,单凭这些文字和图画,在聋生的头脑里很难形成“祖国多么广大”这一观念。

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我用红*粉笔在黑板上勾出了我国的“大公鸡”地图形状,并告诉学生我们祖国的地图形状,就像一只大公鸡,美丽而又威武。

然后,我用黄、绿、白三种颜*分别标出“海南岛”在祖国的南方,地图上的位置是在“公鸡”肚子下面;“长*两岸”在“公鸡”胸脯的位置;“大兴安岭”在祖国的北方,地图上的位置是在“公鸡”的头部。

其中海南岛和大兴安岭,一南一北,相距很远,因而气候大不一样。

接着,我又对这三处地方的气候特点和物产等加以具体的描述,学生听得非常投入。

至此,学生的头脑里就初步形成了“祖国多么广大”的观念。

此时,我又标出了首都*的位置,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的一些情况;接着,我又标出了我们家乡所在的平泉县河北省的位置,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本省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我还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不但非常广大,而且*勤劳勇敢,在古代就造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曾经遥遥。

实际的效果告诉我,这幅“大公鸡”简笔板画的作用可不小,它增添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一次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